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沒有推薦的寶媽們?
5
回覆列表
  • 1 # SuperMario13

    寶寶年紀小的話,建議要注重營養成分以及不要喝過冷的東西。嬰兒乳酸菌比較好的可以瞭解一下界界樂乳酸菌飲品。它是美國的乳酸菌飲料品牌,屬於常溫類的。精選杜邦營養與健康菌種,能夠幫助寶寶調節免疫系統,增進腸道健康,有利於寶寶全方位成長。

  • 2 # 初知育兒

    國內還把益生菌當藥物使用。例如,國內某些兒科醫生經常開一種叫“媽咪愛”的藥物防治小兒消化不良,其主要成分是兩種益生菌。大人得了腸炎,醫生則可能給開一種號稱是國際首創的新藥“整腸生”,其主要成分也是一種益生菌。它們的藥理據說都是要以菌制菌,恢復腸道菌群平衡。

      但是這些保健、醫療作用有沒有什麼可靠的依據嗎?幾乎沒有。它們根據的主要是一些個案、傳聞、體外實驗或動物實驗,缺乏嚴格的臨床試驗的驗證。不同的臨床試驗的結果往往是互相沖突的。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在2007年分析了13項研究益生菌對腸易激綜合徵的療效的臨床試驗,發現這些研究大都存在缺陷,其中只有1項能夠說明某種嬰兒雙歧桿菌製品對腸易激綜合徵有療效。

      即使益生菌真的有益身體健康,想要補充它也不容易,並不像保健行業的人士或某些醫生設想的那麼簡單。首先我們要問的第一個問題是:在益生菌製品中是否真的含有活的益生菌?如果是死的細菌,那麼是不會有任何用處的。要讓細菌一直保持必要的活性,並非輕易可以做到,是要有良好的質量控制和儲存條件的。國外研究人員曾經對市場上55種益生菌產品(包括25種乳製品和30種粉劑)做了調查,發現三分之一以上不含有活細菌,而只有13%含有標籤上所說的那種益生菌。

      就算你吃的益生菌製品質量可靠、儲存恰當,細菌還有活性,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它們是否能夠安然無恙地到達結腸?結腸的環境較適合細菌生存,是腸道細菌的主要棲息地。但是飲食中的細菌在抵達那裡之前,要經過兩關:第一關是胃,胃液的強酸性和所含的消化酶能夠殺死、消化掉大多數細菌;第二關是小腸,那裡的膽汁酸和消化酶也會對細菌造成破壞,而且由於小腸的環境是鹼性的,那些不怕胃酸的細菌到了小腸可能就適應不了了。英國裡丁大學的研究人員曾經模擬胃、腸的環境,對益生菌的生存能力進行測試,發現乳桿菌能抗胃酸卻難以抗小腸環境,而雙歧桿菌則倒了過來。

      就算益生菌順利通過了胃和小腸的雙重考驗抵達了結腸,那麼它們是否能對那裡的菌群平衡產生影響呢?一杯酸奶或一份益生菌製劑所含的細菌數大約是幾億個,聽上去似乎不少,但是腸道內的細菌總數有上百萬億個,一比就微不足道了。而且益生菌產品只含有一種或幾種細菌,而腸道細菌的種類多達幾百種,要讓數量如此少的幾種益生菌去影響數量如此巨大種類如此複雜的菌群平衡,是非常困難的。裡丁大學的研究人員在體外模擬大腸菌群環境,加入益生菌後發現它們對大腸細菌的總量毫無影響。益生菌產品中的益生菌即使能順利抵達大腸,也不一定能在那裡生存、繁衍下來。實驗表明,當人們服用益生菌產品時,能在糞便中檢測到該種益生菌,但是一旦停止服用,就檢測不到了,說明益生菌並沒能在體內繁衍,當然更不能去改變體內的菌群狀況。

      總之,和其他保健品一樣,有關益生菌產品的保健、醫療效果的種種宣傳,基本上只是出於一種美好的設想,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可靠的依據,是很值得懷疑的。如果非要吃益生菌產品不可的話,不妨喝酸奶,那樣,即使益生菌沒用,酸奶本身至少還有營養價值。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不僅對益生菌的功效缺乏足夠的研究,對其副作用也缺乏研究,這並非意味著對其副作用就可以忽視。2008年1月25日,荷蘭烏得勒支大學醫學中心釋出訊息說,他們在2004~2007年間對296名胰腺炎患者進行臨床試驗,想看看益生菌是否對胰腺炎有療效。出乎意料的是,透過腸飼服用益生菌的患者中有24人死亡,而對照組只有9人死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井水打藥藥效全無,燒開水不現實,有什麼辦法解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