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本人30幾了,字不好看,一直想改變這個現狀,可是不知道怎麼做,是先買個楷書,然後照著臨摹嗎?還是找個老師培訓?一般練多長時間有效果?詳細介紹下
14
回覆列表
  • 1 # 靜心書法

    以我本人為例向你說明,我本人今年40歲,疫情期間才開始學習書法,我覺得任何事都不晚。

    而立之年,是一個好的開始。所謂而立,就是已經學有所成,已經有積累,對人生也有了初步的理解,可以發揮拳腳,開始打下自己的一片天地了。

    如篆書之“立”,正如一個孤獨的男人,“哈巴著腿”,滿懷躊躇的看著遠方,嘴裡唸叨著“要單幹了,要重新開始了”

    其例項子有很多,書法從來沒有年齡限制。

    我的同學中很多四五十歲,乃至六七十學書法的人,無一是晚的,只不過路不同而已,風景也就不同。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泡枸杞。

    花花綠綠的想法沒那麼多了,練字自然就塌心了,這是一種人生閱歷的沉澱,對於有這深厚歷史沉澱的書法來說,有益無害。

    自然,人生的歷練,時間的沉澱,對大部分人的心智都起到了一定“開啟”的作用。

    學起書法來,無論從心態來說,還是從理解能力上來說,都是黃金時期。

    這個時期初學書法應該是很快的,而且還有一些精力,練下十幾二十年,年老的時候,也有機會名滿一方。

    如若是三十歲,

    是中青年,那麼未來大有可觀了。

    練書法,最好的是童子功,晚一些十幾二十歲開始,也就算了正常了、董其昌文徵明也都是二十歲左右開始致力於書法的。

    但是到三十歲,如果是心態比較好的人,學字一樣大有可為。

    此時也有了一些對人生的積累,雖然不如中年,但是要比青年強。在心態上,就建立了一個優勢。

    如果能巧用這點優勢,不浮躁,不氣餒的話,學起字來,細水長流。

    加之中青年時間的優勢,一樣大有可為,可能到中年就會名滿一方。

    這是三十歲的優勢。

    學書法不看年齡,而是看心態。

    年輕人浮躁,長大之後穩重。

    但是有些人也浮躁了一輩子,這種人即使貨到一百歲,也是沒法練書法的。

    一百歲在這寫著字,人家說一句不好,這老大爺能拄著柺棍追他十條街,張嘴閉嘴當他爹。

    怎麼可能練好字?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這是年歲給人的禮物,善用者,總會得到回報。

    有些年輕人,心也沉穩的很,自然學起字來也就很快,比一些有心態的老年人還快。

    這是沒辦法的,天賦性格使然。

    但是大多數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學起書法來就會輕鬆很多,而且能以筆墨自娛,增長文氣。

    這種男人,會越來越有氣質,男人味兒越來越重,自然也就會成為一朵四十歲的花。

    想要發揮出年齡的優勢,就要從心態,閱歷上著手。

    在這二點上發揮好,學起書法來,可能用五年就追別人從20-30歲這十年的功夫。

    這些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想學書法的朋友,來吧,不要管自己多大歲數,三十歲四十歲我見過不少,五六十歲也有一些,七八十歲的也見過,從來沒有晚那一天。

    如果自己覺得晚,那麼三歲以後,沒受到蒙學的時候就已經晚了。

    不過我覺得這個年齡想學的快的話還是找個老師,或是上個培訓班,這個不會走彎路,而且學起來會很快

    附贈打油詩一首

    三十學書法,四十一朵花,學成引蜂蝶,枸杞買回家。

  • 2 # 趙華虎

    學習從來不分年齡,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只有從零到一,才有之後的發展。我是大學畢業才開始正式系統的練習書法的,每天大約寫個40分鐘左右,書法這事本來就是修身養性之事,這件事的投入產出比極低,但是為了初心不改,所有的堅持都是值得的,一起加油努力吧

  • 3 # 工筆小強

    首先要練眼,即認真讀帖。宋代的書法家黃庭堅說:“古代人學習寫字不都是依靠臨摹,他們常常把古人的書法作品張掛在牆壁上,專心致志的觀看它,看準了才下筆。”唐朝的歐陽詢發現了晉代索靖寫的碑,愛不忍離,索性坐下讀碑三天。讀的帖越多,眼力就會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寫才好,好在哪裡。有一個成語叫“眼高手低”,我認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發現不了美,不知什麼是美,就更談不上創造美了。有不少同學以為書寫潦草是所謂的行書,導致他們以醜為美的原因是他們“眼低手也低”。  其次要練腦或說練心。在細心觀察的基礎上還要把寫得好的範字牢牢地記在心裡,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腦裡,無論何時,一旦提到這個字,馬上就能想出這個字在字帖上的形狀。做到胸有成帖,腦有成字。  第三要練手。練眼和練腦是為了搞清字該怎樣寫。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寫出這種最好效果,因為腦不一定能指揮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揮得了筆。練手就是要達到心手一致,手筆一致的境界,所以練手也是至關重要的。  第四要練結構,因為練字的關鍵是掌握字的結構。字的結構是指字的筆畫的長短比例及筆畫間的穿插避讓關係。謝曉東在歌曲《華人》中唱道:“最愛寫的字啊是先生教的方塊字,方方正正做人要象他……”“方方正正”概括了漢字的結構特點。  第五要練筆畫。不少同學練過書法,他們從楷書練起,許多運筆的規則都忘了,只記住了頓筆。結果寫出來的字拖拉累贅,狀如鬼畫符。我提倡大家從黑體字練起,抓住字形,取消頓筆。雖然筆畫單調,但只要結構準確,照樣美觀好看。就像蹲馬步是練武術的基本功一樣,橫平豎直是寫漢字的基本功。許多人寫不好字的原因就是橫不平豎不直、結構不準確。如果結構不對,筆畫的變化再豐富也寫不出好字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提升自己時政得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