-
1 # 一半秋色
-
2 # 齊君
我是鵬正!我來回答!我是喜歡軍事和歷史的小學弟鵬正。
其實在鵬正眼裡,梁冠華演的朱高熾有那麼一點意思,演的是非常不錯的。
在鵬正眼裡,朱高熾算是基本還原,為什麼會這麼說呢?首先咱們先來看一看歷史上的朱高熾是一個什麼樣子的人吧。
歷史上的朱高熾其實是一個可愛的大胖紙,劇中也是還原,隨後就是朱高熾的性格和歷史上基本也相差無誤,歷史上朱高熾其實是一個城府極深的人,假裝不明白,其實都明白,這也是為什麼屢次老二老三鬥不過朱高熾的原因。所以懦弱和窩囊只是表面而已,實則是暗地裡積蓄力量。矇蔽對手罷了。
歷史上的朱高熾喜靜厭動所以朱高熾有著沉著冷靜的性格以及遇事不慌的良好品格,這點朱元璋是非常喜歡的,其實是朱高熾太會隱忍,而且在處理政務方面朱高熾展現出超高的能力,連朱棣都為之嘆服,曾經朱棣年輕的時候以為生下來一個廢物,根本和老二老三沒法比,但是回想起來,朱棣發現自己錯了。尤其是靖難之時,朱高熾率軍抵擋住了李景隆50萬大軍,讓人刮目相看。而且朱棣知道自己的兒子朱高熾非常的忠誠而且也極為顧家,隨著朱棣年齡的增長開始越來越喜歡朱高熾,認為老二老三是當時的年輕氣盛,而在電視劇中也表現的惟妙惟肖。(以上配圖均來源於網路)
-
3 # 時尚屠夫
最近喜歡歷史劇的朋友們會發現,電視熒幕上又多了一部歷史劇《大明風華》,看慣了辮子戲的朋友們終於盼來了漢家正統王朝的歷史劇,《大明風華》可謂是一部翻版的《甄嬛傳》,其中雖然涉及到明朝初期發生的眾多歷史事件,但還是以後宮為主線,說到底還是一部後宮劇,不過《大明風華》在諸多明史愛好者中口碑很好,其中離不開老戲骨梁冠華飾演的有趣可愛小氣的朱高熾的功勞。
在這部歷史劇中,梁冠華老師所飾演的朱高熾是一大亮點,看慣了梁冠華版的狄仁傑,這次角色的成功轉型讓影迷們紛紛驚歎,果然是老戲骨,沒有讓人失望。從演技上來說,梁冠華老師的表演確實無可挑剔,也確實將朱高熾這個歷史人物演活了,那麼真實歷史上的朱高煦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與劇中滑稽形象不同的是,朱高熾生性端莊沉靜,言行識度,非常喜歡讀書,雖然體態肥胖,但在年幼時曾經接受過正規的武術教育,但是由於後來的朱高熾喜靜厭動,因此被朱元璋所喜愛,朱元璋打下天下後,因為對故太子朱標太過於信任和喜愛,在朱標去世後,一直按照朱標的影子想挑選一名儒雅文靜的皇帝做大明的太平天子,因此他對性格端莊沉靜的朱高熾頗有好感,但是其父朱棣卻生性好武,對這位大腹便便、行動不便的兒子十分厭惡,反而對自己的二兒子朱高煦十分信任,常常誇讚。
雖然在能征善戰方面沒有體現出太多的才能,但是在處理政務上卻贏得了朱元璋的讚賞。朱元璋曾派朱高熾去檢閱部隊,然而朱高熾卻很快回來報告,他解釋說清晨太冷,士兵還未吃造反,檢閱部隊應等士兵吃完造反。朱元璋讓其處理政務,朱高熾有條不紊,將文武奏摺分開後,細緻閱覽,逐一稟告,讓朱元璋頗為驚異。如果說在前期,朱高熾雖然有些亮點工作,但還足以體現出其能力,真正讓朱高熾大放異彩的機會是朱棣起兵靖難之後。
然而令朱棣驚訝的是朱高熾竟然抵抗住了李景隆的50萬大軍的輪番進攻,朱棣成功將寧王拖下水後,返回京城,看到朱高熾後百感交集,也正是這場戰爭加上嫡長子的地位才為朱高熾奠定了雄厚的政治資本,確定了朱高熾的太子之位,由此可見平時低調不愛張揚的朱高熾並非沒有能力,而是腹有韜略,頗有見識,建文帝后來企圖內部瓦解,多次遣派使者爭取讓朱高熾歸順朝廷,並許以封王的厚遇。
但是朱高熾卻對父親忠誠不渝,不僅從未開啟建文皇帝送來的書信,反而原封不動將書信送給父親。所以朱高熾還是非常有政治頭腦的,朱棣雖然不喜歡這個兒子,但是他明白自己這個兒子對自己是非常忠誠的。此外,朱高熾還有一個無形的政治資本,那就是自己的兒子朱瞻基,朱瞻基天資聰穎,頗受爺爺朱棣的喜愛,因此朱棣最終下決心將大位傳給朱高熾。
登基之後,朱高熾回顧多年來的艱辛生活,對曾經支援過自己的文官集團大加封賞,某次退朝之後,他拉著楊士奇、楊溥的手痛哭失聲,這是作為皇帝對臣子最高的信任了,對於曾經一再陷害自己的弟弟朱高煦,在他登基之後也並未翻舊賬,不僅增加了朱高煦的親王俸祿,而且對朱高煦的幾個兒子也多有封賞,然而可惜的是朱高煦始終對這個哥哥沒有任何好感,從未向朱高熾認過錯。
此外在對待建文遺臣方面,朱高熾能赦免盡皆赦免,不僅放回了又平反冤獄,使得許多冤案得以昭雪(如建文忠臣方孝孺的"誅十族"慘案,永樂朝解縉的冤案都在這一時期得到平反),並恢復一些大臣的官爵,使得明王朝內部的矛盾得以緩解。從這一點上來看朱高熾心地仁厚,具備了太平盛世君王的基本素質。無論從哪一個方面看,朱高熾都是大明最佳繼承人。
可惜朱高熾即位之後僅僅一年便去世了,若非朱高熾早逝,或許憑藉朱高熾的才能必定會開創出一片盛世偉業,可惜歷史再也沒給他機會,在經歷了宮廷的爾虞我詐之後,朱高熾終於走到了人生盡頭,在去世之前,朱高熾還曾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將京城搬回南京,朱高熾並不喜歡北京,也不喜歡北上征伐,另外修建北京宮殿的各項費用已經遠遠超過了大明財政開支,然而這一想法還未來得及實施,朱高熾便去世了。
公元1425年5月29日,這位一生多難的皇帝猝死於宮中,終年47歲,朱高熾的喪事十分簡樸,但卻有七位妃子自願為其殉葬,可見朱高熾的人望之高。朱高熾雖然僅僅即位一年,但是史書對其評價極高,正因為朱高熾施以仁政,才為大明王朝十一年的仁宣之治開了一個好頭,開闢了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太平盛世。
-
4 # 史海爛柯人
歷史上的皇太子朱高熾,也就是後來的仁宗,並非如影視劇中所演繹的如此委屈窩囊。
據明史記載:
“幼端重沉靜,言動有經。稍長習舍,發無不中。好學問,從儒臣講論不輟。”可以說,高熾最初被選為燕世子(朱棣當初稱燕王)是有原因的,他自幼便聰慧沉穩,文武雙全,是個可造之才。
朱高熾之所以登基後稱為“仁宗”與他的“仁慈”之心有關。據記載,當時高祖朱元璋在世之時,分別命秦王、晉王和燕王三人的世子檢閱衛士,高熾最後才回來,問他原因他說“旦寒甚,俟朝食而後閱,故後”。因為天氣嚴寒所以要等他們吃完飯之後才檢閱的。可見他的仁愛之心。
在具體的對奏過程中,高熾也是“獨取切軍民利病者白之”。可以說他時刻將軍民利病放在首位。朱元璋問他:堯舜水旱之時,百姓靠什麼活下來呢?高熾回答說“恃聖人有恤民之政。”朱元璋聽後大喜“孫有君人之識也。”因此,朱高熾在少年之時,因仁愛而深得高祖賞識,而且也頗具君王的姿態。
那麼朱高熾是不是因為過於仁慈而懦弱呢?當然不是。據明史記載,當時朱棣南下攻南京之時,令世子守北平城,當時朱高熾“以萬人拒李景隆十萬眾,城賴以全”可以說,高熾同樣是有勇有謀的軍事人才。
當然,歷史上確實有奪嫡的事情發生。當時世子高熾留守北平,而次子高煦、三子高燧隨軍出征有功,恃寵而驕,於是陰謀奪嫡。並讒言高熾與南京朝廷勾結,朱棣當時確實動了要殺高熾的念頭,但高熾沒有作聲,待成祖的使者彙報完畢後,成祖才發現自己誤會了高熾,並說“幾殺吾子”,對高熾十分慚愧。
此後,高煦和高燧雖然也屢次構陷,但高熾依然執政如常,朱棣問他“亦知有讒人乎?”你知道有誣衊你的人嗎?高熾回答說“不知也,吾知儘子職而已。”高熾的這個回答可以說展現了一個子臣的大度,也標明瞭自己不會參與朋黨之爭,也不會爭奪帝位,而是盡好自己的本份,踏踏實實監國罷了。這樣的回答勢必會博得皇上的好感,可以說高熾何其聰明。這顯然不是一個窩囊之人所能具有的謀略。
可以說,真實的朱高熾是一個有勇有謀,有膽有識。較之朱棣的次子和三子,他更加沉穩而大度,頗具君王之氣。且他對待軍民百姓的態度,皆以仁為本,深得高祖、成祖的喜歡。對於陰謀奪取自己之位的弟弟也表現出十分大度的姿態,如此境界,也便使得在此後的奪嫡過程中,能夠站穩腳跟,深得皇帝喜愛。果然不久,高煦和高燧獲罪,高熾太子之位得以保全。
在奪嫡之爭中,以不變硬萬變,不爭即是爭,一般來說,這往往是保全自身的良策,高熾自幼沒有白白讀書,深諳其中的道理,在奪嫡的漩渦中保全了自身,贏得了帝位,可以說是膽識過人。
-
5 # 有趣的歷史段子
大明風華梁冠華劇照
歷史上的明仁宗算是明代歷史上一位政績上很有成就的皇帝,他在靖難之役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當時建文帝朱允炆派大將李景隆摔五十萬大軍進攻北京,留守北京的朱高熾保住了北京城,這對朱棣能在靖難之役勝出起到了關鍵作用。明仁宗在任期間,讓民眾休養生息,對於建文帝的舊臣也是寬容地赦免了很多,正是他的努力,為明代三大盛世之一的仁宣之治的創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6 # 肖邦老師的課堂
朱高熾是明成祖朱棣的長子,朱棣成為燕王時,他就成為了世子。他為人很沉靜,喜愛讀書,兒童時代就接受了正規教育,因此深得他祖父朱元璋的喜愛。但由於朱高熾不愛運動,所以體態肥胖,行動不便,可是朱棣尚武,因此不喜歡朱高熾。
從歷史描述來看,《大明風華》中的朱高熾還是很符合歷史事實。靖難之役時,朱棣出征率軍攻打南京,朱高熾留在北京守城,並且打敗了朝廷的軍隊。從這些事蹟來看,朱高熾並不是很軟弱,但是歷史上和電視劇裡他對自己的兄弟確實表現的很謙讓,這是怎麼回事呢?朱棣登基二年後,才立了朱高熾為太子,因為他喜歡朱高煦,但是大臣們支援朱高熾,這讓朱棣很為難,最後,解縉一句好聖孫,讓朱棣決定立朱高熾為太子了。
但是朱高煦不滿意了,屢次陷害朱高熾及其身邊的幕僚,比如解縉最後被朱高煦陷害致死。朱高熾卻一味地忍讓,因為他父親朱棣是靠政變做的皇帝,如果他再與兄弟鬧矛盾,那麼皇家就會讓人看笑話,他們朱家三番五次的互相打,鬧不團結,這個皇帝要怎麼做,才能坐得穩,所以為了大局,他忍了。後來在他登基後,他還大加賞賜他的兄弟們,來安撫他們,這樣也是為了穩住自己的位置,也為他的子孫謀福利。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朱高熾還是一個聰明的人,但是朱高煦並不聰明,他在朱瞻基登基後造反了,但是他的軍隊內部倒戈,迫使他投降,最後朱瞻基把他殺了。所以這樣看來,朱高熾把朱高煦留給了他兒子朱瞻基來處理,幫朱瞻基立威,說明朱高熾也是一個高明的人。
-
7 # 歷史的發生
引言
《大明風華》的熱播,讓看慣了清朝宮廷戲的觀眾忽覺耳目一新,老戲骨精湛的演技讓人折服。向來肯說“元芳你怎麼看”的狄大人,搖身一變成了朱高熾,恍惚感覺到了最後一刻才會亮明自己的“閣老”身份。劇中梁冠華所飾演的朱高熾顯得有些窩囊、委屈,真實的明仁宗是怎麼樣呢?
歷史上的朱高熾表面看著窩囊、委屈,實則有仁愛之心,頗具軍事才能,顧全大局,尊長護幼。登基之後以仁施政,和兒子朱瞻基的政績被後人稱之為“仁宣之治”。
朱高熾其人朱棣一共四個兒子,除了四子夭折,三個兒子均是徐皇后所生,而徐皇后正是明朝開國大將徐達的女兒。朱高熾體型較胖,身體虛弱,行動不便,走路時需要有人攙扶。朱棣戎馬一生,對於這個兒子並不喜歡,倒是鐘意驍勇善戰的次子朱高煦。立誰為太子,朱棣無法抉擇,朝中也有不同的聲音。朱棣有一次問才子解縉,向他徵求繼承人的選擇,解縉力挺朱高熾,朱棣不語。解縉便說:“好聖孫”。朱棣隨即大笑。好聖孫正指的是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所以後世傳言朱高熾能坐上皇位也沾了兒子的光。
朱高熾在位期間,仁愛治國,政治清明,革新弊政,經濟繁榮。當了不到一年的皇帝,但後人對他的評價頗高。
01 仁愛貫穿一生朱高熾打小就待人寬厚,考慮周到。朱元璋讓他和幾個藩王的兒子檢閱衛士,他最後一個回來。朱元璋詢問原因,他說早晨天氣寒冷,等到衛士們吃過早飯後才檢閱,所以回來的晚,朱元璋龍顏大悅。
旦寒甚,俟朝食而後閱。-《明史》
朱高熾繼承皇位後,赦免因靖難之役遭受迫害的建文帝遺臣,並大赦天下。聽說有的地方受災嚴重,他為民著想,免除當年的稅收以及秋糧的一半,並催促大臣救民於水火不可遲疑。
02 靖難之役彰顯軍事才能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後,率大軍南下,北平交於朱高熾統領。李景隆大軍壓境,朱高熾佈置有序,抵擋住了數倍於己的攻城士兵,對於朱棣取得最終勝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03 政績斐然,開啟“仁宣之治”。朱高熾在政期間,任用賢臣,淘汰冗官,革新弊政。一改朱棣在位時的鐵腕統治,愛民如子,妥善安置流民,讓百姓休養生息,明朝經濟得到發展,為“仁宣之治”打下基礎。
在位一載。用人行政,善不勝書。使天假之年,涵濡休養,德化之盛,豈不與文、景比隆哉。-《明史》
總結明仁宗朱高熾的一生正如他的廟號,“仁”。他外表看似窩囊、委屈,實際上大智若愚,是一代明君。
-
8 # 富貴愛剪輯
委屈可能有點但是他絕對不窩囊!
影視為了情節需要而刻畫的,但是他確實很肥胖!
他的弟弟自持為朱棣靖難立功覺得朱高熾就是佔個長子呢身份而不滿他,他哥哥最後起兵造反!被宣宗(朱瞻基)廢為庶人
歷史上的朱高熾明朝第三位皇帝 朱棣的大兒子,他算的上一位明君,他愛讀書但是身體肥胖體弱多病,他在位期間注重仁義,與民休息。他在位期間文人得地位提升了很多。但是他做皇帝時間比較多!在位期間為後來的仁宣之治打下基礎
-
9 # 木子君的小屋
委屈是真的,但是窩囊是不可能的。
先說大明風華里的太子,他是朱棣的大兒子,叫朱高熾。
歷史上的朱高熾倒真的是一個大胖子,他身體肥壯,走路的時候,需要兩個侍從扶著。
朱高熾雖說很胖,但是絕不平庸,更不窩囊。
他本人的執政水平很強。還是燕王世子的時候,就曾經替父親看守燕京城。
靖難之役中,燕王朱棣帶著自己的兵在外面打仗,而在家處理各項日常雜物,守城,提供糧草等一系列的事情,都是由朱高熾去主持,並且做得還不錯。
後來李景隆率50萬大軍攻打北平,而是他與徐後,以一萬兵力相抗,最張守住了城池。
而後來燕王登基之後,更是多次親征大軍,討伐北元餘孽,而在這個過程中,都是由朱高熾監國。
只不過,他由於比較胖肥,為人仁慈,和朱棣從長相到性格,都差距很大,於是朱棣便很不喜歡他,並且多次有廢太子,並二子朱高煦為太子的想法。
而二子朱高煦長相帥氣,武藝高強,在靖難戰爭中,多次隨父親衝鋒陷陣,在軍方也有著不錯的人緣。並且,由於靖難之役中,他曾經救過朱棣的命,曾被朱棣許諾,將來把皇位傳給他(這他李淵有著諸多相似吧)。
而雙方鬥來鬥去,但是朱高熾有一個好兒子朱瞻基,一直受到朱棣的喜愛。後來,文臣解縉曾經以“好聖孫”來說服成祖,成祖終於下定了決心,於公元1404年立朱高熾為太子。
雖說後來朱高熾只是當了九個月的皇帝,還是有不少政績的。比如說赦免一些曾經支援建文帝的臣子及他們的後人等,為後來的仁宣之治,打下了基礎。
-
10 # 縹緲峰下一粒沙
《大明風華》的整體色調、佈景我都還挺喜歡的,就是人設有點崩。女主角孫若微,在歷史上本是永城縣主簿之女,不是什麼御史大夫的女兒,和朱家更沒有血海深仇。
小小年紀就因有美名而被朱高熾的外婆推薦入宮,由朱高熾的妻子親自教養,預備讓她嫁給兒子朱瞻基為正妻。
不料朱瞻基到了成親的年紀時,朱棣聽了方士的話,另選胡善祥為皇孫妃,孫若微只是嬪。但朱瞻基和孫若微青梅竹馬,早已有了感情,登基後還是找理由廢了胡善祥,立孫若微為後。
(孫若微)
朱高熾的人設也崩了,要論委屈,他在朱棣面前是委屈的,卻也沒像電視劇裡那樣有裝瘋賣傻抖機靈的嫌疑;要說窩囊,他可不窩囊。身為皇帝的嫡長子,哪怕老爸再不喜歡他,他活得也不窩囊。
朱棣不喜歡朱高熾,理由很充分。他尚武,朱高熾身體肥胖行動不便,別說武了,正常走路都要兩個內侍扶著;他像父親朱元璋一樣,主張從嚴治政,朱高熾卻溫和仁善,兩人的治國方針完全不一樣。
如果沒有對比,朱棣勉勉強強也能接受這樣的長子,奈何旁邊有個次子朱高煦對比著,朱高煦無論從性格愛好還是外形上來說,都極像朱棣,用古人的話來說,叫做“深肖其父”。當朱高熾只能
朱棣很喜歡朱高煦,某次戰役中朱高煦表現出色,朱高熾撫著他的背說:“勉之!世子多疾!”這意思是說,你多努力吧,你哥身體不好,有可能活不了多久,他一死,世子之位就是你的了。
(朱高熾)
所以說朱高煦的野心是朱棣養出來的,此後常常為難朱高熾。有一次,皇子皇孫們去拜謁孝陵(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合葬陵),朱高熾走在最前面,因身體羸弱而跌了個跟頭,走在他後面的朱高煦就嘲笑道:“前人蹉跌,後人知警”。
朱高熾拙於言詞,不知道怎麼回擊。朱高煦洋洋得意,朱瞻基在後面高聲道:“更有後人知警也”。朱高煦回顧失色,覺得這侄子不是普通人。
朱瞻基的確不普通,英武勇毅,自幼聰慧,朱棣最終選擇朱高熾為太子,和朱瞻基是很有關係的。諸皇孫中,朱棣最喜歡的就是朱瞻基,著名文臣解縉稱之為“好聖孫”,促使朱棣下定了決心。
但是,並不能因此就認為朱高熾一無是處。事實上,朱棣雖然偏愛次子朱高煦,但幾乎所有的朝中大臣都偏向朱高熾,在他們看來,朱高熾遵循孔孟之道,溫和仁慈,善於納諫,是最好的儲君人選。
(朱瞻基)
而朱高煦從小就不愛學習,舉止輕浮,朱元璋活著的時候就特別不喜歡他。何況朱高煦性情暴烈,稍有不合心意就要殺人,還在涿州擊殺過驛丞,導致當時的燕王朱棣都被朝臣們彈劾。
如果朱棣一意孤行,立朱高煦為太子,肯定會有許多大臣死諫。而這也是朱棣沒有選朱高煦的原因之一。
所以,朱高熾受到文官集團的擁戴,身份上又是名正言順的是嫡長子,沒什麼可窩囊的。哪怕他在朱棣面前謹守兒臣本分,那也不叫窩囊。
《大明風華》裡的朱高熾,真的有點崩了。
-
11 # 請叫我董仙笙
不是真的窩囊,因為朱高熾身體很胖,有腿疾,走路走幾步就會氣喘噓噓,因此不能隨朱棣上戰場。在朱棣靖難期間,一直都是扮演留守後方的絕色!這期間表現也非常好!而老二則不同,隨朱棣靖難,期間立下了不少功勞,最主要的是就過朱棣,朱棣也說過傳位於朱高煦類似的承諾。但是長幼有序,朱高熾從小便是燕王世子,隨著燕王當了皇帝,自然成了太子!但是朱棣更喜愛老二這個事情眾所周知,太子地位受到威脅,如何才能保住太子地位不失呢?對比老二,軍中基礎不如,但是受文臣擁戴,於是變確定走文臣路線,以寬厚待人,嚴於律己這種相對保守的路線!總得來說,嚴於律己,不犯錯誤!就算朱棣想立老二,但是東宮無錯,變沒有理由廢太子!就這樣,他把朱棣熬死了,於是變當了皇帝!可以說,朱高熾這個太子有智慧,以守代攻,如果真如表面那般窩囊,是掙不過老二的!換句話說,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從他執政那段時間看,是一個很英明的皇帝!也可以說,是一個很有心計的太子,城府很深,善於隱藏自己的弱點,以己之長破敵之短!
-
12 # 炒米視角
在《大明風華》裡,梁冠華演的朱高熾還是很靠譜的,他只是表面委屈、窩囊而已,實際上內心中還是非常有堅持的。
朱高熾是一個受到過儒家系統教育過的人,理論上裝瘋賣傻、插科打諢是絕對不可能發生在朱高熾身上的。而且朱高熾一生也沒有遇到那種需要他裝瘋賣傻的險境。但是史書只會記錄結果,過程有可能會為尊者諱,刻意美化。
他的“醜態”源自於他疾病導致的肥胖,用現在的觀點來看,可能是高血壓加糖尿病。以至於腿腳浮腫糜爛不能行走,和後來萬曆皇帝的症狀類似。
雖然朱棣因此而不喜歡他,但是實際上並沒有能夠動搖他的位子。因為他比朱高煦是有著決定性的優勢的。
首先根據嫡長子繼承製度,他是朱元璋欽命的燕王世子;其次他還有一個倍受朱棣恩寵的兒子朱瞻基;再次因為其崇儒重文,所以得到了大明新興的文官集團的支援。
朱高煦的背後是“靖難勳貴”,是一幫純武人。朱高煦勇猛善射,膂力過人,堪與呂布比肩。打仗在同時代近乎無人可敵。但是搞政治,還是洗洗睡吧。
朱高煦最大的優勢在於朱棣不喜歡朱高熾。其他因為尚武和長得帥,並不能成為朱棣選嫡的理由。即便在正定救過朱棣,朱棣為了使朱高煦出工出力,暗示朱高煦“世子身體不好。”也是權宜不留把柄的話,而非誠心選嫡的話。
後來的很多事實都證明了朱棣寵愛朱高煦也好,為了彌補救自己的虧欠也罷。朱高熾雖然一再被打壓,但是地位是從來沒有動搖過的。朱棣北狩時,監國的是朱高熾。
其實對朱高熾的打壓,本質上並非為了使朱高煦上位,而恰恰是朱高熾的能力以及圍繞在朱高熾身邊的文官集團,讓朱棣感受到了沉沉的壓力。
在朱棣時期,朱高熾或許會迫於朱棣壓力,而不敢實施自己的政治主張,但是他善於聽取別人意見,迴歸事理本真。這些其實在他守北平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他的能力。
而朱棣駕崩以後,朱高熾的一系列措施,為建文忠臣方孝儒等人翻案;使用的楊溥 、楊士奇、楊榮、金幼孜、黃淮等人,大都是反對朱棣政策受到迫害的人;廢除了朱棣很多花錢的專案,休養生息。
這樣的事情需要多大的魄力、膽色和底氣?這是一個窩囊且醜態畢露的人能做出來的麼?所以朱高熾不是個窩囊的人,他是一個非常狠的人。
但是唯一的遺憾是朱高熾一脈都短命,而且都是胖子多。明朝皇帝壽命最長的是朱元璋,其次朱棣。後世皇帝唯一一個活到60的也只有嘉靖,所以嘉靖一輩子煉丹求仙,就可以被理解了。
-
13 # 青鑑
電視劇中的太子朱高熾做的有些窩囊,處處受二弟朱高煦的欺負,甚至嚷嚷著放棄太子之位。其實歷史上朱高熾心思縝密,處事非常冷靜,是一位文武兼備的皇帝。雖然他在皇帝的位置上只有短短九個月,但是多行仁政,後人評價很高,將他和兒子朱瞻基統治時期成為仁宣之治,和漢初的文景之治媲美。
01.朱高枳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朱高熾(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和其他皇帝的出生大同小異,也有異兆出現,史載,他的母親夢見一個頭戴禮帽、手拿白圭的人請見,醒來便生下朱高熾。
童年時期的朱高熾表現頗為出眾,他不僅喜歡讀書,而且武藝也不錯,明史記載,他練習騎射,箭無虛發。朱元璋特別喜歡他,在他18歲時封為燕王世子。
朱元璋非常重視藩王世子的教育,曾將秦世子朱尚炳、晉世子朱濟熇、燕世子朱高熾、周世子朱有墩等人帶在身邊教導。此時朱高熾的表現得到了朱元璋的肯定。如,有一次朱元璋派世子們檢閱皇城四門的衛士,朱高熾回來的最晚,朱元璋問他原因,他回答說:早晨太冷了,等待士兵們吃完早飯才檢閱,所以這麼晚才回來。朱元璋非常高興,大加讚賞。
朱元璋還命諸世子分閱奏章,朱高熾經常挑那些與百姓民生有關的看,有些奏章裡寫的不通順的地方有意識的隱瞞了沒有告訴太祖。朱高熾觀察問題很透徹,且不拘小節,朱元璋誇他“有君人之度。”
建文帝削藩的時候,朱高熾和弟弟朱高煦、朱高燧三人在南京為太祖守喪。建文帝為了麻痺朱棣,讓這三兄弟回到了北平。這三子成為朱棣靖難的得力助手,建文帝大為後悔。
在朱棣出征大寧時,朱高熾留守北平。他積極備戰,安撫城中軍民,他不但禮賢下士,向軍中老兵求教而且誠心對待屬下的文臣,經過他的治理北平城上下同心,戰意十足。當李景隆率50萬大軍圍困北平時,朱高熾守軍不過萬人,就是這些微薄的兵力不僅守住了城池,而且他還經常派兵偷襲李景隆。
李景隆久攻不下,夜晚又時常受到燕軍騷擾,不得已退營十數里。不久,遠去大寧的朱棣挾持寧王朱權的軍隊返回,朱高熾亦乘勢出城與其父內外夾擊,李景隆“狼狽大敗散走”。這場戰役的勝利為靖難軍打了一針強心劑,燕軍士氣大振。透過北平保衛戰,證明了朱高熾是一位優秀的有勇有謀的合格世子。這一戰也為他後來與二弟朱高熙爭奪太子的鬥爭勝出奠定了基礎。
02.朱高熾的仁孝之名是他最終登上了帝位。朱高熾的外在形象比較差,一是肥胖,二是腳上有病,即使旁邊有人攙扶,還經常摔倒。他的弟弟朱高煦則英武不凡,有朱棣的遺風。
朱高煦有爭儲之心和朱棣的不當暗示有很大關係。在建文四年(1402)的江上之戰中,朱棣率領的燕軍大敗,幸虧朱高煦及時率軍趕到。戰後朱棣對二兒子說:“汝努力,世子多疾。”暗示了朱高煦可能成為自己的繼承人。在這種非分的刺激之下,朱高煦針對朱高熾發動了多次陰謀。
例如:在永樂九年(1411),朱棣北伐後回到南京,向大臣瞭解太子監國時的功過。翰林學士楊士奇和大理寺右丞耿通匯報說:太子幹得不錯,您就不要打算換太子了。第二年秋天,朱高煦派人誣告耿通,說他是太子的黨羽,所以才會經常為太子說好話。朱棣信以為真,認為耿通與楊士奇等人與為子結黨,將其凌遲處死。
在朱高熾做太子期間,由於朱棣多次北征,多次監國。朱高熙為了打擊太子的勢力,多次誣陷輔助其監國的大臣。
朱棣對太子朱高熾的態度猶疑不決,經常冒出廢太子的意思。再上有個戰功赫赫且覬覦太子位置的弟弟,朱高熾大半生處於危機四伏的狀態。幸運的是他有一個受朱棣喜歡的兒子朱瞻基,幫了他很大的忙,可以說沒有朱瞻基他能否保住太子的位置很難說。
03.朱高熾當上皇帝后做了什麼事情值得後世稱道呢?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太子朱高熾即帝位,改元洪熙,這就是歷史上的明仁宗。此時的他在太子的位置上呆了整整20年。
朱高熾即位後首先著手緩解和蒙古各部之間的緊張局勢。例如恢復了與兀良哈三衛之間中斷數年之久的朝貢貿易。雙方交流的展開,對於緩解明廷北邊壓力無疑頗為積極。當然,他在保持和鞏固與蒙古各部朝貢關係的同時也不忘北防的建設。
明仁宗釋出政令,要求司法部門依法辦案,《大明律》是斷案的標準,禁止濫用私刑。為了減少冤案,廢除了誹謗罪,杜絕了永樂時期誣告的不良風氣。還廢除了一些嚴刑苛法,不再隨意株連無辜。
完善了內閣制度。他提高了楊士奇等文臣的權力和地位,讓他們參預決策國家大事。他一再鼓勵臣下有啥說啥,不要藏著掖著,有的官員說話偏激,惹怒了他,受到懲治,但事後他能承認錯誤。明仁宗在位期間,朝堂的風氣較正,很少有大臣因為進諫受到懲罰,許多朝臣的才幹得到了施展。
明仁宗為了穩定和恢復農業經濟,穩定百姓的生活,不僅豁免受災地區百姓的田賦,而且還為鬧饑荒的地方提供無償的救濟。當時江南地區的賦稅過重,他派人瞭解情況是否屬實,為此後宣德帝減稅打下了基礎。永樂時期營建北京時,經常無償徵用民間物資,損害了百姓的利益。朱高熾即位後,下令按市價收購朝廷需要的物資,這種較為公平合理的採買制度保護了百姓的權益。
可惜的是明仁宗在位不足一年,就去世了。他做的許多事情剛剛開了個頭,還沒有完成,幸運的是,其長子朱瞻基繼位後,繼續完成了他父親未完的事業。如從安南撤兵,甩掉了這個沉重的包袱;進一步完善和確立了明朝的內閣制度;解決了江南賦稅的問題……。朱瞻基的這些活動,與其父朱高熾的政治活動合為一個整體,史稱“仁宣之治”,稱為明朝的黃金時代。朱高熾可稱是一位較有作為的皇帝。
-
14 # 小太陽D
梁冠華老師所飾演的就是朱棣的繼承人,明仁宗朱高熾了,真實的朱高熾其實並不向電視劇中飾演的那麼窩囊。
電視劇《大明風華》中,朱棣的三位皇子性格迥異,尤其是太子朱高熾,更是慫的可愛,其實太子的傻氣和慫包的樣子都是裝出來的,而他之所以這麼做,並不是說隱忍這在謀劃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而是不想自己的父親朱棣難做。
因為朱棣的皇位,就是透過篡位得來的,本身就是來路不正,因此朱高熾也能看出自己的父親不想自己的兒子也做出這樣的事情,就好像第三集中一個片段,朱棣說,老子的皇位是篡位得來的,兒子也這樣,很好,很好啊。
再加上自己的弟弟,朱高煦當時已經顯露出了奪嫡的野心,如果自己也表露出鋒芒畢露的樣子的話,那不是讓自己的父親為難嗎,所以才表現出電視劇中的樣子。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大智若愚。
歷史上真實的朱高熾明仁宗朱高熾是明朝比較有名的皇帝,名氣來自哪裡呢,一大部分是人們說他這個皇帝,是靠著自己的兒子朱瞻基得到朱棣的欣賞,才得來的,這無疑是對一個慈愛仁厚,深得民心的皇帝的不公平的說法,埋沒了他的功績。
朱棣不喜歡朱高熾,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朱高熾的性格太過於仁厚,並不像朱棣自己以及朱棣的父親朱元璋,沒有二人的雄武之氣,並沒有那種讓天下臣服,讓臣民膽戰心驚的那種氣魄。另一個原因就是,朱高熾因為身體不好,有嚴重的肥胖症,最胖的時候,走路都需要兩個下人攙扶行走。但是朱高熾的爺爺和爸爸,也就是朱元璋和朱棣,那都是馬背上的君主,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雖說朱高熾文才還行,但是相比之下朱棣更喜歡武術方面。
再加上,朱高熾的兩個弟弟都不是很安分,朱棣也更喜歡自己的二兒子朱高煦。
能夠繼承皇位的得力助手朱高熾最終能夠榮登大寶,主要是因為嫡長子制度對朱棣的約束以及去了一個好老婆,生了一個好兒子。
好老婆就是張氏了,也就是仁宗的張皇后,張皇后可不得了,剛嫁過來,張氏就深得公婆的喜愛,朱高熾幾次險些被換掉,據說都是張皇后從中斡旋,才保住了朱高熾太子的職位。
而好兒子就是朱瞻基了,朱棣生前曾經多次表示自己讓朱高熾做自己的繼承人是因為皇太孫朱瞻基,歷史記載,朱棣多次出征都帶著朱瞻基。
永樂十二年,庚寅,車駕發北京,皇太孫從。太子期間最大的功勞當年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帶走了朱高煦一起出徵,將朱高熾留在了北平城,當時建文帝就搞了一個圍魏救趙的活動,派兵直達北平城,這個時候朱棣正帶兵在外,如果這個時候回城救援,那麼肯定就功虧一簣了。
建文帝還親筆寫了招降書給朱高熾,許諾以種種好處,但是朱高熾連信件都沒有開啟,就直接將它送到了朱棣的手中,並且拖著肥胖的身軀,帶著城中的老弱殘兵監守北平城,最終率領一萬士兵,成功守住了李景隆率領的五十萬大軍,如果沒有他,還是燕王的朱棣就會變成無根之萍,想要成功,需要付出的努力要多出十倍也不止。
大智若愚的太子,仁德的皇帝朱高熾最聰明的地方,就是看出了自己父親的為人,面對朱棣這樣文武兼備又心狠手辣的皇帝,如果自己耍小心眼,肯定能被發現,並且沒有什麼好下場,而一味的討好也得不到什麼好處,所以,夾著尾巴做人,不顯山不漏水的做好太子就是最好的應對辦法。
後來朱高熾成功繼位,雖然在位時間短,但是卻赦免了很多建文時期的舊臣,平反了朱棣時期創造的諸多冤獄,廢除了很多苛刻的政策,停止大規模用兵,使得百姓得到了休息,文化得到了復興,讀書人的待遇比洪武和永樂時期都要好。
因此得到了百姓的愛戴,在朱高熾去世的時候,城中百姓自發的在大街上為他燒紙錢,產生的霧霾把天都遮住了,看不到太陽。
如果從個人能力方面來說的話,朱高熾可能不屬於那種鋒芒畢露,十分有魄力的改革型的君主,但是他卻能夠尊重下屬,很少以命令的口氣和大臣對話,還帶給了明朝百姓很多複製女,所以他的廟號才能是仁。
結語我們看到的電視劇所表現的形式,主要是為了增加影視戲劇化而表現出來的,真實的朱高熾雖然肥胖,但是並不慫,也不窩囊,不然他怎麼能夠在太子時期就得到文官集團的集體擁護,楊榮又怎敢在朱棣死後冒著殺頭的危險秘不發喪,帶著朱棣的屍體回京等待朱高熾繼位呢?
關注小太陽,每天都有新鮮的歷史知識雙手奉上哦。
-
15 # 楚二姑娘
個人認為他是一位難得的守成太子,如果不是死的早,還將是一位成功的守成皇帝。
歷史上的太子朱高熾肯定有委屈,但是窩囊肯定沒有的,很多史書包括歷史學家對他的評價還是蠻高的。
好像有一句“ 明有仁宣,猶如周有成康;漢有文景”,把他和他兒子朱瞻基跟西周的周成王、周康王,以及漢朝的文帝、景帝相併列,足以說明他一代仁政之君的歷史地位。
為什麼說朱高熾不窩囊呢?這位太子爺,雖然成為皇帝之後在位時間比較短,但是他參政的時間卻是非常長的。靖難之役期間,朱棣兵指南京,朱高熾因為太胖身體又弱不宜隨軍,就被留守北京,當時大將李景隆一度領五十萬大軍殺到了北京城下。
他組織起城內僅餘一萬多人的軍隊阻擋住了李景隆的進攻,保住了北京城。這一舉動直接為朱棣解決了後顧之憂,是拿下南京取得最後勝利的關鍵,這一點電視劇中也有提起。而後,作為皇長子加之又有政治和軍事才能,被封皇太子順理成章。
眾所周知永樂皇帝朱棣是一個非常尚武好戰的帝王,恨不得把所有威脅國家安全的邊患消滅在自己在位期間。所以常年領兵在外打仗,他比較喜歡的兩個兒子朱高煦和朱高燧也隨他征戰在外,把皇太子朱高熾留下監國。
兼國期間朱高熾把國家打理的井井有條,常施仁政,可以說他做的很多件事都是在補他父親朱棣常年屠武造成的國家吏治、司法等政治弊病。繼位以後更是立刻進行政治改革,還把因靖難獲罪的官員以及家眷子女從流放地赦免放回來,可以說為他兒子當政之後的政治清明打下不可磨滅的基礎。
《大明風華》中的皇太子朱高熾歷史上的太子朱高熾不僅不窩囊,還是一位文治武功都相當出色的人,其實電視劇《大明風華》中,梁冠華演繹的太子爺也不是真窩囊,而是有大智慧,他雖然善良但是不是無能,雖然沉靜,但不迂腐,對待皇帝的為難他是有一套自己的應對心法的,那就是真誠真實,對待心懷叵測的兄弟也應對自如,完全不受制於人。
電視劇中,他仁善、有點摳、懼內、友愛兄弟,沒有一點身為皇太子的架子,可以看出來他對權利沒有執念,但是在其位必謀其政,從不推卸責任,他之所以死的早,有理由懷疑第一是被累死的,第二是被朱棣三天兩頭給嚇的。
雖然大家都說之所以不廢他的太子之位是因為朱棣喜歡他兒子朱瞻基,但是我覺得朱棣作為一代雄主,未必看不到太子才是最適合幫他把辛苦打下來的天下給守住的繼承人,只是這個太子因為太胖身體又太弱而已。
因為之前狄仁傑太過深入人心,所以剛開始看的時候老覺得太子是狄大人,但是幾集過後,越看越覺得演繹深入人心,還是挺成功的。
可惜這位太子繼位沒多久就死了,才活到47歲,如果研究過明十三陵,就能看出,這個獻陵是所有明皇陵中最簡單簡樸的一個,這也是他自己的要求,可見其仁德。
-
16 # 日航通鑑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我說實話,如果歷史上的太子真的像《大明風華》中那麼軟弱,那麼他一定活不下來。在那種吃人不吐骨頭的皇室之中,你不夠狠,你不夠拼,你一定活不下來。或許朱高熾真的很委屈,但是他一定不窩囊。
說實話,朱高熾是仁慈,但是絕對不是劇中的那種軟弱之輩。相反,朱高熾是一個有膽色有智慧的人。聯想到朱高熾肥胖並且瘸腿的樣子,我認為他是那種丘吉爾和羅斯福那樣的人物。下面請聽日航君為您分析。
一、朱高熾的武功說實話,在劇中我們可以看見老二朱高煦和老三朱高燧最為誇耀的就是自己的戰功了。動不動就是我在“靖難之役”的時候幫爹打了多少仗,我在“北伐蒙古”的時候殺了多少敵人。似乎在這兩個弟弟的映襯之下,瘸腿且肥胖的朱高熾就是一個白痴的樣子。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朱高熾本人的武功是很值得一提的。
首先值得一說的是,朱高熾本人的箭法非常不錯,史書上記載:
“稍長習射,發無不中。”也就是說朱高熾稍微大了一些開始學習射箭,幾乎是百發百中,完完全全是一副神射手的樣子。有的時候看劇中朱亞文飾演的朱瞻基教湯唯射箭的那一段,我會想這百發百中的箭法說不定還是繼承的父親朱高熾呢。
另外,朱高熾本人還有駐守北平城的赫赫戰功。據記載:
“成祖舉兵,世子守北平,善拊士卒,以萬人拒李景隆五十萬眾,城賴以全。”我們都知道,朱棣舉兵的時候是燕王,他的老窩就在北平城,北平就是朱棣的根據地,一旦北平城沒了,那麼朱棣也就等於輸了。因此朱允炆當時命令大將李景隆率領五十萬兵馬進攻北平城,想要一舉擊破朱棣。當時朱棣領兵在外,只有朱高熾駐守北平。在朱高熾的帶領下,軍隊以一萬人抵擋住了李景隆的五十萬人,為朱棣爭取到了寶貴時間。可以說這等戰功是不遜色於朱高煦等人的。
二、朱高熾的文治朱高熾的文治是要勝於武功的。朱棣說實話是一個喜歡外出征戰的皇帝,在朱棣外出征戰之時,國家就交給太子朱高熾來治理。據記載:
“成祖數北征,命之監國,裁決庶政。四方水旱饑饉,輒遣振恤,仁聞大著。”在朱高熾的治國期間,國家可以說是安定富裕的。其實我們可以從一個反方面來推理,朱棣當時多次北征,還讓鄭和七下西洋,還讓解縉等人修《永樂大典》。這些大專案加起來是足以讓一個大國崩潰的。具體我們可以參照漢武帝好大喜功最終下達《輪臺詔》,隋煬帝好大喜功最終國家覆滅一事。
但是我們看大明一朝其實在當時還是比較安定的,由此我們可見朱高熾本人的治國才能是非常優秀的。此後朱高熾即位,雖然僅僅做了一年皇帝,但是開創了仁宣之治的大業,被後人所稱讚。因此朱高熾此人的文治是非常值得稱讚的。
另外,我們看朱高熾的班底也可以看出朱高熾的用人之賢。例如說朱高熾手下有“三楊”這樣的大才,還有解縉這樣的才子。並且這些人對朱高熾都是忠心耿耿,不論發生什麼從來沒有背叛過朱高熾,由此可見朱高熾的人格魅力。
三、朱高熾的坦蕩我說實話,在這種你死我活的宮廷鬥爭之中,朱高熾能夠活下來並且大獲全勝,靠的不是像他二弟三弟那樣的陰謀詭計和小九九,也不是依靠電視劇中那樣的唯唯諾諾和小心翼翼。朱高熾依靠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坦坦蕩蕩和問心無愧。
在朱高熾當太子的時候,多次遇到各種讒言和危機。例如說在靖難之役的時候,朝廷曾經給了朱高熾一封文書,想要離間朱棣、朱高熾父子。後有人向朱棣報告說:“太子和朝廷串通好了,想要殺了你去邀功。”這時候朱高熾的做法是:
“會朝廷賜世子書,為離間。世子不啟緘,馳上之。”朱高熾自己坦坦蕩蕩,直接就將文書轉交給了朱棣,朱棣看到了這封文書,就馬上知道了這是朝廷的離間計,根本沒有上當。這個時候朱高熾依靠的就是自己的坦蕩。
後來朱高熾奉命監國,又有人向朱棣進獻讒言,然後就有人問朱高熾:“你知道別人在說你壞話嗎?”朱高熾再次很淡定地說:
“不知也,吾知儘子職而已。”朱高熾說:“我不知道別人說我壞話的事情,我只知道我要盡我太子的職責。”你看朱高熾的回答,坦坦蕩蕩,光明磊落。反觀朱高熾的弟弟朱高煦,面對著解縉的話,只想著如何去搞死對手,殺死對手。如此一看,高下立判。
如果你是皇帝,你是喜歡一個天天想著勾心鬥角的太子呢?還是喜歡一個踏實幹活光明磊落的太子呢?
正是朱高熾這種坦坦蕩蕩、光明磊落,讓他如同一個堅硬不拔的磐石一般,任憑狂風暴雨都不能動搖他太子的位置。
四、朱高熾重視親情朱棣最怕什麼?說實話朱棣最怕的就是手足相殘,父子相殺。
我們縱觀朱棣的一生,他逼走了侄子(甚至可能逼死了侄子),違背了父親的意願,甚至不敢認自己的親生母親,自己的老婆也早早死去。因此對於朱棣來說,最重要的情感就是自己的父子情了。因此朱棣一定不希望看見自己的孩子們自相殘殺。但是不幸的是,老二老三如果繼位,必然掀起一場家族內部的腥風血雨。在這三人之中,最重視親情的就莫過於老大朱高熾了。
先是對三弟朱高燧的態度:
“其後黃儼等謀立高燧,事覺伏誅,高燧以太子力解得免,自是太子始安。”三弟朱高燧也是多次陷害太子。後面朱高燧捲入了一場謀逆大案中,朱高熾以自己太子的身份幫助了朱高燧。你看,朱高煦這不就是以德報怨嗎?這正是朱高熾重視親情的見證。
再看對二弟朱高煦的態度:
“仁宗知之,顧益厚遇。遺書召至,增歲祿,賜賚萬計,仍命歸藩。封其長子為世子,餘皆郡王。”後面朱高煦當了藩王,朱高熾不念之前的那些事情,依然對朱高煦很好。賜給了他大量的金銀珠寶,還給他的孩子封王。可以說做到了這一步,朱高熾可以說是仁至義盡了。完完全全對得起他兩個兄弟。
最後我想提一句,朱高熾真的是委屈。他做太子的時候,自己手下的解縉被殺,黃淮入獄,楊溥入獄,楊士奇也曾經入獄。朱高熾根本保護不了自己的手下,這種心情確實是非常委屈的。
因此綜上來說,朱高熾最終能夠繼位,靠的是自己的才能和光明磊落,朱高熾也根本不像電視之中那樣的無能。
-
17 # 蕭武
《大明風華》有個片段,太子朱高熾從他爹那兒回去之後,老婆指責他太慫了,他說了一段話,大意是,老爺子自己篡權謀反,所以他最怕自己這幾個兒子也自相殘殺,怕太子這個慫也是裝的,所以太子說他不能對老二老三落井下石,他頭一天落井下石把老二老三送進天牢,第二天他們兩口子就也要跟著去天牢。至少從這段話裡看,朱高熾很清楚的知道自己並不是真的慫,而是裝的慫,為的是讓他爹放心。
老爹太雄才大略,當兒子尤其是要當太子,都很難,很不容易。曹操雄才大略一輩子,在立儲的問題上就一度在曹丕和曹植之間搖擺,曹丕被曹植逼得很壓抑的時候,找賈詡問計,賈詡回答說:“原將軍恢崇德度,躬素士之業,朝夕孜孜,不違子道。如此而已。”賈詡這話的意思翻譯過來就是,你好好修身養性,先當個好兒子,就可以了。因為這時候曹植正在千方百計的展現自己在文學、政治上的才華,但賈詡給曹丕的建議完全沒往這個路線走,因為他知道這時候曹丕要讓曹操放心,就只有裝慫。
朱元璋也是如此。雖然從朱元璋稱吳王的時候,朱標就已經被確立為接班人,但朱標從不飛揚跋扈,朱元璋也特別注重按照儒家的要求進行培養,延請名士給朱標做老師,對他進行教育。在兄弟們犯了錯誤,朱元璋發怒要殺要砍的時候,別的大臣都不敢勸諫的時候,也只有朱標每次都敢站出來苦苦相權,保全他的弟弟們。而在別的人眼裡,朱標這些不省心的弟弟當然都是該死的,只要朱元璋一死,就會成為朱標的麻煩,但朱標卻一直在不斷的給他們求情。
朱棣雄才大略不次於曹操,也不次於他爹,雄猜也同樣不次於曹操和他老爹朱元璋,同樣給他當接班人也不是一件特別容易的事。太子首先要保住自己的命,然後是保住自己的位置,首先就要認真揣摩他爹的心思。恰恰是在這一點上,朱高熾其實一直在暗暗的學習他大伯朱標,而朱高煦則自以為別人都說他英果類朱棣,就沾沾自喜,所以胡作非為,一直在不斷的給自己挖坑,但卻沒有猜透他爹的心思。
作為朱元璋的孫子、朱棣的兒子,朱高熾其實一點都不窩囊,同樣是有性格、有想法的,否則怎麼會在很小時候就讓朱元璋說他已經有了君人之識呢?朱高熾繼位後只當了十個月的皇帝,但在這十個月期間,他幹了大量的事,可以說是為仁宣之治打下了基本的基礎,而他做的事情中,最多的就是“罷”,也就是把他爹生前開始做的許多事情都停下來,因為那都是一些不急之務,勞民傷財,沒有多大意義,而他要做的就是像漢文帝一樣,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收攬人心。
而且,在朱棣謀反的時候,朱棣率軍出征,每次都是老二老三隨軍出征,留下朱高熾鎮守老巢北平。在李景隆率五十萬大軍圍攻北平時,正是朱高熾在城中全力抵抗,才保住了北平老巢沒有被攻破。而在他在臨死之前,小臣李時勉上書勸誡他,他勃然大怒,甚至到臨終時還不忘“李時勉廷辱我”,可見他其實也是很有脾氣的,並不是真的那麼慫、那麼窩囊。如果他和老二老三一樣不識大體,就是要和老二老三硬懟,那才會讓朱棣不放心。
回覆列表
梁冠華身寬體胖,他在《大明風華》裡演的是朱高熾。
歷史上的朱高熾就是個大胖子,所以讓梁冠華演朱高熾,除了年齡偏大一點,演技還是線上的。
雖然一開場,梁冠華出場的時候,有一種狄仁傑出來斷案的錯覺,但他一開口說話,狄仁傑就不見了,朱高熾出來了。
不過,《大明風華》裡的朱高熾有點窩囊,有的委屈,有點仁弱,動不動就滴幾滴眼淚,像劉備似的,歷史上的朱高熾真的如此“軟弱”嗎?
不是的。
《大明風華》中有個片段,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朱高熾被朱棣訓一頓之後,滿臉沮喪地回了家。
老婆看到了朱高熾那副倒黴樣,責問道:“老朱,你怎麼這麼慫啊?你看看你都被老二欺負成啥樣了?”
朱高熾嘆了口氣,說道:“老婆,你哪裡知道,俺爹篡的是朱允炆的權,所以他心裡有個疙瘩,特別擔心俺們兄弟幾個自相殘殺,假如我稍微對二弟硬氣一點,俺爹就會猜忌我。”
朱高熾瞥了一眼老婆,發現她傻傻地聽著,似乎沒大聽懂,朱高熾不耐煩道:“你女人家只管生孩子好了,說多了你也不懂!”
“切!”老婆氣呼呼地走了。
朱高熾這一席話其實非常有道理。
試想,假如你是大臣,你會擁立一個宅心仁厚、溫和寬容的朱高熾呢?還是心狠手辣、殺人如麻的朱高煦呢?
怕都是前者吧!所以,朱高熾表現的越仁厚,越“窩囊”,大臣反倒越擁護他,這正是朱高熾的高明之處。
還有一件事,更能說明這一點。
一天,朱棣帶著皇子皇孫到孝陵給朱元璋燒紙,朱高熾是太子,所以緊跟朱棣後面,之後是朱高煦他們,再往後是朱瞻基這些孫子輩的。
朱高熾因為胖,走路顫顫巍巍地,結果一個不小心踩到了石塊,噗通一聲跌倒於地,十分狼狽。
朱高煦見狀,不僅不去扶,反倒幸災樂禍道:“哥,你跌倒了,給了後面的人提了一醒,俺們就不會跌倒了。多謝提醒!”
朱高熾疼的哎喲哎喲的,朱瞻基趕忙跑上前去 把老爹扶了起來,恨恨地撇了一眼二叔,說道:“更有後人知警也!”
朱高煦一聽此言,大驚失色,這個小子不簡單啊,看來我得提防著他點,後來果然朱高煦死於朱瞻基之手。
朱高熾是個聰明人,他的表現的那麼一點窩囊,那麼一點無能,反倒獲得更多的同情和支援。
別人會說:“瞧,朱高熾真是個好人,老二真不是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