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雍雅山房
-
2 # 曉曉曉
清代是封建社會瓷器發展的最後時期,制瓷業進入了黃金時代,特別是乾隆時期,大量的瓷器珍品相繼出現,品種相當齊全,製作上也非常精良。各種單色釉如天藍、粉青、窯變、霽藍、霽紅、郎窯紅、豇豆紅、胭脂紅、烏金釉、鱔魚黃、蟹甲青、茄皮紫和茶葉末等,可謂五光十色、變化萬千。
自乾隆以後,中國瓷器由興盛走向衰落。“臧窯”代表了康熙前期景德鎮瓷器的製作水平,《景德鎮陶錄》記載,“康熙年臧窯,廠器也,為督理官臧應選所造。土埴膩,質瑩薄,諸色兼備;有蛇皮綠、鱔魚黃、吉翠、黃斑點四種尤佳。其澆黃、澆紫、澆綠、吹紅、吹青者亦美。”康熙時期的瓷器造型多樣,品種豐富,表現題材廣泛,如紅豔奪目的銅紅釉,絢麗多姿的五彩,鮮豔純淨的青花,嶄露頭角的粉彩,以及創燒成功的琺琅彩瓷等,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雍正皇帝十分喜愛瓷器,《清史檔案》中曾記載,“雍正七年八月初七日郎中海望持出菊花瓣式茶壺一件,奉旨:作木樣交年希堯,照此款式作祭紅、祭青釉色燒造。”雍正時期瓷器的特點是瓷質瑩潔,工藝精細,器型雋秀,優美典雅,品類繁多,釉色齊備。乾隆嗜古成癖,精於古物鑑賞,從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制瓷技術的發展。
“唐窯”代表了乾隆時期的制瓷水平,《景德鎮陶錄》卷五記載,“仿肖古名窯諸器,無不媲美;仿各種名釉,無不巧合,萃工呈能,無不盛備;又新制洋紫、法青、抹銀、彩水墨、洋烏金、琺琅畫法洋彩;烏金:黑地白花、黑地描金;天藍、窯變等釉色器皿。土則白壤而埴,體則厚薄惟膩,廠窯至此,集大成矣。”另外,乾隆時期的“象生瓷”,在製作上幾乎與原物難以分辨,令人愛不釋手。例如仿花生、胡桃、藕、蓮子、石榴、蟹、海螺等,千姿百態,五彩繽紛。仿木紋釉的水桶和碗等色澤十分接近木材本色,如果沒有很高的制瓷工藝技巧是很難達到這種程度的。
-
3 # 廿希堂—方波
清代時期的瓷器,歷史離現在最近,平時相對容易接觸到;清代瓷器品質高,做工精美,品種豐富,市場認可度高;清代瓷器官窯、民窯(以三代為主的歷代精品)流通變現快等等,所以很多玩家喜愛清代瓷器收藏。
-
4 # 荷蘭淘古瓷
清代瓷器是中國瓷器發展史上的重要時期,尤其以康熙,雍正,乾隆(稱清三代)最為輝煌,瓷器選料上乘,工藝嚴謹,器型豐富,紋飾精美,色彩豔麗,出口創匯巨大。青花瓷選用色料:蘇麻離青”、“平等青”、“回青”、“石子青”等。彩瓷:釩紅,五彩,粉彩,琺琅彩。這些都是瓷器發展的代表階段。因此,清代瓷器是中國瓷器發展的重要時期。尤其以官窯瓷器更為明顯,收藏價值極高。
回覆列表
說實話,清朝的瓷器確實是我們國家的一大文物之一,並且也是我們國家最近這幾年被炒的最熱的文物之一,可以說非常的昂貴,但是很多人確實對於它的歷史以及對於他的設計不是非常的瞭解,今天就來普及一下清朝瓷器的有關知識吧。首先,我們想說明清朝瓷器的整個的發展以及設計已經到達了一個頂峰的狀態,所以說它本身身上所含有的藝術價值就非常的高,這也是能夠被拍賣的這麼高的一個最基礎的一個東西,因為它本身確實是還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所以才能夠被人鑑賞,所以才能夠被這麼多收藏家所收藏。
還有一點就是當時清朝大部分瓷器全部都是宮廷的官窯所燒製的。那個時期的工藝以及設計以及很多的話法,到現在已經失傳了,所以說這個東西確實不能夠僅僅憑藉年代來衡量,並且一件收藏物品的價值並不是它的年代越久遠,它的價值就越高的。所以說這些東西現在就是絕版了,既然不可能在市面上再出現或者是再次生產了,所以說這些東西當然升值價值就非常的高了,所以說這些東西的價格才越炒越高。其次,其實也是清朝的皇帝本身也是特別的善於治理國家,才能有這麼多供人能玩耍的東西。其實如果一個國家在溫飽或者是在很多基礎發展上具有非常大的問題的話,是沒有人會去燒製這麼多的官窯,去燒製這麼多的青花瓶,包括清朝時期有很多工藝已經日趨的完善,日趨的成熟,可以說有很多的琺琅彩以及很多彩色的瓷器,可以說這些瓷瓶都非常的值錢,那就是因為當時國力強盛,所以說當時的統治者才非常的喜歡去燒製這些瓶子去當作裝飾物。就拿乾隆時期來說,那個時期有大量的琺琅彩,主要是因為他本人是一個非常俗氣的人,大家都知道他本人非常的喜歡在字畫上面提自己的詩,或者是籤自己的名,後期有他簽名的一些字畫統統貶值,因為它本身的藝術鑑賞價值並不高,而且本身詩詞的水平也非常的有限。但是因為非常的喜歡,所以說經常也把功夫花在這上面,像這樣的一個人也是非常的喜歡青花瓷或者是一些彩色的瓷的。所以說,當時光要燒製了大量的這樣的東西來討皇帝的開心。一個國家當然要看統治者所喜歡哪個方面,所以說當時的很多官窯以及很多官員都非常的喜歡去研究這樣東西,然後討皇帝開心,所以說這也成了一個國家的一個集體發展的一個目標。當然,其實清朝後期有非常多的彩色瓷瓶,整體的工藝都日趨完善,並且整體的這個製造都非常的完美,所以說才能夠享譽世界這麼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