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穆說語文
-
2 # 末源
勵志不光是談,是去鼓勵,是去影響,是去激發,是去完成小的目標。正所謂宏偉的志向,都是從小的成功中走出來的。
-
3 # 專注TED
教師對於學生找到人生勵志這對翅膀,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老師激勵學生,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內驅力,使其更自覺更好地學習、發展自己。它的重要性顯而易見。“教育,其實是一種喚醒”。有人提出這樣的觀點,“沒有人可以教會你任何東西”。一切知識均來源於自身的學習。耶魯大學校長萊文先生把激勵學生的能力認定為評價一個優秀教師的三大標準之一,其他兩個標準是良好的溝通能力,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可見激勵在現代教育中的重要程度。
“被人認可”是每個人內在的、深層的需要。士為知己者死,之所以士肝腦塗地,在所不惜,就是因為被人認可。認可可表現為肯定、鼓勵、信任,最直接的表現是表揚。大量的事實也說明:好學生是被表揚出來的;壞學生是被批評出來的。欣賞表揚好學生並不難,難的是欣賞表揚後進生。許多人都有求完美的心理,看問題更多帶著挑剔的眼光,學生是成長中的人,身上或多或少有這樣那樣的毛病,特別是後進生,要找到他們身上的優點可不容易,須老師轉變觀念,不以一個標準衡量每一位學生,相信每位學生都有其獨到之處,多角度立體地看待每一位學生,並細心觀察,多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
1.適時鼓勵,點石為金。
每個孩子如同那天上閃爍不定的星星,有明有暗,有的近,有的遠。只要細心、耐心去尋找,會發現每個孩子的閃光點,及時抓住這些閃光點,進行及時、恰當的鼓勵,很可能會點亮一點,照亮一片。教師的鼓勵猶如及時擦亮的火柴,可讓學生由平淡無奇的“灰姑娘”,迅速變為“美麗的公主”。
例如在一次課堂教學中,我讓學生練習因式分解,有個平時在班裡很不起眼的學生說出了一種很簡練的方法,我試探著問:“下面這道題呢?再試一試。”我帶著微笑,用讚許、期待的目光望著他,他不慌不忙的很正確的做出了另外一道題。最後我這樣告訴他:“許多事情並不難,只要你試一試,你肯定行!”不久,這個同學數學成績突有了很大的進步,上課積極發言了,很多時候有很多奇特的見解,其他學科成績也都提高了,很快成了班裡的佼佼者。由此可見,鼓勵是“催化劑”,能給學生以自信,能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成就感
2.適時適度,對“差生“進行鼓勵性評語。
在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機會均等,但學習結果不同,有時會產生過去常識的“差生”,差生就向像夜空那很暗很遠,很不顯眼的星星,遠近是心的感覺,心的距離可以拉近。鼓勵是消除差生膽怯,更新認識,轉變學習態度,步入正規的必要的因素。“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差生那隱藏難露的閃光之處,如晨露夕暉那樣寶貴,一經發現,這個機會即不容錯過。及時,恰當的鼓勵誘導,“微水波瀾”、“一石激起千層浪”,差生會經過一個深刻的、動態的、發展的心理過程,很有可能發生一個質的突變,告別迷途,步入正途。
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善待學習中的“差生”,還要正確引導學生認識到:通向成功的路絕非一帆風順,在實現理想的途中,遭遇困難甚至打擊在所難免。一定要鼓勵他們確立自信。因為有的孩子在面對失敗、挫折時,對自己的錯誤總會耿耿以懷,為過去的疏忽、過失不斷自責,以致過度消極,沮喪,導致畏首畏尾,不敢嘗試新事物,甚至於對未來充滿憂慮。此時,需要教師及時鼓勵學生要學會坦然地面對失敗,要積極探索失敗的積極意義,要告訴學生,自責於事無補,只有吸取失敗的教訓,鼓起重新開始的勇氣,成功才會向你招手。要及時鼓勵學生“這點失誤算不了什麼”,“你是個很勇敢的孩子”,“這點困難你能克服,一定能!”,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樹立起堅強的個性、正確的人生觀及正確的學習態度。以下是老師可以常用鼓勵學生的話:
1.這麼難的題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
2.來,請你談談這個問題。我從你的眼中看出來,你的心中一定是有了與其他同學不一樣的看法,勇敢地站起來。
3.你雖然沒有完整地回答問題,但你能大膽發言就是好樣的!
4.雖然這道題做錯了,但老師和同學們都很佩服你的勇氣,下次努力!
5.你們都是有心的好孩子,發現了生活中這麼多的數學問題。
6.每次見到老師,你總是甜甜地問一聲:"老師好!"老師非常喜歡你,但在課堂上,老師多想看到你高高地舉起小手呀!不要把手放在角落裡,好嗎?要展示給別人看,相信自己!
7.老師伸出大拇指說:"瞧,大拇指在向你點頭微笑,它在說你是最棒的。"
8.同學們要永遠記住這樣一句話: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
-
4 # 君山老師
教齡30年還是初級教師,這在我們這裡簡直是無法想象的事情。時間就算再長,混資歷混再久,排隊也應該排到你晉升中級職稱了吧。
這裡,姑妄推斷一下你30年還是初級老師的原因:
1、學校同批次的教師多,上面給的職稱名額少,到30年了,還沒有輪到你;
2、參與職稱晉級需要考試,而且有淘汰,你是不是參與多次考試然後被淘汰了?之後學校就沒有名額給你了?
好吧,不論什麼原因吧。你30年了,還是初級教師這個事實擺在這裡。有一點是肯定的,現在的職稱制度對於老師來講確實十分的不友好。而且從你問題的提法去看,你也是對這個職稱制度心存不滿的。
存在你這種想法的老師,真的也不是少數。這也暴露出了現在職稱制的很多弊端。
比如,職稱原先的時候,是為了促進老師終身從教、教有所盼,但是,發展到現在,因為評職當中人為的因素較大,職稱評定也遭受到了很多人的詬病。除此之外,職稱與工資收入掛鉤,也造成了教師隊伍中同工不同酬的問題,讓很多老師心寒。談這些,並不是抱怨,其實是想和你說,職稱問題並不是你個人的問題,是一個教師隊伍中普遍的問題,而且現在國家也在改、在摸索。現在比較普遍的講法有如下幾種:
1、淡化教師職稱制度,到了一定年限,教師職稱自然晉級。比如山東、寧夏、黑龍江等地區,就在做著這方面的嘗試。
不管是哪種改革,改革到什麼程度,我們從中也應該能感受到,遲早,職稱問題是會得到解決的。你的這種30年教齡的初級教師的問題,也應該是能夠得到解決的。
最後,談一談你說的,如果與學生談勵志的問題。
其實,我認為,你的職稱問題與和學生談勵志真的一點關係都沒有。難道你評不上職稱就不勵志了麼?難道一個老師努不努力、勵志不勵志,就看的是職稱麼?那你就真得太狹隘了。
首先,在我看來,學生真正不會去特別關注老師的職稱問題,老師是什麼職稱,對於學生來講其實也真的沒有什麼概念,學生更多關心的,是這個老師幽不幽默、上課好不好聽、為人好不好相處。
其次,一個老師,要證明自己,可以有很多的方式,比如所交的班級成績突出,比如在各類比賽中都有斬獲,比如在其他方面能夠有一技之長,總之,你只要有能拿得出手的一個專案,在學生面前,你都是一個勵志的典型,都足夠你去和學生談勵志的問題了。
結束語:
職稱是老師們共同的一塊心病,可能你遇到的問題更加極端一些,但是千萬不要對教育喪失信心、更加不能對教育學生喪失信心。如果職稱真得讓你很痛苦,那麼,既然無法改變,就先不理它,讓自己在別的領域綻放更絢麗的光彩。
-
5 # 星辰燦爛
教齡30年的初級教師,幾乎沒有了(因為現在政策好,對教齡30年的教師有優惠政策。晉中級不難,只是晉高階門坎受限)。
如果真有這樣的初級教師,只要他教書育人用心,一樣會得到學生和家長的尊重。 晉級是教師的事,學生不會介意老師是初級還是中級、高階。 學生關心的是老師教得好不好,老師對他好不好;家長關心的是孩子成績提沒提高,而不是看老師什麼級別。他們看重的是教師的師德。老師跟學生談勵志,他也不能拿自己和學生說事。他談勵志可以從幾方面談:
01、用學生中的佼佼者,給學生做榜樣。 02、用社會上的成功典範,鼓勵學生。 03、用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給學生加油。 04、用社會中的反面教材,給學生“現身說法”。教師一般不會拿自己去給學生勵志。如果只說自己好的方面有自誇之嫌。講講自己小時怎樣從“學渣”變成“學霸”的,對學生可能更有說服力。
-
6 # jywy123
好好學習,以後象我一樣,踏實工作,不送禮,不溜官,清貧一生。不好好學習,能和別人一樣,當個領導,不斷請客送禮,大富大貴
-
7 # Lance課堂
為教育事業奉獻了30年,還是個初級教師,不得不說老師的上進心存在問題。教師的職稱不但與工資掛鉤,而且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30年的教齡,在職稱上還沒邁開第一步,這樣的老師少得可憐。
有的老師總抱怨職稱制度不合理,職稱名額有限等,試想一下,工作了30年的老師,有20多次參與評中級職稱的機會,為什麼一次機會都沒抓住呢?這可能與老師的敬業精神和工作能力有關。
教齡30年的初級教師,該如何跟學生談勵志呢?
第一,忘記職稱,不要抱怨,努力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爭取把教育教學質量提上去,不要在學生面前講教育負面的內容,要用積極的心態教好書,育好人。與學生交談的內容永遠都是積極、Sunny、正面的,用自己的教育教學業績來激勵學生奮發向上。
第二,老師在激勵學生的過程中,最好說說學生身邊的榜樣,不要泛泛而談。比如,我就是教齡30年的初級教師,我會把教學中的閃光點分享給學生,用實際例子說話。某屆學生張某,平時成績一般,我經常找張某交流談心,並不讓給他鼓勵,經過一年的努力,張某的學習成績位於班上第一名。張某能做到的,我們同樣可以做到。以這種方式去激勵學生,學生很容易接受,也能夠達到很好的效果。
第三,老師要有歸零的心態,職稱不能代表一個老師的全部,老師激勵學生的方式與職稱無關。不能因為是初級職稱就感覺自己是一個教育失敗者,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位老師和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長,老師在激勵學生的過程中要揚長避短,盡最大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老師的心態決定了學生的學習狀態,初級職稱老師同樣可以教出優秀的學生,關鍵是老師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老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要給學生講很多勵志故事,從這些勵志故事中讓學生有所感悟,老師充當的是傳播者、教育者,與初級職稱和高階職稱沒有多大關係。有些高階職稱老師不給學生談勵志,往往談得最多的是初級職稱老師,不能因為自己職稱低就不給學生談勵志。
回覆列表
說句實話,這是一個很尷尬的話題,教齡30年,還是一位初級教師,真的難以想象。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教師職稱分為初級、中級和高階三個等級。
初級分為員級和助理級,員級對應的是三級教師,助理級對應的是二級教師。
中級對應的是一級教師;
高階分為副高階和正高階,副高階對應的是高階教師,正高階對應的是正高階教師。
題主是教齡30年的初級教師,我想,對應的應該是助理級,也就是二級教師吧。
說句實話,從教三十年,還是一位初級教師,我想,可能會有如下原因:
【1】能力有限;
【2】不思進取;
【3】得罪領導;
【4】志不在此。
有些教師,根本就沒把評職稱放在心上,一心為了教學。
只要為孩子好就行,要不要職稱無所謂。
說句實話,這樣的教師,值得尊敬!
目前,不少地區出臺了政策,教齡滿30年可以自動升一級,希望題主能搭上這個順風車……
【結束語】
老穆認為,跟學生談勵志,跟職稱高低無關!
朋友們,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