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最近發現有些孩子很自私,自己的東西不願意分給其他孩子,但是別人孩子的東西卻想要,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
4
回覆列表
  • 1 # 請叫我要幸福

    我就想問,自己的東西憑什麼要和別人分享?誰規定的,那些說自私的我就想說你那麼偉大怎麼不把自己的媳婦分享呢?

  • 2 # 秋韻美育兒

    看到孩子自私的行為,哪怕是爸爸媽媽他也不願意分享,做父母的第一反應,一定是很失望的。為啥熊孩子的眼裡就只有他自己?

    其實,寶寶這種表現是正常的。

    年幼的寶寶,幾乎不懂得“分享”是怎麼回事。他們完全不知道別人的想法和感受,他們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幾乎很難從他手上要走他在意的東西,比如玩具、零食等。

    家長該如何引導寶寶學會分享?

    如果你家寶寶現在也有點“小摳門”,寶爸寶媽們不必心急,因為您的寶寶正在懂得“所有”這個概念,我們要做的就是正確引導,讓寶寶邁出學習“分享”的第一步。

    1、同寶寶做分享遊戲

    父母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寶寶的認知,所以我們首要做的就是把“分享”的概念灌輸給寶寶。我們可以經常帶寶寶玩分享的遊戲,如,寶媽可以把自己好吃的分享給寶爸和寶寶。然後鼓勵寶寶把自己手中的零食送到爸爸媽媽嘴裡。當然不忘對寶寶說“謝謝寶貝!”“寶寶會分享,真棒!”,讓寶寶感知到,分享是一件值得開心又有趣的事情!

    2、讓寶寶體驗合作分享的快樂

    當寶寶與其他孩子一起玩時,比如堆積木,父母可以引導寶寶們進行分工合作。讓一個寶寶建一堵圍牆,另一個寶寶建小房子。當他們透過配合耐心完成自己的“傑作”時,和他們一起歡呼:“太棒啦,搭得真漂亮!”這種分工合作、分享玩具、分享快樂的遊戲,對寶寶的身心健康成長真的非常有幫助。

    3、讓寶寶知道,分享不代表失去

    我們知道,小寶寶們一起玩玩具時,經常會發生“爭搶”,大家各不相讓,有時候還會哭成一片,實著讓人頭疼。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加以引導,採取輪流限時的方法。即,一個寶寶先玩5分鐘,再給另一個寶寶玩5分鐘。透過這種方法,讓寶寶明白,分享玩具並不是自己就不能玩了,兩個人一起玩也挺不錯,慢慢地他就會願意同別人分享。

    當寶寶與別人分享時,家長要及時表揚寶寶,讓寶寶認識到分享的行為既可以讓爸爸媽媽高興,也能讓自己得到讚揚。長此以往,寶寶就會保持並強化自己的行為,使分享成為習慣。

    注意事項

    家長彆強迫孩子去分享,要知道,寶寶天生有自己的佔有慾,比如他特別珍愛的玩具,不要強行讓他拿出來分享,更不要因為他不分享就加以斥責。否則,會給寶寶心理造成不好的影響,我們必須從正面去鼓勵寶寶學會分享。

    0-3歲寶寶的眼裡沒有年齡大小的概念,所以家長不必要命令年齡大的寶寶讓著年齡小的寶寶。這樣會讓寶寶形成不平等的心理,更不要說如何讓他體會分享所能帶來的快樂了。

  • 3 # taimeibaby

    這其實是一個正常的階段性的現象,很多寶寶多多少少都會經歷這個時期。首先,家長要自檢一下,平時是不是有做過這件事,當家裡有其他小朋友的時候,家長很大方的玩具拿給小朋友玩。這個時候你沒有徵得孩子的同意,孩子會擔心這個玩具被別的小朋友拿跑了,那慢慢的就不願意和別人分享了。解決方法就是,先徵得孩子的同意,媽媽和爸爸要給把玩具給其他小朋友玩一會,他保證不會弄壞玩完就還給你,爸爸媽媽一起監督。透過這種商量的方式,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那麼他就願意分享。

  • 4 # 百合媽媽讀心理

    有些父母在遇到自己2歲左右的孩子不願意和別人分享的時候,會感到很難堪、很沒面子,覺得孩子不懂事、自私,然後想方設法改變和說服孩子,而孩子往往不聽話,最後搞得很不愉快。其實,對待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父母不應該譴責,而應該滿足孩子的需求,才能幫助孩子很好地建構自我。

    一、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的孩子有哪些表現?

    1、孩子喜歡說:“我的!”

    孩子剛剛出生的時候,是沒有自我意識的,到了2歲左右時自我開始甦醒,透過佔有屬於自我的東西來區分自己和他人,當某樣東西完全屬於他時,他便意識到“我”的存在。孩子用“我的”來區分他和別人的不同,表現出來的就是對物品的所有權。

    2、孩子喜歡說:“不!”

    這個時期的孩子突然變得不再像以前一樣什麼都聽大人的,而是常常說“不”,開始表達“我”的想法,開始意識到“我”有權來做決定。孩子口中的“不”與大人所理解“不”並不是同一個概念,孩子說“不”一方面是在體驗語言帶來的威力,另一方面是透過這種表達來建立“我”的概念。

    許多時候,我們會發現,孩子口裡說“不!”卻表現出與之相反的行動。孩子只是透過這種表達,來建立“我”的概念,來感受“我”與“你”的不同。

    3、孩子會出現打人、咬人等現象。

    這個時期的孩子打人、咬人並無惡意,也非主觀傷害,而是要表達“排除”的意思,如果孩子覺得對方所做的事令他不高興,他就要“排除你”,用打人、咬人的行為來捍衛自我,以這種方式來宣告“我”的概念。

    4、孩子會表現得不願意分享。

    這個時期的孩子已形成了明確的自我認知,開始區分“我的”和“你的”。孩子會把自己喜歡的東西都當成是“我的”。記得侄兒2歲多的時候,特別喜歡綠色,他以為他喜歡的一切都是屬於他的,所以,只要家裡有綠色的東西,他都會理所當然地說:“我喜歡綠色,這個是我的!”搞得我們全家人捧腹大笑。

    二、破壞孩子的自我意識敏感期會產生哪些危害?

    1、無法形成自我。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透過觀察發現,0—6歲的孩子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幾乎將他們全部的熱情和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自我的建構中。如果孩子在自我意識敏感期沒有順利形成自我,便無法走出自我,長大後就真的以自我為中心了,喪失了與他人、社會分離的界限感。

    2、無法形成專注力。

    孩子在形成自我的過程中,會派生出專注力、意志力等優秀品質,透過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對周圍的人和環境產生信任與依賴,並因此而得到滿足感,進而形成專注力。如果孩子的自我意識被破壞,專注力便無法形成。

    3、長大後容易迷失自我。

    一個沒有自我的孩子,是沒有自我歸屬感的,遇到事情的時候,會不知道該怎麼辦,不斷在內心猶豫、掙扎,最後只會向外界尋求安慰,屈從於別人,任由別人擺佈,在別人的自我中尋求歸屬。

    三、父母應該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自我意識敏感期?

    1、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孩子首先要學會滿足自我,之後才能學會交換與分享,父母要順應自然規律,不要譴責孩子的行為,儘量滿足孩子的需求,給孩子一定的自我成長空間,讓孩子在自然法則的引領下,走屬於他自己的路,透過不斷探索自我,形成獨立的人格。

    2、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

    當孩子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時,父母不要過度在意孩子是否按照你的意見行事,而應該鼓勵、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讓孩子意識到我已經長大了,可以決定自己的事情。不要干擾孩子,讓孩子自己去嘗試、體驗與感受世界的真理。

    3、不要幫孩子決定該不該分享。

    不要逼迫孩子一定要同別人分享某樣物品,這個選擇權與決定權都應該在孩子,父母只需要給予孩子適時的引導。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孩子會把自己建構得足夠強大,然後學會主動分享,只有如此,孩子才能真正體會到分享的樂趣。

    著名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曾在《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中寫道:兒童出生時,他的意識是混沌的,與萬物渾然一體,要從這樣一個汪洋大海中脫離出來,是自我分離和發現自我的過程,分離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生命的自然成長規律,讓孩子在愛與自由的環境下健康地成長,才能讓孩子擁有完全的自我和獨立的人格。

    -END-

  • 5 # 花花媽媽的生活

    首先我不太清楚您的孩子多大,現在家庭大多數一個孩子,吃的.穿的.用的.包括玩具.甚至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是圍著一個孩子轉的,很少有孩子能做到把自己的東西分享出去。我女兒就是這樣,我女兒今年10歲。在上一年級的時候,每天我給女兒帶的水果,她吃不完都拿回來,放學回家餐盒裡的水果都變質了。我就告訴她吃不完的水果可以和同學分享,並且告訴她以後每天我都會相應的多給她帶水果。這樣她就不會擔心自己的水果不夠吃這個問題。還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捨得捨得。在你和別人分享的同時,別人也會和你分享,還會多交很多朋友。現在我已經不用告訴女兒分享的事了,她已經學會分享,學會在分享的同時獲得更多的朋友。不知道能不能幫助你。

  • 6 # 明明的媽媽咪

    我兒子三歲之前就是這樣的,無論是啥東西,都不願意和別人分享。

    這也可能和我們家庭有關,就這一個孩子,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緊著他,時間長了,他就以自我為中心,感覺啥都是他的!後來我們看到他這樣開始慢慢引導他,

    1.比如他吃什麼,就說可不可以給我一點吃,和我們一起分享,他也給,給我們我們就要吃。他給爺爺奶奶吃,爺爺奶奶假裝吃一口又給他了,再讓他給,他就說爺爺奶奶不喜歡吃,一定要吃!

    2.剛開始上幼兒園也是的,啥都不和別人分享。後來我發現他經常放學手裡拿著同學分享的零食,就問他誰給你的,他就說是小朋友給的。我們就說別的小朋友都和你分享零食了,下次把你的零食也拿去和他們分享吧,慢慢的他就願意和別人分享了。

    3.現在孩子好多了,自己的東西也願意和別人分享了,而且特別開心,慢慢引導他,會變好的!

  • 7 # WangjinZhi

    謝謝繳請,年幼的孩子性格自私,與封閉式養育有關係。孩子心裡意識中,永遠都是小家的感覺,只有家裡熟悉的幾個人在他的生活圈子裡,沒有放遠的意識。家長應該儘快改變孩子的生活環境,帶他到大自然的環境裡,多接觸小朋友,並與小朋友玩耍,交換玩具等等,時間長了會有改變的。

  • 8 # 5864906970778一剪梅

    不是所有的幸福,都可以分享。一位高考得中的學子和一名落榜者的友情在一次次的通話中結束了,他們的幾十年寒窗生涯的友情就此走向了盡頭,這位學子認為失去一個平凡的朋友,過度哀傷是沒必要,畢竟自己以後走向高校,繁花似錦,芳香四溢……而她要回小城工作,也許是對我的嫉妒才對我漸至疏遠的。直到在高校的一次比賽中失利,而興奮的獲勝者為了表示對自己的祝賀,買來了雪糕和飲料給每一位被她pK下去的選手,我漫不經心地剝開來,放進嘴裡,卻發覺,原本最愛吃的巧克力雪糕,不知為何,變得如此苦澀,等到抬頭看到勝者的笑容,才明白,原來與人分享一份快樂,是一件如此困難的事。而我的落榜者朋友每次都是心甘情願地與我分享了十年。

    從這個小故事中,我們能體會到分享自己的快樂是如此的容易,而去分享自己的痛苦是特難的事。面對孩子的好成績,我們可以分享一下,而面對孩子的弱項,我們就應該幫他修正,不厭其煩地跟孩子溝通,用寫信的方式,用留簡訊的辦法,用微信的互動式方法,還可以透過老師,孩子的朋友來了解自己的孩子,讓他懂得家人的關注是在幫他,激發他一步一步地前進。

  • 9 # 潯兒

    帶孩子總跟固定的一些小盆友玩。自然就願意了。不用這麼死板。再說了,不分享其實是開始有界限感。開始有你我他的概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姥姥對外孫(外孫女)特別的好為什麼孩子還是對姥姥的感情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