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聚沙成塔來創業
-
2 # 小林紺晃GanHuang
你是企業管理者還是股東?兩者的心態肯定不一樣。
但也有共同點,企業的保質增值,延伸出來就是客戶利益,社會價值。
股東也就是投資人,包括財務投資人,戰略投資人,執行投資人,其中執行投資人不但是股東,也是管理層或是企業員工。這部分可以將決策權,分紅權,增值權,轉讓權分開對待,高層需要的是決策權,基層需要的是分紅權,董事需要的是增值權,退出或是退休的員工需要的是轉讓權。這些考慮清楚了,再去考慮具體的實施方案就可以了,
-
3 # 有靈魂的默默
如果讓企業管理者與股東利益保持一致,那公司可以保留10%的期權給股東以外的所有企業管理者分享,而且這些期權應該後發放,等企業基本穩定時根據團隊的實際貢獻以及未來的價值進行分配。
一定要告訴企業管理者,公司預留了一定的股份給他們,未來會根據大家的貢獻來分配,未來會論功行賞,公平分配。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在賽馬中識馬,最終把期權分配給那些在實踐中驗證出來有態度,有素質和有能力的核心人員,期權可以分多年、分批授予,如果早早設定,很難分配科學,會造成有些分到了很多股份的管理者並不能陪著企業走到最後乃至成功,反而有些後進來的重要核心骨幹沒了股份可以分。
-
4 # 草長之音
如何讓企業管理者與股東利益保持一致?
這是企業治理中的一個難題。
從理論上,在初級階段,可以採用共同利益的方法。
到高階階段,企業文化、願景、價值觀應該起主導作用,
應該讓企業管理者與股東為共同願景而奮鬥。
採用共同利益時,對於外請職業經理人,不能給乾股。
因為,沒有人會像花自己的錢一樣,去花別人的錢。
給職業經理人的股份,必須要用自己錢來買,
哪怕股價可以很便宜,
如果明顯很便宜的股票都不願意買,
這樣經理人也不可能指望他跟一起走的長遠。
當大家都有錢的時候,物質激勵就很難再起大作用,
這時,是企業願景驅動著大家前行。
要讓股東和管理者都深信,
現在做的事情很有意義!
說我們接觸的實際企業案例吧!一類是原始股東有兩人以上的,二類是股改後增加一些新股東的,這兩類企業時間長了都會出現一個問題,就是股東的幹勁沒有以前足了,到了年底就可以分紅,企業會出現發展緩慢甚至停滯,所以我們一般不建議進行實股改造的。這時候就需要請外來的管理者和專業技術人員,利益的矛盾就會凸顯,我們的做法是,原來的股東不動,也沒有辦法動,再給優秀的管理者專業技術人員設立乾股,在利益上和股東趨於一致,有了利益的趨同,就好統一思維,統一目標,企業的發展又會走上快車道。個人淺見,供參考!
回覆列表
企業管理者要考慮企業的發展,股東看中企業的利潤。本身是兩個矛盾體。我覺得從兩個方面來考慮吧
1、要給股東一個長期的規劃,讓他看到你的利潤點,讓他覺得企業能增長,達成預期的利潤,就需要管理者有個可行性的分析。
2、企業管理者對下也要有手段。既定的戰略,就要去分階段實施。按計劃推進追蹤,保證完成公司的計劃,並要有一定的風險機制。比如這次疫情,就是在意料之外。你的能力不是在企業輝煌的時候錦上添花,而是在企業危機的時候雪中送炭。
所以我認為管理者跟股東之間利益上是有可以保持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