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史閱微

    只能退而著書立說,收徒講學,讓自己的思想學說得以傳播。孔子創立的儒學以"仁"和"禮"為核心,不符合春秋時期諸侯富國強兵,在爭霸戰爭中取勝的需要。所以,孔子周遊列強14年,大致走過衛國、宋國、齊國、鄭國、晉國、陳國、蔡國、楚國等地,終究是壯志難酬。他把人生最後的五年時光用在開辦私學和整理古籍文獻上。他是中國最早創辦私學的人,號稱"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他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全面發展"等觀點影響深遠,對當今教育仍有重要啟示作用。他編訂整理的《詩》、《書》、《禮》、《樂》、《易》、《春秋》被稱為“六經”,奉為儒家經典。

  • 2 # 王小小說史

    孔子,後世尊成為孔聖人,春秋時期魯華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最初在魯國仕途是挺順利的,估計孔子自己也是志得意滿,準備一路上去,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但最終因為國內國外各種原因使然,最終功敗垂成,孔子未能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史記》當中給出的理由是齊國的計謀使然。魯國國力大增,引起齊國警懼。齊國有個大夫叫黎鋤的設計,向魯國贈送女樂文馬。魯定公自此荒疏了朝政。孔子心灰意冷,最終離開魯國,從此開始了十四年異國他鄉的顛沛流離。

         孔子周遊列國而,包括他的繼承著孟子同樣周遊列國而不得志向,關鍵原因何在?根本在於儒家學派的治國之道與春秋戰國時社會發展及政治要求南轅北轍!

          對內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是“仁”的具體體現對外“兼愛非攻”,對於國之間來說,春秋戰國的時代發展要求是國與國之間的爭霸,乃至到戰國後期,各國貧苦百姓經歷了百年的戰亂,漸漸形成了歸一大統的民心,而儒家的政治主張與民心完全背離。

    對一國內部,儒家只是那一套“仁政、德政”的說辭,而沒有任何改善民生、增強國力的具體有效措施,哪個國家都不敢以此治理國家,否則必然走向亡國之路。

    儒家的思想在當時的時代社會背景下,只能說是一個脫離現實理想的烏托邦而已,因此,孔子以及孟子不會得到當時任何國家的重用,因為誰用,誰亡國。

  • 3 # 臥聞海棠

    孔子自己曾說過一句話:“道不行,乘桴浮於海。”桴是指的一種小筏子,意思就是如果他的思想得不到認同,他的政治理論得不到實施,那就乘小船到海外去隱居。

    孔子

    這句話聽起來很瀟灑,就跟蘇軾曾經寫過的一首詞裡面寫的一樣:

    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閒處看。

    大意就是我這麼大本事,難道還怕不能施展抱負、建功立業?用我還是不用我,要看天下大勢、看朝廷風向,但是出世還是入世,由我自己掌控。

    蘇軾

    然而,真到了周遊列國都沒有得到重用的時候,孔子又食言了,並沒有實踐之前所說的“乘桴浮於海”的話,而是回到魯國的家裡,開始整理文獻典籍。

    孔子回家之後,主要整理了《詩》《書》《禮》《易》《樂》《春秋》,後世將這六部書統稱為六經。從這個角度看,孔子沒有得到列國重用,反而是件好事。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是孔子的那套政治理論未必就更先進,他提倡“仁”,想恢復“周禮”,事實上週禮並不適合那個時代,孔子如果真的能施展抱負,恐怕不一定是好事。其次是他整理的那些文獻典籍,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比如特別是《詩經》《易經》《尚書》《春秋》,在文學、哲學、史學上的地位非常重要。

    六經(樂經失傳)

    孔子自己學識豐富,在學術界也有隆重的威望,他自稱:“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他確實應該這麼做,一時的政治前途,不過是歷史長河中一朵轉瞬即逝的浪花,而他為中國傳統文化所做的貢獻,卻可以永載史冊。

  • 4 # 夏雨風

    處在春秋戰國之交,孔子以54高齡帶領弟子走遊天下,諸侯各國既使以禮相待,也是行尊重長者丶學者之禮,更多是以民間人士看待。在這種情形下,孔子以"威武不能屈丶富貴不能淫丶貧窮不能移"的做人信條要求弟子,行萬里路,讀萬里書,百折不撓,勇往直前。

    在長達十四年的艱苦爬山涉水的輾轉中,認真地記錄華夏大地一山一水,記載全國各地風士人情,收錄民間神話丶詩歌丶八卦傳聞丶各地風俗習慣。這些都為未來坐下編輯四書五經丶編寫《魯國春秋》丶為易經做序丶統一制訂周禮丶周樂等,打下堅實的基礎。

    沒有十四年的周遊天下,也就沒有最後5年的衝刺,成全孔夫子的偉大教育家丶思想家丶儒家鼻祖的歷史地位。

    孔夫子周遊天下,不僅改變了個人和儒家的地位,也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發展軌跡和國格。孔夫子是舉世公認的古代最偉大的教育聖人!

  • 5 # 李vincent

    孔子的做法在當時已經是最佳了。

    著書立傳,述而不作

    教書育人,三千學徒

    在當時,沒有更好的了。

  • 6 # 北派說書人

    你說孔子周遊列國?孔子到底周遊了幾個列國?滿打滿算只是在山東、河北、河南方向轉了一圈,名聲只是在魯地高上幾分,而且那還是自己為官的時候及後來儒家子弟後人所傳頌的,儒家真正被重用的時候,也不過時漢武帝時期的罷黜百家,那時候的漢武帝還猶猶豫豫的,更為有意思的是,漢武帝時期的儒家學派已經不是什麼孔子口中的那樣了,而是改良版的,他們吸收了法家治國的優點,運用了拿來主義,將儒家思想做了一番改版的升級,畢竟當時秦始皇治國,一些儒家沒有的優點已經凸顯了出來,這也就是為何在後來漢朝時期,儒家也有鐵血一面的原因。

    孔子周遊列國,為何那時候沒有國君重用他,也有多方面的原因的,首先,儒家裡邊的一些規矩,確實很適合治國,但是有很多的地方不適合一些貪婪且有戰略眼光的帝王,春秋時期的帝王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尚武的,其次就是那時候周朝留下來的分封制,也是不適合儒家學派的發揚,所以很多的諸侯國甚至有牴觸心理,直到漢朝時期,分封制消除,實行了法家學派制定的郡縣制,這樣一來,也觸犯不了門閥勢力的利益,所以得以在那個時候順利展開。

  • 7 # pearden

    不知道孔子該怎麼做,因為他是聖人。

    不過我會開導他,沒獲得經歷,就提升閱歷。周遊列國不香嗎?我可遇不可求呢!

  • 8 # 靈玉一休

    孔子的思想是注重於“禮”。對於當時,春秋時期的動盪年代是不符合時代的潮流的,他立志與恢復西周時期的禮制。但是當時周王已經是名存實亡的,要當時的諸侯爭霸的年代採用他的思想是不可能也是不可行的。所以孔子只能藉助於教育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其實我們現在沿用和推崇的儒家思想主要就是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把德育放在第一,熱愛祖國等等。

  • 9 # 軒窗聽雨古詩文

    孔子周遊列國卻沒有受到重用,該怎麼做?我想應該是可以擇一處弘揚大義或者根據時勢選擇霸主實現政治理想。

    為什麼這樣說呢?首先你要了解孔子的人物生平。孔子這一稱呼是其成名後別人予以的尊稱,其名孔丘,字仲尼,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孔丘的父親因為勇猛,立有戰功,因而被授予陬邑大夫,雖是當時最低等的大夫,但也算讓家族進入了士人行列。因此在那個時代也為孔丘積累了一定的資源,後來不少人也是看重這一點而願意傳授知識給他。

    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賢人七十二。他是儒家學說的創始人,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的哲學思想是提倡“仁義”,“禮樂”,希望透過“德治教化”和“君以民為體”來治理天下。可春秋戰國時期又是十分的急功近利,各國皆崇尚霸道。因此他的治國理念往往與之背道而馳,雖然前期因長居於魯國又有才學而受到重用,可一旦在列國遊走時就會發現政治抱負很難與當權者契合,尤其是當時各國王公貴族無不希望自己手中的權力更大些,又豈會聽從孔子那一套“仁義禮智、德治教化”。

    孔子的儒學思想現已滲入到華人的生活,文化各個領域當中,可見其在當時是多麼的具有先知。所以說周遊列國不受重用也可以退守繼續興辦私學,弘揚大義。政治上的不如意並不能阻隔其思想上的昇華。而且其門下弟子眾多,後來也確實驗證了不少人皆成為了列國的高官棟樑,如顏回、仲由、曾參等。這是一條不錯的選擇,至少後世得以驗證。遠離政治權謀,醉心知識的傳承也不失為後世頌揚的大家。

    而之所以說也可以擇霸主實施政治理想,這就需要孔子在政治中進行斡旋。離開魯國以後,孔子率眾弟子周遊列國,輾轉於衛、曹、宋、鄭、陳、蔡、葉、楚等地,然而均未獲重用。他的理想抱負基於“德治”“禮治”的實現。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皆想成為霸主,這是一個不同於周天子還能號令天下的時代。只有最終的霸主一統天下後才會採納這樣的治國理念。因為天子需要用儒家思想來約束眾人,民要守禮,臣要忠君,這樣天下才會太平,政權才會穩定。而這一切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肯定需要一個過程。所以說需要先扶持一位君王,鞏固政權、強盛國家後才有可能實現最終的抱負。可是,誰又能料定事事如人意呢!

  • 10 # 中國經史典故研創詩圈

    古典昭今(詩音華)回答:

    (一)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是東周時期春秋戰國時代。孔子 出生在春秋末期轉戰國初期,周遊列國,主要是為了實現他政治主張和追求目標:克己復禮,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孔子周遊列國,以及他的繼承者孟子亦遊國說國,之所以不得志,被拒於千里之外,關鍵原因:儒家學派治國之道與春秋戰國,即整個東周時期的政治制度、社會發展要求不相一致。即“德治禮治”具體體現在“仁政”:對內主張“仁政以德和禮”即用道德禮教來施政,即王道治國。但列國之間,相互爭霸,用的是怎麼稱強取霸,怎麼窮兵黷武,怎麼欺小凌弱,爭當霸國天下。戰國後期,各國貧民百姓歷經了數百年的戰火,漸漸形成思歸大統,實現和平是民心所向,不願不希望四分五裂的周王朝再繼續統治下去,盼望新的進步的朝代出現。

    孔子恢復“周禮周制度周復辟”,對於春秋戰國動盪年代是不符合此時代潮流。因當時周王或周朝己名存實亡了。要當時諸侯相互爭霸相互兼併這個實際而採用他的上述思想是完全不可能的,是南轅北轍的。當然,孔子也正是為恢復周王朝以往興盛的大統,不搞分裂讓國民免刀兵。可惜大勢所趨,任何朝代都有它的盡數!

    (二)

    被列國皆拒於千里之外使孔子改變,可以說是他人生最大轉折點,是件大好事!他改成收徒講學,開私人成學派辦學講習之先河,藉助教育治學來實現自己政治主張和理想抱負。

    十四年千難萬險,爬山涉水,挫折困厄的周遊列國,是他的長期實踐,得到淵博知識和理論真諦。為他編撰《詩·書·禮·樂·易》以及修定《魯國春秋》即六經提供豐富充足的素材和史料。全國風土人情、民間神話、詩歌八卦、風俗俚語,這些都是他後來著書立說或者訂周禮周樂的材料基礎。沒有多年周遊天下,沒有多年來挫拆困境,就不可能造就一代聖人先師,古代偉大教育思想家及儒家鼻祖!

    孔子長期聚徒講學,便培養造就“弟子三幹,身通六藝賢者七十二人”,桃李滿天下,棋佈四方八面,由於弟子活動形成儒家學派。學說以仁為核心,以禮為手段。“祖述堯·舜,憲章文·武。”這些思想最適應封建社會或統一的國體統治服務,因為她對國家或社會的穩固,人與人之間和諧等都有補益幫助。所以漢代董仲舒補充修正系統化,便成為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被稱為國粹而實行了二千多年,孔子後來被尊奉為“大成至聖先師”!

    ——古典昭今(詩音華)

  • 11 # 朱八戒CC

    孔子周遊列國大約經過衛國、齊國、宋國、楚國等十個國家左右。因他的政治主張過於超前先進,與當時社會動亂的現實不相適應。孔子的思想沒有得到諸侯國君的重用,對他只是敬而遠之。面對殘酷的現實,孔子並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而是百折不撓,繼續勇往前行,以實現他遠大的理想抱負。

    孔子從五十五歲的天命之年邁出的第一步,到六十八歲古稀之年回到魯國,十四年的坎坷曲折,風風雨雨,有著怎樣的悲歡離合,奇恥大辱,我們難以想象。

    孔子也知道自己的政治願望難以實現,也知道自己的年事以高生死未卜。但是他無所畏懼,迎難而上,知其不可而為之。仍然帶著弟子行萬里路,讀聖賢書。這是多麼的堅強意志,又是多麼堅韌的恆心毅力。

    孔子一邊尋找各種機會和方式向各國諸侯推行他的德治教化,一邊招收弟子,開壇講學。以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將來實施他的為政以德,治國平天下。

    孔子的這一十四年,一路走來很不容易。他沒有虛度年華,也並不是碌碌無為。而是潛心地收集著各國的人文歷史,尋訪各國的歷史遺蹟。彙集著西周以來五百餘年的詩詞歌賦三千多首,後來精選三百零五首編輯成《詩經》。瞭解各地風俗習慣及相關的易學文化,並掌握一手重要的資料。為他日後寫《春秋》編五經,提供了很多的素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孔子在此期間,以藉助他的教育實現他人生的理想。他的弟子三千,賢能七十二,孔門十哲,很大一部分是在這一階段培養出來的。他該做的已經做到了最大的努力,他創造的儒家是諸子百家有代表性的首當其一。四書五經的陸續問世,形成了儒家學派完整的思想體系,為中華傳統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孔子十四年的歷經磨難,看起來一事無成,無所作為,實際上很有成就,大有作為。正是因為這段屈辱的人生經歷,才有著他後來五年巨大的收穫。成就了他的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他以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名垂千古,永載史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家殷謙為何轉做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