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狩秋人
-
2 # 古泉976
謝邀你好題主,圖片上的這枚三孔布先簡單說幾句,三孔布顧名思義在布幣面上有三孔,這種布幣圓首,圓肩,圓足,弧形檔,在首部靠下有一圓孔,兩側足部靠上各有一孔故稱為三孔面,長為70,肩寬30,兩足外側寬36,重量約為25克右,正面鑄地名,下匕阝陽,正面紀值一兩,這種幣分兩種一種大的紀值一兩,小的紀值十二朱(半兩)三孔布是布幣中鑄的最晚的布幣,也是秦始皇統一六國鑄秦半兩錢時起到了先導作用,此幣為春秋戰國時期鑄幣,春秋戰國時期鑄幣是用刀把幣型文字刻在陶範上,陰陽純挫鋼勁有力,字型較深,反回來看圖片上的這枚三孔布,鏽色不對比較膚淺,幾千年的錢幣鏽早已牢牢鏽於錢幣體面上,顏色灰綠色,熟坑除外,看錢文說兩點第一點正面下字第三筆不接邊,第二點背面兩字兩側豎是左長右短,左側豎末端與弧形檔頂部平直,根據所說的這些特徵判斷圖片上的這枚三孔布為學費幣(仿品)回答沒能使題主滿意,說的不一定正確,有誤還望諒解為好,謝謝。
-
3 # 老羅194763
三孔布、圓足布之一種,因其首部和兩足部各有一小圓孔而得名。這種布幣發現很少,所是面文有二十餘種,背文紀值,分:兩:和:十二朱:兩等。題主所示之圖應是下:匕阝陽:該幣應為戰國晚期所鑄:十二朱:中一種。這種幣發現極少,市面上很難是到真幣。錢幣鑑定不上手很難十分準確,從圖片看真幣的可能性很大,真幣應通高應為74mm,重15.65克左右,題主可自行核准。該幣收藏價值很大,孫仲匯等先生著:錢幣辭典標為:1上:,華光普先生著:古錢目錄標價為50000元,如在拍場可能會出現更高價格。個人認識僅供參。謝謝編輯!!(圖片來自華光普先生錢幣目錄)
這枚錢幣是戰國時期三孔布,幣面下陽 背十七·兩大型,根據資料尺寸應該高73.5毫米,寬37毫米,重13.4克。這枚幣很珍貴,發表下個人拙見,秀色不自然懷疑做舊,字型不圓潤,形制不夠,不開門。
三孔布是中國古代錢幣的一種,舊稱“三竅布”,鑄於戰國晚期約公元前3世紀左右。形同圓首、圓肩、圓足、圓襠;獨具的特徵是:布首及兩足各有一隻圓孔,故稱“三孔布”。 面文多為地名,背文有紀重和紀值文字。分大、小二型,各布均以“兩”、“朱”計重。大布通長5.5釐米,重8克上下,背文“十二朱”即半兩。大小布值恰好為2:1。
布幣種類很多,鑄地複雜,型體大小懸殊、形狀差異很大。布幣流行於黃河中游三晉和兩週地區,這些地區乃是中國古代農業發達的地區。
一般來說,三孔布幣面紀地名,幣背紀重量“兩”或“朱”,間紀數字,分為兩種幣值,大者一兩,小者十二朱(半兩),而目前發現以小型居多,大型三孔布存世較少。無論是大型還是小型,鑑藏界多認為三孔布是三晉布幣中最稀少一種,實物多已湮沒無聞,儲存在私人手中或文物部門的也寥若晨星。國內除少數公立博物館外,私人收藏寥寥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