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劉哥理財
-
2 # 軟體0設計
供應鏈金融是指:銀行圍繞核心企業,管理上下游中小企業的資金流和物流,並把單個企業的不可控風險轉變為供應鏈企業整體的可控風險,透過立體獲取各類資訊,將風險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務。銀行授信以交易為基礎決定其風險與傳統業務不同。供應鏈金融是基於企業間的實質性交易來發放貸款的,這就決定了交易的可控性、真實性成為貸款能否收回的重要保障。
-
3 # 時空靜明
供應鏈金融我參與過,調研過,系統內和雜誌公開發表過多篇文章,也獲獎過。但供應鏈理財還是頭一次見你提過。不知你提到的執行模式是啥?風控和收益怎保證。
本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但你提的供應鏈理財,細思極恐,不妄言評價。但提示你:供應鏈金融只有像銀行這樣供應鏈平臺管理基礎,有專業團隊風控和經營,能掌控核心企業風控和鏈、圈風控的專業團隊才能“玩”。供應鏈“理財”合法性和風控目前有繞不過的節點,不知其金融“創新”在哪?
-
4 # 笑笑理財師
供應鏈金融這個概念是靠譜的,就是給上下游的中小企業融資週轉,就好像當初的P2P提出來一樣,並沒有錯,錯的是,市面上供應鏈金融理財爆雷的太多了,比如最大的雷承興國際,諾亞就雷34億,其他總共接近200億,雷的原因,應收賬款做假,還有某松搞什麼供應鏈金融,結果被媒體和內部人士告知,基本都是自融,有點恐怖,做假太容易了,但是也不能一刀切,在自己還辨別不出是真是假的情況下,還是不建議做,市面上安全的理財產品多的是,沒必要做自己不懂的領悟。
-
5 # 保險陪你
供應鏈金融理財靠譜嗎?安全性如何?你好,我們需要先搞明白供應鏈金融的背後邏輯:
一、隨著產業不斷升級,分工越來越細化,單體企業之間的競爭已演變成供應鏈體系之間的競爭,在供應鏈體系中,中小微企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可尷尬的是,中小微企業利潤低,自身資本不足,傳統金融機構不願意給這些企業提供融資服務,融資難的問題就長期存在於供應鏈體系中,導致整個鏈條運轉不通暢,成本高企,利潤下降。
二、供應鏈體系中的“中心點”是像蘋果公司這樣的核心大企業,其上下游依附著眾多的供應商和經銷商,這些中小企業在核心大企業面前沒有話語權,議價能力弱,所以會產生大量的應收賬款和預留存貨,極易出現資金鍊緊張和資金缺口,核心大企業不希望這些小微企業因為融資難的問題導致他們的供應鏈體系出現問題,這會使大企業的利潤受損,所以會有動機幫助這些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這就是供應鏈金融產生的背景。
三、供應鏈金融風控的關鍵點在供應端,不在金融端。核心大企業會給他們供應鏈上的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但前提是必須對供應鏈企業知根知底,知道每個產品、零部件的成本,利潤,只有親力親為對供應端進行質量管控,才敢於給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從銀行獲得貸款。
四、傳統金融關注單體企業、大企業、優質企業,提供的金融服務是標準化的,可以迅速複製;供應鏈金融針對的是整個供應鏈上的所有企業,是非標準化的,比如可以針對某個具體的應收賬款來設計產品,也可以針對某個預付賬款或者某個庫存來單獨設計。供應鏈金融的融資款不能挪用,銀行開具獨立賬戶監管,應收賬款的回款抵押在銀行,銀行控制回款賬戶,核心大企業提供反擔保,銀行給供應鏈企業放款。
因此上,分析供應鏈金融理財產品的安全性,最重要三點:
1.核心大企業是否能給上下游融資企業提供完備的反擔保等信用增強措施;
2.核心大企業是否具備強大的供應鏈管理能力;
3.金融機構對核心大企業的信用、流動性、資金實力的全面評估。
4.金融機構對融資小企業用於融資的基礎資產(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存貨等)質量的全面評估,
回覆列表
金融理財我們選擇平臺必須非常謹慎,以前的P2P理財暴雷事件,金融機構承諾高收益,結果你惦記它的高利息,它騙取了你的本金,捲款跑路,很多上了年紀的大爺大媽,退休養老的錢就這樣白白消失了!
我從這三點來幫你分析一家理財公司到底靠不靠譜!
第一:供應鏈金融理財的產品有哪些?我們可以瞭解一下它的運作模式和公司規模,以及有沒有相關的資質!
我瞭解到的資訊就是
供應鏈金融目前有應收賬款保兌倉融資,動產抵押融資三種模式!
關於你想了解的那家供應鏈理財的詳細資料,你也可以搜尋一下該公司的名稱,從公司網站上找到你想了解的產品,看看產品週期,收益率等等,把這些基本資訊都要了解清楚!
第二:查詢該公司是否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如果你想去了解這個公司靠不靠譜,一定要去全國企業公示系統查一下該公司!
我們經過查詢發現,截止到目前全國各地有十多家供應鏈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已經被列為異常名錄!
所以你想要在這些公司進行投資理財,可以看一下你想投資的公司是不是在這些異常經營的名錄裡,如果有,就千萬要小心了,一旦你把錢投給他們,資金的安全性可能就要打一個問號了1
第三:儘量選擇大平臺,新平臺一定要謹慎從投資理財的角度來說,賬戶資金的安全性都是放在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收益率,一些小平臺往往會放出低風險高回報率的資訊吸引投資者,甚至還有投資十五萬,一年可以分紅五萬的那種虛假宣傳,面對這些資訊,我們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外表矇蔽,應該透過現象看本質!
理財最好是選擇大平臺,千萬要注意!
我是劉哥,一個從事了3年投資理財的個人投資者,去年的年化收益率在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