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本尼迪克特總是演一些天才或是高IQ的人物?
的確,從2004年在電視電影《霍金的故事》中那個高智商但自閉的霍金
到2010年的電影《梵高:畫語人生》中極具天賦而又瘋狂的梵高
再到2012年的劇集《佇列之末》中聰明但刻板壓抑的克里斯托弗
本尼迪克特飾演的角色都有著某種重合的特質。那部為他捧得奧利弗獎的舞臺劇《弗蘭肯斯坦的靈與肉》中,他與另一位主演交替飾演科學家與怪物,高智與瘋癲,似乎是他身上的雙重標籤。更不用說《神探夏洛克》中的卷福了。
透過在節制與誇張,理智和瘋癲之間的兩極演繹,他的表演總是營造出一種跌宕感,或者換個詞來形容,就是有張力。
這或許就是他鐘情於此類角色的原因,因為能夠給他“過山車”式的演技足夠的發揮空間。
但是,網友們似乎更傾向於其他的答案……
獲得最高讚的一種說法是,他的聲音特別適合表現此類人物,比較低沉、抑揚頓挫,透出一種“智慧”感和“城府”感,適合演高智商的壞蛋。
另一種說法是,他有一雙奇特的眼睛。
“他這雙眼睛的可塑性極高,眼睛隨著光線不同呈現出來灰、綠、藍的效果,變幻莫測而又極富魅力,時而睿智、深邃時而狂熱、神經質,非常適合塑造天才。”
所以這可能就是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總是飾演一些天才或是高IQ的人物的原因了。
為什麼本尼迪克特總是演一些天才或是高IQ的人物?
的確,從2004年在電視電影《霍金的故事》中那個高智商但自閉的霍金
到2010年的電影《梵高:畫語人生》中極具天賦而又瘋狂的梵高
再到2012年的劇集《佇列之末》中聰明但刻板壓抑的克里斯托弗
本尼迪克特飾演的角色都有著某種重合的特質。那部為他捧得奧利弗獎的舞臺劇《弗蘭肯斯坦的靈與肉》中,他與另一位主演交替飾演科學家與怪物,高智與瘋癲,似乎是他身上的雙重標籤。更不用說《神探夏洛克》中的卷福了。
透過在節制與誇張,理智和瘋癲之間的兩極演繹,他的表演總是營造出一種跌宕感,或者換個詞來形容,就是有張力。
這或許就是他鐘情於此類角色的原因,因為能夠給他“過山車”式的演技足夠的發揮空間。
但是,網友們似乎更傾向於其他的答案……
獲得最高讚的一種說法是,他的聲音特別適合表現此類人物,比較低沉、抑揚頓挫,透出一種“智慧”感和“城府”感,適合演高智商的壞蛋。
另一種說法是,他有一雙奇特的眼睛。
“他這雙眼睛的可塑性極高,眼睛隨著光線不同呈現出來灰、綠、藍的效果,變幻莫測而又極富魅力,時而睿智、深邃時而狂熱、神經質,非常適合塑造天才。”
所以這可能就是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總是飾演一些天才或是高IQ的人物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