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歡《七十七天》這部電影。
但我要說的是:這部影片優點很明顯:攝影美呆,情感戲份也恰到好處,留下的開放式結局也算是賦予了影片比較深刻的內涵。
上面是我隨便截的幾張圖。不管是遠景中景近景,人物風景山水,這部電影幾乎每一幀都可以截圖下來做屏保,如果參加攝影大賽“自然類”,還能獲一個最佳人氣獎;與此同時,許多有過高原旅遊情結的人,看到這部電影也會歡欣鼓舞,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這是電影的第一個優點,描寫探險,描寫戶外的電影這麼多,但真正美的,這是一部。
電影的另一個優點是:情感戲很剋制。
(電影男女主角在岡仁波齊山下)
(電影男主角救了一隻萌萌的小狼崽)
表現愛情的旅遊類電影很多,在旅遊的過程中面對生死愛得死去活來取義成仁的電影也不少,人們都說“旅遊是檢驗真愛的唯一標準”,這是很有道理的。
(以精裝帥氣稜角分明的大男主為主要看點的“侶行”)
前幾年看過一檔真人秀節目叫“侶行”,從名字到內容都在虐狗。
而這部電影立意點在旅行、探險上,沒有在感情戲上用力太多,也是因為:在那樣艱難的旅行探險中,活著、生存比情啊愛啊要剛性得多。
電影結尾其實留下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楊到底有沒有走出羌塘無人區?電影並沒有正面地、明確地回答。
(女主雙腿康復的美好幻象)
按照我的理解,他是沒有走出來的,就像女主角的雙腿康復,都是一種美好的想象。從這個角度看,電影還算講點邏輯,不違背它“偽紀錄片”的性質。
雖然有這麼多優點,但我依然不喜歡這部電影。
不喜歡的原因在於:主題不夠明確,太隱晦。男主人公、女主人公到底為什麼要拼了命在高原折騰?影片至始至終都沒有說。
人為什麼要旅行,為什麼要去艱難危險的地方去旅行?按照我的理解,不僅僅是為了看美麗的風景,遇到有趣的人,還是為了尋找內心的少年衝動——少年時代的內心衝動。
很多時候,少年時代是人類的“黃金時代”——最美好的時代。少年時代有力氣,有衝動,有愛,卻沒有世俗和算計。也許,你在少年時代就是想騎著車去很遠的地方,回來後告訴你心愛的女孩,你看到了最美的星空——這樣的事情沒有意義,你卻發自內心想做的,有一種攔也攔不住的衝動。這樣的事情,只發生在人的少年時代。
(茹毛飲血的時代是人類的少年時代)
而全人類的少年時代,就是茹毛飲血的遠古時代。那時候人類渺小而脆弱地存在於這個星球,與風霜雨雪作、虎豹豺狼等等做鬥爭,艱難得活著,為躲在山洞裡的家人狩獵食物,進而成為曼妙大自然的一部分。雖然很可能九死一生,但這樣的生存方式也是壯懷激烈,是發自內心想要有的。
就像這部電影的男主,橫穿荒漠的探險家, 他之所以會從上海,會從都市生活逃離,也正是因為他體內的少年衝動,刺激他去做這樣的事情。
但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觀眾去猜,一部紀實性的電影留下這麼多需要去猜的,我不喜歡。
另外一個不喜歡的原因是:這樣的旅行沒有任何意義,只能算是無病呻吟。
(面對野犛牛,男主已經做好了視死如歸的準備)
世界很大,世界大了什麼人都有,敢於穿越無人區,敢於玩命兒的人也不少。但這個離我們太遠,而我只想安全、很穩妥地帶著心愛的人去旅行,比如:讓她穿著好看的晚禮服,以雪山為背景拍照,比如,煮一杯很好的咖啡跟她在岡仁波齊腳下碰杯,然後穩穩當當得回去。
非要把一次原本不用那麼艱難的旅行弄得苦哈哈神經兮兮要死要活的,真的沒有什麼勁兒。
不過,話說回來,對於喜歡這種調調的人,這部電影可能就是神一樣的存在。
我不喜歡《七十七天》這部電影。
但我要說的是:這部影片優點很明顯:攝影美呆,情感戲份也恰到好處,留下的開放式結局也算是賦予了影片比較深刻的內涵。
上面是我隨便截的幾張圖。不管是遠景中景近景,人物風景山水,這部電影幾乎每一幀都可以截圖下來做屏保,如果參加攝影大賽“自然類”,還能獲一個最佳人氣獎;與此同時,許多有過高原旅遊情結的人,看到這部電影也會歡欣鼓舞,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這是電影的第一個優點,描寫探險,描寫戶外的電影這麼多,但真正美的,這是一部。
電影的另一個優點是:情感戲很剋制。
(電影男女主角在岡仁波齊山下)
(電影男主角救了一隻萌萌的小狼崽)
表現愛情的旅遊類電影很多,在旅遊的過程中面對生死愛得死去活來取義成仁的電影也不少,人們都說“旅遊是檢驗真愛的唯一標準”,這是很有道理的。
(以精裝帥氣稜角分明的大男主為主要看點的“侶行”)
前幾年看過一檔真人秀節目叫“侶行”,從名字到內容都在虐狗。
而這部電影立意點在旅行、探險上,沒有在感情戲上用力太多,也是因為:在那樣艱難的旅行探險中,活著、生存比情啊愛啊要剛性得多。
電影結尾其實留下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楊到底有沒有走出羌塘無人區?電影並沒有正面地、明確地回答。
(女主雙腿康復的美好幻象)
按照我的理解,他是沒有走出來的,就像女主角的雙腿康復,都是一種美好的想象。從這個角度看,電影還算講點邏輯,不違背它“偽紀錄片”的性質。
雖然有這麼多優點,但我依然不喜歡這部電影。
不喜歡的原因在於:主題不夠明確,太隱晦。男主人公、女主人公到底為什麼要拼了命在高原折騰?影片至始至終都沒有說。
人為什麼要旅行,為什麼要去艱難危險的地方去旅行?按照我的理解,不僅僅是為了看美麗的風景,遇到有趣的人,還是為了尋找內心的少年衝動——少年時代的內心衝動。
很多時候,少年時代是人類的“黃金時代”——最美好的時代。少年時代有力氣,有衝動,有愛,卻沒有世俗和算計。也許,你在少年時代就是想騎著車去很遠的地方,回來後告訴你心愛的女孩,你看到了最美的星空——這樣的事情沒有意義,你卻發自內心想做的,有一種攔也攔不住的衝動。這樣的事情,只發生在人的少年時代。
(茹毛飲血的時代是人類的少年時代)
而全人類的少年時代,就是茹毛飲血的遠古時代。那時候人類渺小而脆弱地存在於這個星球,與風霜雨雪作、虎豹豺狼等等做鬥爭,艱難得活著,為躲在山洞裡的家人狩獵食物,進而成為曼妙大自然的一部分。雖然很可能九死一生,但這樣的生存方式也是壯懷激烈,是發自內心想要有的。
就像這部電影的男主,橫穿荒漠的探險家, 他之所以會從上海,會從都市生活逃離,也正是因為他體內的少年衝動,刺激他去做這樣的事情。
但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觀眾去猜,一部紀實性的電影留下這麼多需要去猜的,我不喜歡。
另外一個不喜歡的原因是:這樣的旅行沒有任何意義,只能算是無病呻吟。
(面對野犛牛,男主已經做好了視死如歸的準備)
世界很大,世界大了什麼人都有,敢於穿越無人區,敢於玩命兒的人也不少。但這個離我們太遠,而我只想安全、很穩妥地帶著心愛的人去旅行,比如:讓她穿著好看的晚禮服,以雪山為背景拍照,比如,煮一杯很好的咖啡跟她在岡仁波齊腳下碰杯,然後穩穩當當得回去。
非要把一次原本不用那麼艱難的旅行弄得苦哈哈神經兮兮要死要活的,真的沒有什麼勁兒。
不過,話說回來,對於喜歡這種調調的人,這部電影可能就是神一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