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有趣的小星星

    月球,天體名稱,人類肉眼所見稱為月亮,中國古時又稱太陰、玄兔、嬋娟、玉盤,是地球的衛星,並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月球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其表面佈滿了由小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38.44萬千米,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可能形成於約45億年前,在地球形成後不久,有關它的起源有幾種假說,得到更多事實證據支援的說法是它形成於地球與火星般大小的天體——“忒伊亞”之間一次巨大撞擊所產生的碎片,在地球外圍聚集而形成的“大碰撞起源說”。

    月球正面大量分佈著由暗色的火山噴出的玄武岩熔岩流充填的巨大撞擊坑,形成了廣闊的平原,稱為“月海”,實際上“月海”中一滴水也沒有。月海的外圍和月海之間夾雜著明亮的、古老的斜長巖高地和顯目的撞擊坑。它是天空中除太陽之外最亮的天體,儘管它呈現非常明亮的白色,但其表面實際很暗,反射率僅略高於舊瀝青。由於月球在天空中非常顯眼,再加上規律性的月相變化,自古以來就對人類文化如神話傳說、宗教信仰、哲學思想、曆法編制、文學藝術和風俗傳統等產生重大影響。

    月球的自轉與公轉的週期相等(稱為潮汐鎖定),因此月球始終以同一面朝向著地球。地球海洋潮汐的產生主要是由於月球引力的作用。由於地球海洋的潮汐作用力與地球自轉的方向相反,地球的自轉總是受到一個極其微弱的作用力在給地球自轉“剎車”,長期積累下來,有充分的證據表明,地球的自轉週期越來越慢,一天的時間極其緩慢地增長,大約幾年增加1秒;由於地球的反作用力,使月球緩慢地距離地球越來越遠,每一年遠離地球大約3.8釐米。月球與太陽的大小比率與距離的比率相近,使得它的視大小與太陽幾乎相同,在日食時月球可以完全遮蔽太陽而形成日全食。

    月球是第一個人類曾經登陸過的地外天體。1958年美國和前蘇聯發射的月球探測器都宣告失敗。1959年前蘇聯和美國分別成功發射了“月球號”和“先驅者號”月球探測器。1969年美國的阿波羅-11號實現了人類首次載人登月,相繼阿波羅-12、14、15、16和17號實現載人登月,一共有12名美國宇航員登上月球開展科學考察、採集月球樣品和埋設長期探測月球的科學儀器,共帶回地球381.7千克月球樣品,大大增長了人類對月球起源、演化的認識。迄今為止人類只有這12名美國宇航員登上了地球以外的天體。

  • 2 # 科技奇聞木子李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兩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月球表面佈滿了由小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38萬千米,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同時它還是地球上除了太陽之外最亮的天體,與太Sunny的赤紅相比,月球呈現出皎潔的白色,加上規律性的月相變化,讓我們對月球充滿遐想。

    大多數人關注月球都是出於月相變化,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一下月相變化:農曆每月的初一或初二是新月(朔月);初二至初七或初八是娥媚月;初八、初九或初九、初十是上弦月;初十至十四或十五是凸月;十五、十六是滿月(望月);十七至二十或二十一是凸月;二十一至二十八或二十九是娥媚月二十九或三十又是新月!

    另外,5月7號的超級月亮不知大家看了沒有,如果沒看到的話就太可惜了,因為今年4次超級到月亮都已經過完了,想要看也只能等待下一年的到來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要那種幾千的,還有哪些學生適合選購的藍芽耳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