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古代很多文人考取功名不成的情況下就會去轉而學醫,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古人也常說“秀才學醫籠中捉雞”,可是我們今天看每一行都是隔行如隔山,那為什麼學文的古人卻可以輕輕鬆鬆的學會中醫呢?是不是說中醫就很簡單呢?
10
回覆列表
  • 1 # 傅茂恆大夫

    這個話題還可以擴充套件一下。

    也和當今社會經常說的話題有關:

    為何現在的人聽不懂中醫?

    為何現在的中醫沒有中醫的味道?

    為何現代人不認可中醫?······

    總之,這一切都和一個很基礎,又經常被忽視的文化現象密切相關,

    那就是:文化基因!

    秀才學醫,籠中捉雞!

    這其中是有原因的!首先,中醫作為一種實踐技能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複雜,只要路子正還是能夠掌握的。遠的如宋代名醫許叔微,近代民國時期的不少名醫比如京城四大名醫的肖龍友,就是自學成才。

    這也說明其中還是有路徑可尋的!

    那麼,現代人為何覺得中醫這麼複雜呢?

    這就是涉及一個非常沉重的話題了:文化失根!

    就本話題來說,古代的秀才水平,已經通曉四書五經,具備完整的五行思維,象數意裡思維,如果能夠穿越到了當代,那幾乎就是“國學大師”的水準。

    一句話,這是“道”的層面。

    而醫,畢竟是技術,是術的層面。

    以道御術,當然就是“籠中捉雞”了。

    其次,中醫本來是在生活中孕育出來的“土特產”,文化就是土壤。

    幾十年前的農村老太太,沒文化也能說出符合醫理醫法的話語,懂得田間地頭的草藥,日常的頭疼腦熱自家刮痧拔罐的土辦法也能管用,不見得需要有多大的學問,原因在於老年人還有些傳統文化底蘊的。

    瞭解這些,如果從最基本的實用角度來看,反而可以打破對於中醫的不可知論,千萬不要在各家學說中人云亦云,不知所措。

    還不如親自動手,從現實實踐中學習,體驗,矯正!

    聽懂這番話,你可以少走十年彎路!

    不斷積累之後,也就能夠入門了。

    再認真學習古代經典文獻,從中吸收學習古人思維,

    還原古人思維模式,把自己變成“秀才”,這是學習掌握中醫的捷徑,

  • 2 # 我瞎說的

    中醫理論和中國傳統哲學是互通的。

    中醫理論的最基礎,人與自然相統一,也是傳統哲學的基礎。

    而五行學說、陰陽學說,都是古代文人基礎知識。

    藏象(五臟六腑)學說,三焦理論,氣分營血等在古代文人來說,基本上很容易理解。

    現在之所以說學醫難,隔行如隔山,主要原因是我們新生代已經完全沒有中國傳統哲學的薰陶了。

    僅僅是什麼是陰陽都要解釋半天,更何況建立一個思想系統了。

  • 3 # 雪堂簫聲

    眾所周知,學醫必讀醫家典籍。醫家典籍皆“文簡、意博、理奧、趣深”,而秀才具備較好的文化素養,閱讀醫書自然容易多了。這便有了俗語所說的“秀才學醫,籠中捉雞”一說。其實這裡所說的“秀才”,是泛指有文化素養的人。正因如此,中國古代有“儒醫”之稱。

    儒,原指古代從巫、史、祝、卜中分化出來專為奴隸貴族相禮的一些文人。孔子開始就從事這類職業,後來招收門徒講學,宣揚他的學說,逐漸形成了一大學派,號稱儒家,簡稱儒,後來為讀書人的通稱。而儒醫哩,顧名思義,應指讀書的儒生而行醫的人。翻開中國醫學史,由飽讀儒書的文人走上醫學道路,成為著名醫家者,可謂比比皆是。

    晉代的針灸學家皇甫謐,四十歲前曾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大儒。他十二歲時始讀書,勤奮不倦。十餘年後,他博通典籍,精研百家,著成《帝王世紀》、《玄晏春秋》等史學名著,成為著名的史學家。因四十歲時得風痺病而發憤學醫。他精心研究了《靈樞》、《素問》和《明堂孔穴針灸治要》三部經典後,著成《黃帝三部針灸甲乙經》。該書全面系統總結了西晉以前的針灸學成就,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針灸學專著,而且包括了古代生理學、病理學和診斷治療學諸方面的內容,對後世中醫學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併為國外學者所重視。

    唐代文學家劉禹錫,是一代鴻儒,因母病延醫困難,於是苦惱鑽研醫典,數年後竟成為名醫,所著方書《傳信方》在民間流傳甚廣。

    北宋的大文豪蘇東坡,平素也喜讀醫書,留心醫藥,貶謫各地時,收集當地醫方,後人將其所集方藥併入沈括《良方》,合為《蘇沈良方》,至今流傳民間。

    再諸如元代的王好古、明代的王肯堂,清代的何夢瑤,等等,均是醫學史上卓有成就的儒醫。清代醫藥學家吳其浚還是一甲狀元哩!

    另外,古有“學而優則仕”之說。一些人讀書首選的當然是“仕途”,若沒能達成願望,靠自己深厚的文化知識改行從醫,輕車熟路,很容易入門,也未嘗不是一種“救國救民”之幸事,也可以靠行醫養家餬口。縱觀歷代的著名醫學家,往往又是大學問家,如華佗、孫思邈、李時珍等等。

    總之,要想開啟中醫藥學這座偉大的寶庫,登上醫藥學科學高峰,必須具有深厚的古文化基礎和淵博的學問。正所謂,“秀才學醫,籠中捉雞”。否則,便如渡江河而無舟楫,只能“望洋興嘆”了。

    回答完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蒙古西征,遇到神聖羅馬帝國,法國,英國聯軍有機會勝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