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集子Make
-
2 # 竹步先生
‘墨菲定律’是一句俚語,不是心理學效應,也不是數學推理
墨菲定律從‘Murphy"s Law’翻譯而來,英文中把它叫做Law(法律),但它也並非是什麼法律法規。實際上這是源自於Murphy(美國工程師)這個人在工作過程中發現的某種‘倒黴’規律。
在上個世紀,Murphy在某次工程實驗事故中,發現是因為某技術人員出了錯誤(非對即錯型的錯誤)。之後檢討總結出來,最後的結論就是名滿天下的墨菲定律。如果某些工作有多個途徑可能完成,而往往會出錯的那個會被選擇。極端情況下來說就是,如果某件事情可能出錯,它就一定會出錯。
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如果事故可能發生(無論機率多小)那就一定會發生。
這樣的極端解釋被廣為流傳,中國也有古語“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們往往對倒黴的事情印象更深,所以往往對墨菲定律就會更輕易的理解和傳播。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限於中國相關專業(心理學等)環境還不夠好,資訊傳播及可信度都較低質,墨菲定律甚至被作為某種心理學‘定律’傳播開來。
事實上墨菲定律可以認為是某種‘規律’,或是一句年紀沒那麼大的‘古話’。它對很多事情是充滿啟示的,比如不要輕視問題發生的可能性,不要盲目相信科技等。
墨菲定律是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之一,另外兩個是派金森定理和彼德原理。
作為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之一的墨菲定律,在一定程度上是影響著整個世界的。
原文為: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
根本內容是: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1949年,一位名叫愛德華·墨菲的空軍上尉工程師,對他的某位運氣不太好的同事隨口開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有可能被做壞,讓他去做就一定會更壞。”一句本無惡意的玩笑話最初並沒有什麼太深的含義,只是說出了壞運氣帶給人的無奈。或許是這世界不走運的人太多,或許是人們總會犯這樣那樣錯誤的緣故,這句話被迅速擴散,最後竟然演繹成:如果壞事情有可能發生,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並引起最大可能的損失。怎麼來解讀以上的定義呢?可以試想下:如果你生活的這個地球是你的第一且唯一能夠提供你生存的星球,這時,你有一架只能容下一人的宇宙飛船,且可以以很快的速度躲過這場浩劫,你會怎麼做?你會為了家人躲過這場災難還是會一個人孤生前往未知的宇宙流浪?
在你的生活中,這種型別的案例比比皆是。你可能為了一份穩定的生活而放棄高薪的工作,你也可能為了孩子學業,減少陪伴時間努力掙錢,你還可以背井離鄉遠走高飛,棄家舍業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所以,不管你如何選擇,你都要做出決定,這個決定會影響你的生活和人生軌跡。我們通常把這類現象稱為“命運”,你不知道好的事情何時發生,也不知道壞的事情什麼時候到來。
在數理統計中,有一條重要的統計規律:假設某意外事件在一次實驗(活動)中發生的機率為p(p>0),則在n次實驗(活動)中至少有一次發生的機率為P=1-(1-p)^n。由此可見,無論機率p多麼小(即小機率事件),當n越來越大時,P越來越接近1。這一結論被愛德華·墨菲應用於安全管理,他指出: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客觀上存在著一種錯誤的做法,或者存在著發生某種事故的可能性,不管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小,當重複去做這件事時,事故總會在某一時刻發生。也就是說,只要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存在,不管可能性多麼小,這個事故遲早會發生的。
結論:
1.任何事情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2.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
3.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
4.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