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霍體清

    軀體化障礙有什麼症狀?

    軀體化障礙是精神病學臨床上的一種診斷名稱,有的時候也叫軀體形式障礙,標準名稱是疑病症,屬於神經症,主要是擔心、覺得、認為自己得了治不好的大病,絕症,焦慮萬分,並出現很嚴重的軀體症狀,常見的有胸悶氣短、頭痛頭暈、心慌心悸、呼吸急促、尿頻尿急、全身疼痛等等很多,但每個人症狀有區別,和自己關注什麼有關,也和自己第一次焦慮時出現了什麼症狀有關。

    關於軀體化障礙,叫法太多,很多患者或者家屬都蒙了,不知道自己得了什麼病,還叫神經官能症,分為心臟神經官能症,腸胃神經官能症等,還有的直接叫焦慮症,還有不太規範的叫法,如植物神經紊亂,如果搞清了,怎麼教都沒事,就像廁所,文明的叫衛生間,洗手間,粗俗點的叫茅房,也有的叫1號等,無論怎麼叫,說的都是一個地方。

    但作為科學,應該規範叫法,就是疑病症。

  • 2 #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主要症狀表現如下:

    消化系統:70%以上,如腹脹、噁心、返酸、噯氣,疼痛、打嗝等;

    神經系統:70%以上,如頭疼、頭暈 、頭腦不清等;

    肌肉骨骼:70%以上,如頸背腰痠痛 、關節疼痛等;

    呼吸迴圈系統:60%以上,如胸悶 、心慌等;

    面板:60%以上,如發冷 、發熱 、蟲爬感、多汗等症狀為主,還有癢、燒灼感、刺痛、麻木感、痠痛等;

    泌尿生殖系統:15%以上,如性慾降低等;

    其他症狀:20%左右。

    軀體症狀可涉及多個系統器官,最常見的是胃腸道不適、異常的面板感覺、性及月經方面的主訴。兒童腹痛不適最多,而青少年卻是表現為頭痛的較多,老年人軀體形式疼痛較多。通常存在明顯的抑鬱和焦慮,常伴有社會、人際及家庭行為方面長期存在的嚴重障礙。患者中女性遠多於男性,常在成年早期發病。

    如何治療軀體化障礙?

    軀體化障礙診斷需具備三個特徵:存在各式各樣、變化多端的軀體症狀至少兩年,且未找到任何恰當的軀體解釋;軀體化障礙患者常伴有焦慮、抑鬱、失眠等症狀,且與軀體症狀互為因果,形成惡性迴圈。

    因疾病表現形式的外在軀體化,該類患者往往首診於綜合醫院,反覆檢查治療但療效甚微。

    認知行為治療能夠減少軀體症狀,透過詢問、評估的方式,使病人認識疾病的實質,從而減少軀體症狀。對患者的體驗痛苦的事實表示接受和同情,對患者提出的論據進行審視。減少患者錯誤的病態行為,改變其行為模式。

    單純的心理治療起效較慢,故抗焦慮、抗抑鬱藥宜儘早使用。目前大部分觀點認為單純心理治療效果並不理想,需儘早使用抗焦慮、抗抑鬱藥。

  • 3 # 新視角諮詢師

    軀體化症狀是指心理疾病用軀體的反應表現表達出來,比如,手腳打顫,如果沒有器質病變,那麼就是一種焦慮的軀體化表達。

  • 4 # 夜末O

    軀體形式障礙,在綜合醫院很常見,因為胸悶行冠脈造影結果正常;胃腸不適但胃鏡腸鏡結果正常,或者只是淺表性胃炎無法解釋症狀,持續頭痛,頭暈,但神經科檢查無異常表現,這有可能就是軀體形式障礙!

    軀體形式障礙是一種以持久地擔心或相信各種軀體症狀的優勢觀念為特徵的精神障礙。患者因這些軀體不適症狀反覆就醫,即使各種醫學檢查都是正常的結果,或者醫生反覆解釋,均不能打消患者疑慮。有些患者可能確實存在某種軀體疾病,但其嚴重程度也遠不足以解釋患者感受到的痛苦和焦慮。儘管患者症狀的發生,發展與負性生活事件、艱難處境或心理衝突密切相關,但患者常常否認心理因素的存在。男女共患,病程多為慢性波動性。其病因更可能與患者對疾病的認識程度相關,也可能與患者不善於表達而以軀體症狀將精神的焦慮表現出來。

  • 5 # 羊飄飄看世界

    軀體化障礙是一種以持久的擔心或相信各種軀體症狀的優勢觀念為特徵的一組神經症。患者因這些症狀反覆就醫,各種醫學檢查陰性和醫生的解釋均不能打消其疑慮。即使有時患者確實存在某種軀體障礙,但其嚴重程度並不足以解釋患者的痛苦與焦慮。對患者來說,即使症狀與應激性生活事件或心理衝突密切相關,他們也拒絕探討心理病因的可能。

    軀體化障礙是軀體形式障礙中的一種疾病。該病表現為多種多樣、經常變化的軀體症狀,可涉及身體的任何系統和器官,常為慢性波動性病程。多伴有社會、人際或家庭行為方面的嚴重障礙。起病往往在成年早期,女性多於男性。

  • 6 # 祿福子

    軀體化障礙原稱軀體形式障礙,世衛組織《國際疾病分類》第11版根據其中的主要臨床表現將其分為軀體不適障礙(bodily distressdisorder)和疑病症(hypochondriasis)。

    軀體不適障礙

    對存在的軀體症狀感到不適,並對這些軀體症狀過分關注和過分思考、擔心和焦慮,軀體症狀通常是多重的,且有可能隨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但少數患者的軀體症狀也可能是單一的,單一的症狀通常表現為不適或疲勞。

    疑病症

    通常常不存在明顯的軀體症狀,但患者對自己的健康狀況感到焦慮和警覺,唯恐由於疏忽和不重視而罹患某種嚴重的軀體疾病。如果有某種嚴重軀體疾病的家族史,則這種罹患某種嚴重軀體疾病的高風險因素會強化焦慮和警覺,使自己持續處在緊張、擔心和恐懼的情緒狀態之中。有時也可有明顯的軀體症狀,但軀體症狀通常比較輕微。

  • 7 # 小含測試啦

    軀體化障礙是一種以持久的擔心或著相信各種軀體症狀的優勢觀念為特徵的一組神經症.對患者來說,即使症狀與應激性生活或與心理衝突密切相關,他們也拒絕探討心理病因的可能,涉及身體的任何系統或者器官,常為慢性波動性病程 。多有社會 、人際或家庭行為方面的嚴重障礙

  • 8 # 樹洞心療愈

    題主的意思,我理解為心理問題導致軀體化的原因是什麼,因為我是一名心理諮詢師,就從自己的經驗和所學到的有限知識試著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說明,我自己曾經在患抑鬱症期間出現過軀體化的症狀,偏頭痛、不明原因的胸痛、過敏性鼻炎、溼疹等,當然,很多人會說,怎麼能證明這是心理原因導致的軀體化?

    我的理由是,它們發生在我抑鬱症最重的時期,而且很頻繁,其中不明原因的胸痛是最典型的,因為醫院檢查無器質性病變,後來抑鬱症好了以後再也沒有發生過,而其他的鼻炎溼疹可能不那麼明顯有因果性,但我自己明白,其中很有相關性,一方面是都隨著走出抑鬱症後消失或大大減輕,另一方面是我自己能覺察到它們隨自己情緒狀態的變化。

    心理學家比昂曾經說過,內心世界的真實也是一種真實,甚至比外在世界還要真實。我同意這個觀點。

    我們常常把實實在在的身體和看不見的心理分開,但經過自己的經歷以後,我明白,身心是一個連續譜,它就像一個個的鏈條,環環相扣。

    也許是看得見的事情引起了看不見的情緒的劇烈起伏,情緒起伏又引起了看不見但能測量的身體激素的劇烈變化,身體的激素的改變就引起了軀體化,比如疼痛、癢、失眠等,甚至長期作用,引起結構變化我想也是說的通的,就像很多研究聲稱抑鬱症的患者的神經遞質水平有異常或大腦結構有改變,由此得出結論神經遞質水平降低或大腦結構差異導致抑鬱,我覺得這是很武斷的,因為抑鬱與結構的改變之間誰因誰果不能武斷斷定,也許他們是互為因果,就像那個環狀的傳動鏈條一樣。

    外界-認知-心理-軀體-再到外界,互相作用,如此迴圈,只是在軀體那一環呈現出了軀體化,而不能簡單地說什麼導致了的軀體化,因為軀體化既是果,又是下一環軀體化的因。這也是我理解的佛家的緣起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調整心情?讓自己不那麼容易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