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一道知衡

    最近正在研究戰國史,關於魏國流失的著名人才我正好有所收集,現在回答如下:

    自公元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冊封為侯,魏國於公元前344年稱王。魏文侯可謂魏國170餘年歷史中最優秀的君主了。

    魏文侯作為魏的開國君主,三家分晉以來,賢明而善治。尤其非常善於用人,對於優秀的人才他禮賢下士,求賢若渴。

    魏文侯任用李悝為相,重法制,教法理,使百姓和官員遵紀守法。他任用翟璜為相,注重改革,杜絕朝政弊端。又以名將樂羊、吳起為將軍,攻取中山,擴充領土。魏國在魏文侯的治理下整個國力日漸強盛,成為戰國時期第一個崛起的霸主。

    但自魏文侯之後的魏武侯、魏襄侯、魏昭侯等等,雖然沒有昏庸至極但也賢明欠缺。魏國“愛才”的傳統早已不在,數不清的人才開始流失。

    吳起

    名將吳起投奔魏國後,在魏文侯麾下打了不少勝仗。甚至帶領五萬餘魏軍在陰晉大敗50萬秦軍,其能力可見一斑。

    但是吳起再強也強不過魏武侯的女婿。公叔痤當了魏相後又娶了公主,他因吳起勢大嫉妒,設計陷害吳起,逼迫其遠走楚國。好好的一位軍事優秀將領就流失了。

    吳起當然也沒有放過魏國,他在楚國任相後,與趙國一起大敗魏軍,也算報了這“不識人”的一筆仇。

    商鞅

    公叔痤真的不是一個稱職的相國,著名法家商鞅也曾在其手下任職,但公叔痤明知道他的才能卻有意打壓。

    在公叔痤臨終之際,他才向魏王舉薦從未露面過的商鞅,其效果可想而知。商鞅這個大人才在公叔痤死後悻悻而走,入秦後大展才華。商鞅的變法直接讓秦國崛起,一項依法治國的理念孕育出了一個新的世界霸主。

    商鞅實施變法時也沒有絲毫估計舊主的情分,不但擄走魏國公子,還大破魏軍。商鞅帶領的秦兵奪取河西大片土地,而這些土地都是魏國先輩辛辛苦苦從秦國手中好不容易才搶來的。

    孫臏

    孫臏是戰國時著名的軍事家,著有《孫臏兵法》。早年孫臏和龐涓是同學,因為孫臏才能凸顯,備受魏將龐涓嫉妒怨恨。龐涓假惺惺派人請孫臏入魏,又設計陷害孫臏,砍去他的雙腳。

    此事被齊國使者發現,偷偷將孫臏運回齊國,拜為軍師。隨後孫臏輔佐大將田忌,兩次大敗魏軍,直接逼死了龐涓,而魏國公子申也被齊國俘虜。

    范雎

    范雎更是出名的賢臣謀士,他最早是魏國大夫須賈手下的門客。因才能而受嫉妒,抓到一次機會,魏國相國魏齊差點將其打死。幸虧秦國使者相救,這塊稀世珍寶被秦昭襄王撿到。

    范雎為秦國定下“遠交近攻”策略,又從宣太后羋月和穰侯魏冉手中將分散的秦國權力收回,促進秦國中央集權,保證了秦國的發展力量,為後世統一奠定了重要基礎。

    後來,范雎任秦相。秦昭王十分信重,為了報早年的受辱之仇,秦王扣押魏王之弟逼迫范雎的仇人魏齊自殺身亡。

    張儀

    張儀是魏國貴族子弟,雖然早年師從鬼谷子,但學成後卻效力無門。《史記》沒有詳細記載其投奔過魏王,但按常理來說他肯定也嘗試過想要效力魏國。

    但是,魏國就是留不住人才。張儀入秦後與秦惠文王“如膠似漆”,成為模範搭檔,這對君臣沒少禍害楚國,又連橫六國臣於秦國。最有亮點的是,張儀發跡後曾任魏國相國,他一面勸魏國向秦國投降,一面讓秦惠文王攻打魏國城池,簡直成了魏國的一大剋星。

    也許魏國的鼎盛僅僅在魏文侯時算做巔峰,其後他的子子孫孫把魏國的人才都得罪個遍,賢才大能不是被擠走就是被陷害,這些人要是都應用在魏國朝堂,那麼魏國盛大國力也不會消耗得如此之快了。

    魏文侯如果看到子孫做出的這些事,能做的也只能是在地下痛哭流涕了吧。

    參考資料:《史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秦朝秦孝公為什麼任用商鞅變法?目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