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作家孫正宇

    首先要說明一點,司馬懿這句話出自《三國演義》。《三國演義》中說道:“懿曰:“孔明若出武功,依山而東,我等皆危矣!若出渭南,西止五丈原,方無事也。”但這句話不是正史中的原話。

    據《晉書》記載:“(司馬懿)因謂諸將曰:‘亮(諸葛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亮果上原。”這才是正史中的原話。

    也就是說,在正史中,司馬懿說:“諸葛亮要是一個勇敢者,就應該出武功,並沿著山(秦嶺)向東走;如果諸葛亮向西去五丈原,那我們的部隊就無事了。”果然如司馬懿所料,諸葛亮去了五丈原,最後在那裡去世了。

    那麼正史的原話與《三國演義》中有何不同?

    第一,《三國演義》隱去了正史中諸葛亮是否勇敢的因素(若勇者)。

    第二,《三國演義》在司馬懿提到諸葛亮如果出武功後,增加了句“我等皆危矣”。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為什麼要這麼改寫呢?

    《三國志·魏延傳》記載:“延(魏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膽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

    這段記載講了蜀將魏延提出蜀軍透過子午谷直搗長安的意見,結果沒有被諸葛亮採納。魏延常說諸葛亮“怯,問題是諸葛亮怕的是什麼?因為什麼怕?

    公元208年,曹操進攻荊州時,在當陽長坂以五千精銳騎兵擊潰劉備部眾的故事。劉備只帶著數十個騎逃離的戰場,諸葛亮就是這次戰爭的親身經歷者,也是這逃出來的數十騎之一。

    當陽長坂之戰,給劫後餘生的諸葛亮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呢?

    曹軍的騎兵太精銳了。

    騎兵作戰有哪些特點呢?

    騎兵在廣闊平原上作戰優勢比較明顯,但在江河湖泊縱橫的水域和山地地區作戰,其優勢就會受到限制。

    這對諸葛亮北伐曹魏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據《三國志·明帝紀》和《魏書》,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時,出隴西,佔據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此時魏明帝曹睿講了一段話:“亮阻山為固,今者自來,既合兵書致人之術;且亮貪三郡,知進而不知退,今因此時,破亮必也。乃部勒兵馬步騎五萬拒亮。”

    由此可見,諸葛亮否定魏延直搗長安的意見,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長安位於關中平原,在平原上作戰,曹魏騎兵的優勢就非常明顯。一旦蜀軍戰敗,曹魏騎兵速度快,諸葛亮想全軍而退都很難。

    相比之下,在山區、半山區、近山區作戰,騎兵的優勢受限,即使是蜀軍戰敗,也可以很快退入山區,方便全軍而退。

    所以,羅貫中如此改寫的目的是想掩蓋諸葛亮缺乏“出武功”勇氣,擔心在關中平原與曹魏騎兵交戰;而是透過司馬懿說“孔明若出武功,依山而東,我等皆危矣”,來製造如果在關中平原決戰,諸葛亮能打敗曹魏騎兵的“虛擬現象”,以此來掩蓋諸葛亮怕曹魏騎兵的“怯意”。

  • 2 # 歷史笑春風

    這句話是出自《三國演義》裡,語出第一百三回,《上方谷司馬受困 五丈原諸葛禳星》。是說司馬懿在上方谷之敗後,渭南的營寨被諸葛亮乘勝佔了。司馬懿被迫據守不出。這個時候郭淮報告說諸葛亮要擇地紮營。這個時候,司馬懿說了這句話:

    懿曰:“孔明若出武功,依山而東,我等皆危矣;若出渭南,西止五丈原,方無事也。”令人探之,回報果屯五丈原。司馬懿以手加額曰:“大魏皇帝之洪福也!”

    而在歷史上的記載裡,卻從來沒有這句話。類似的話在史書上是這樣記載的。在《晉書》中寫道:

    (司馬懿)因謂諸將曰:“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

    這兩句話意思差不多,不過意境不太相同,前者是《三國演義》中司馬懿經過上方谷大敗後,狼狽不堪,心懷忐忑時說的話。而後者是司馬懿與諸葛亮對峙時說的話。所以前者才會說出曹魏軍隊危險的話。

    一、我們先從真實的歷史出發,看一看歷史上司馬懿說這句話的真實意圖。

    我們看一下諸葛亮在最後一次北伐時的部署,就知道諸葛亮和司馬懿這一次的交鋒是如何的激烈。當時諸葛亮的所有人馬才只有十二三萬,這一次就出動了十萬。而這一次諸葛亮為了保證後勤,專門儲存了三年的糧草,出斜谷,以木牛流馬,借水路運輸。

    我們可以看出來,諸葛亮這一次是動員了自己最大的力量,來和曹魏決戰。這是因為諸葛亮的身體多病,知道自己已經時日不多了。在這次北伐中,諸葛亮拋棄了他素來被稱作的謹慎,打出了他最高的水平。

    諸葛亮先是進軍渭南,然後渡河搶北原,在搶不到北原的情況下又聲西擊東,強襲陽遂。這一切,把司馬懿打得手忙腳亂。在好容易穩定住形勢後,司馬懿才說了那句諸葛亮是否是勇者的話。

    其實,諸葛亮是不是勇者,司馬懿心裡比任何人都清楚。他在這次和諸葛亮的交手中,感到了諸葛亮的變化。諸葛亮已經不是他預想的諸葛亮了。諸葛亮這一次,是非要逼他決一死戰不可了。諸葛亮放棄他過去的謹慎的方針,公開進行冒險,爭奪北原、陽遂。在和司馬懿對峙,派人送巾幗給司馬懿逼他出戰。又針對司馬懿想和蜀軍拼消耗,採取屯田的辦法。

    試想一下,蜀軍就駐紮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公認開荒種田,這還不是勇者所為嗎?所以司馬懿說的諸葛亮駐紮在五丈原,而不出武功依山而東就不是勇者,這句話只能去騙騙那些無知的人罷了。

    如果兩個人調個個,司馬懿率領蜀軍,他也不會出武功依山向東的。我們可以看看地形,如果諸葛亮出武功,把自己的一翼以山地作為依託,全軍向東進軍,挺進關中。那麼,諸葛亮將處於什麼境地?

    司馬懿的主力在渭南虎視眈眈,當諸葛亮向東進發的時候,就變成了側敵側山的形勢。他的一翼雖然有山地掩護,可是這一面沒有敵人,反而成了自己與後方聯絡的障礙。而另一翼處於司馬懿主力的威脅之下。再加上諸葛亮率領的蜀軍沒有強大的騎兵,在平原怎麼和司馬懿的魏軍交戰?

    這樣一來,諸葛亮率領的蜀軍成為司馬懿軍隊面前的一字長蛇陣,還是側對著自己的。司馬懿可以隨時、隨地的打擊蜀軍,把它切成幾段吃掉。試問一下,把諸葛亮換成司馬懿,他會這麼做嗎?這不是勇敢,而是愚蠢,諸葛亮當然不會這樣做。

    至於說司馬懿說諸葛亮會去駐紮在五丈原,我們就又有一個疑問。那就是,既然司馬懿預料到諸葛亮會駐紮在五丈原,那麼他為什麼不先去搶佔五丈原呢?這是因為,司馬懿心裡清楚,他是沒有能力佔領五丈原的。

    這是因為諸葛亮的主力是優秀的山地步兵,如果司馬懿去爭奪處於山地地形的五丈原,會正中諸葛亮的下懷。這樣一來,司馬懿就必須在不利的情況下和諸葛亮決戰。就如諸葛亮不肯出武功一樣,司馬懿也不會去和諸葛亮爭奪五丈原,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諸葛亮在五丈原安營紮寨。

    因此,司馬懿在事先就料到了諸葛亮不可能出武功沿山向東,而且肯定要駐紮在五丈原。因為司馬懿無法阻止諸葛亮的行動,所以他才故意在部下面前把這些說出來,一是顯示自己的神機妙算,二是顯示諸葛亮不是勇者,三是給自己的部下加油打氣,振作士氣。

    二、《三國演義》中司馬懿說這句話的意圖。

    而在《三國演義》中,情況又是不同。在這個時候,司馬懿在上方谷剛吃了敗仗,自己險些被諸葛亮用計燒死。而他在渭南的營寨,被諸葛亮全都佔領了。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解除了他側翼的威脅,向東進軍的時機成熟了。

    如果在這個時候,諸葛亮出動蜀軍的主力,他就可以突入關中地區,直接進出曹魏的腹心地區。司馬懿在大敗之餘,已經無力對諸葛亮進行有力的反擊。這樣,他只能後撤,去保衛自己的根本地區。

    這樣一來,諸葛亮就把戰區推進到了關中,成功的做到了隔絕隴道的戰略。接下來,諸葛亮將一部分兵力轉用於隴西,收編少數民族武裝,組織自己的騎兵部隊。這樣一來,戰爭的形勢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諸葛亮的這一次北伐未始不會成功。這就是司馬懿說的,如果諸葛亮出武功依山而東,我們危矣的原因。

    可惜,《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小說,雖然作者可以杜撰一些情節,但是也不能偏離歷史真實太遠。因此,最終諸葛亮還是上了五丈原,使得司馬懿逃脫了滅頂之災。

    結語:

    當年的司馬懿說出對諸葛亮出兵的看法,所謂出武功還是上五丈原,都是司馬懿的一廂情願。他既不能阻止諸葛亮不出武功,也不能阻止諸葛亮上五丈原。他故意這麼說,無非是已經料到諸葛亮不會出武功,而是必上五丈原。

    因此,司馬懿在部下面前故意這樣說,只是為了顯示自己神機妙算,為了自己的部下撐腰打氣而已。最後,司馬懿還是不敢和諸葛亮交兵,只是依靠一個耗字,把諸葛亮耗死了事。

  • 3 # sunjin6278

    三國時期,諸葛亮率蜀漢軍五次北伐曹魏。從他五次北伐的戰略目標看,主要是想佔領曹魏的隴右地區,然後再待機從隴右進攻長安。

    所謂的隴右就是隴山之右,也就是隴西地區。隴山也叫六盤山,是甘肅陝西的界山。隴右南依秦嶺與蜀漢相接,西靠河西走廊,北臨黃河,東據隴山,是形勝之地。隴山南接渭水,北近黃河,綿亙數百里,將隴右與關中隔斷。蜀漢如佔領隴右隴山,防守住隴山各隘口,隴山就成了阻擋曹魏反撲的天然屏障,如此隴山以西就可斷而有之。據史書記載,東漢開國時,割據軍閥隗囂佔據這裡,東漢大軍數萬上隴征剿,隗囂部將王元塞斷隴隘,堅守隴坻,漢軍被迫撤回關中。隗囂憑此彈丸之地,有效抵抗了東漢大軍四年。同時隴右盛產駿馬,蜀漢佔領隴右,就可獲取駿馬,組織訓練騎兵,大大提高蜀漢軍戰鬥力,曹魏騎兵優勢就會被剋制。而且曹魏騎兵戰馬大多數是從隴右獲取,一旦蜀漢軍佔領,曹魏騎兵實力就會大大削弱。再者,隴右地勢平坦,適合大面積屯田種糧,蜀漢軍透過屯田,可就地取材,再不用從遙遠的蜀地跋山涉水運糧,大大節省了人力物力財力。蜀漢軍如果佔據隴右,諸葛亮北伐就可進退自如,進可攻,退可守,突襲長安,佔領洛陽,也就不在話下了。在第一次北伐時,諸葛亮本已佔領了隴右很多城池,如果馬謖能守住街亭,其他城池根本不在話下,只要控制了隴右,再攻下郿縣,就可直取長安。可惜啊,馬謖失街亭,千載機遇就此放過。諸葛亮第五次北伐,在漢中講武三年,作了充分準備,其目標依然是先奪取隴右。在北伐前,諸葛亮聯絡東吳也出兵十萬北伐曹魏,這樣曹魏就陷於兩線作戰。誰知孫權根本沒有北伐之心,只是做做樣子,曹睿親統大軍到合肥,孫權馬上就敗退了,至此兩線牽制成了空談。諸葛亮率軍兵出斜谷,向渭水逼近時,司馬懿已率曹魏大軍渡渭水,在渭水南岸背水紮寨。諸葛亮就在渭水南,武功水以西的五丈原紮下營寨,形成與司馬懿對峙局面。由此可見,諸葛亮的目標依然是先奪隴右,切斷司馬懿的渭水運輸線,逼迫司馬懿與之野戰。因此諸葛亮就迅Superb兵攻佔北原,進而封鎖隴山,卻被司馬懿手下大將郭淮識破,說服司馬懿早早派他在北原防守,擊退了蜀漢軍的進攻。諸葛亮又派孟琰率部分蜀漢軍過武功水紮營,適逢水漲,阻短了兩岸的聯絡。司馬懿看到有機可乘,就馬上率軍出擊,蜀漢軍一邊用箭射抵禦曹魏軍,一邊讓工兵搭橋,當司馬懿看到橋馬上搭好時,就放棄了對蜀漢軍的進攻,依然龜縮營寨。曹魏軍雖與蜀漢軍營寨對峙,卻任由蜀漢軍在渭水南岸與當地居民雜處屯田種地。司馬懿不敢出戰蜀漢軍,或許是曹魏東線作戰抽去不少軍隊,給司馬懿救援的不多;或許是司馬懿在上次北伐時吃了蜀漢大虧,不敢再與諸葛亮交戰。諸葛亮之所以駐兵五丈原,一來可以隨時保護自己的糧道不被曹魏兵掐斷,另一個就是五丈原臨山地,可以發揮蜀漢軍山地作戰優勢,再一個就是目標在隴右,欲襲取北原,佔據隴右。如果諸葛亮率兵繞過司馬懿去取武功,不但糧道有被掐斷的危險,冒險從武功攻長安,道路險狹,也有腹背受敵,被曹魏軍分段切割包圍吃掉的危險。諸葛亮作為三軍統帥,自然首先要考慮保護好自己,再考慮如何打擊敵人,如果冒然出武功,不但糧道被掐,還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因此諸葛亮根本就沒有先考慮佔武功取長安的打算,其戰略目標依然是奪取隴右。面對南岸司馬懿大軍,諸葛亮自然會選取駐兵五丈原了,這樣進可攻,退可守,進退自如,待時決戰司馬懿,奪隴右,又能保全自己,何樂而不為呢?

    “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司馬懿之所以對眾將說出如此的話,一方面擔心諸葛亮出武功,取長安,曹睿率軍趨東線,怕長安援軍不濟,而自己就不得不出戰諸葛亮,另一方面有第四次北伐吃的虧,司馬懿是很怕與諸葛亮交戰的。諸葛亮向西駐兵五丈原,不管如何進攻,只要他不出戰,諸葛亮也是無能為力的。但他忽視了諸葛亮的真正目的,還是手下郭淮提醒了他,才保住了北原。不然,諸葛亮佔北原,據隴右,取長安,司馬懿不戰也得戰了。如果蜀漢軍統帥換成司馬懿,他也會選取五丈原安營紮寨的,沒有誰會冒著天大危險去盲目出武功的。當時司馬懿之所以對眾將那樣說,只不過是想顯示自己的高明,好安慰眾將罷了。

  • 4 # 韶華傾夢

    《晉書·宣帝紀》曾有這麼一句話:“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

    書中所交代的這一件事,是發生在公元234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同年4月,諸葛亮撇棄之前從斜谷一帶出兵的戰略,率領的蜀軍出隴東到達渭河之南。而聞知諸葛亮出兵的訊息後,魏帝派遣司馬懿前去抵抗,為了能夠提早扼制諸葛亮進關中,司馬懿學韓信背水為營,率魏軍到渭河之北,蜀魏南北相望。

    諸葛亮和司馬懿是老對手,而且雙方都知道各自存在的目的。有諸葛亮存在,司馬懿便是曹魏政權的“有用之人”,能夠減少魏帝對司馬懿的戒備。而司馬懿的存在,則是能夠實現諸葛亮的北伐初衷,即不斷地侵擾魏境,為蜀漢贏得發展的時間。當然,若是能夠奪一兩座城郡,或者是對曹魏造成極大傷害,那也是極好的。所以,兩人從奪街亭,空城計,上方谷設伏,等等一系列戰役下,各有勝負。

    正是因為長久打交道,司馬懿深知諸葛亮的用兵情況。諸葛亮用兵謹慎,講究排兵佈陣,如果不是有很大的勝算和把握,諸葛亮都很少主動的用兵以“奇”,“險”。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諸葛亮曾經拒絕魏延的子午谷計劃。畢竟,子午谷計劃用兵之膽大讓諸葛亮接受不了。況且,子午谷計劃的成功,還要寄託在魏將夏侯楙真是一個無能之人的身上。

    同理,諸葛亮這一次出隴東進關中,有兩條路可以選,一是從武功山出發,從東往長安進軍。雖然這樣可以讓司馬懿不得不放棄拒敵於渭河以南的計劃,被迫回軍防守,從而讓諸葛亮的蜀軍佔據主動權,逼著曹魏決戰。但是,這一選擇卻是很冒險和困難。因為這不僅要沿著武功山摸索行進,還要透過“一線天”,即渭河與秦嶺之間的河谷。所以,在這樣冒險且易受埋伏的情況下,以諸葛亮平時的用兵習慣,根本不會選擇。

    這麼一來,只有第二種選擇,那就是由西向五丈原一帶進軍,和司馬懿的魏軍進行正面的對決。況且,五丈原還有較優的地理優勢,五丈原在斜谷北邊,而斜谷是蜀軍進出的比較優的一條道理,不僅是因為熟悉,還因為這是蜀漢的補給線。

    另外,五丈原和街亭的情況不同,五丈原能夠進退自如,且能夠以險要的山勢對隴西的魏軍和渭河的司馬懿魏軍進行阻斷,然後利用戰機來分化消滅。所以,諸葛亮儘管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但是為了蜀漢不遭受大變動,為了能夠按計劃進行,他只能夠選擇一條相對較穩較安全的行軍路線。

    但可惜的是,最熟悉你的恰好就是對手。所以,司馬懿知曉了諸葛亮的作戰意圖,並且進行一定的防阻,讓諸葛亮功虧一簣。

  • 5 # 午夜奢華

    諸葛亮出哪都沒用,包括後來姜維也是,蜀軍缺攻城武器,糧草又不濟,就是打算引魏軍出來野戰,魏軍如果個個像司馬這樣縮著不出,蜀軍就只能自退了,後面的魏軍都使用司馬的戰法。

  • 6 # 鐵馬冰河wu

    蜀漢建興十二年(234年)春二月,諸葛亮親率十萬大軍出漢中伐魏,這是他發動的第五次北伐戰爭,也是他人生中最後一次出征。出軍前,他還派使臣遠赴東吳,約吳主孫權同時在東線發兵攻魏。

    這次諸葛亮選擇的進軍路線是谷口尚未構築軍事城堡的斜谷道,企圖出敵不意突然進到渭水附近與魏軍展開決戰。剛開始蜀軍進展順利 ,四月即順利地出了斜谷,但用兵狡黠的老對頭司馬懿卻搶先一步率軍到達渭水南岸,背水結陣,依然和前次一樣堅守不戰。

    諸葛亮打算先攻佔渭河北岸,一舉切斷關中和隴右間魏軍的聯絡,誰知遭到魏將郭淮的阻截,於是諸葛亮改變計劃,屯兵於渭河南岸的五丈原(今陝西眉縣西南方) ,一面與魏軍對峙、相持,一面分出一部分兵力就地屯田,以等待東吳進攻淮南的軍事行動並尋求戰機。

    五丈原南依棋盤山,北臨渭水,東西兩面皆是被湍急河水沖刷形成的溝壑,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小說《三國演義》中描述了這樣一件事:諸葛亮和司馬懿對峙於渭水之濱時,面對錯綜複雜的戰爭形勢和詭譎難測的戰爭前景,雙方都在鬥智鬥勇,尋機擊敗對方。

    司馬懿和眾將商討如何用兵時,說了一句讓人不得要領、難以捉摸的話:如果諸葛亮出武功山,依山勢向東而進,那麼局勢就對我們非常不利了;但如果他向西佔據並屯守五丈原,那我們就可高枕無憂、徹底安全了(大意,非原文)。

    最後的結果不出司馬懿所料,諸葛亮襲奪渭水南岸的行動被郭淮挫敗後,果然進駐五丈原,蜀軍分兵屯田,似乎在做長期打算,軍事上毫無進展,最後諸葛亮積勞成疾還病死在軍中,其人生中最後一次北伐仍然“無果而終”,其波瀾壯闊的一生也在五丈原這個地方被劃上了句號。

    而司馬懿事先預測的五丈原是塊死地像魔咒一樣把這塊高地吹的神乎其神。

    關於此事,信史《三國志》中沒有任何記載,那麼司馬懿的神預測只是小說家羅貫中渲染、杜撰出來的嗎?

    這事歷史上真的發生過,確實見諸於正史。它就記載在《晉書·宣帝紀》中,司馬懿的原話是這樣的:“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則諸君無事矣”。

    他的話通俗一點說就是:諸葛亮屯兵武功山能活,駐守五丈原必死。事後證明,他果然一語成讖。這其中究竟有何奧妙?

    司馬懿也是一位足智多謀,能攻善守的軍事高手。在以奇用兵上,或許他還高於用兵極度謹慎的諸葛亮。他之所以能事先做出一個佔據五丈原對蜀軍不利的預判,其實不是什麼神神叨叨的唯心主義那套東西,完全是對山川地理、戰場態勢瞭若指掌的唯物主義,是他對當時戰場形勢做出的正確判斷。

    彼時的情況是:司馬懿率魏軍已經南渡渭水,如果諸葛亮反其道而行之,揮軍北渡渭水,進軍武功山,等於實施了一次戰術大迂迴、大包抄,繞到魏軍背後,截斷了司馬懿和關中長安之間的聯絡,說白了就是抄了魏軍的後路。如果諸葛亮那樣做的話,就可以將揮師南渡的司馬懿大軍堵在渭水南岸,也可以很方便地從武功山向南進擊,直搗長安。

    但諸葛亮卻選擇屯駐於五丈原,與魏軍同在南岸,無法對魏軍後方以及側翼構成威脅,從而將戰爭主動權拱手讓給了司馬懿。

    那麼,料敵如神的諸葛亮為何要進駐五丈原,而不去武功山呢?

    或許他是這樣考慮的:五丈原的後側就是斜谷道,扼守道口,可以保證與西川的人員、物資聯絡,若作戰失利的話也可以從容出斜谷道返回漢中。若北渡渭水,佔據武功山,一旦被魏軍斷了後路,則蜀軍就會重蹈第一次兵出祁山的覆轍,前功盡棄,倉惶回撤。若魏軍襲奪斜谷道口,後果更不堪設想。

    五月,孫權親統十萬大軍攻魏,魏明帝曹睿親自率軍抵禦,還增派兩萬步騎增援西線的司馬懿。七月,孫權攻勢受挫,料難取勝,很快退兵,東線魏軍得以迅速抽調補充到西線,以全力應付西線戰事。

    司馬懿嚴令諸軍結寨堅守,不得出戰,與諸葛亮相持了整整一百多天。蜀軍畢竟遠道而來,不宜長期打消耗戰,諸葛亮求戰心切,曾派人送去一套女人的衣飾以羞辱、激怒司馬懿,但司馬懿不為所動,始終按兵不動。為表支援,魏明帝也派人持節監軍,嚴令堅守不戰。司馬懿從蜀使那裡獲悉諸葛亮日夜辛勞、事必躬親、食少事繁時,即判斷出諸葛亮即將油盡燈枯,命不久矣,於是更加堅定地貫徹持久堅守、避免決戰的方針。八月間,積勞成疾的諸葛亮終於病重不起了,不久便懷著未能完成統一大業的無限惋惜之情,在五丈原軍中與世長辭了。楊儀、姜維遵照諸葛亮的臨終部署,不拆營帳,秘不發喪,整頓軍馬緩緩後撤。 司馬懿風聞諸葛亮已死,便率軍出營急追。楊儀令諸軍返旗擂鼓,作出一副要發起攻擊的樣子。司馬懿疑心蜀軍有埋伏,怕遭暗算,遂引軍退回。諸葛亮五次大張旗鼓北伐曹魏的戰爭,就這樣戲劇性地結束了。

    【插圖源自網路】

  • 7 # 左將軍

    司馬懿說這話是在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時候!

    諸葛亮結束了前四次北伐之後,在蜀漢練兵三年,並且儲存了大量糧草物資,為第五次北伐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這一波,諸葛亮是準備和司馬懿耗到底的。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出兵之前,諸葛亮就已經開始調動糧草。為此,諸葛亮還特意研發出木牛流馬以運糧。而運糧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斜谷方向。

    高手過招,可以從其細節看出其走位。

    蜀軍在斜谷一帶的動作如果被魏軍探得,那麼司馬懿便可以以此為根據來預判諸葛亮的大致進軍方向。

    即使魏軍沒有早早探的,就算是才得知諸葛亮兵出斜谷,以司馬懿的軍事造詣,他也能預判諸葛亮必上五丈原。

    因為五丈原南靠秦嶺、北據渭水,東西兩面為深溝,地勢險要。在此紮營,易守難攻。

    所以說諸葛亮兵出五丈原這樣行軍路線其實並不難預測!

    既然如此,那麼司馬懿為何還要說這麼一句話呢?

    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

    意思是說:如果諸葛亮要硬拼就應該出武功,依山而東,這樣我們就危險了。如果他西上五丈原,我們就一定能勝利。

    司馬懿這波操作很明顯。

    他專門挑一些已知的或者容易判斷的事來裝模作樣的預測,

    這不是裝B,這是鼓舞士氣、振奮人心!

    當得知諸葛亮再次伐魏時,不僅是軍隊,就連皇帝曹睿都表示擔憂。

    為此,司馬懿在出徵之前特意說了兩段話。其中第二段話就是題中這段,鼓舞士氣!第一段話是以星宿之說說給曹睿聽的,大意是星象在魏而不在蜀,蜀軍必敗,此話一出增強了曹睿的信心。

    當最終探得諸葛亮果真兵出五丈原的時候,魏軍方面是全軍歡呼雀躍,直呼大都督英明,此戰必勝。

    所以這道題總結只有一句話,就是:這是司馬懿提高士氣、振奮軍心的一波操作!

  • 8 # 紅色星河

    公元234年春,諸葛亮率領八萬步兵,發起第五次北伐。司馬懿作為防守方,率領二十多萬軍隊,擁有強大的騎兵和步兵,具有主場優勢,兵種優勢,軍力遠比蜀漢強大,後勤供應遠比蜀漢方便,居然害怕只有八萬步兵的諸葛亮向北穿過茫茫秦嶺後繼續向東進逼長安,對諸葛亮選擇西出五丈原感到慶幸,可見司馬懿對諸葛亮十分的恐懼。

    這是因為在第四次北伐期間,擁有優勢軍力的司馬懿連續多次被諸葛亮擊敗,總計損失兩萬五千多人,其中滷城之戰被一舉殲滅一萬五千人,最後還損失了當世名將張郃。司馬懿被諸葛亮打怕了,自此畏蜀如虎。

    在第五次北伐期間,如果諸葛亮不用擔心後勤供應、不用擔心糧食的話,當然可以向東進逼長安,迫使曹魏與之決戰。

    但實際上,諸葛亮軍力有限,尤其糧食運輸極為困難,尚不具備與曹魏戰略決戰的條件,只能切斷曹魏關中與隴右的聯絡,促使隴右生變,尋機予以奪取。這就需要在關中合適的地方與魏軍長時間對峙。如此,諸葛亮必須要解決糧食供應問題,為此他需要率兵屯田,需要一個穩固的屯田環境。如果戰場距離長安太近,戰事過於緊張,無法屯田,只能從成都平原走蜀道往漢中運糧,再從漢中穿越八百里秦嶺往關中前線轉運,千里迢迢,山高澗險,棧道眾多,崎嶇難行,蜀漢必然難以持久。

    只有在五丈原這個距離長安不遠不近的地方,蜀漢八萬軍隊一方面可以從容屯田收穫糧食,另一方面可以把司馬懿二十多萬大軍堵截在城池裡白白消耗糧草,同時也拉長了曹魏的補給線。

    史載那個時期的曹魏,在多年的戰爭中,其關隴邊兵在諸葛亮面前不堪一擊,只能出動十多萬中央軍進行救援。導致曹魏大軍東西奔走,兵不解甲,馬不解鞍,民夫廢業,經濟疲憊,民有飢色,多地爆發瘟疫。如果長久對峙下去,則必然拖垮司馬懿大軍、拖垮曹魏。

    諸葛亮這個辦法非常有效,曹魏形勢危急,二十多萬軍隊卻只能龜縮在堅城裡不敢出戰,徒費錢糧。可惜諸葛亮自己卻於當年秋季意外病逝了,蜀漢只能撤軍,導致功虧一簣。

  • 9 # 靈魂的感觸

    公元234年,諸葛亮第五次率軍北伐,此次北伐,也是吳蜀合作且規模最大的一次。在此之前,諸葛亮進行了三年勸農講武的準備,並聯合東吳孫權出兵發魏。據《資治通鑑》記載:

    “春,二月,亮悉大眾十萬由斜谷入寇,遣使約吳同時大舉。”

    諸葛亮率軍由漢中出發,途經斜谷,穿越秦嶺,最後駐軍於五丈原。而司馬懿則受魏帝之命再度前往據之。

    時諸葛亮駐軍渭水之南,當司馬懿率軍渡過渭水,背水立營抵禦諸葛亮時,曾對眾將言道:

    “亮若出武功,依山而東,誠為可憂;若西上五丈原,諸將無事矣。”——《資治通鑑》

    後來諸葛亮果然屯兵五丈原,於此處與司馬懿對峙了一百餘天,終於秋八月病逝。那麼當時司馬懿為何能斷定諸葛亮屯兵五丈原則魏軍無憂呢?諸葛亮若出武功,又會對魏軍造成怎樣的危險呢?

    兵出武功,險中求勝

    諸葛亮用兵向來謹慎,力求穩中取勝,所以諸葛亮當年兵屯五丈原而不敢冒險出武功。出武功到底是怎樣一種戰略呢?這裡和大家簡單說明一下。

    “出武功,依山而東”,這實際上就是打一場主動進攻的包圍戰。繞到魏軍後方,切斷司馬大軍與長安的聯絡,實際上就是切斷魏軍糧道,讓司馬懿難以堅守。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曾於滷城之戰大敗司馬懿,此後司馬懿抵禦諸葛亮的主要戰略便是堅守,司馬懿這個人主動出擊不行,但打防禦戰還是很在行的,畢竟他沉得住氣。然諸葛亮若能斷其糧道,即使司馬懿在能忍,也必將被蜀軍拖死。時東吳孫權引軍十萬攻打曹魏合肥,曹魏東西兩面受敵,故諸葛亮兵行險招也猶未可知,故司馬懿憂之。

    但兵出武功還是過於兇險,蜀軍勞師遠征,本來自己後方的補給就不容易,若還分兵繞至敵後,一旦有失,那個損失便是難以估量的了,故諸葛亮最終沒有兵出武功。

    諸葛亮屯兵五丈原的原因

    諸葛亮之所以屯兵五丈原,其意還是求穩。時諸葛亮欲意攻取北原,然被魏將郭淮擊退,後與司馬懿進入相持階段,而這一對峙,便是整整三個多月!

    而進入這種對峙狀態則正是司馬懿所希望的,一來魏國勢力強於蜀國,魏國耗得起。二來蜀國勞師遠征,後方補給也沒有魏國來得容易。司馬懿知諸葛亮屯兵五丈原則必定有一番對峙,因為諸葛亮不敢冒進,而自己也秉承堅守的戰略,故言“魏軍無憂”。

    那麼諸葛亮為何也選擇了對峙呢?也許諸葛亮覺得自己這次能拖垮魏國。其因有二:

    其一:此次北伐諸葛亮做足了準備,三年勸農講武,可謂是兵精糧足。

    其二:東吳孫權配合其北伐,引軍十萬攻打曹魏重鎮合肥,曹魏兩面應付,難於招架,若曹魏長時間兩面作戰,很可能會率先“崩塌”。

    這便是諸葛亮之所以堅持與司馬懿對峙的原因。只可惜東吳孫權早早敗退,諸葛亮自己也因積勞成疾,終於五丈原病逝!

    一代名相,就此隕落,留給後人的,只是無盡的嘆惜!

  • 10 # 小鴻哥

    公元234年春諸葛亮率十萬人北伐,距離上次北伐已經過去三年了。三國中並沒有諸葛亮北伐大軍具體數目。而據晉書:亮又率眾十餘萬出斜谷,壘於郿之渭水南原。魏國司馬懿大軍數目不詳,個人推測多於蜀漢北伐軍。

    提問中的這段話原文出自晉書宣帝紀: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就是說諸葛亮有膽的話就從武功依山向東進攻。但如果西上五丈原的話,我們就不用擔心了。後來諸葛亮確實西上五丈原,很多人以此認為諸葛亮軍事才能不行膽小。

    我覺得是不對的。據三國志: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諸葛亮集上表:臣先遣虎步監孟琰據武功水東,司馬懿因渭水漲,以二十日出騎萬人,來攻琰營。臣作車橋,越水射之,橋成馳去。說明諸葛亮確實有從武功向東進攻,並非沒有。

    我認為諸葛亮從武功向東進攻是迷惑司馬懿,西上五丈原切斷隴道才是真正目的。司馬懿並未發現諸葛亮真實意圖,而且認為西上五丈原就完全沒有威脅。諸將都認同司馬懿的說法,只有郭淮反對。據三國志郭淮曰:若亮(諸葛亮)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盪民、夷,此非國之利也。司馬懿贊成了郭淮的建議,於是派郭淮去北原。營寨還沒建好,蜀漢果然來進攻。

    司馬懿雖然是有才能,但是常吹牛吹破了。例如1講諸葛亮西上五丈原。據晉書:亮果上原,將北渡渭,帝遣將軍周當屯陽遂以餌之。(三國志可是郭淮的建議才提前在北原防守。屯陽遂也是郭淮後建議。三國志:後數日(北原之戰後),亮盛兵西行,諸將皆謂欲攻西圍,淮獨以為此見形於西,欲使官兵重應之,必攻陽遂耳。其夜果攻陽遂,有備不得上。)2據晉書:會有長星墜亮之壘,帝知其必敗,遣奇兵掎亮之後。此戰戰績:斬五百餘級,獲生口千餘,降者六百餘人。就是斬俘一千一百人,牲口一千多頭。這就是你說的必敗?3司馬懿對弟弟公司馬孚講: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很多人以此為根據講諸葛亮軍事才能不行。可是晉書司馬懿的戰績就只有斬俘一千一百,牲口一千。這就是你講的破之必矣?(要知道諸葛亮在魏晉地位非常之高,如果司馬有什麼好的戰績肯定大書特書。反而陳壽三國志記錄非常簡單一筆帶過。)4諸葛亮死後,蜀漢大軍退軍。司馬懿馬上率軍追擊。蜀漢楊儀率軍反旗鳴鼓假裝向司馬懿大軍進攻。司馬懿馬上退軍,理由是:窮寇不之逼。追擊也是你,不追也是你。當年張郃也是你強令追擊蜀漢軍而死的。據魏略:亮軍退,司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軍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宣王不聽。郃不得已,遂進。5司馬懿檢視蜀漢軍營寨看見很多糧草、圖書等。據晉書:軍家所重,軍書密計、兵馬糧谷,今皆棄之,豈有人捐其五藏而可以生乎?宜急追之。前面剛講了窮寇不之逼,現在又追。一直追到赤岸才知道諸葛亮成了。時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

    諸葛亮是從公元234年春開始北伐,八月病死。大約是半年時間。司馬懿一直講:知其必敗、破之必矣等。但整個交戰過程中是蜀漢大軍屢屢挑戰進攻,而你堅守不戰。諸葛亮還一邊種地一邊打仗。據三國志:亮每患糧不繼,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耕者雜於渭濱居民之間,而百姓安堵,軍無私焉。

  • 11 # 大飛熊騎士

    司馬懿和諸葛亮交戰,多次吃虧,要不是蜀軍缺糧,諸葛亮要擴大戰果還是很有期待的。特別是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司馬懿先是堅守不出,諸葛亮糧盡退兵,司馬懿追擊還是被魏延,高祥等人殺得大敗,最後還折了張郃。所以,諸葛亮第五次北伐,司馬懿打死也不想和蜀軍決戰的。因為:第一,司馬懿沒有必勝的信心,又少了張郃。第二,曹睿正親自對付來犯的孫權十萬大軍,給司馬懿的資源有限。第三,司馬懿知道諸葛亮事必躬親,恐怕命不久矣。

    所以,司馬懿擔心諸葛亮大軍從斜谷出渭水之北的武功,再奪取北扶風,安定等郡,斷絕關中,關西和長安的聯絡。而且,斜谷一路是僅次子午谷最接近長安的谷口,可以從渭水之南直接威脅長安。因此,一旦諸葛亮直接橫跨渭水,進駐北地,東北西面三方可攻。司馬懿只能追著諸葛亮屁股後拼命了,又怎麼能拒守呢?非旦司馬懿不想決戰,曹睿也不想和諸葛亮決戰,因為司馬懿打輸了,關中或關西被割斷,對曹魏不利。司馬懿如果打贏了,軍中勢力更加坐大,曹睿更倚重司馬懿了。更何況,曹睿正親自對付孫權呢,所以只給司馬懿增兵二萬,又令辛毗持節,不讓司馬懿出戰。

    幸好諸葛亮沒有出渭北的武功,而是渭南的五丈原。但是,沒有出五丈原是諸葛亮的戰略失誤嗎?當然不是,根據《諸葛亮集》他曾派虎步監孟琰紮營渭北,並沒有完全放棄武功。之所以不以武功為出兵方向,主要是缺糧缺怕了,而且進入渭北轉戰,後勤供應難度更大,斜谷谷口被斷,還有覆滅威脅。因此,諸葛亮明裡出兵五丈原,暗中卻攻打西北的北原,目的有兩個。第一,佔據北原,奪取隴西,斷絕關西之地。第二,可以連線北山,建立渭南前線基地和產糧之地。司馬懿作為統帥,沒有想到這一層,但是雍州刺史郭淮想到了,於是成功在北原抵擋住了諸葛亮的進攻《三國志.郭淮傳》。

    諸葛亮這邊,雖然攻打北原,陽遂不下,在五丈原又和司馬懿陷入僵持,但是仍然可以背依山嶺在此地周旋發展,而且蜀軍有山地戰優勢。所以,諸葛亮在五丈原附近分兵屯田,以作長駐之基,只是天不假年,諸葛亮不久積勞成疾去世了。諸葛亮一去世,這個計劃就放棄了,蜀漢撤軍,司馬懿追擊,被姜維虛張聲勢嚇跑了,所以有百姓有“死諸葛走生仲達”一說《三國志》注引《魏晉春秋》。

  • 12 # 我是趙帥鍋

    公元234年2月,諸葛亮率領十萬大軍出斜谷,踏上了他最後的北伐之路。四月,諸葛亮的大軍抵達渭河南岸,為達到與司馬懿決戰的目的,他一反從祁山進兵的老套路,入斜谷出隴東,並事先在半路上設定了驛站專門轉送糧草,充分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當時,在諸葛亮抵達渭河南岸的同時,司馬懿的大軍也來到了渭河北岸,雙方隔河相對,在行軍時間上打成了一個平手。

    魏軍在抵達渭河北岸後,司馬懿便召集手下將領討論作戰計劃,不少將領都建議在北岸拒敵,他們認為北岸有渭河這條天險可以阻擋蜀軍的進攻,勝算更大。如果到南岸拒敵,魏軍就不得不背水紮營,這無疑於自陷死地,一旦敵人攻破營壘,大軍將退無可退,根本沒有生還的可能。

    雖說當年韓信也曾背水為營,並大破趙軍,但試問這裡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死地而戰的風險太大,即便是像韓信那樣不出世的名將,也是預先佈置了兩千輕騎繞到趙營背後拔旗易幟,否則當日戰鬥的勝負真的很難說,所以魏軍很多將領都認為應該在北岸紮營拒敵。

    但是,司馬懿卻不同意,他經過反覆考慮,認為渭河南岸是百姓居住的地方,如果讓諸葛亮順利佔領渭河南岸,那麼蜀軍就可以在這裡屯田,反客為主。於是,司馬懿果斷帶領大軍渡過渭河,並勇敢地背水紮營。

    這樣一來,魏軍不僅封住了諸葛亮通往關中的道路,還使他不敢放心大膽地進行屯田,看似防守,其實暗藏殺機。在這種背景下,諸葛亮可供選擇的進軍路線就只剩下兩條:

    一是從武功出發,沿山勢往東進軍直取長安;另一條是向西進軍五丈原,以此處為基地設法與魏軍展開大規模決戰,有效摧毀其主力,然後再由這裡北渡渭水,根據形勢或步步推進,進取長安,或轉身向西圖隴右。

    當時,司馬懿對諸葛亮做出這樣的判斷:“諸葛亮如果有膽子,就出武功向東進攻直取長安,不過那傢伙太謹慎了,我覺得他這次一定會上五丈原的。”

    司馬懿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武功與五丈原東西斜對,若諸葛亮選擇進軍武功,那司馬懿就必須放棄拒敵於渭水的計劃,率領大軍返回關中防守,這樣戰爭的主動權就由諸葛亮所掌控。更重要的是,如果諸葛亮能打下武功,就可以扎住腳跟,切斷司馬懿大軍與長安的聯絡,逼著司馬懿與蜀軍決戰,如此魏軍將面臨兇險萬分的境地。

    但問題是,進軍武功有個非常大的缺陷,那就是他的主要行軍路線是渭河與秦嶺之間的一條河谷,這條穀道非常狹長,諸葛亮如果從這裡行軍,士兵就不得不排列成一字長蛇的陣勢,正好將自己的側翼暴露給了魏軍,這種情況就如同當年劉備的連營七百里,非常危險。自古側敵行軍就是兵家大忌,諸葛亮他敢冒這個險嗎?

    司馬懿覺得諸葛亮不會冒這個險,但他顯然也不敢賭。因為,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這個世上只有傻子才會相信真有算無遺策之說,司馬懿不敢賭,所以他寧願犯兵家之大忌也要跑到渭河南岸來背水紮營,目的就是為了扼制蜀軍進兵武功的企圖。

    因為,現在司馬懿和諸葛亮都在渭河南岸駐紮,諸葛亮除非抱有必死的決心,堅決不要後方;否則,他就不敢越過司馬懿的大軍,去進攻司馬懿背後的武功;而即使諸葛亮有必死決心,也只能沿著秦嶺與渭河之間的河谷行軍,這樣他的側翼就會完全暴露給司馬懿,魏軍便可以最快的速度展開襲擊。

    對於諸葛亮來說,東進武功應該能夠調動魏軍回救,逼得司馬懿與自己展開決戰,但是行軍風險太大;即便自己能順利透過秦嶺與渭河之間的河谷,但誰又能保證一定能順利奪下武功,這一切都在未知之中。諸葛亮沒有把握,而他需要的恰恰是有把握的勝利。可是,世界上從來都沒有百分之百有把握的事情。

    從某種意義上講,戰爭就是一場賭博,但諸葛亮卻不敢豪賭。所以,諸葛亮開始把目光瞄上渭河南岸的五丈原。

    五丈原地勢險要,進退自如,蜀軍進兵此地可進入地勢較高的山地,從而把隴西魏軍和司馬懿切為兩段,如此再尋找戰機與司馬懿展開決戰,以摧毀其主力,這也不失為一條路。

    況且,五丈原正好處在斜谷北口,斜谷是蜀軍糧食運輸的命脈,萬不可有失;同時蜀軍一旦被魏軍打敗,也可以及時地透過斜谷南撤,避免被司馬懿一鍋端。

    諸葛亮這次是做好了長期作戰的心理準備的,他寧肯求穩,絕不求急,而此地正符合他一貫以防禦保全為主的需要。最終,諸葛亮選擇帶兵進軍五丈原。

  • 13 # 意在蒼松

    諸葛亮一生惟謹慎,這就決定了他以少勝多的仗不敢打。後備人才沒有培養出來,所以就是再給他二十年,註定他也無功而死。

  • 14 # 歷史哨聲

    司馬懿這話說得沒錯,從武功東出即攻佔長安城,曹魏兵要麼和蜀漢兵決戰要麼放棄關中 向西攻佔五丈原則是遠離長安

    這句話記載《晉書 帝紀一》:

    “二年,亮又率眾十餘萬出斜谷,壘於郿之渭水南原。天子憂之,遣徵蜀護軍秦朗督步騎二萬,受帝節度。諸將欲住渭北以待之,帝曰:"百姓積聚皆在渭南,此必爭之地也。"遂引軍而濟,背水為壘。因謂諸將曰:"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亮果上原,將北渡渭,帝遣將軍周當屯陽遂以餌之。數日,亮不動。帝曰:"亮欲爭原而不向陽遂,此意可知也。"遣將軍胡遵、雍州刺史郭淮共備陽遂,與亮會於積石,臨原而戰,亮不得進,還於五丈原。會有長星墜亮之壘,帝知其必敗,遣奇兵掎亮之後,斬五百餘級,獲生口千餘,降者六百餘人。”

    諸葛亮的行軍路線是:出斜谷——壘郿縣渭水南岸——準備北渡渭水——過陽遂——到五丈原——和司馬懿在積石——退軍五丈原。

    若“出武功依山而東”,諸葛亮的行軍路線應當是:

    即向東行軍一百多公里攻佔長安城

    若“西上五丈原”,諸葛亮是行軍路線是:

    本質上司馬懿的“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和魏延的子午谷奇襲策略都相同:

    若諸葛亮10萬大軍攻佔長安,再分軍攻佔函谷關,切斷關中和曹魏山東地區的聯絡,關中魏軍要麼北走,要麼西走,關中基本可以奪取。

    但諸葛亮就是過於謹慎,不敢冒風險,一心想要奪取關中西部,建立根據地,然後慢慢向東奪取長安等關中東部地區。

    這就註定了諸葛亮可以做軍事,可以治理內戰,但不適合做軍中主帥。若換劉備,最多兩次北伐,既可奪下關中。

    基本上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評價是合適的:

    “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
  • 15 # 貓眼觀史

    為什麼司馬懿說“諸葛亮如果兵出武功,則魏軍危矣,若亮兵出五丈原,則魏無憂”?

    在三國時期,我們經常聽到的是諸葛亮的謀略與決斷,也有曹操的圍追堵截。然而在這樣一場曹魏和蜀國之爭當中,有這樣一個遺憾是我們至今都無法釋懷的,那就是諸葛亮雖然謀略過人,但是終其一生也未能完成自己北伐的這樣一個願望。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最後一次北伐的過程當中,他的老對手司馬懿卻說出了一番讓他心痛不已的話,那麼為什麼他會說出如果諸葛亮出兵武功地區則魏國非常危險,如果他出兵五丈原則魏國沒有任何憂患的這樣的猜測呢?

    當時諸葛亮為了能夠進行最後的北伐,帶領了10萬大軍向北出發,而兩軍在同樣的時間抵達了渭河附近。在經過一番激烈的掙扎以後,司馬懿決定在渭水南方安營紮寨,雖然這種背水而戰的局面對於自己來說非常危險,但是俗話說得好,越危險的地方越安全,司馬懿也正是憑藉著這樣的膽量,才在這個地方佔據了先鋒和主導地位。

    當時司馬懿先行決定了地域以後,諸葛亮就只能被迫的選擇剩下的兩條路,而這兩條路就是司馬懿進行猜測的主要線路。一條是從武功出發直取長安,另一條是向西進軍五丈原,從而與魏軍展開決鬥。

    司馬懿的判斷就是基於這兩條路而發出的一個預測。如果當時選擇的是出武功地區,那麼對於諸葛亮來說就是一場硬戰,他必須要先繞到魏軍的大後方,切斷其與長安城的聯絡,斬斷他的糧草,讓他沒有辦法堅持下去。一個軍隊的糧草對於行軍打仗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斷了糧草,那麼這個軍隊就無法生存下去,所以如果當時他選擇的是攻打武功地區,那麼這場北伐戰爭也許最後的結局就是勝利了。

    相反如果選擇的是五丈原地區,對於司馬懿來說卻是一個極為有利的條件。雖然武當地區地勢險要,進退自如,可是蜀軍卻在這裡會留下一個最為致命的弊端,因此當他們進入以後,就容易被司馬懿一鍋端,為了能夠防止這個現象,求穩的諸葛亮肯定不會這樣選擇。

    司馬懿之所以能夠說出這樣的話,當然是有著他對於自己對手的瞭解。首先諸葛亮不可能選擇武功地區進行進攻,因為諸葛亮的性格本身就是一個凡事都要盡在掌握之中才能夠主動出擊的人,所以這是性格使然。其次是他對於自己的部隊有著一定的判斷,雖然兵出武功較為有利,但是還是太過於兇險。蜀軍從南到北經過了很長時間的舟車勞頓,本來就已經進入疲乏期,而自己的後方補給如果跟不上的話,就會導致軍隊行軍速度的減慢以及養軍用軍的方面出現巨大的問題。

    除了這些原因之外,諸葛亮之所以選擇五丈原地區,還因為他自己本身在來之前也做了充足的準備。然而司馬懿之所以能夠有這樣的信心,還是因為魏國本身的國力強盛,無論多長時間的消耗戰他都能夠陪得起。蜀國本身就屬於客場作戰,對於自身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兩方對峙之下必有一方會重傷,而司馬懿更擅長的戰鬥型別就是防禦戰,所以在與諸葛亮兩個人打消耗戰的時候,他一定是佔據一定優勢的。

    諸葛亮雖然一生謀略都非常的過人,但是這種機關算盡和聰明絕頂的謀略,在有一些戰爭當中並不完全適用。對於戰爭來說有時候就像是一常博弈,當你開始選擇的時候就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唯有根據現實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才是自己戰勝敵人的不二法寶。諸葛亮在權衡之下做出的決定,往往和別人根據一些現實情況而做出的分析有一定的時間差距。所以古人常說的一句話的確沒有錯,兵者詭道也。大概諸葛亮的性格也是他最終北伐沒有勝利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 16 # 浩浩和湯湯

    武功在魏軍側翼,司馬兵敗,諸葛可以趁此時進行最好的兵力配置。五丈原在渭河以南,與司馬隔河對峙,難以進兵或者出奇兵。

  • 17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司馬懿的這段話,可不是出於燒香拜佛的焦慮之情,而是發自料敵於先的滿滿信心!

    有充足的資訊證明:司馬懿已斷定諸葛亮不敢出武功,並依此判斷做了充分的準備。

    當然,儘管司馬懿看出了諸葛亮不敢出武功,他依然對諸葛亮的實際用意判斷不足,若非郭淮的提醒,他險些陷入被動。

    杜襲、薛悌認為:諸葛亮將於次年麥熟時再出隴右,應趕緊利用冬閒,運糧備戰。

    司馬懿認為:諸葛亮一次攻陳倉、兩次出祁山,都效果不佳。他們攻堅戰能力有限,而且蜀軍糧草不濟,難以持久,不利攻堅。

    因此,司馬懿判定:諸葛亮下次北伐,必出隴東,以求野戰。同時,由於連番北伐都受糧草困擾,下次北伐,必備三熟之糧,才敢出兵。

    於是,司馬懿在關中恢復生產,積極備戰。

    看來,司馬懿已經判定:下次北伐,諸葛亮必求野戰!

    司馬懿判定:諸葛亮出武功的機率極低

    既然諸葛亮此次北伐,要求野戰,那麼,諸葛亮的下步動作,就需預判。

    出武功,自然可以靠近、威脅長安。

    但是,蜀軍既然吸取攻陳倉、祁山不下的教訓,又怎麼會在司馬懿主力跟在屁股後面的情況下,去真的打長安呢?

    而如果是要求野戰,以諸葛亮之明,怎麼會把決戰地點選擇在不利的關中平原呢?

    假如諸葛亮真如此冒險,當年,他就不會拒絕魏延的子午谷方案了。

    因此,司馬懿基本判定,諸葛亮更可能向五丈原方向運動。

    從司馬懿的戰前準備來看,他不斷遷徙人民到關中地區,興修水利,其企圖,就是準備與諸葛亮打持久戰的。他的戰前部署,就是以此判斷為基礎進行的。

    我們要注意的是:此戰中,司馬懿不是一個看客,而是諸葛亮的對手!

    只能說:司馬懿判斷諸葛亮不大可能出武功,他將根據這個判斷做準備。但是,即便諸葛亮出武功,司馬懿也有信心應對這種威脅。

    郭淮判斷出諸葛亮的真實意圖

    但是,司馬懿依然沒有完全判斷出諸葛亮的真實意圖。

    諸葛亮此次前來,要求決戰。那麼,諸葛亮想要選擇在何處決戰呢?他會如何防止司馬懿繼續“堅守不出耗糧草”呢?

    郭淮敏銳地捕捉到了危機:如果諸葛亮佔領北原,連線北山,就可能切斷關、隴通道。

    關中與隴右之間,極為依賴渭水運輸,一旦諸葛亮橫斷渭水,關隴水路通道被斷,隴右的局勢將十分危險。

    如此,司馬懿將陷入被動,沒有資本“堅壁不出”,只有被動決戰,以求打通關隴通道。

    因此,郭淮建議:提前屯兵北原,阻止諸葛亮的企圖。

    起初,司馬懿及諸將不信,在郭淮的詳細分析下,司馬懿才採納郭淮建議,以郭淮率重兵移囤北原。

    果然,郭淮連夜佔據北原,營壘還未修築好,蜀軍就趕來了!

    郭淮粉碎諸葛亮聲東擊西,守住了北原。

    無奈的對峙

    由於郭淮的提前部署,諸葛亮無法逼司馬懿決戰,被迫在五丈原屯兵,長期對峙。

    由於無法迫司馬懿決戰,面對司馬懿的烏龜大法,諸葛亮只得轉入對峙。

    客觀地說,這最後一次北伐,諸葛亮吸取了之前的教訓,在五丈原屯兵,糧草基本有了保障,可以與司馬懿長期對峙。

    同時,諸葛亮使用各種手段挑釁司馬懿。其目的,不是讓頭腦清醒的司馬懿就範,而是希望激怒魏軍諸將,使他們施加壓力,出來作戰!(第四次北伐時,司馬懿就耐不住諸將的求戰情緒,被迫出戰)

    但司馬懿巧妙地與魏明帝唱雙簧,壓制了魏軍諸將的請戰情緒,從容應對!

    因為已經失了先手,司馬懿可以堅守不出,諸葛亮除了挑釁司馬懿之外,也別無他法。

    最終,諸葛亮在五丈原的瑟瑟秋風中死去,無法實現其抱負!

    司馬懿耗退諸葛亮,靠的就是一個耗字。

    可是,假若司馬懿、郭淮不能提前判明諸葛亮的企圖,又怎麼可能“想不出戰就不出戰”呢?

    司馬懿所謂“如果諸葛亮出武功,我們就要擔心了”的說法,透露的,是他對諸葛亮行動的預判信心,而非燒香拜佛的焦慮之情!

  • 18 # 味哎兒

    文學的力量太大了。

    一部三國演義。把被打的沒地方安身的劉備幫夥,吹成了最厲害的人群之一。

    這是因為最沒有本事的劉備,幫我最終得了四川之地,而構成三足鼎立的戰國局面,才大書特書劉備幫夥的。

    諸葛亮的聰明無敵,就是因為他利用曹操和孫權之間的爭鬥,在夾縫中謀得弱小國家的生存。

    實際上劉備幫夥被打的到處亂竄,沒有立錐之地。

    所取勝的場面,只有於孫權和謀火燒赤壁而已。

    再就是關羽斬華雄,張飛喝斷當陽橋,趙雲七進七出的救幼主。

    斬華雄是在曹軍中進行的。救幼主是曹操下令,不準傷趙雲造成的。喝斷當陽橋就是神話了。

    劉備幫夥在諸葛亮的指導下玩的就一些小計謀。偷偷的賺點便宜是可以的,真打沒打過一次勝仗。靠行騙取勝不會長久的。

    諸葛亮七出祁山。真正的目的是引發東吳去偷襲曹操的虛空之地。也就是吸引曹魏的重兵來堵截諸葛亮,造成曹操地盤兒的內部空虛,給東吳創造偷襲的機會,從而擊垮擊潰曹軍或者滅了曹操。

    東吳的人不傻不發兵。曹操也不傻,不把重兵派往西邊去諸葛亮。而是用司馬懿看著諸葛亮的北進,用其它兵把北方安定了,收歸己有了。

    諸葛亮也不傻,他的糧食準備都是不夠的,假裝北進,實際上是騙東吳進兵的。不然不可能每次北伐都是缺糧而無功而返的。

    總想借助他人的力量去打擊別人,這是諸葛亮一生的計謀所在。只是一次赤壁之戰,成功了,以後再也沒有出現了。

    三國演義的寫作人,為了頌揚一個草根人群,可以稱王的歷史。就過分的誇張了劉備幫夥的能力。並且最終被民眾發掘出關羽為神的神話了。

    因此老不看三國就是用計謀逗心眼兒太多,才有這句老話的。

    因為人老了,眼睛不讓看清楚了,耳朵不讓聽清楚了,就是別去管閒事兒,在人生理上的提示。

    人老了以後玩心眼兒,鬥心眼兒,用計謀,就與生理相違背了。這樣的老人是不招人待見,甚至惹來兒子孫子們反感,而不養老人的。

    諸葛亮出兵武功,魏國就危險了,而出兵武丈源就沒有可以憂慮的地方了。僅是寫文學小說的作者之言,與歷史未必相符。是為了渲染一下氣氛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蘋果無線藍芽耳機2代哪個版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