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守一座古城
-
2 # super都市麗人
老師希望聽到被提問同學的自己的回答,即使是回答錯了,老師也知道她掌握的哪裡不好,如果旁邊有人告訴她答案了,那就考察不出她的真實想法了!
-
3 # 舫秋員
老師上課提問同學,最反感旁邊同學提醒!不希望被提問的同學聽到。
上課提問的目的有多種:新課課前提問是檢查之前的聽課效果;講課中提問是要看是否跟上老師思路,提問下等生是否聽懂,以此判斷其他人的情況,還有時用提問來提醒溜號的學生,有時就是單純想了解學生的想法;新課後提問是讓學生對所講內容有總體把握;還有時為了調節課堂氣氛、調整課堂節奏……
總之,不管哪種提問,都不希望旁邊同學“吹風”,更不希望被提問的同學聽到。否則便失去了提問的意義。
-
4 # 望湖軒主
關鍵要看什麼樣的老師了。
如果這個老師只想把課順利講下去,那他想讓被提問同學聽到提醒後回答問題,這樣課堂就回按著老師的思路繼續順利進行下去。
如果這個老師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他就不希望這個同學聽到提醒後回答問題,因為這個學生對這個問題沒有掌握,這個時候老師就會再繼續給他講明白,透過老師的講解,這個學生弄懂了,這才是老師這節課最大的成就!老師內心也會這個學生高興,這也體現了老師的真正價值!
-
5 # 新風化語
您好!我是一名有些二十多年一線教學經驗的老師,我認為上課時老師提問,被提問同學不會,旁邊同學小聲提醒,作為老師想不想讓這個同學聽到要看具體情況,不能一概而論。首先要看看是提問的目的是什麼,根據不同的目的,老師處理問題的情況會不同。
1.課前提問。課前提問,一般是為了複習上節課內容,為這節課做準備,老師提問是並不是隨便提問,會有針對性,這時候提問,往往是考慮到這個問題,這位同學應該能回答上來,如果他答不上來,說明這位同學課後鞏固效果不好,需要引起注意,此時,老師是不一希望他聽到同學的答案的。老師可能就直接叫小聲說話的那個知道答案的同學回答了。
2.課程進行中間提問。這時候老師提問,其實更多是設問,可能問題比較難,需要同學思考後才能回答,如果同學不會也很正常,如果有同學小聲告訴他,老師這時候可能是願意他聽到的,但是一般老師並不點破,會繼續引導學生,直到他真正弄明白。畢竟讓學生真正學會知識才是老師的目的,一位有經驗的老師是會合理掌控課堂的。
3.老師課講得津津有味,突然發問,這時候問題不是主要的,可能是因為同學不注意專心聽講,打盹,走神,和別的同學說話或者有其他不注意聽講的行為,老師這時候提問,主要目的不是問,是提醒這位同學注意聽講,這時候如果有同學小聲告訴答案,應該是老師不願意讓聽到的,此時可能會制止告訴答案的同學,甚至連同這位同學一起批評。
教育是一門藝術,融合了學科內容同時又兼具教育學、心理學。對課堂的掌控能力是考驗一個老師教學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提問,在外人看起來的一個很簡單的教學行為,卻蘊含著老師對學生只是的考量,對學生教育的方法,還有老師對學生的責任,因此,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回覆列表
這是不同角色的問題,站在講臺上好多事情都看到聽清楚的,老師肯定不喜歡這樣的操作,因為這樣如同作弊,但是作為新時代教育理念,老師應該視情況包容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