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城逸家1223
-
2 # 乾坤書書
元稹和白居易是中唐時期的著名詩人,二人並稱“元白”,但文學史上對二人的評價卻迥然不同。
關於這點《舊唐書·自居易傳》評論已見一斑:“若品調律度,揚確古今,賢不肖皆賞其文,未如元、白之盛也。昔建安才子,始定霸於曹、劉:永明辭宗,先讓功於沈、謝。元和主盟,微之、樂天麗已。臣觀元之制策,自之奏議,極文章之壺奧,盡治亂之根萎。非徒謠頌之片言,《盤盂》之小說。就文觀行,居易為優。放心於自得之場,置器於必安之地。優遊卒歲,不亦賢乎!”
此外,白居易還受到了宋人的推崇、學習。他灑脫自足的人生態度、閒適優遊的生活方式、獨具特色的詩文創作都對北宋時期的文人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以至於北宋初期的文學具有明顯的白氏“君子”風格。
與白居易“君子”形象不同的是,在世人眼中元稹則多被認為是“《鶯鶯傳》中的始亂終棄負心漢的故事,很像元稹這種小人做出來的事情”的“小人”。宋代以來,提起元稹,我們見到的都是諷刺、挖苦、批評。石介曾在《上郭殿院書》中發難說元稹 “君子鄙之,史臣譏之,萬世之下,為後人賤”。
可見,元稹在人們眼中的形象有多差,差得人們都不願意傳唱其作品了,要不你看自居易的詩文集幾乎完整地儲存下來,而且詩歌廣為傳唱,幾乎婦孺皆知。而元稹的詩句除了“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等少數外,為人所知者寥寥。
強烈的形象反差,是因為元稹“詩”不如人嗎?
元稹既然與白居易並稱“元白”,那自然不是浪得虛名,他的詩得到時人及後人的高度評價,如劉禹錫贊元稹詩章有如“錦繡堆”,“文章似錦氣如虹”;就是白居易本人對元稹詩章倍加推崇,“句句妍辭綴色絲”;韋縠說元稹的詩美麗的詞句豔如五彩斑斕的春天;李恆贊元稹詞美可比謝靈運、鮑照;南豐先生、曾鞏(子固)說元稹詩“富豔”。
由此可見,元稹的詩那可不是蓋的!至少不比白居易差多少,那為什麼被認定為“小人”呢?還是那句老話,人品問題!
人品問題!——不是無情,而是多情!
元稹一生感情生活豐富,風流多情。在元稹二十一歲那年,他在蒲州當了一個小官,並在此地戀上了一家境富裕的崔姓少女,據說此女真名為“崔雙文”,我們就以崔鶯鶯稱呼她吧。崔鶯鶯美麗聰慧,是元稹的初戀,雖然最後沒有在一起,但是不都說最美不過初戀嗎?不過這段情,他為自己定位了“負心漢”的小人形象。
此後,元稹始亂終棄,迎娶了太子少保的女兒韋叢,當時的他功名未成,家境貧寒,而書香門第的妻子非常賢惠。就像後來他回憶的那樣,“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妻子對丈夫百般心疼照顧。度過了幾年貧賤夫妻百事哀,卻琴瑟和諧的日子。一年以後元稹就與白居易同登書判撥萃科,併成為秘書省校書郎。可見這樁婚姻對他的政治的確是有幫助的,而且效果很明顯。
但在元稹即將功成名就的時候,韋叢卻突然去了。共患難卻不能共享福,詩人只能常常終夜不眠,想著妻子種種好處,於是他寫下了最負盛名的《遣悲懷三首》,其中最出色的詩句之一就是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詩句場面恢弘瑰奇,感情真摯。令古往今來無數男女動容。
但就是這樣“深情”的元稹,喪妻不久,又戀上唐代大才女——薛濤。薛濤是蜀中才女,也是官妓,善作詩,善音律。那年薛濤38歲,元稹27歲。他們詩詞唱和,互相欣賞,並山盟海誓,不日就來接薛濤。
可惜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到最後元稹並未按約定回來找薛濤,因為他又迷上了劉彩春。元和十年(815)左右,元稹又與裴淑成婚,此時元稹三十七歲,離妻子死去僅僅四年。不過,元稹的負心薄倖似有報應,先後曾有八個子女,七個一一夭折,只剩下一個女兒。
豈其多情哉,實多詐而已矣
綜觀元稹的每一段姻緣,都柔情似水,每一次的深情,看似都是真摯的。也許這些,就是元稹的感情,不是無情,只是多情。
不過,近代國學大師陳寅恪,則認為元稹根本不是多情而是多奸詐。他在《元白詩箋證稿》中說:“微之年十五以明經擢第,而其後復舉制科者,乃改正其由明經出身之途徑,正如其棄寒族之雙文,而婚高門之韋氏。於仕於婚,皆不憚改轍,以增高其政治社會之地位者也。抑更推言之,微之之貶江陵,實由忤觸權貴閹宦,及其淪謫既久,忽爾變節,乃競幹諛近幸,致身通顯。則其仕宦,亦與婚姻同一無節操之守。惟窺時趨勢,以取利自肥耳。綜其一生行跡,巧宦固不待言,而巧婚尤為可惡也,豈其多情哉,實多詐而已矣”。
-
3 # 雲莊居士
白居易、元稹,同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文學觀點相似,作品風格也相近,被時人和後人並稱為“元白”。
既然是並稱,為何是“元白”而不是“白元”呢?其中有什麼講究?針對於此,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觀點說白居易為人謙虛,總是自稱“元白”,還表達了對元稹的拳拳之情。有觀點認為時人對元稹的看重,歷史上的“元白”和後人眼中的“元白”,還是有所不同,元稹在散文、傳奇小說方面也有很深造詣。
有不少專家認為,從聲韻學觀點來看,並稱作家名序排列,一般是平仄錯開,前平後仄,讀起來音韻頓挫,好聽順口。而仄聲在後,聽起來短促有力。譬如“屈宋”(屈原、宋玉)、“李杜”(李白、杜甫)、“韓孟”(韓愈、孟郊)、“韓柳”(韓愈、柳宗元)。而白居易的“白”字,在唐代是念入聲的,是一個仄聲字。
白居易作為中唐大詩人,和當時諸多有名詩人都有交集,除了元稹外,還有劉禹錫。而白居易和劉禹錫,一個“詩魔”,一個“詩豪”,並稱為“劉白”。白居易自己在《〈劉白唱和集〉解》中說“江南士女,語才子者,多雲元白”。可見他自己也是傾向於姓氏在後。
元稹早白居易十六年去世,在白居易的餘生裡,他對逝去好友的思念,卻從未斷絕。大和七年,在元稹去世兩年後,有一天,一位歌女唱起了元稹的詩句,在場的白居易不禁悲從中來。“時向歌中聞一句,未容傾耳已傷心”,還沒傾耳去聽,內心已傷悲萬分。
元稹去世十年後,有一天,白居易在友人盧子蒙處,看到了其與元稹唱和的舊作。淚流滿面的他,在詩集後面的空白處,寫下了這樣的詩句:“昔聞元九詠君詩,恨與盧君相識遲。今日逢君開舊卷,卷中多道贈微之。”
他甚至有些追悔,沒能早點認識盧子蒙,以至於一直沒發現元稹給盧子蒙所寫的詩句。他和盧子蒙,回憶起共同的好友,不禁“執手相看淚眼”。好友墳頭的楊樹,已經抽出三丈的枝條了,但自己仍能夢到和他攜手同遊,以至於第二天醒來後,自己不禁淚沾襟。
-
4 # 凡人評論熱點
首先、“元”本來就有初始開始的意思,如《易經》乾卦卦辭:元亨利貞。
其次、不是誰貢獻大,誰就在前面。如“朱毛”。
再次、“白元”和“白猿”音似不雅。所以不如叫“元白”為好。
-
5 # 費玉山
合璧連珠友愛深,
當年稱謂已定音。
情真何必分彼此,
風彩千秋留後人。
-
6 # 簡學話題
二人的詩歌,或許會因為不同讀者的不同審美喜好而產生心理層面的優劣區分,但不能代表文學層面的優劣評價。建議您用心去感受一下元稹的作品,太多經典。
至於人品,這個概念實在太宏大。題主是如何瞭解到這兩位唐代著名學者人品的呢?又根據哪些事情、哪些行為來進行對比,並認為白的人品高於元呢?雖說話語自由,但有些還是不能胡說的。
至於應該是元白還是白元,應該和中唐貞元、元和之際的新樂府運動以及雙方對朝廷方面的作用力有關。當時的地主階級和一眾官員要求朝廷改革政治,以中興盛唐。就是在這樣的浪潮背景之下,元白提出了恢復古時的采詩制度,發揚《詩經》和漢魏樂府諷喻時事的傳統,以使詩歌能夠起到補察時政,洩導人情的作用。
貞元十九年,李適當政的最後兩年,元稹娶妻韋叢。 其岳父韋夏卿是嶺南節度司馬,有一定影響力,但是否對接下來元稹倡導新樂府運動構成有利影響,不敢確定。
另一個原因是,元和元年,元稹和白居易同科及第,登第者十八人,而元稹考得第一名,授左拾遺,白居易則居後。接下來三年裡,元稹被提拔為監察御史。由此推理,新樂府運動中,元稹與朝廷的建議作用要遠大於白居易。
綜合這些線索,個人覺的元稹排在前面是很正常的事情。
-
7 # 陳澄讀史
白居易、元稹,同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文學觀點相似,作品風格也相近,被時人和後人並稱為“元白”。既然是並稱,為何是“元白”而不是“白元”呢?其中有什麼講究?針對於此,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觀點說白居易為人謙虛,總是自稱“元白”,還表達了對元稹的拳拳之情。
有觀點認為時人對元稹的看重,歷史上的“元白”和後人眼中的“元白”,還是有所不同,元稹在散文、傳奇小說方面也有很深造詣。有不少專家認為,從聲韻學觀點來看,並稱作家名序排列,一般是平仄錯開,前平後仄,讀起來音韻頓挫,好聽順口。而仄聲在後,聽起來短促有力。譬如“屈宋”(屈原、宋玉)、“李杜”(李白、杜甫)、“韓孟”(韓愈、孟郊)、“韓柳”(韓愈、柳宗元)。而白居易的“白”字,在唐代是念入聲的,是一個仄聲字。
白居易作為中唐大詩人,和當時諸多有名詩人都有交集,除了元稹外,還有劉禹錫。而白居易和劉禹錫,一個“詩魔”,一個“詩豪”,並稱為“劉白”。
白居易自己在《〈劉白唱和集〉解》中說“江南士女,語才子者,多雲元白”。可見他自己也是傾向於姓氏在後。
元稹早白居易十六年去世,在白居易的餘生裡,他對逝去好友的思念,卻從未斷絕。大和七年,在元稹去世兩年後,有一天,一位歌女唱起了元稹的詩句,在場的白居易不禁悲從中來。“時向歌中聞一句,未容傾耳已傷心”,還沒傾耳去聽,內心已傷悲萬分。
-
8 # 彼岸明光
稱“白元”:不順口、諧音不雅。元有開始、大的意思,所以“元白”有開始於白、大白的意思,都能突出白居易,顯然白在元后並不“吃虧”,還可體現白的氣量,成人之美,不亦樂乎。
-
9 # 亦有所思
世言元白知何意?緣是江州司馬書!
元和十年,也就是白居易寫《琵琶行》的前一年。白居易收到元稹的一封信,感動得涕淚交零,不能自己。於是在萬般激動之下,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回信,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與元九書》。
在這封信裡,有這樣一句“當此之時,足下興有餘力,且欲與僕悉索還往中詩,取其尤長者,如張十八古樂府,李二十新歌行,盧、楊二秘書律詩,竇七、元八絕句,博搜精掇,編而次之,號為《元白往還集》。”翻譯過來就是:那時候你詩興猶高,把我(白居易)和友人唱和的詩作全都要了過來,選擇其中寫得最雅緻,最精彩,最優美的那些詩歌,把這些詩全編在一起,成為一本書。書名就叫《元白往還詩集。》
可惜的是這本書沒有編成,元稹就被貶到遠州,然後又貶到了通州做司馬。
白居易在這封信裡交待了這件事情的始末,以及這本書的由來。雖然沒有編成,但“元白”CP在這裡就出現了。
現在有一個問題,元稹編詩集起名“元白往還集”,為什麼不取名“白元往還集”?因為按照常規禮儀來講,應當先把朋友的姓氏放在前,然後才是自己的姓氏。
因為“白元”已經是一個專屬名詞,我們在《黃帝內經》和《黃庭經》中經常可以看到,有人進行過考證,白元是道家內視時發現的一個位置,具體位置是眉間卻入二寸,這個穴位叫做“洞房”(汗!),左邊是無英君,右邊是白元。而且白元和北斗七星也有對應關係,他對應的是北斗第二星。從中醫角度上來看,白元居於肺宮。白元在道家典籍中可以看到非常多之的記載。比如《雲陽七籤》,《上清握中訣》,《道樞》、《弇州四部稿》、《無上秘要》、《老寶經》等。
白元是道家修行名詞,所以為了不混用,只能是元白。
這是原因其一
其二,元白往還集”五字,實際上是四字,即元白往還”,古人寫文章時能照顧到音律便一定會照顧到,如果是“白元”,這四字就變成了仄平仄平,與常規不符,讀起來的感覺也不夠有節奏感。所以只能是元白,這樣就變成了平仄仄平,讀起來抑揚頓挫,韻律十足。
在現代這個時代,被大多數人瞧不起的平仄,在古代已經浸入到所有文化的所有角落,其實現在也是如此,君不見那些成語,不論四字,五字,七字大多都是和詩詞平仄相同麼?
古典文化莫測高深,不是你我這等凡夫俗子所能瞭解的(一定要有你我二字,批評別人先把自己也批一通才好)。
-
10 # 漁樵之人W
白居易和元稹相比,無論從“人”還是從“才”,白居易哪方面都超過元稹一籌。為什麼世人都習慣稱“元白”而不稱“白元”呢?我是這樣認為的:歷朝歷代,國家都有文化遺產的收藏機構,有專人把先人的寶貴財富造冊入籍,流傳後世。由於元稹比白居易先歿15年,這就是說,元稹的作品比白居易的作品早登記至少15年,在登記白居易的作品時,對於元稹的作品來說,已是歷史了。從造冊入籍的排序來說,應當是“元白”。後人認為,如果元稹多活十幾年,作品會還要多的;如果比白居易晚離世,有可能稱“白元”了。
-
11 # 因你仰望星空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漢族,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二人同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文學觀點相同,作品風格相近,在中唐詩壇影響很大。但在主題集中、思想深刻、形象鮮明等方面,元稍遜於白。《新唐書·白居易傳》載:自居易“初與元稹酬詠,故號元白。”白居易在《〈劉白唱和集〉解》中也說:“江南士女,語才子者,多雲元白。”本人觀點:白居易比較謙虛,所以自稱“元白”,另外也表達了對元稹的惺惺相惜之情,白不愧為中唐大家風範!
-
12 # 梅鶴讀書
白居易與元稹都是中唐時期著名詩人,他們命運相似、文學思想也高度契合,簡直文壇雙子座,為何兩人並稱“元白”而不是“白元”,有以下三點原因:
1、二人並稱都是平聲字在前,仄聲字在後文學史上有這樣的習慣,二人並稱,如果是一個平聲字一個仄聲字,都是平聲字在前而仄聲字在後。我們可以看幾個例子。王維和孟浩然並稱“王孟”,“王”是平聲字,“孟”是仄聲字。韓愈和柳宗元並稱“韓柳”,“韓”是平聲字,“柳”是仄聲字。蘇味道和李嶠並稱“蘇李”,“蘇”是平聲字,李是仄聲字。“元白”中,“元”是平聲字,“白”在古代是入聲字,為仄聲,所以元稹和白居易並稱“元白”,同樣劉禹錫和白居易並稱“劉白”,而不是“白元”“白劉”。
白居易《琵琶行》
2、元稹的官職比較大,他做到了宰相毫無疑問,在封建時代,官做大了影響力當然大。白居易宦海沉浮,也曾被貶江州司馬。他在長慶元年(821年)任中書舍人,在長慶二年(822年)七月,任杭州刺史,太和九年(835年)十月,任太子少傅,分司東都,會昌二年(842年)以刑部尚書致仕,
終其一生也沒有做過宰相那樣的職務。元稹相比白居易在官場的起伏更大,被貶的次數更多,他曾被貶江陵,被貶通州,被貶同州,被貶武昌,但不管怎樣,在821年他做到了宰相,走上了人生巔峰。所以,同在官場,元稹的官職顯然更勝一籌。
3、“元白”的稱謂由來已久,他們自己也是認可的公元824年,元稹所作的《永福寺石壁法華經記》記載,有一次他到會稽路過杭州,杭州的老百姓都到街上圍觀,杭州刺史白居易也很奇怪,為大家是怎麼回事,大家說他們不是來看宰相,而是要看早就聽說過的“元白”。
公元829年)白居易所作的《〈劉白唱和集〉解》中也說:
江南士女,語才子者,多雲元白。《新唐書》中《白居易傳》也記載:
初,與元稹酬詠,故號元白。元稹
總的來看,“元白”的稱謂主要是以上三點原因,而且他們自己也是認可的。
-
13 # 寧死不979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朝著名詩人、文學家,官至宰相,後被貶往外地。晚年任武昌節度使等職。死後被追贈尚書右僕射。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他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白居易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
學而優則仕。古代詩人詞人文人,都是以官大官小為第一要務。我看元稹當的官要比白居易大,所以排在白前面。最明顯的是有關蘇東坡的, 蘇黃,蘇辛,歐蘇。蘇東坡是副丞相,黃庭堅是蘇東坡學生,辛棄疾則晚蘇東坡好多年,歐陽修官比蘇東坡大,當然年紀也大幾歲,所以稱歐蘇。
回覆列表
東城回答: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元稹(779年—831年),唐朝大臣、詩人、文學家。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洛陽人。元稹與白居易同科及第,結為終生詩友,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風格作品也相近,被時人與後人並稱為“元白”,形成“元和體”。
既然是並稱,為何是“元白”而不是“白元”呢?其中有什麼講究?針對於此,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觀點說白居易為人謙虛,總是自稱“元白”,還表達了對元稹的拳拳之情。有觀點認為時人對元稹的看重,歷史上的“元白”和後人眼中的“元白”,還是有所不同,元稹在散文、傳奇小說方面也有很深造詣。有不少專家認為,從聲韻學觀點來看,並稱作家名序排列,一般是平仄錯開,前平後仄,讀起來音韻頓挫,好聽順口。而仄聲在後,聽起來短促有力。譬如“屈宋”(屈原、宋玉)、“李杜”(李白、杜甫)、“韓孟”(韓愈、孟郊)、“韓柳”(韓愈、柳宗元)。而白居易的“白”字,在唐代是念入聲的,是一個仄聲字。
白居易作為中唐大詩人,和當時諸多有名詩人都有交集,除了元稹外,還有劉禹錫。而白居易和劉禹錫,一個“詩魔”,一個“詩豪”,並稱為“劉白”。白居易自己在《〈劉白唱和集〉解》中說“江南士女,語才子者,多雲元白”。可見他自己也是傾向於姓氏在後。
元稹早白居易十六年去世,在白居易的餘生裡,他對逝去好友的思念,卻從未斷絕。大和七年,在元稹去世兩年後,有一天,一位歌女唱起了元稹的詩句,在場的白居易不禁悲從中來。“時向歌中聞一句,未容傾耳已傷心”,還沒傾耳去聽,內心已傷悲萬分。
元稹去世十年後,有一天,白居易在友人盧子蒙處,看到了其與元稹唱和的舊作。淚流滿面的他,在詩集後面的空白處,寫下了這樣的詩句:“昔聞元九詠君詩,恨與盧君相識遲。今日逢君開舊卷,卷中多道贈微之。”
他甚至有些追悔,沒能早點認識盧子蒙,以至於一直沒發現元稹給盧子蒙所寫的詩句。他和盧子蒙,回憶起共同的好友,不禁“執手相看淚眼”。好友墳頭的楊樹,已經抽出三丈的枝條了,但自己仍能夢到和他攜手同遊,以至於第二天醒來後,自己不禁淚沾襟。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名句。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