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英國人的噴火式戰鬥機在二戰初期,已經是非常先進和成熟的戰鬥機了,為什麼還要向美國購買p40戰鬥機,讓美國人讓他們生產噴火戰鬥機不是很好嗎?
18
回覆列表
  • 1 # 狼煙火燎

    英華人的噴火式戰鬥機在二戰初期,已經是非常先進和成熟的戰鬥機了,也是英國唯一能壓制德國的戰鬥機,效能遠比美國P40戰鬥機,但為何同一時期英華人卻要去購買美國的P40?多生產一些噴火戰機不好嗎?

    其實英華人第一批購買的P40是法華人的,法國在1940年購買了一批100架P40,這款戰機雖然效能差了一點,但卻勝在價格便宜。不過還沒等到這批戰機提貨,法國就慘敗在德國的閃電戰下,將這批貨交付給新重組的維西法國?第一得罪自己的老金主英國,第二此時的美國高層已經意識到自己不可能在戰爭下獨善其身,只是民眾反戰情緒太大,國會通不過而已。在這樣的前提下,最終美國將這一批P40戰機的下家瞄準了英國。

    此時的英國本土已經是戰爭前線,英德之間的不列顛空戰打得如火如荼,雙方損失都很慘重,因為在英國本土作戰,因此德國損失的戰機和飛行員都更多一些,而英國自己則是大量工業、軍事設施被炸燬,英國工業被破壞是相當的大。而且此時嚴重依耐進口的原材料有面臨被德國潛艇狼群的封鎖,此時的英國工業產能嚴重不足。一方面戰鬥機損失很大,另一方面工業受損補充不上來,最終英國只能選擇進口了。

    P40戰機確實性能平平,比之噴火在平飛速度這一項上就差了100千米.小時,火力上噴火更是2門20mm機炮+4挺機槍,火力上大大優於P40的2挺12.7mm+4挺7.7mm機槍組合,而且P40最大的弱電就是高空效能極差,一旦上了6000米高空,速度和操控性就大大折扣,讓這款戰鬥機根本無法勝任高空護航的角色,其他方面幾乎也都是全面劣勢。但是英華人此時也沒有辦法,能夠快速拿到一批成品戰機進行補充才是當務之急,而美華人手裡正好有生產好的P40戰鬥機,何樂而不為呢?更何況這款戰機差是差了一點,價格也很便宜。

    在之後美國參戰,所有生產武器的工廠和不生產武器,全部都得生產武器,更何況P40這種成品戰機的生產,更是開足馬力生產。但是這款效能平平戰機怎麼推銷出去呢?根據《租借法案》,美國將P-40戰鬥機進行了大量對外援外,總數達到5492架,其中英國又分配到2799架,蘇聯2069架,中國僅分到少量的377架。這些援助戰機都是暫時不給錢的,美華人記下一筆賬就行,當時歐洲戰場大量武器消耗得不到補充,自然也不會管效能先不先進了,能夠率先補充到戰場上就行,這恐怕也是成就德國這一批“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王牌飛行員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人家本來就是拿著先進戰機虐菜,自然一大一個準了。

  • 2 # 金一長

    簡單的說,戰爭很大程度上就是拼消耗。產量跟不上,再牛的裝備也改變不了戰爭走向。英國就靠著英倫三島上那點戰機生產能力怎麼和坐擁大半個歐洲資源的德國拼?噴火對上109本來就沒什麼優勢,要是數量上還處於絕對劣勢,這仗也就不用打了。P40再弱,也能替噴火頂一陣。更別說去執行攻擊轟炸機等空戰要求低的任務了。

  • 3 # 軍武資料庫

    但英國購入P40戰機其實也是無奈之舉。主要是希特勒把丘吉爾都炸哭了。

    首先這是一個航空業設計鬼才公司,他在一戰之前就不斷的拿到了很多航空設計的獎項。即便是噴火戰機其實也有當初獲獎作品“超級海軍”S6的影子。可以說這家公司的航空設計天分是一脈傳承下來的。

    但另一方面則是“超級馬琳”本身是一家民企雖然有很高的天賦但是並不具備現代化生產的意識。英國有很多這樣的民企,到現在其實也有。W君知道一家英國的小企業做碳纖維為主要導體的音箱線,大約2萬多英鎊一米的價格,音質極好,但是這家公司一共就只有7個人,每年賣出不到200米的電線,夠吃夠喝就夠了,不會考慮擴大生產什麼事情。

    超級馬琳起初其實就是這樣的一家企業,賺的名譽比賺錢重要。於是從最開始起噴火戰鬥機的產量也就一直上不去。

    在1940年的時候,超級馬琳的噴火戰鬥機基本上是集中在伍爾斯頓(Woolston)的超級海軍工廠進行生產的。當時就僅僅只考慮了基本的防空和防破壞對策。

    噴火戰機從工廠生產出大部分結構後,被運輸到伍爾斯頓以北伊斯特利的機場進行組裝和除錯。基本上還都是手工作業,而最終除錯噴火戰機的工作也就落在了超級馬琳的工程經理HB普拉特身上,注意,這就只一個人對整個的事情負責。

    在1940年秋天,伍爾斯頓的超級海軍工廠被炸,導致超級海軍工廠廢棄。所以在1940年的年底開始,噴火戰機就得由很多的其他工廠一起分散生產了。這是超級馬琳本身的工程管理措施就出現了薄弱點。這直接就造成了噴火戰機的產量從超級海軍工廠每個季度363架的產量直接跌倒了一個季度不到180架。在之後雖然經過不斷的管理措施改進,但很長時間以來每個季度也沒有超過300架的產量。

    分散生產的工廠啥樣子?

    有幾家其實就是車庫作坊!

    而且問題還在超級馬琳的工程經理HB普拉特身上,他沒有辦法讓噴火戰機的生產標準化和流程化,個人風格過於強烈的管理方式導致噴火戰機在最終除錯上問題連連。

    能飛去戰場的噴火戰機都是好飛機,但要成為好飛機之前要經歷不好的生產管理而彎路連連。

    ……

    而當時英國在不列顛空戰中損失也過於巨大,國內產能跟不上又不能沒有飛機用,所以就只好去購買和噴火戰機相近的P40了。

    其實買的也並不多,英國一共才買了150架P40,在後面噴火的產能最終上來以後其實還是使用噴火戰機的。150架P40和噴火8000多架的產量來比就是九牛一毛吧。

    所以,英國購買P40這件事也就是噴火戰機歷史上的一個小插曲而已了。

  • 4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有句話叫做飢不擇食,要說英國的噴火戰機的確是二戰期間一款相當優秀的戰機,但是好是好,但是當德國進行“海獅行動”進攻英國本土的時候,噴火戰機的數量沒那麼多,產能根本跟不上來。但是戰事緊急,面對德國的壓力英國需要更多的武器,先不管怎麼樣先把武器給我在說,這就是典型的“慌不擇食”。

    但是英國拿過來用了之後才發現這貨效能不及自家的噴火、颶風戰機,無論是速度、機動等方面都遜色於自家的戰機,就算面對德國的BF-109時P-40戰機都有著不小的壓力。但是自家戰機的產能跟不上戰爭的消耗速度,哪怕這款戰機不行,起碼有這個能力去攔截對方的飛機,所以無論什麼時候“數量”都是優勢。不過後來隨著自家飛機的產能上來,就不用這些P-40了,主要還是用於飛行訓練或者送給蘇聯。

    至於說為啥不讓美華人幫忙生產噴火戰機,我想英國還沒到那種地步,一款戰機的核心技術只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絕不能外傳,這是必須的。而且就算美國獲得了技術,也未必能造得出“勞斯萊斯梅林"”這麼精密的液冷發動機,美國發動機成就是在氣冷發動機。後期的P-51戰機早期用美國的發動機其實根本不出名,我們所熟知的P-51戰機其實是用了英國發動機的那款。

  • 5 # 皇家騎士16

    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武器,哪怕你讓一個武器從效能上做到了完美,你也會在後勤上吃大虧

    噴火就是這樣的飛機,效能優秀的代價就是產量不溫不火

  • 6 # 一本正經的扯淡

    不列顛空戰爆發是英國還剩七百多架戰鬥力,其中不到兩百架效能較好的噴火,剩下都是效能相對一般的颶風。加上前期德國空軍重點襲擊兵工廠,英國沒有理由拒絕P40,雖然他們看不起這種前殖民地生產的武器。

  • 7 # 四川達州人

    生產速度不足。

    戰鬥機驅逐艦這些,英國都能生產,可惜生產能力不足,每天都要消耗,自然只能找美華人買了。

  • 8 # 麥田軍事觀察

    這個問題是不是提的有點可笑了呢?單純的僅講效能就可以了,不要數量了。對於軍事愛好者,可以單純的為了效能而效能嘛,可惜軍方不行。

    當時英國還大量生產效能不足噴火的颶風戰機,數量也不少,這可不是英華人腦子有病,而是必須的,在當時的情況下,英國同時開發了好幾款戰機,噴火戰機只是其中之一,在技術進步上,颶風戰機要效能是低,但是研發進度要早一點,更早投入量產。

    如果按照正常的進度來說,像颶風戰機應該被淘汰掉,但是在戰時條件下決定停產任何一款戰機都是一個重大的決定,影響的產量,許多人只關注了效能,不關心數量,如果英國馬是停產颶風戰機的話,那麼對英國空軍來說那些可能是一場大問題了,飛機產量掉了一大截,什麼時候補上還不一定。

    英國噴火是最好的,但是其他戰機也依然需要,還包括像美國引進戰機。當時P40是美國唯一可以量產的戰機之一,英華人沒得選擇。為了保證自己的需求,即便P40戰機的效能很差,也必須大力引進,美國當時也一樣。P40是唯一可以滿足快速量產的型號,那麼就必須優先生產了,至於說其他替代型號理論上都可以,但是能不能保障產量呢?不能保證數量滿足要求,那麼就先別說效能了。讓美國生產噴火,確實想過,可惜花費的時間太長,放棄了。

    對於歷史上發生的事情,不要簡單的先考慮效能問題,其他問題都要考慮了,不要以為別人做過的事情一定存在問題,自己比別人聰明的,一下子就發現別人的錯誤,這是一種事後諸葛亮的心態。

    在戰時條件,選擇生產什麼樣的裝備涉及到多方面因素,不要以為前人在犯錯誤。

  • 9 # 下雨啦16

    進口P40是多贏的選擇。

    一是要彌補戰爭損耗。雖說噴火戰機效能不錯,但英德之間的不列顛空戰燃燒到了英國本土,英國的大量工業、軍事設施被炸燬,各種需要進口的原材料也得不到滿足,導致生產跟不上需求。在空戰中受損的飛機得不到及時補充,飛機進口能暫時彌補空中戰機的缺位。加上工廠生產管理不行,導致工廠每個季度363架的產量直接跌倒了一個季度不到180架。

    二是價格便宜。P40勝在價格便宜。英國第一批購買的P40是法華人的,因為法國的戰敗導致這批飛機沒有交貨,轉而唄美國提供給了英國。P40戰機在速度、火力、機動性、高空效能等方面都與噴火戰機有較大差距,但在當時能夠有成品迅速補充消耗成為當務之急,P40也就順理成章進入英國軍隊服役。

    三是拉攏美國需要。德國對英國的攻擊使英國進入空前危急狀態,急需國際援助和支援。在當時還在中立且實力雄厚又與英國關係友好的美國,成為天然選擇。而美國早就看出不能在戰爭中置身事外,因此野加大了對友好國家的援助支援。透過《租借法案》,美國將P-40戰鬥機對外援外總數達到5492架,其中英國又分配到2799架,蘇聯2069架,中國僅分到少量的377架。英國得到美機援助自然就與美國站在一條戰線,等於強化了雙方合作關係。美國還賺了戰爭財。

    當然,這種飛機恐怕最直接的後果是戰損嚴重,成就了至今仍是王者的一批德國王牌飛行員。這恐怕也間接驗證來這款飛機確實性能不佳。

  • 10 # 史海淘金客

    淘金客說,剛剛發了系列關於二戰飛機的文章,有興趣可以看看。購買P-40是無奈之舉,此外,噴火也有自身的一些問題。

    最重要的當然還是在德國意圖發動“海獅行動”之前,先行展開了大規模的不列顛空中戰役。當時歐洲大陸已經淪陷,全靠英國獨力支撐,噴火在高強度的空戰中損耗得飛快。而美國當年還在玩“光榮的孤立”,沒有參戰。所以急需飛機的英華人當然是有什麼就買什麼。幾個事實:

    一、別說P-40,連更差一些的P-39英華人都不分青紅皂白買了一批,如下圖

    二、英國找到北美原本就是要訂購P-40D的,希望他們按許可證生產

    三、北美的P-51“Mustang”還沒試飛英華人就下了定金……

    四、如果按英國許可證生產噴火,美國的飛機廠要好幾個月的準備時間,英華人等不起,“Mustang”正是利用這個時間差研發出來的——北美轉產P-40也要好幾個月呢。

    另外,噴火自身也有問題,除了有答主說到人的因素以外,噴火為了追求效能,主翼的平面形狀是近乎橢圓形的“完美形狀”,這正是嚴格遵從了機翼上升力分佈的情況,還能有效減小翼尖的誘導阻力,既有較大的有效翼面積又能把結構重量降到最小!但是,這個形狀的機翼加工起來難度較大,加工工時是梯形翼的Me109的三倍都不止!產量自然受到嚴重影響。後期的“Mustang”也是平直的梯形翼,2年時間就生產了15000架。

    最後還有一點,噴火的結構讓它無法安排大容量的機翼油箱,航程短得可憐,P-40是短腿,但好歹還是比噴火要略強一些。所以噴火用來防守還可以,一旦轉入進攻就力不從心了。所以歐洲上空盟軍轟炸德國時,能護航的就只有“Mustang”“閃電”“雷電”……這意味在戰爭中後,盟軍對噴火的需求變小了,不需要那麼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賊王》之中,白鬍子明知艾斯不是黑鬍子的對手,為何還放他去追黑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