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雅商頌
-
2 # 墨子小遊戲
為什麼金朝打不過蒙古
我來答
不曾明瞭
LV.19 2017-08-19
不僅僅是金朝,蒙古早期的軍事征服屢戰屢勝,這必須從歐亞大陸國際形勢及蒙古自身所具優點兩方面來分析。
環顧十三世紀的歐亞大陸,蒙古人並無真正的勁敵。東亞金、宋、西夏三國對峙,不能合作,且立國皆久,早已衰敗不堪,難擋蒙古新銳之勢。中亞以西,十字軍東征方告結束,基督教與回教經過二百年血戰,仇深似海,無法共御強敵。回教世界中,花剌子模最為強大,但國中突厥裔統治者與波斯裔百姓隔膜頗深,缺乏凝聚力;其蘇丹與報達哈里發之間怨隙極深,也不能緩急為助。而此時歐洲不僅小國林立,且有政教之爭,羅馬教會和東正教會勢如水火。總之,東西方世界正是四分五裂,對蒙古入侵不能形成有效的共同防禦策略,蒙古人善用其矛盾,一一擊破。
客觀形勢固然對蒙古有利,而蒙古本身的優點更為重要。蒙古擁有優勢騎兵,在近代槍炮廣為應用前,遊牧民族的騎兵的確難以匹敵。而且蒙古人善於動員定居國家的人力物力,以供作戰之用。在征伐過程中,不斷適應新情勢,增加新兵種,吸取新戰法,配合騎兵作戰,這是蒙古東征西討、所向披靡的重要原因。
成吉思汗及其繼承人的卓越領導也是蒙古人得以征服四方的重要原因。成吉思汗無疑是一個充滿魅力的領袖、卓越的組織家。他不僅將蒙古人,乃至所有的草原遊牧民族組成為一支紀律森嚴的部隊,而且賦予其征服世界的狂熱。此外,他更是氣度恢廓,知人善任。成吉思汗的繼承人,窩闊臺、蒙哥、忽必烈等都能步武其後,繼續擴大帝國的領土並改善其組織。
-
3 # 閃電侯爵
主要以下是三方面。
1.北宋滅亡時,宋朝在中原百姓心中影響很大,南宋滅亡時,宋朝積弊日久,已無力迴天。
靖康之變,金軍攻佔北宋都城汴京。北宋滅亡。可以說北宋的滅亡是很突然的,汴京雖地處平原,易攻難守,但汴京是天下城牆最堅固的城市,護城河很寬,城防設施很完善,對比堅守八月之久的太原,可想汴京不應該這麼快失陷。尤其當時各地勤王兵馬已經距京城很近,可以迅速支援。主要還是因為北宋皇帝害怕金軍,一味地妥協退讓,罷免主戰派官員李綱,令勤王兵馬原地不動,最後竟然派了個妖道郭京帶著他的7777個神兵守城,導致都城淪陷,可以說北宋的滅亡是一場鬧劇。但此時宋朝在中原百姓的心中依然是故國,影響很大,百姓揭竿而起,反對金國的野蠻統治,著名如河北義軍等在打擊牽制金軍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得金軍無法順利進軍江南。而蒙古滅宋時,雖然也有那樣支援文天祥的義軍,但是力量很小,南宋上下早已忘記北伐中原的使命,陶醉於江南的歌舞昇平中,根本沒有抵抗蒙古入侵的決心和勇氣,所以南宋的抵抗很多都是官方的,民間義軍的力量遠不及北宋末年民間義軍的力量。
2.北宋滅亡時,統治根基尚在,有一班文臣武將忠於宋朝,且宋朝採取的一系列措施維持住了江南的穩定。而南宋滅亡時,朝政腐敗,敢於抵抗的大臣都受到排擠,朝廷無所依靠。
具體來說,北宋滅亡後,宋高宗趙構登基,重建宋朝,雖然開始也是一路逃亡,但宋高宗本人確不是一味地怯懦昏聵,可以說宋高宗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比較開明的,從他對岳飛的態度上就可以看到,雖然岳飛也是多次抗命,但還是得到了宋高宗的重用(要不是岳飛太不懂政治,也不可能死的那麼慘),所以才有了中興四將與蜀中吳氏兄弟組成的長城,維護住了江南地區。
高宗在南宋初期也啟用了主戰的李綱,採取了一些積極的應對措施,使得金國意識到無法統一江南,最後在紹興和議中,宋金議和,支援南宋與金國的對峙基本穩定。
反觀南宋末年,南宋名將如王堅,餘玠,高達等都被賈似道排擠,或死或走,尤其是劉整的投降使得南宋直接陷入了被動,而後期襄陽保衛戰,呂文煥堅守六年,始終未得到朝廷的援救(張氏兄弟的救援,屬於民間自發行為)使得南宋志士徹底寒心,所以元軍順利的攻取臨安,後來雖有張世傑,文天祥的零星抵抗,但力量弱小,無力迴天。
3.對比金國和蒙古的實力,金國崛起時,只是佔領了東北和中原地區,尚未能實現北方的統一,像西遼,西夏這樣的政權它都無力消滅,故攻取南宋力量不足,再加上金國騎兵不適於在南方丘陵沼澤地帶作戰,又沒有像樣的水軍,所以打過長江攻取南宋很難實現,反觀蒙古,當時忽必烈已經建立元朝,佔領了中國北方及中亞等廣大地區,可謂實力雄厚,尤其蒙古人收降了高麗,有高麗人幫忙打造水師,使得蒙古有力量打過長江,攻取南宋。
以上就是為什麼金國打不過長江而蒙古可以的原因。
-
4 # 扛著鋤頭下揚州
大宋的最終覆滅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這就要從大宋開國之初講起。
眾所周知,趙匡胤黃袍加身一直為人所詬病,視為得國不正。名不正言不順奪取天下,靠的是手下諸多武將支援,老趙家算是比較仁善了,對前朝皇族幾無加害,為防武勳功臣也只是耍了個杯酒釋兵權,不得不說是歷代開國之君的典範,大寫的贊!
大宋初期是比較積極進取的,一直想著收復燕雲十六州。當然,各個朝代的開國之君都是以開疆拓土為終極目標的,志向遠大!
大宋初期一直是戰略攻擊階段,可惜,幾十年後遭遇了一場足以改變歷史的戰役,由此進入戰略防禦階段,這個戰役就是 【大梁河之戰】(劃重點,要考的)此戰過後,武將地位直線線下降,為以後的種種戰敗埋下伏筆。
外行指揮內行,文官指揮武官,重文抑武的國策就此定立,大宋固然繁榮,可武備不行,猶如幼兒身懷千金行於鬧市。待到契丹遼國滅亡也無力北伐,至完顏立金也未能佔一絲先機,大遼的大部分家產被金國佔有。大宋沉珂已久,縱有岳飛等名將也無力迴天…… 更何況有內鬥之酷烈
大宋內部講完,可知一個正確的制度對國家的重要性,宋已病入膏肓,積重難返。
如陸游臨終所言“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可惜後人再見王師北定中原已經是數百年之後的大明瞭
那麼金國為什麼打不過長江呢?
完顏阿古達立金以後與大遼展開了你死我活的殊死搏鬥,數十年年滅遼,當此時是兵峰正盛,南下滅宋理所當然。可惜,此時的南宋正是名將輩出,嶽武穆甚至可以連抗南宋皇帝的十二道金牌而不歸,針尖對麥芒僵持不下,以至於金國許多大將包括皇子殞命沙場。
這一僵持幾十年,後由於仰慕南宋之奢侈風氣,把一些不好的東西學了個夠,犯了同大宋一樣的問題,重文抑武,體制繁複,效率底下,武備不再!
再言蒙古,蒙古固然人少,但統一戰爭綿延百年,武備從未放棄,自成吉思汗到其孫忽必烈建立大元,皆是開拓進取之輩,未有守成者。如同商鞅之後之大秦,安能不取天下?
一些淺薄見解,謝諸君一閱!
-
5 # 萬古歸川
這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全盛的蒙古比全盛的金國要更強,更具有徵服意識。要知道蒙古攻宋也是打了50年,從窩闊臺到蒙哥再到忽必烈才把南宋打下了。
具體分析的化金朝再滅亡北宋後也是數次飲馬長江一度把宋高宗打到躲到海上,但是最後在岳飛,韓世忠等南宋軍民的頑強抵抗下還是隻能與南宋而分治。此後又和南宋締結盟約,兩國暫時和平相處了一段時間。要知道遊牧民族開國之始往往是戰鬥力最強,一旦鬆懈下來戰鬥力都會快速下降。金朝也不例外,在佔據中原之後,迅速安於享樂,戰鬥力自然也被消磨了不少。所以,此後金朝雖然也有幾次南征,基本都沒有好得收穫。當然這裡也有南宋的抵抗意識強烈和地利因素。
而蒙古攻宋則不同,蒙古人絕對是人類歷史上最具有擴張意識的民族,所以蒙古一直把滅亡南宋當做重要目標。整整50年除了爭奪汗位時有較長時間的停歇,其餘時間南宋都在遭受蒙古不斷的侵略。雖然,南宋依靠天險不斷抗擊蒙古,還在釣魚城幹掉了蒙哥大汗,不過終究是獨木難支,最後隨著崖山的一跳大宋終究成為了過往雲煙。蒙古人後來也和其他遊牧民族的政權一樣變得安於享樂,戰鬥力慢慢下降,侵略意識在不斷降低。但它在自己仍然強大的時候堅持不斷攻宋,最終打過長江滅亡南宋。不過對比同時期其他政權南宋能堅持50年,其抵抗意識還是值得欽佩的。
-
6 # 平平淡談總是真
因為當時的宋朝,別人不打,宋朝自己都會垮掉,每個王朝末期都一樣,久盛必衰,外因只不過是起到最後一根草的作用。
-
7 # 秋雨魯北說歷史
金朝雖然打敗了北宋俘虜了欽徽二宗,但北宋沒有被打垮。趙構南遷建立南宋後,名將岳飛韓世忠等人將金軍從江南驅趕回北方,軍事上的勝利讓南宋有了和金朝談判的資本,最終南宋和金朝達成一致,自大散關至淮河一線分治。
蒙古軍當時將金朝打敗北方已經完全統一,蒙古軍採用戰略大迂迴的方略從四川和雲南實現了對南宋的多路合圍,而蒙古軍的騎兵當時是無敵的存在南宋無力抵抗。
金朝雖然滅了北宋但岳家軍卻打的金軍沒脾氣金兀朮的部隊追著趙構一直到達了浙江,但是南宋在名將韓世忠岳飛等人將金軍在南方打敗,隨後岳家軍在河南取得了郾城大捷並一舉拿下朱仙鎮。
面對岳家軍金軍被打的沒脾氣,最後只能和南宋和談達成一致。岳飛將軍因此被殺,但南宋取得了南方的一席之地。
蒙古軍勢如破竹南宋已經沒有還手之力蒙古騎兵當時可謂是獨步天下,不僅把金朝滅掉還把花剌子模西夏等全部打敗,面對實力不濟的南宋,蒙古軍志在必得。
南宋雖然水軍優勢明顯但是陸戰和野戰基本沒什麼希望,因此面對蒙古軍已經沒有了戰勝的可能,戰敗投降才是最終的選擇。
總結蒙古和金朝面對南宋,不論是從形勢上還是實力上都有差別,金朝並沒有把南宋打服氣,而蒙古軍不會給南宋存活的機會,因此導致了不同的結局。
-
8 # 歷史縱橫帝
金國自從靖康二年攻取開封滅亡北宋後,在國祚剩餘的時間中不斷的攻打南宋都沒有成功。而蒙古經過數十年的攻擊,最終由忽必烈滅亡南宋建立了元朝。蒙古能夠超越金國所取得的戰績原因很多,也是多重因素疊加後的結果。第一、蒙古軍隊經過征戰歐亞大陸的洗禮,戰鬥遠比金國經驗豐富。第二、金國沒有遠大志向,軍隊腐化太快。第三、金國掌控的地盤和資源遠遜於蒙古。第四、元朝統一的意志堅決。第五、南宋早期上下一心;晚期腐化嚴重,此消彼長所以元朝可以跨過長江而金國不行。
女真歷史上取得的成就與蒙古無法相比,金國疆域約合361萬平方公里。包括外東北、東北、河北、山西、河南以及淮河秦嶺以北,這構成了金國全部的版圖。而蒙古鼎盛時期建立了橫跨歐亞超過300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滅國無數。蒙古軍隊的戰力、經驗、掌控的地盤、可利用的資源以及持之以恆的決心,都是女真建立的金國所不具備的。所以蒙古能夠縱橫歐亞,而女真僅能侷限在東北一隅版圖範圍連遼國都比不上。所以蒙古能夠跨過長江而金國不能,也就不奇怪了。
蒙古與金國面對的南宋的歷史週期不同,面對的阻力也不相同女真在與北宋聯合滅遼後背信棄義興兵滅宋,靖康之恥讓宋朝上下都憋著一口氣。此時宋朝國祚才一百多年實力猶在,宋高宗建基稱帝避免了群龍無首的狀況。所以雖然趙構無能,但是在建炎年間宋金兩國達到了真正搏命的程度。金國打算一舉滅宋,宋朝的底蘊在生死存亡的時刻被激發出來。所以宋朝可以抵擋著金國的三板斧,等宋金議和後宋朝得以休養生息;而女真戰士迅速腐化。俗話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所以在這之後金華人心思定再想滅宋不但沒有了心氣也沒有了力量。
蒙古則不同,正是在縱橫歐亞之後攜大勝之威征伐南宋。而南宋此時宋度宗當政,度宗整日聲色犬馬不理朝政;奸臣賈似道弄權已有亡國之相。而蒙古縱橫歐亞,無數的文明和戰法把蒙古鐵騎歷練的精銳無比。野戰、攻堅戰、水戰等戰法戰術蒙軍都可以輕鬆應對,回回炮等也被蒙軍帶回中原。況且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鬥已經結束,沒有內患的蒙古大軍可以全力攻宋。
金國掌控的地盤和資源遠無法和蒙古相比金國掌控的地盤只有從外東北往南直到秦嶺淮河這狹長的區域,大體就是東北、華北一帶。大批能征善戰的女真戰士早就從寒冷的東北來到中原,所以金國真正的戰爭底蘊就來自華北地區。賦稅、人口、兵員、糧餉侷限在華北這二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加上女真戰士迅速腐化、猛安謀剋制度逐漸瓦解,中後期的金國已經是儒家治國、三省六部的制度與南宋已經沒有大的差別。
而此時的蒙古雖然各汗國已經立國,但是蒙古直屬的版圖也非常遼闊。整個漠北、東北外東北、原來金國、原來西夏、原來大理、原來青藏高原等等,這些戰爭底蘊遠超過單獨的一個金國。蒙古相當於以全域性抵一隅,自然可以跨越長江。
蒙古統一的決心以及持之以恆的堅持是金國無法比擬的金國打算滅宋並付出努力的週期是十年, 從金天會三年(1125年)至金天興三年(1234年)。直到紹興和議結束,金國進入金世宗完顏雍大定之治階段。也就是說金國一鼓作氣發現還真奈何不了南宋也就滿足進入疆域穩定期,每年收取點保護費(歲幣)國自己的小日子。所以金國沒有太大的志向,而蒙古則不同。
宋蒙戰爭開始於蒙古窩闊臺汗六年(1235年),結束於1279年崖山海戰前後46年。蒙古先後經過四任大汗(窩闊臺汗、貴由汗、蒙哥汗、忽必烈),才最終完成滅宋統一的重任。持續時間之長、持之以恆之堅實屬罕見。而忽必烈也成為統一中原、威加海內的元世祖。
小結:
蒙古無論戰力、戰法、控制的地盤、擁有的資源都比金國要強太多,況且蒙古滅宋的恆心和堅持也是金國無法相比的。正如同流行的一句話:比你聰明強大的人還比你努力,怎麼能不取得更大的成就。所以蒙古可以跨越長江滅宋,而金國不行。
-
9 # 當代曹植
黃天蕩之戰完顏宗弼在黃天蕩被韓世忠阻截並圍困多日後,火攻宋軍渡江北去,證明金國打過長江。後來金數次南下,宋頑強抵抗,最終宋金議和。
金國之所以不能滅宋因為蒙古攻金,金兩面作戰,而南宋戰略縱深足夠,以金當時的軍力不足以面對蒙古的同時滅宋。
蒙古人也是通過了十幾年的不懈努力才打過長江的。在缺乏進攻手段的古代要渡過長江,是非常困難的。蒙古人為了進攻江南,付出的代價並不輕鬆。蒙古的大汗蒙哥就是殞命於戰場的。
蒙古能夠超越金國所取得的戰績原因很多,也是多重因素疊加後的結果。
第一、蒙古軍隊經過征戰歐亞大陸的洗禮,戰鬥遠比金國經驗豐富。
第二、金國沒有遠大志向,軍隊腐化太快。
第三、金國掌控的地盤和資源遠遜於蒙古。
第四、元朝統一的意志堅決。
綜上,女真歷史上取得的成就與蒙古無法相比,金國疆域約合361萬平方公里。包括外東北、東北、河北、山西、河南以及淮河秦嶺以北。而蒙古鼎盛時期建立了橫跨歐亞超過300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滅國無數。蒙古軍隊的戰力、經驗、掌控的地盤、可利用的資源以及持之以恆的決心,都是金國所不具備的。
蒙古軍當時將金朝打敗北方已經完全統一,蒙古軍採用戰略大迂迴的方略從四川和雲南實現了對南宋的多路合圍,而蒙古軍的騎兵當時是無敵的存在,南宋無力抵抗。
蒙古無論戰力、戰法、控制的地盤、擁有的資源都比金國要強太多,況且蒙古滅宋的恆心和堅持也是金國無法相比的。所以蒙古可以跨越長江滅宋,而金國不行。
-
10 # 南閣水哥
一、金軍沒有可以橫渡長江的水師而元軍有
1. 公元1129年冬,金太宗完顏晟以完顏宗弼為統帥,率軍號稱10萬南下攻宋。十一月,宗弼軍自馬家渡渡江。宋浙西制置使韓世忠為避其鋒,自鎮江引軍退守江陰軍。宗弼迫降建康後,迅速揮師南下,奔襲臨安。韓世忠料金軍孤軍深入,難以久據,遂將其軍分為三部:前軍駐通惠鎮,中軍駐江灣,後軍駐海口,大治海船,操練水戰,伺機北上截擊金軍歸師。
此時的金軍雖已經佔領江南,但是由於人數實在是太少了,在追擊宋皇無果的情況下必須北歸。不然會被人圍困。但是恰好韓世忠在黃天蕩圍堵了金軍。韓世忠率兵堵截,金軍火攻突破後成功返北。從此金軍再也沒有南下過江了。
2.元軍為何可以渡過長江。因為在襄陽收復了劉整水軍。劉整驍勇善戰,屢立戰功,因此他得到了提升,到後來被任命為潼川十五軍州安撫使、知瀘州軍州事,成為鎮守一方的高階將領。一方面,劉整畢竟原來是金華人,是北方歸正之人,當時南宋官場存在著嚴重的地域歧視,他們對由北方歸來的漢人並不十分信任,甚至受到猜忌所以最終投降了元朝 使之獲得了能夠抗衡南宋的水軍。
二、金軍對抗的是中興四將。蒙元消滅的是賈似道南宋之所以能夠建立。軍事上的對抗存在,是能夠立足的根本。金軍南下的時候只是打通兩條通道,河北地區淮河地區都沒有平定,必須依託 偽楚和偽齊這樣的傀儡政權進行統治和慢慢的收服,所以也無法騰出過多的兵力對法南宋政權。而南宋此時有中興四將的勉力支援,保證了在軍事上和金國的抗衡能力。把整個局面拖入了均勢狀態。這樣也就失去了再次南下的機會。
而蒙古,擁有了襄陽之後,在和賈似道所率領的宋軍主力14萬決戰於丁家洲水面。最終全軍覆滅。而宋軍也失去了和元軍抗衡最後希望。正月十六,賈似道率十三萬兵、戰船二千五百艘,以孫虎臣為前鋒,夏貴為水軍統帥,屯駐於丁家洲(現安徽銅陵長江中)。二月十九日,宋元開戰,元軍在大江兩岸架設回回炮,利用步騎夾江列陣。在火炮與戰船的衝擊下,三面受敵的南宋水軍由於缺乏陸上軍隊的掩護,死傷慘重。先逃的是夏貴,這人能活到82歲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然後是孫虎臣,他總結了一點:“吾兵無一人用命也”。
有的時候缺少的是運氣金軍是很有機會趁機佔領江南地區的可惜遇到了黃天蕩。而蒙古軍意外的擁有了劉整最終加速的實現統一。兩個外族對於南方的渴望都是一樣的只是差距在於運氣。
有的時候運氣就代表了一切
-
11 # 張生全精彩歷史
應該說,當年攻打南宋的金國,和後期攻打南宋的蒙古,就戰鬥力來說是差不多的。而且,金國在攻打南宋的時候,南宋正處在初創階段,沒有訓練有素的軍隊,也缺乏較好的糧食補給。而且國內還有不少主和派阻撓抗金,連皇帝都不支援抗金。但是蒙古在攻打南宋的時候,南宋當時是做了充分準備的。他們有嚴格的佈防,軍隊也是經過數次反覆錘鍊,糧草籌集也不算太差。而且當時南宋國內抗戰的輿論比較一致。大家都知道,不打就只有死路一條。因此,當時南宋內部,基本上沒有主和派,大家都是團結一致堅持抗蒙。
(蒙宋之戰)
然而,最終的結果是,金國無法滅掉南宋,蒙古最終把南宋給滅掉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有人可能借此認為,當年的蒙古比當年的金國厲害。
實際上,金國在全盛的時候,是沒有發動對歐洲和西亞的戰爭的。如果他們也發動對歐洲和西亞的戰爭,歐洲和西亞肯定也不是金國的對手。
金國在滅掉遼國,耶律大石西逃,後來他試圖返回來攻打金國。可惜只是走到半路,他就返回去了。如果耶律大石當時打到金國來,金國發動對耶律大石的報復行動,像蒙古當年一樣,要取得和蒙古那樣的戰績,未必不可能。
金國當年流傳著一句話:“女真不過萬,過萬不可敵。”這就是金國當年戰鬥力強勁的寫照。
既然金國當年打起來那麼厲害,為什麼他們卻不能像蒙古一樣,滅掉南宋呢?
這裡能講的原因當然很多。不過,我覺得有一個問題特別值得注意。這個問題,就是領導者的問題。
(宋高宗)
當年金國在打南宋的時候,雖然金國十分強大,但是他們並沒有一個統一的領導者,而當時的南宋卻有個比較有力的領導者宋高宗。
金國當時的皇帝是金熙宗。不過,金熙宗實際上並沒有起到組織全國軍隊攻打南宋的作用。當時金國打南宋的力量,是整個完顏家族成員。其中傑出的人員包括完顏宗弼(金兀朮)、完顏宗翰(粘罕)、完顏昌(撻懶)等幾個人。而且這些人是各自為戰,他們在打仗的時候,都是各打各的,沒有一個統一的部署和分配。儘管每一支軍隊都非常厲害,但是沒有配合作戰,因而就沒有更厲害。
而且,這些家族成員在打仗的時候,還惦記著國內的皇位。都知道金熙宗能力比較一般,因此,每個人都想透過建立戰功,在朝廷中擁有話語權,從而走上皇帝的最高寶座。
而當時與金國對壘的南宋,領導者宋高宗是比較強勢的,他對國家是有很強的控制力的。照理說,無論是岳飛、韓世忠還是張浚,都是各霸一方,他們想要不聽宋高宗的安排,各自帶著軍隊,以抗金的名義,壯大自己的力量。其實宋高宗也把他們沒有辦法。但是最終這些將領們都乖乖地聽從了宋高宗的命令。宋高宗以“莫須有”的罪名殺掉了岳飛,岳飛帶出來的那些將領們,竟然沒有一個人站出來造反。
(忽必烈)
我們再看看南宋末年的情況。
南宋末年的時候,攻打南宋的蒙古軍隊,是有一個統一的領導忽必烈的。
其實在這之前,蒙古也曾對南宋發動過兩次攻擊。不過這兩次攻擊都不怎麼成功。這兩次攻擊不成功,實際上也與當時軍隊沒有一個統一領導有關。第一次攻打南宋,中路軍的闊出雖然是頭領,但實際上三路大軍是各自為戰。第二次進攻南宋,蒙哥是大汗,但是忽必烈其實不怎麼聽他的,在行動上也並不怎麼配合。所以最終也失敗了。
最後一次進攻南宋,當時就只有一個領導,也就是忽必烈。而且軍隊戰鬥的方向一致,思路比較明確,就是攻打襄陽。先拔除這個據點,然後再長驅直入。所以打起來比較順暢。
反觀當時的南宋,南宋的皇帝先是宋度宗,宋度宗是一個白痴皇帝。接著又是宋恭帝,而宋恭帝只是一個孩子。因此,實際上宋朝當時的朝政,是掌控在賈似道手裡的。但賈似道並不是一個心術很正的人,他在朝廷中拉幫結派,打壓正直人士。因而,朝廷中大家的思路都很亂,雖然都知道該抗戰,但是抗戰的方向卻不一致,互相扯皮,也沒有一個明確的思路。這種情況,就與當年金國打南宋時候,金國朝廷的現狀差不多。而這時候的南宋,遠遠弱於當年的金國,最終怎麼會不失敗呢。
由此可見,在戰爭面前,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有多麼重要。
(參考資料:《金史》《宋史》《元史》等)
-
12 # 詩涵解史
大家好,我是詩涵果果解史。
這裡說的金國和蒙古在長江的戰役都是和宋朝進行的,金國沒能徹底打過長江,而後起之秀的蒙古帝國則滅亡了南宋。長江作為南宋最後的天然屏障,其本身對於遊牧民族的進攻就具有一定的剋制作用!
女真崛起後,和北宋結盟,消滅了大遼,在共同出兵的時候,金國將領對北宋的戰鬥力有了一個很清晰的認識,原本還對宋朝存有敬畏之心的女真,立馬翻臉無情,開始進攻北宋!雖然金國在宋朝的北方節節勝利,但是到了長江沿線,不善於水戰的金兵只能望江興嘆!
蒙古騎兵甲天下,憑藉著強大的機動力和武力,縱橫歐亞大陸,在戰事的程序中,蒙古帝國滅亡了無數個國家,文化,經濟和軍事的力量得到了顯著增長。在和南宋對決期間,南宋政權已經開始腐敗,蒙古依然歷經四位可汗,直到忽必烈時,才最終滅亡南宋,可見金國不能滅亡南宋還是事出有因的!
長江天險對於金國和蒙古來說,同樣起到了很大的阻礙,為何金國沒有越過長江,而蒙古做到了呢?一、金國和蒙古對宋朝的戰爭時間不同
1、金國對宋朝的戰爭
金國在進攻北宋的時候,雖然建國一百多年的北宋已經開始了衰敗,但是國力猶存。
“靖康之恥”讓所有的宋朝軍士憋著一口惡氣,宋朝人民也積極參與戰爭,共同抵制金國。雖然金國憑藉強大的武力在北方的軍事行動打得宋朝節節敗退,但是依然不能徹底滅亡宋朝政權,戰爭對剛剛建國的金朝的國力損耗非常嚴重,迫不得已的金朝只能和宋朝簽訂協議,收取歲幣,恢復實力!
金朝和北宋比起來,雖然武力值高了一點,但是北宋也不是完全的手無縛雞之力,不至於被金國徹底亡國!
2、蒙古對南宋的戰爭
蒙古在和南宋交戰前,本身的戰鬥力已經達到了巔峰,雖然遊牧民族不善於水戰,但是在歐亞大陸發生的無數次戰爭對蒙古騎兵的戰術和將領的指揮能力已經起到了進化性質的作用,對於軍事器械的運用超過了任何一個遊牧民族。
南宋在和蒙古作戰的時候,已經過了最初的團結一致,上下一心的階段,宋度宗和賈似道這一對狼狽為奸的皇帝和大臣昏庸無道,瞞報漏報!南宋的抵抗力度和軍事調動也不像剛建立南宋時的那麼厲害!
等到蒙古人攻打南宋的時候,最主要的戰略就是依靠投降的漢人將領為主力,不斷訓練和蠶食長江防線!
二、金國和蒙古掌握的資源不同
1、女真的地盤
女真消滅大遼,建立金國後,由於本身的人口基數少,對漢人的文臣和武將大加拉攏,導致了金國朝廷迅速被同化,上至皇帝下到士兵,女真人貪圖於享受,戰鬥力很快降低。
金國擁有外東北,東北,河北,山西以及河南地區,總面積約有360萬平方公里,這就是金國所達到的最大的國土面積,資源相對比較有限!
2、蒙古的地盤
蒙古從發起戰爭的那一刻起,一直在不停的交戰,人口基數雖然不多,但是遠超金國。無數次的戰爭和高強度的軍事運轉讓蒙古將領和士兵變成了殺戮機器,進攻南宋前,蒙古的戰鬥力得到了最大的保證!
看一下蒙古所擁有的面積吧,它在最鼎盛的時候,橫跨歐亞大陸,整個蒙古帝國的面積達到了3000平方公里,無論是資源還是人口數量都不是金國所能比的,即便是蒙古帝國的直屬面積,也大於金國!
蒙古佔領了原金國、西夏、北宋的全部地盤,在士兵數量和戰鬥力以及物資保障上足以打敗日益腐敗的南宋!
總結:金國和蒙古在對宋朝的戰爭中,無論是本身的國土面積和人口基數,還是北宋和南宋的軍事實力,都是不一樣的。蒙古擁有最多的土地,最強大計程車兵,最優秀的將領,打過長江理所應當!
-
13 # 而知而行的歷史
這裡除了蒙古、金國本身實力相差的因素之外,還有黃河決口的因素。
黃河在歷史上多次改道,有時候從天津一帶入海,有時候從山東,有時候從河北,有時候則會沖垮河堤,直接流向東南。在宋金之際,因為戰爭頻繁,以水為兵的事情一再發生。
1127年,金軍南下,北宋滅亡,宋高宗南渡建立南宋。金兵隨即大舉南征,搜山檢海,橫行江淮。宋軍已經失去了有組織的抵抗,十多萬大軍分散各地,竟然對2500人的金軍騎兵無可奈何。宋高宗逃到揚州,夜半時分聽聞金人將至,嚇得連夜奔逃。據說,他也是在這次逃難過程中失去了生育能力。
(宋高宗南逃)
1128年,南宋政府為了阻止金軍南下,在今天的滑縣李固渡扒開了黃河大堤,人為製造了大片的黃泛區。洶湧的河水流向了東南,經濮陽、東明、運城、鉅野、嘉祥、金鄉,侵奪汴、泗、潁、渦等淮河支流河道,最後奪淮入海。這是黃河歷史上的第四次大改道。
這次黃河改道之後,原本富庶的中原地區突然成為一片澤國,金國兵革雖利,卻陷於泥濘之地,糧草輜重籌措無著,南下進攻勢頭頓減,給南宋政府在江東站穩腳跟爭取了時間。由於處於戰爭狀態,宋、金雙方均無意堵塞決口,黃河因此越發氾濫成災。40年後,黃河再次在李固渡決口,並衝出一條新的河道,由李固渡經今天長垣、東明、定陶、曹縣、虞城、碭山、蕭縣,至徐州與舊河道合流,於邳州東南匯入淮河。
此時黃河河渠穩定,江淮地區也逐漸恢復了生機。宋金雙方也在此時形成了戰略均勢,南北對峙,都進入了各自的鼎盛時期。金國處在“小堯舜”的金世宗治下,南宋則是宋孝宗之時,雙方勢均力敵,都無力改變戰局。這種僵持的局面,直到被北方蒙古的崛起打破。
(金國在北方穩固了統治)
1232年,金哀宗從北京南逃到開封,以躲避蒙古軍隊的進攻,又從開封逃到歸德。蒙古兵臨城下之際,金國高層也祭起了“以水當兵”的損招,他們計劃在鳳池口扒開河堤。可是,風雨飄搖的金國掘堤部隊派出去了,卻士氣低落,被蒙古遊擊消滅,河堤沒有背破壞。
蒙古人捉到了金人細作,一番審問之下,想想這個辦法也是不錯。因為黃河河床較高,以水攻城,看來是一個不錯的辦法。所以,蒙古人決定扒開河堤灌城。可是,蒙古人的水利工程明顯學的不好,當年在西夏的時候引水攻城,結果把自家的營盤沖垮了。這次蒙古人扒開河堤之後,因為城池城牆很高,河水於是繞城南下,沒有灌進歸德,卻阻擋了蒙古軍隊的前進道路。這樣一來,蒙古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得不撤兵回到山西休養,這讓金國又苟延殘喘了2年。
2年後,1234年,金國在中原最後的一個戰略重鎮蔡州被攻破,金國滅亡。南宋君臣意識到蒙宋開戰不可避免,為了在後來的戰爭中佔據主動,因此主動派兵北上,恢復中原,史稱“端平入洛”,企圖與蒙古爭奪中原。
這次北伐,開局相當夢幻,歸德、開封、洛陽很快就被收復了。蒙古軍隊由於大軍北返,留在中原的軍隊數量很少,他們不得不一直退卻,等待大部隊回援。當宋軍進入洛陽後,蒙古人主動在開封以北的寸金澱扒開河堤,再次製造了黃泛區,淹了宋軍的後續部隊和糧草通道。
(黃泛區的百姓流離失所)
這次決堤之後,黃河再次向東南漫溢,再次奪泗、潁、渦等淮河支流,最後匯入淮河。黃泛區一片泥濘,宋軍在江東地區的糧草無法運送到前線,而在荊湖一線的實力派又見死不救,宋軍的北伐行動也因此損兵折將,草草收場。
江淮一帶百年之間屢次成為黃泛區,居民流離失所,土地鹽鹼化嚴重,已經無法耕種,已經不能夠為蒙古的南征提供戰略支撐了。因此蒙古人將渡江的主戰場放在了荊湖、四川一線,而江淮一帶成為了宋金雙方的緩衝地帶。甚至由於宋軍佔據了尚未被黃河破壞的江淮以南的地區,反而在爭奪戰中佔據了優勢地位。
蒙古人在四川、荊湖兩條戰線上長期與南宋拼消耗,儘管南宋的工商業更加發達,但是蒙古的西征,將南宋的海外貿易物件都給征服了,南宋陷入了以一國之力對抗整個世界的不利局面。最終,南宋的經濟不堪重負,通貨膨脹嚴重,人民厭戰情緒越來越大。忽必烈承諾保全南宋境內固有的生產方式,取得了是士紳階層的諒解,從而在荊湖一帶取得突破後,快速平定了江南地區。
(蒙古軍隊在中路取得突破)
綜合以上,除了民心、士氣等原因外,金國之所以沒有打過長江滅掉南宋(其實金國是打到過長江以南的,只是慘敗而歸),很重要的原因是江淮一帶因為黃河決堤而成為澤國,減弱了金國的騎兵的衝擊力,給了南宋政府喘息的時間。江淮一帶恢復生機時,南宋已經在江南建立起了穩固的防禦體系,金華人失去了最佳時機。與之相比,蒙古人並沒有與金國有多少好命,連番的黃河決口,使得江淮平原這塊肥沃的土地在元朝時期竟然成為了南方最大的養馬場。唯一不同的是,蒙古人在西征之後有了更多的本錢與南宋拼消耗——南宋是被蒙古的牛皮糖戰術給拖死的。
-
14 # 天道的痕跡
首先問題不對,長江在哪裡?秦嶺淮河以北才是金國,相當於今天南北分界線。
為什麼金國不過秦嶺淮河,這就要看,宋跟遼的檀淵之盟,還有跟金國的海上之盟。當然吹宋的可以出去了。
我一直認為,作為新中國的一個華人,對於歷史來說,都是封建王朝。都應該被批判的,不管是哪個朝代都一樣,我不會貶低,不會吹捧,以史為鑑,以大量文獻簡述。
據《續資治通鑑長編》、《宋會要輯稿》等資料,以遼為例,澶淵之盟後歲幣給絹銀,合計三十萬匹兩,仁宗時增加到五十萬匹兩,每年定期繳納,到徽宗時宋遼開戰,就不再給遼歲幣了。與金的情形也可據《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等資料計算,只是宋金和戰多次,計算更麻煩而已。
接著宋遼雙方正式達成和議,宋朝每年給遼朝絹二十萬匹,銀十萬兩。不用說,這筆鉅額賠款,長期成為北宋人民額外的沉重負擔。歷史上把這次和議叫做“澶淵之盟”。此後宋遼兩國未有大規模的戰事發生。而宋遼兩個朝代,一直互相貿易,遼國重心也轉移到對抗北方部落崛起。
同樣是公元1004年,中國古代甘肅寧夏地區的西夏,也不停的騷擾宋朝邊境,宋真宗這次沒有出征,而是聽取大臣意見,每年都用賞賜大批的銀絹的辦法來安撫党項族人。
公元1044年。宋朝與西夏商定由宋朝每年給西夏銀絹25萬5千,並同意西夏佔領已佔領的宋國領土。這裡多提一句,都會以為西夏彈丸之地,憑什麼交歲幣,中國古代甘肅寧夏地區的西夏,有人馬具裝重騎兵鐵鷂子。鐵鷂子為了對抗蒙古騎兵的套馬索戰術,將人跟馬用鐵鏈固定在一起,就是怕被蒙古騎兵以套馬索套上拉下馬。雖然人數比較少,3000多鐵鷂子重騎兵。但是同樣是跟歐洲十字軍一樣的重騎兵。所以說西夏能存在,就有存在的道理。
金國,宋朝不僅每年要給金國三十萬匹布,二十萬兩銀,還要多給一百萬貫錢。
這一來,北宋王朝的腐朽可讓金朝看穿了。公元1125年,金太祖的弟弟金太宗完顏晟派遼將追殺遼天祚帝,滅了遼朝。接著發兵南下,把進攻矛頭轉向北宋王朝。
公元1127年
靖康之變發生,北宋完結。
兩國東面以淮河,西面以大散關為界,宋國向金國稱臣,宋國每年給金國的歲幣為銀25萬兩,絹25萬匹。
公元1165年後
兩國商定,南宋每年給金國的歲幣減為銀20萬兩,絹20萬匹。
公元1208年
南宋殺掉韓侂冑向金國求和,此後南宋每年給金國的歲幣增加到銀30萬兩,絹30萬匹。從這之後,金國跟宋朝一直貿易,重心轉移到防衛北方蒙古。
這裡說一下金國的人馬具裝重騎兵鐵浮屠,因為金國有鐵浮屠,才能在護步達岡之戰,2萬金國鐵騎追著70萬遼國大軍殺。都是因為金國位於中原大地,工業強一些,所以鐵浮屠數量也多一些。
這樣重騎兵不用,女真不滿萬,跟西夏一樣來3000就很頭疼。最後都被蒙古騎兵以套馬索戰術終結了重騎兵時代。下面是外國文獻中蒙古騎兵裝備
32根套馬索,2水壺,盾牌,重錘,裝耳朵人頭計算戰功布袋。
雖然說沒有任何國家,會打自己的附屬國,但是顯然蒙古是個例外。
這不得不說一下宋朝,遼國擋住金國南下腳步,撕毀檀淵之盟聯合金國打遼國,金國擋住蒙古南下,撕毀海上之盟,聯合蒙古打金國。最後蒙古答應給河南了。賈似道扣押蒙古使臣十六年,就怕蒙古西征去歐洲了,不南下,我也是服了。
最奇葩的是,宋金聯合打遼國時候,本來遼國已經被金國打成狗了,潰不成軍,皇帝都打沒了,省下3萬苟延殘喘的殘兵敗將。
一打幽州,十五萬宋軍浩浩蕩蕩而來,耶律大石對陣种師道,楊可世。蕭幹對陣辛興宗,王淵。結果,宋軍全線潰敗,死傷枕籍數十里!好吧,這次是意外。
二打幽州,西軍名將种師道、和詵等人全都因為上次戰敗被撤職,有了這些替罪羊,所以,總領大軍具體指揮作戰的是,大將劉延慶,劉光世父子。對面遼軍還是,3萬變成省下1萬殘兵,還是耶律大石和蕭幹,十萬大軍,再次潰敗,又是一瀉千里。
如果遼國殘兵敗將,是以前遼國的名人猛將,那幫畜牲,什麼蕭撻凜,耶律休哥,耶律斜珍也行,1115年中進士,歷任泰、祥二州刺史,遼興軍節度使。正經的文官耶律大石,還有雜牌軍將領蕭幹,就這兩個非主流?落花流水?兩次?
宋軍,你真是 送 軍啊,你這是鬧著玩呢?
就好像被金國打成狗,四處逃串,準備草叢回家的殘血遼軍,送軍一看,這撿人頭機會來了,15萬大軍大老遠氣勢洶洶就來了,打算越塔強殺,結果人家遼軍一頓風騷的走位,秀了一套技能,絲血給反殺了?
第二次又來了,遼軍一看,又是青銅段位選手送軍,跟磕藥打雞血一樣,終於找到受氣的小媳婦能撒氣了,瞬間雄起,一頓操作猛如虎,瞬間………超神了?
遼軍:不好意思,忘了告訴你,我的段位是……鑽石?
遼軍:死亡如風,常伴吾身,無敵的我又迷路了,我也想低調,可是實力不允許啊……來世不要與我為敵了?
我就說這劇情,誰能看的懂啊。。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我認為主要在於統治者是否昏庸和將領的能力。
歷史上大概有幾次這種情況,第一,三國時期。第二,東晉南北朝。第三,唐朝末年割據。第四,南宋。第五,明末割據。其中均出現有北伐南的情況,大規模北伐南失敗包括三國時曹操赤壁之戰,西晉平吳,淝水之戰,楊堅平陳,金南下伐宋,蒙古滅宋以及清滅南明,可以初步看出,第一,能夠成功抵禦北方的政權基本都有果決的君主加有能力的武將。有多人懷疑宋高宗不行,其實宋高宗除了殺岳飛這件事,其他來說明顯算中興之主,“高宗”的廟號也是褒大於貶,武將有韓世忠,岳飛均為當時一流戰將。反觀南宋末年,且不說蒙古已經猛攻幾十餘年,皇帝昏庸,奸臣當道,武將無能,如何能抵擋蒙古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