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hadow背影

    說起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恐怕無人無知,它被冠以最偉大發明之一,而且歷史上講到漢朝這塊一定要提一提張衡的地動儀。

    我是上初中時候歷史課本上學到的,當初老師講到的時候感覺好神奇呀,古人好聰明呀,現在地震預測都做不到。現在想想全都是騙人。

    咱們先從史書記載上看,一日地震儀發出響聲,大家一看原來是東南方向的銅珠掉落到青蛙嘴裡,大家議論紛紛,沒幾日,東南方向來報果然地震了。

    這句話你細細品讀,它預測了東南方向發生了地震,地震大小,距離啥也不知道。還得等人來報才知道啥情況,是不是地震,嚴重不嚴重啦。

    這還不考慮別的情況下,東邊家拆房子啦,西邊有軍隊訓練啥的。所以地震儀這東西絕對騙了很多人。

  • 2 # 小李愛小九九

    個人認為主要的原因是當時社會的及其不穩定造成的

    眾所周知,張衡是東漢人,東漢末年,天下群雄並起,戰火不斷,之後便進入了三國時代,再之後的兩晉,五代十國,南北朝等都是一個戰亂頻發,動盪不安的時代,所以很多東西可能在戰亂中損壞了,許多的技術也就沒有流傳於後世

  • 3 # 公元前

    張衡地動儀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項偉大的科技鉅作,為了瞭解當時全國的地震動態,張衡經過多年的研究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可以驗證地震的儀器。地動儀上有八個方位,每個方位上都有一個口含龍珠的龍頭,而龍頭下面都有一個張嘴的蟾蜍,如果有一個方向發生地震了,那麼龍口中的小珠子就會落入蟾蜍口中。

    根據歷史記載,張衡地動儀是在公元200年就消失了。那麼印刷在現代歷史教材中地動儀,是怎麼來的呢?

    實際上,歷史教材中的地動儀是上世紀50年代是古代史學家王振鐸根據歷史古蹟復原而出的模型。

    1936年,王振鐸描繪出了第一套地動儀模型,並採用了懸垂擺的結構。也就是從地動儀的上部垂下來一根擺動,以此來判斷地震的方向。

    1949年,王振鐸被任命為博物館館長,他接到了一項特殊的任務:復原能夠代表古代文明的儀器,這其中就包括張衡地動儀。

    但是後來人民教育出版社表示:張衡地動儀和其內容並沒有從統編版教材中消失,只是教材編排上做了調整。

    根據教育局的描述,張衡等古代科學家並沒有“消失”。關於張衡和其地動儀的內容,統編版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五年級上冊專門設定了“古代科技、耀我中華”一課之中,其中包括扁鵲、張仲景、華佗、李時珍、孫思邈等古代著名醫學家,張衡、祖沖之、畢昇、蔡倫等中國古代科學家以及其科技成就。

    這其中,專門描述了張衡和他發明的地動儀,還指出了張衡對估計科技的重大貢獻,同時還引導學生“要像張衡一樣,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做一個有心人”。教材中還設立了一個欄目,專門介紹了國際上什麼怎樣用張衡、祖沖之的名字命名了月球上的環形山。

    2003年,河南博物院為了讓張衡的地動儀動起來還專門發了一個聘書。河南博物院在2004年8月,與中國地震臺簽訂了一份協議,主要內容就是復原“張衡地動儀”。

  • 4 # 明理析法小組

    應該是不實用,地動儀的問世受制於當時的社會環境,古代人用自己的智慧證明了地震是可以預測的,但因當時的通訊十分落後,從預測到公眾響應躲避自救,快馬加鞭可能好幾天以後了,而且像地震這種災害也不是頻繁發生。

    可以想想地動儀這種高超技藝的儀器,在那個時代,只是做一臺並維護就需要花費很大的金錢和人力,如果多做幾臺,鉅額投入簡直不可想象,封建君主對這個東西肯定會不屑一顧。

    我們都知道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這與我們的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生活息息相關,製作簡單實用便捷。所以能發揚光大,傳播四海。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推動者。如果一件物件兒沒有得到人民群眾的認可,不適合在人民群眾中操作使用,我想是不會流傳下來的。

    如果地動儀在這個時代被髮明出來,加上現代先進的通訊技術,分秒之間就能把預警資訊推送到公眾手上。

    古人自己的智慧證明了地震可以預測,現代人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借鑑地動儀的製作理念,加上通訊技術手段證明地震不但可以預測,還能及時得到預警預防。只能說張衡發明地動儀理念太先進,腳步太快,社會和公眾還不能理解和接受。

  • 5 # 一個大蘑菇

    可能是你讀過的歷史書太少。隨便翻開《三國志》,裡頭都有海量的神人,什麼會測夢啊,會占卜啊會造能飛大幾百公里的木頭鳥啊,妙手仁醫藥到病除啊……那真是什麼大神都有。看一個信一個的話那你一定會懷疑我們是不是我們祖先親生的,怎麼這些天賦技能一個都沒繼承下來。

    歷史課本里都有,必須要說,地動儀沒有失傳,是現代地震儀的前身。歐美很多地震實驗室都有候風地動儀模型,作為介紹地震儀的發展。但地震儀或地動儀,都是地震後監測地面震動,並不能預報地震。

    古時候交通不發達,資訊傳遞慢,從南方跑到北方得一兩個月。通常南方哪裡發生了地震,京城要過很久才能得到稟告,而地動儀發明出來之後,哪個方向有地震,震完沒多久,皇帝就知道了,趕緊著手準備救災事宜。

    不是預測地震!

    不是預測地震!

    不是預測地震!

  • 6 # 中學數學深度研究

    張衡(公元78年—139年),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後人譽為“木聖”,由於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將月球背面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後人為紀念張衡,在南陽修建了張衡博物館。

    候風地動儀的緣由,中國古代失傳的黑科技

    “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這是范曄公元432年開始撰《後漢書》,歷時13年完成,其中的《張衡傳》196個字一直是介紹地動儀的經典依據。流傳下來的雖只有零星的文字記錄,但直到現在,其和製造人張衡一同,仍被視為中國古代偉大科技發明的典範,並且進入教科書之中,成為幾代華人的集體記憶。

    公元134年12月13日,地動儀監測有地震發生,但是當時洛陽的人都沒有感覺,指責這個發明的荒謬,可沒想到幾天後,距離洛陽很近的隴西來報告,說幾天前,隴西發生地震,這時人們才意識到張衡的厲害。

    不過,據史料記載,候風地動儀早在公元200年左右就消失殆盡。那麼,那個印刷在中國現代教材之中,讓我們對其充滿想象的“地動儀”,又是怎麼來的呢?

    實際上,歷史教材上展示的地動儀,是上世紀50年代一位叫王振鐸的古代科技史學家根據史籍復原而出的概念模型。

    早在1936年,王振鐸畫出了第一套自己復原的地動儀模型圖稿,並採用“懸垂擺”的結構原理。也就是從地動儀的上部垂下來一根擺,用以判明地震方向,並控制相應機關。

    1949年,新中國成立,王振鐸被任命為原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在那個時代,他接到了一項特別的任務:復原一批代表古代文明的器物作陳列、宣傳之用,其中就包括候風地動儀。

    歷經一年時間,王振鐸放棄了自己1936年想遵從的“懸垂擺”原理,而是採用倒立的“直立杆原理”,於1951年設計並復原出1:10比例的木質“張衡地動儀”模型。

    訊息一出,就受到了空前的關注,由王振鐸復原的“張衡地動儀”還被編入全國中小學教科書,中國地震局也用這部復原模型做了標誌。

    地動儀失傳的原因

    失傳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其中一個原因不容忽視。漢代,地震被認為是蒼天對皇帝失當的懲誡和警示。因此地震的發生緊緊地把百姓的安危和政權的穩定連在一起。社會需要一種儀器,能對天地合一的災異實現神聖的知曉、明示和解脫,為國事占卜兇吉。

    古代的“天誡觀”成就了地動儀,也毀了地動儀。公元132年地動儀問世後,張衡四次上書,三次都借“上天懲誡”之凶兆議論朝綱,迫使順帝在公元133年京師地震後的次日首次下罪已詔,並且連續兩年以地震免掉了四位高官。

    張衡和地動儀被遷怒,成眾臣共討伐和譴責的物件。東漢末年,中國社會極不穩定,從190年董卓大火焚燒洛陽、破壞靈臺、毀銅鑄錢開始,京師國都屢遭搬遷,貴重器物大量丟失損壞,黃河流域成為一片無人的荒原,地動儀大體失傳於此時。地動儀確能感知,這就會讓有人認為是“不祥之物”。因人為的原因而使之不能推廣流傳,也是極其可能的。

    地動儀的繼承與發揚廣大

    在華人愚鈍的同時,處於工業化革命的海外學者卻在努力地研究著張衡:1875年日本人服部一三按照《後漢書》196個漢字首先繪製了復原圖;同在日本的英華人米爾恩又把這些漢字逐一地翻譯成英文去理解;米爾恩在1880-1883年間對地動儀的潛心研究,使他確信張衡利用了懸垂擺原理,指出:“張衡地動儀的價值決不僅僅在於它是一個古老的發明,更重要的在於,它竟以極其相近的思路留給了現今時代的科學儀器以許多有意義的啟迪。”在歷經52種模擬試驗後,米爾恩將張衡的慣性測量思想從懸垂擺結構逐漸演繹、轉化、發展成水平擺,終於1894年發明了現代地震儀,隨後便佈設全球地震臺網,實現了現代地震學的飛躍。他於1897年在臺灣臺北架設了日本本土外的第一臺儀器,至今還珍貴保存於臺灣國立自然博物館。

    全球現代地震學的歷史也就從1900年算起。看看今天所有的天然測震、工業測振、月球和海底測震,甚至於老人身上攜帶的“計步器”,無一例外的全部是張衡科學發明的後續衍生而已。

    華人的歷史課終於在1917年補上,中山陵的設計者呂彥直繪製了張衡地動儀外觀圖。 1931年9月為紀念中國自行建設的第一個地震臺——北京鷲峰地震臺的建立,地質調查所所長翁文灝先生題詩“地動隴西起,長安覺已先。微波千里發,訊息一機傳。”李善邦有“東漢張衡作地震儀,開科學之先河,繪其圖,呈請翁文灝先生題句,置之鷲峰,以誌景仰”懸掛在地震臺內。11年後,李善邦研製出了中國第一臺地震儀。中國的地震科研工作在急步地追趕國際先進水平。

    結語

    隨著歷史的發展,後來也沒有出現比它再厲害的地動儀,因此一度被封神。我們學的歷史書也將其列入重要發明之一。但是現在卻已經將其刪除。究其原因,就是之前我們所看到的並不是真正的地動儀,而是一個擺設玩具,是不是覺得被欺騙了。以前歷史書上的地動儀是1951年的時候,王振鐸製作的一個模型,其實原版早已經失傳。

  • 7 # 人文歷史經典傳奇

    銅珠掉出 隴西報震 眾皆歎服—— 132年,科學家、文學家張衡發明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臺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候風地動儀。張衡將候風地動儀安置在都城洛陽。      起初,滿朝文武都不相信這臺地動儀能夠測出地震的方向。

    湊巧138年3月1日(漢永和三年二月初三)地動儀中有一個龍頭機件突然發動,朝向西北方向的銅珠落了下來,掉進儀器下面的蟾蜍口裡。幾天後,隴西驛者日夜賓士來京師,報告隴西地震,二郡山崩(震級約為6,5級)。隴西正好在洛陽的西北方向。在事實面前,大家都不得不承認候風地動儀的靈驗,佩服張衡的發明。而相隔1700多年,歐洲人才製造出“第一臺”地動儀,古波斯直到公元11世紀才有類似的地震儀器。   

    東漢特色:用地震除掉政治對手      

    東漢時期,地震比較頻繁,公元96-125年的30年中,就曾發生了23次比較強烈的地震,震區有時大到幾十個郡。

    而張衡所處的時期,恰是歷史上地震頻率最高發期,幾乎連年發生地震,地裂地陷,江河氾濫,房屋倒塌。京城也出現了多震的現象。      在神學極盛的東漢時代,地震研究是舉步維艱的。東漢建武二十二年九月,光武帝劉秀家鄉南陽大地震,劉秀便下詔自責,說:“而今震裂,咎在君上,鬼神不順無德,災殃及吏人,朕甚懼焉。

    ”此後,東漢圍繞地震展開了多次政治鬥爭。在《後漢書·五行志》中記載:和帝永元四年六月丙辰,郡國十三地震,是因“女主盛,臣制命,則地動,畔震起,山崩淪”。當時竇太后攝政,其兄竇憲專權,因而導致上天的懲罰,於是“後五日,詔收憲印綬,兄弟就國,逼迫皆自殺”。

    這就是典型的借地震災害剷除政治對手的事件。此後,借災言政、排除政敵的現象更是屢見不鮮。

    張衡讓大家改變觀念      

    張衡出於史官的職守,也常借地震來發表“政善則休祥降,政惡則咎徵見”的言論,但他在太史令任上,研究而創制出地震儀,又顯然與當時的神學觀針鋒相對,其阻力之大可以想象。

    朝廷上下都將其稱為異類、叛逆,並極力排擠張衡。直到138年,地動儀證實了隴西的大地震後,眾人“於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後,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張衡公元78年出生在河南的南陽。

    他的祖父曾經官至太守,顯赫一時,但是到張衡這一代,已經家道中落。清苦的家境使張衡能夠潛下心來做學問。少年時代的張衡飽讀詩書,從16歲起,他走出家鄉,遊歷名山大川、古城巷陌,開闊了自己的視野,也瞭解了民眾的疾苦。

         東漢時期,中國發生地震的次數較多。為了測定地震方位,及時通知官府做出賑災行動,張衡在擔任太史令一職時,開始研製能夠報告地震的裝置。經過多年的鑽研,終於在公元132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測定地震方位的科學儀器———地動儀。

    利用它,不但可以知道何時發生地震,而且還可以測出地震的方位。從古書中對地動儀的描述來看,張衡的頭腦中已經有了一個清晰的概念:地震是從遠處一定方向傳過來的地面震動。他把震動看成是可以透過固體的大地傳輸的一種事物。

    雖然現在我們都知道地震波的存在,但是東漢時期張衡就能意識到這一點,是需要經過推理和思考的。

    解析地動儀原理      

    地動儀由精銅鑄成,外形像一個大酒壺,中間的圓徑八尺,儀器的外表刻有篆文以及山、龜、鳥、獸等圖形。儀器內部中央立著一根銅質都柱(上粗下細的棍)。儀器外部周圍鑄著八條龍。龍頭和內部通道中的發動機關相連,每個龍頭嘴裡銜有一粒小銅珠。地上對準龍嘴處,蹲著八個銅蟾蜍,昂著頭,張著嘴。當某處發生地震,都柱便倒向那一方,觸動機關,使發生地震方向的龍頭張開嘴巴,吐出銅珠。銅珠落到銅蟾蜍嘴裡,發出聲響,人們就知道哪裡發生地震了。

    可惜的是,後人只能根據古籍中的記載猜測張衡的精妙設計。那時東漢連年戰亂.........張衡是東漢人,你想想東漢後面是什麼,是三國,三國後是兩晉,兩晉之後十六國、南北朝、隋唐,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年代....基本很少有東西儲存下來。地動儀的確失傳了,不過現在科學家正根據古籍記載正在復原之中,已有初步成果了

    中國地震學家和考古學家近日宣佈,透過大量理論計算和科學實驗,失傳千年的張衡地動儀的復原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實現了地動儀的科學復原,新的復原模型已具備了驗震功能。

    原理並非教科書說的那麼簡單

    透過嚴謹的科學研究,證明了地動儀的工作原理應該是“懸垂擺原理”,即地動儀是利用了一根懸掛柱體的慣性來驗震的,而非當今歷史教科書所說的在儀器底部簡單地豎立一根直立杆。這個原理的科學性得到了專家的明確肯定。

    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博物館、中國地震局等研究單位數名地震學、考古學、文物學、機械工程學等相關學科的專家組成的驗收委員會經過認真討論後認為,新模型首次把概念模型復原成了具有驗震功能的科學儀器,邁出了復原研究的歷史性一步。復原工作通過了專家的驗收。

    “復原的這臺地動儀模型代表了目前現代人的認識,是現階段最好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滕吉文說。

    新復原地動儀模型是按照史料做的重新設計,其1/3小樣目前陳列在河南博物院內。它以出土的漢代酒樽為基本造型,上部為穹隆的頂蓋,飾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的圖案;下部呈直筒狀,四周有八個立雕的龍頭,器壁刻有漢代的紋飾;底部的八個蟾蜍作為儀器的支點,背內面外,向上張口,承接龍口吐出的銅丸。這種新的設計更加接近漢代風格,更接近史料中對地動儀的描述。

    原來的地動儀模型無法檢測地震

    張衡地動儀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臺驗震器,在1700多年前神秘消失,它的外觀和原理長期成為人們心中的謎團。有幸的是,《後漢書•張衡傳》對地動儀做了記載,不過總共只有196個字,“……以精銅鑄成,圓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根據這一史料,中外科學家一直試圖復原它。

    19世紀末,日本和英國的科學家先後繪製出復原模型。目前家喻戶曉的地動儀模型是中國歷史博物館科技文物專家王振鐸於1951年設計的,其內部結構採用的是直立杆原理。但是,幾十年來,國內外地震學界一直對這個模型的科學性表示懷疑甚至否定,因為它並不能檢測地震,更有西方學者認為張衡地動儀是因為沒有達到科學要求才失傳的。

    20世紀70年代後,國內外相繼提出了6種新的地動儀復原模型。這些都屬於概念模型,也就是說都沒有經過嚴格的地震學理論計算、引數標定與實驗檢測的模型,是地動儀復原研究的初期結果。

    以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馮銳為負責人的研究小組,從2002年起開始了地動儀的原理復原研究,2004年7月與河南博物院合作,進一步組織了地震學、機械工程學、考古學、美術學等多學科的專家共同開展工作。他們收集了大量有關地動儀的史料,還首次利用了《續漢書》和《後漢紀》對地動儀的記載取得了研製新模型的更多依據,不僅證明了地動儀的存在及確實工作過的真實性,還明確了張衡地動儀在現代地震學起步階段曾經起過的重要思想啟迪作用。

    專家驗收委員會指出,研究小組正確地理解了古書的記載,即地動儀的內部結構由柱、關、道、機、丸五部分組成,並按著懸垂擺原理和漢代的技術水平合理地設計了相應的結構,分析了地震波徑向分量對地動儀的作用、共振效應和觸發機構。

    新模型對人為干擾一直未出現誤觸發

    新的研究不僅揭示出導致地動儀有過明確反應的隴西地震發生在公元134年12月13日,還估算出了洛陽的地面振動幅度。專家一致贊同對隴西地震引數所作的推斷和估算。

    馮銳研究員告訴記者,整個工作是本著“原理正確,結構合理,還原歷史”的原則開展的。在設計新的復原模型時,不僅利用洛陽地震臺對隴西地震的記錄做過大量嚴謹的理論計算,還製作了原大地動儀的框架結構在振動臺上開展過一系列基礎實驗,取得了大量的基本引數。

    最後,研究組利用了唐山、越南、雲南等4次實際地震資料,透過計算機的控制,在振動臺上實現了相當於當年隴西地震在洛陽的極其微弱的地面振動,然後把新復原模型放到振動臺上驗證。結果表明,新模型對地震的反應良好,對非地震的人為干擾一直未出現誤觸發。

    從1875年日本人首先開始進行地動儀復原研究算起,至今已經130年,專家驗收委員會一致認為,中國科學家的研究工作邁出了把張衡地動儀復原成科學儀器的關鍵性的一步。

    馮銳研究員表示,目前的復原只是階段性成果,整個工作還沒有結束,內部結構需要最佳化,外觀造型也需要徵求公眾意見,以便進一步完善,實現整體的統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何為真誠,何為善解人意?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