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徐澤旭心理師

    首先你要明白,讓你自卑的究竟是什麼?

    很多時候大家認為自卑的相反面是自信。

    但其實不是。

    什麼是自信呢?自信就是當我們無數次的重複做一件事情,我們會對做這件事情有自信。

    比如說我是一個鐵匠。我打鐵打了一輩子。幫你問我打鐵的內容,我會斬釘截鐵的告訴你。因為我很自信。

    同樣的,如果我們在自己工作的領域,工作了數十年。那當別人問我們某一個工作當中的疑問,我們會立刻告訴對方答案。對那個答案還非常的有信心,這叫自信。

    當我們曾經站在人前面無數次的講話,於是我們變成一個能說會道的人,我的能說會道就是自信。

    並不是因為我們自信而能做到,而是因為我們做過,經歷過,體驗過,失敗過,改正過,進步過,取得小小的成功過,所以我們才自信。

    而自卑是什麼呢?自卑和自尊其實才是一對兒的。

    自卑是低自尊,就是說我好像不值得存在,不值得擁有,我不值得成功,我沒有資格說話。這叫自卑。

    但實際上我們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天生的那份自尊是一樣的,叫生命的尊嚴。只要我們活著,我們就有一份生命的尊嚴。

    但人跟人擅長的事情真的不一樣,所以我們自信的方面,是不同的

    比如說一個技術男,他自信的是技術。你讓他去公眾演講他很可能不會,但公眾演講家有幾個能有科研成果呢?

    所以與其去變成一個看上去自信的人,不如看一看自己可以在哪個方面有自信。我們從降生到這個世界上。一直活到此時此刻,我們總會有一些做到的事情或者成功的經驗,那些就是我們內在寶貴的財富和資源。把我們對於自己的認識建立在這些資源上,就可能會支援我們去找到我們所擅長的東西,我們並不需要在所有的領域都是頂尖的。

    我們只需要透過去擅長一件事,看到自己擁有某些可能性,就足夠了

    當然當我們已經習慣了打擊自己,突然間去褒獎和肯定自己是有困難的。

    這就是另一層,就是通常我們對待自己的方式都會帶來某一些心理滿足。那我們用自卑的方式會滿足自己什麼呢?

    比如說也許會讓我們避免衝突,讓我們處在一個雖然不太舒服但相對安全的位置。會讓我們避免競爭,會讓我們得到更多的關注,或者讓我們得到更多的幫助。

    這些方面都叫症狀獲益。所以想要走出自卑,首先可能要看的更清晰。更瞭解自己。明白自己內心處在一個怎樣的狀態,同時去維護自己生命的尊嚴,然後發現自己值得自信的地方。

  • 2 # 月亮的情人1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自卑是指與他人比較時,由於低估自己而產生的情緒體驗。想要緩解自卑感,首先你要正確認識自卑感,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Alfred Adler的研究表明:人生本來並不是完整無缺的,有缺陷就會產生自卑,而自卑能摧毀—個人,使人自暴自棄或發生精神疾病;另一方面它能夠使人發憤圖強,振作精神迎頭趕上,如此解決原始缺陷和追求優越之間的矛盾。Adler認為,人對某些缺陷的補償是自卑的重要內容和表現。比如說一個器官有缺陷的人會產生自卑情結令他盡最大的努力去補償以取得優越。也就是說,人從幼兒時期起,由於無力、無能和無知,必須依附父母和周圍世界,就會不自覺產生自卑感。但是自卑感是有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會令人孤獨無助、自暴自棄,而另一方面則會帶來“追求優越”的缺陷補償,是人們積極追求向上的基本動力之一。所以,正確地認識自卑,是緩解自卑感的第一步。

    在你能夠正視自身自卑感之後,你還可以透過一些心理操作辦法來緩解自卑感,因為自卑的反面是自信,你可以首先對自己進行一個自我認知,即我是誰,我擅長什麼,我有什麼優點,有哪些不足需要改進,需要注意的是,自我認知一定要選擇恰當的參照物,提倡多進行自身成長曆程的縱向比較,這樣的話,你就會對自我價值肯定的部分多一些。然後,你還可以在紙上列出你需要做的事情的單子,先完成容易做到的,再是需要努力能夠做到的,最後是難度比較大,除了需要自己努力以外還需要社會環境幫助才能完成的,這樣循序漸進,你就能夠體會到越來越多的自我價值感,慢慢克服自卑。第三,你還可以建立一個良好的社交關係,透過與一些你覺得信任的人(有時候甚至是陌生人)溝通交流你的自卑體驗,進行回想出讓你產生自卑感的童年生活經歷,生活經驗的增加會讓你去改變對那件事情的認知,從而減緩你的自卑感。最好的辦法是,按照 Adler所說,你不僅能夠正確認識自卑,而且能夠利用“自卑”來“追求卓越”,須知“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貝多芬耳聾而成“樂聖”,愛迪生失敗千次才發明電燈,你應該多對這些人的事蹟進行學習,進而改變你原有的價值觀,提升對自己價值的自我評價,這樣你的自卑感就能夠慢慢減輕。

  • 3 # 談情說愛love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你的問題是“怎麼緩解自身卑微感”,從你的提中感覺到你不自信,你感覺自身卑微。我們可能地位暫時低下,可不能反映我們卑微,別人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沒必要覺得自己卑微。現實生活中很多成功人都是從農村走出來的,例如馬雲,從鄉下經過三年的高考,最後考上浙江師範大學,經過無數次的失敗後成為今天中國首富。他自信,相信自己能成功,如果不相信自己,他為什麼經歷了三次高考;如果不相信自己,經過無數次的失敗後,仍然堅持。自信很重要,它讓我們有堅持下去,超越自我,超越他人的勇氣。自己的地位低下,人微言輕是可改變的,只要自己足夠的努力,堅持下去,總有一天,別人不再小瞧你。所以我們要自信,要努力,要堅持,別人能成功,自己也會成功。

  • 4 # 成長生存迷惑指導

    人生不需要外求

    遵從自己的內心不斷進步精進修行進化發展

    則假以時日

    你一定會不遠某一天看到一個樂觀自信自立自強的自己

    做夠本物天地暢然

  • 5 # HAppy女孩

    自卑的人總是在乎自己的缺點不足

    我覺得在生活中,去做自己高興的事

    想做的事

    在一次次的樂趣和小成功小成就面前

    你的自信也就一次次的建立了

    量變會產生質變的

  • 6 # 李慶建853

    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經歷,因為父母工作的關係,小學時候換了三個學校,從小沒有特別好的玩伴;初中高中學業壓力大,一到關鍵考試就掉鏈子,這導致我後來自卑感越來越重。

    大學畢業後在蘇州找了一份工作,因為能力有限,這份工作幹了三年,同個公司換了三個崗位。工作第二年,因緣際會之下參加了蘇州的一個義工組織,後來又認識了慈濟。在做義工(慈濟稱志工)的過程中,我慢慢增加了信心,能力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在別人的需要裡看到自己的價值,我們為什麼有卑微感,一部分原因是我們自己覺得對於親人朋友,我們沒有大的價值,甚至覺得我們自己不重要。自尊水平低,自卑感就會很強。

    建議去做義工,可以是社會服務,也可以就近照顧身邊的人,比如鄰居。一開始不用多,從一位開始,堅持做。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多看看自己擁有的,少看自己沒有的。感恩我們擁有的一切,並善用我們擁有的東西,去做有意義的事情。

    比如:

    1,我有健壯的身體,我付出體力為家人賺更多錢。

    2,我會做菜,我為家人烹調出美味的佳餚。

    3,我會開導別人,我幫家族裡的親戚關心他們的孩子……

  • 7 # 糖糖Sonya

    Hello,首先非常高興回答題主的問題,針對“怎麼緩解自身卑微感?”這個問題,以下是我的回答。

    1.如何看待卑微感

    每個人都有卑微感,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沒有內在的那種卑微感,我們人類不會敬畏生命,不會尊重自然,不會意識到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也更不會在面對環境的限制下,創造出汽車(面對長途距離而產生的卑微感)、電腦(面對無法異地傳遞資訊所產生的卑微感)、高樓(面對有限的居住土地而產生的卑微感)等現代科技。因此,我們內在的卑微感為我們解決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大問題(即處理好我們與發展的關係、我們與他人的關係、男性與女性的關係)提供了主要動力。

    2.卑微感通常來自於我們的假性自我

    可以理解這種卑微的感覺,這種自卑的心理往往來自於我們的假性自我。

    也就是說,通常小時候父母習慣於將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孩子身上,對孩子有很多束縛與要求,並且讓孩子產生“如果不聽父母的話,父母就不愛我”的意識,就會使孩子發展出假性自我/自體。這樣的孩子通常需要不斷地去確認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才能來定義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而很好的發展出真性自我的孩子則是從自我真實內心出發,去定義自己是誰。

    同時,傾向於假性自我的孩子往往小時候在父母身上獲得的肯定和鼓勵不足,因而在面對事物感覺不自信、無助的同時總會陷入對他人否定自己的焦慮。因為在他們看來,當他人否定自己時,往往意味著自己會失去他人的關注和愛,畢竟他們小時候就認為自己沒做好父母就會不愛自己。這也符合大部分中國父母的教育理念——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教育多過於親密、嚴肅地要求與否定多過於積極地鼓勵與肯定。

    所以,面對這份自卑與焦慮,首先看到對父母及他人的那份愛、那份認同的渴望,任何人都有資格去表達自我的需要與情感,任何人都有能力、有資格去過輕鬆、愉快的生活。

    3.如何緩解卑微感

    (1)停止大腦思考,讓自己平靜下來

    面對這種不太舒服的情緒體驗,我會先讓自己先做幾個深呼吸讓自己保持一個相對平靜的狀態,假如這種情緒體驗很激烈以至於我難以平靜,那我也許會配合一些小範圍的運動,比如做幾個深蹲,在戶外的話可以繞著房子慢跑一圈,總之讓自己平靜,並且讓大腦暫停過多的思考。

    (2)覺察感受

    然後我會坐下或躺下,靜靜的覺察這種體驗在我身上發生了什麼。我可能會讓自己以一個抽離自身的狀態,不帶任何評判,作為一個“中立”的第三方觀察著自己,看看我的心臟是什麼感覺?感覺身體各個部位有什麼感覺?是發熱?發癢?充血?我會感覺這股能量在身體中流動。

    (3)探索情緒背後

    慢慢的,我會開始探索,我這種情緒的背後是什麼。就如我前面說的,探索情緒背後是不是渴望被肯定、被認可、被關注與被愛;探索一下內心自己對自己的否定;內心觀想一下自己看自己的畫面,讓自己看到那個自己,畫面中,那個自己幾歲?他呈現什麼狀態?他需要人擁抱嗎?他需要什麼支援?嘗試著去照護他,去擁抱他。當然,這一系列的探索是我在足夠平靜、足夠放鬆的情況下與身體之間的對話。

    我會在這種探索的同時繼續覺察和體驗其中的感覺,同樣不做任何評判,接納這些感覺在我的身體中流動。

    (4)輸入正面信念

    嘗試在平靜中輸入一些正向的信念(這與雞湯不同,這是一場心靈的對話),比如:一開始可以告訴自己,雖然我覺得我很焦慮/低落/難過/委屈,但我可以放下,我權力選擇釋放這種感受,我選擇輕鬆快樂的活著。慢慢地可以再編輯一些更直接且正面的語言,比如:我有權力接納我自己,我有權力被別人接納等等讓自己更多的體驗外界的接納。

    最後當感覺比一開始好很多的時候,我或許會出去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以及對自己表達一些感謝或愛意,可以聽一些放鬆的音樂等等。

    此外,可以定期做一些正念冥想,調整健康的生活作息,飲用健康的綠色食物等等;假如這種情緒狀態很嚴重,通常意味著過去的某些負面經歷需要處理,嘗試去處理和療愈,可以尋求心理諮詢/治療;假如狀態一直持續,並且很嚴重,那我或許會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 8 # 5240036

    我覺得覺得卑微應該多讀書,如果是學生,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學就算不能完全改變命運,也有提升。如果出來工作,讀一些和本專業有關的書提升一下業務水平。如果再有空看點投資理財的書,學學炒股,有點閒錢,炒點小股,做個短線,一買一賣賺幾百塊錢到一兩千塊錢,一個月也有幾千塊錢收入。可以補貼工資的不足,做個零花錢,攢起來也行,有時候買點要買又捨不得買的東西,提升幸福感。

  • 9 # 天行者

    人生來不是卑微的,人人都是一樣。那我們從問題的起源開始,自身的卑微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然後找解決辦法。卑微感可能是在很牛逼的人旁邊,感到卑微,那你就讓自己做到更好,在自己放棄時,想卑微感帶來的痛苦,去克服他。如果其他的原因,就可以去做別的事,轉移注意力

  • 10 # 任宏的短文分享

    接納自己,我就是我,不完美,有缺陷,甚至有一點糟糕……但,那又怎麼樣,我就是我,做好自己,不妨礙別人,不危害社會,保持內心的良善,做真正能讓自己感到身心愉悅的事情。

    畢竟,小螞蟻也要走出地面迎接Sunny!

  • 11 # 雁過無痕2020

    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躁狂症以及雙向情感障礙等所有所謂心理疾病的真相

    心理問題是當前非常嚴重的一個社會現象,尤其是在孩子中越來越多,讓人痛心疾首。多少人痛苦到絕望,多少家庭瀕臨崩潰,而大多數人還矇在鼓裡,不知道真相和出路,真是太可怕了!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所有所謂的心理問題,無論什麼型別,無論有多嚴重,無論症狀多麼複雜,其實根本都不存在。這些所謂心理疾病為什麼很難治癒?是因為我們一直在解決一個本身並不存在的問題,這怎麼可能解決呢?這樣做的結果,只會造成更多更嚴重的問題。道理一說都明白,所有負面情緒本來就是所有人都有的正常情緒,就像呼吸一樣。大家如果非要去解決的話,只能把生命解決掉,這就是很多人最終選擇走向絕路的原因。一般的人遇到負面情緒很快就放下了,但我們不行,非要解決它,哪怕魚死網破,結果越來越嚴重。殊不知,不去解決問題,轉而放下問題就不需要解決的。無論生活中多麼艱難,沒有什麼放不下的。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什麼都帶不走。

    人生就是一場戲,何苦這麼認真,何苦與自己過不去。

    其實,現實中比你情況糟糕的人多的是,一般人沒有當回事,沒有拿起來,咱們不但拿了起來,還不願放下。只要放下了就沒有痛苦了。要說放不下,誰也沒有辦法。但痛苦有辦法,痛夠了自然就放下了,話糙理不糙。

    我要告訴大家,選擇結束生命是一個極其錯誤的選擇。結束生命這並不是痛苦的結束,而恰恰是另一個沒有盡頭的無盡痛苦的開始。生命永遠不會結束,每一段生命都有它的意義。

    言歸正傳,這些所謂心理問題的本質和真相又是什麼呢?如果如果我們弄明白了這個,所有所謂心理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因為實際上它本身並不存在,當然也就沒什麼要解決的。

    有人說,怎麼會不存在呢?我們內心煎熬的痛苦多麼真實,我們現實面臨的問題實實在在,我們就是睡不著覺,我們身上的症狀和疾病也是真實的,我的人生就是看不到任何希望等等不一而足,這些痛苦就是明明存在啊?說不存在不是自欺欺人嗎?

    是的,對你來說,一切都是那麼真實。我想說的是,這些所謂真實情況都只是結果而已,並非原因,也只是表面現象,並非本質。它們並非一成不變。我們要解決這些所謂心理問題,必須從根源上入手。大家無論透過心理諮詢還是藥物治療,都是在用現象解決現象,用問題解決問題。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不斷加重問題。

    所有的心理問題,無論什麼樣的負面情緒,都會表現為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頭腦思維,想個不停,吃不下,睡不著,身心疲憊,就想去想明白,結果越想越多,惡性迴圈,無法控制,直至崩潰。這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能量會逐漸被耗盡,就越來越失去了對自己思維的控制能力,最後甚至連自己的生命都打算放棄,那是低能量狀態的幻想。在那種能量狀態下,就是一個芝麻都變作一座大山把自己壓垮。

    這種情況下,唯有提升能量才能改變。這個能量,不光是吃飯和休息,更重要的是停止負能量(負面思維)的侵蝕,不斷提升正能量。就是必須打破惡性迴圈,停止思考(你是永遠想不完,也永遠想不出結果的),並轉向正向思維,積聚能量。有了正能量,就能掌控自己的思維,掌控自己生命的一切。有了正能量,過去那些困擾你的問題就由西瓜變成了芝麻。

    那麼,如何停止頭腦思維呢?我們就是控制不住想啊!其實,控制不了頭腦就是因為負能量(表現為所有負面情緒)太強大了,我們被負能量所控制了。由於不同人負能量所表現的負面情緒不一樣,軀體症狀更是千奇百怪,也就有了各種所謂心理問題的病名,其實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只要抓住了本質,所有所謂心理問題自然就不存在了,也根本就不需要去解決,因為沒有什麼需要解決的。無論你是什麼情況,無論有多嚴重,無論現實問題多麼真實和難以解決,無論軀體上有任何嚴重,哪怕得了絕症,根源都只有一個,解決辦法也只有一個。找到了根源,人生中一切問題都是肥皂泡。

    根源是什麼呢?根源在於錯誤的三觀,追求了錯誤的價值。當前,可以說世界上99%的人追求的是錯誤的。追求物質,各種慾望,色情,不孝,不珍惜生命,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奉獻而非索取、壓力大(非要追求一個特定的目標或要求)。由於這些錯誤的三觀,導致我們心裡每一個念頭、所說、所行都是衝著慾望和索取去的。大家每一個負面情緒後面都一定有一個慾望。還有很多家長自己還把這些錯誤觀念強加給孩子,自己把孩子害了還怨天尤人,還埋怨孩子。我們所有的慾望和負面情緒都是負能量,都會不斷糾纏與放大,最終正能量越來越少,甚至發展到我們以負能量為榮,以正能量為恥。這不就是現在社會的普遍現象嗎?為什麼大多數人活得很痛苦?這就是總根源。每個人表現不一樣,有的身體得病,有人心理得病,有人遭受挫折或災難等等。

    你活在夢境裡,唯有醒來。誰能把夢境解決了?醒來就是,有啥好解決的?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必須要明白自己錯在哪了,要明白沒有誰在懲罰你,都是自己的錯。宇宙是最公平的,如果你錯了還能快樂,那才真是沒天理了。其實,外面誰都沒有錯,都是你自己的錯,不要怨天尤人,只能反省自己。什麼原生家庭理論,根本不存在,都是害人的理論。自己的命運是自己做主,不要給自己找任何理由和藉口。不要以為是家庭環境原因、是別人欺負你你害你、是人際關係緊張、沒有錢、壓力大、身體疾病等等一切現實問題造成的。錯了,這些問題也都是現象,都是錯誤三觀的結果,和你的心理問題一樣都是同一根源的結果,都是表象,都有一個共同的錯誤的根。即便這些問題被解決,你的心理問題照樣存在,而且還會出現更大的問題來提醒你。

    每一個痛苦,都是來提醒你錯了,讓你趕快回頭。一旦回頭,痛苦就失去了存在價值。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你一天不回頭,痛苦就會如影隨形。每一個痛苦的背後,都有一個執著,都有一個慾望。唯有放下執著,放下慾望。過去的已經過去,一切都是咎由自取,沒有人傷害過你,也沒有人能夠傷害到你,坦然接受自己當前面對的一切,這是自己過去所做的果實,已經無法改變。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知錯改錯,從當下開始保持正能量的心念、語言、和行為,不再傳播和釋負能量,包括家裡和網際網路上,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家務做起,幫助他人,奉獻自己,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慾望,放下物慾執著,孝敬父母,愛惜所有生命,敬畏自然,這些本來就是人生的真諦,迴歸人的本性,這些正能量越來越多,你的未來自然就會改變,幸福快樂就已經上路了。哪裡還會有什麼心理問題?哪裡還有什麼人生問題需要解決?哪裡還有痛苦?哪裡還有不平?

    還有,孩子有問題的父母,求您放過孩子,放下孩子,不要管的太多,給孩子正確的人生觀教育,還孩子自由,別給孩子過多壓力。網際網路一代,少接觸電子遊戲和色情網站等成癮東西,也別再用藥物殘害孩子了!!!

    認為自己存在所謂心理問題,並想辦法去解決它,是所有痛苦的真正原因和開始,隨著解決的過程,痛苦越來越大。這就是正常人與所謂心理疾病的人的根本區別。人生中所有現實問題都一樣如此,不解決是最好的解決。無為而無不為。大多數人活反了,所以痛苦。

    很多人都說放不下,沒有什麼是放不下的,人死的時候都的放下,沒有誰能把它帶走。不放下就得繼續揹著,繼續痛苦,沒有選擇,也沒人能幫你放下。放下的唯一方法就是接納,接納別人和自己經歷的一切,接納一切可能的發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感覺白居易人品、詩歌都超過元稹,為何世稱“元白”而不是“白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