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最怕考到時政,尤其是面試的時候,該如何提升自己呢?高密中公讓我多考新聞,還有其他辦法嗎?
3
回覆列表
  • 1 # 南風窗

    政治主觀試題越來越受到廣大師生的重視,然而在我們的教學和考試中學生最怕,失分最多的依然是主觀題。因此從教學與備考方面探討如何提高學生政治主觀題答題規範性和有效性從而提高得分率就成為擺在我們廣大師生面前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下面我要講的就是自己在這方面的一些研究和做法。

    一、主觀題失分的主要表現

    1、審題不清,答錯答題的範圍,即答非所問。例如,題目要求用經濟常識的有關知識來回答,有些學生卻用政治常識甚至哲學常識的知識來回答;題目要求用唯物辯證法的有關知識來回答,有些學生卻用辯證唯物論的知識來回答。

    2、張冠李戴,答案前後不對應。這在哲學試題中表現得尤為突出。例如,前面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後面卻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論與其相對應;前面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後面卻用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方法論與其相對應等等。

    3、盲目呼叫知識,沒有使用政治學科專業術語答題,而是使用文學化、生活化的語言答題。例如,有些學生在回答通貨膨脹時不是說國家發行的紙幣量多了,而是說國家把錢發多了;物質決定意識說成物質決定想法;國家職能說成國家做事等。

    4、使用專業術語不規範,導致文字表達不準確,甚至表述錯誤。例如,人民民主專政寫成人民民主專制;矛盾的鬥爭性說成是矛盾的戰鬥性;經濟效益的提高寫成利潤的提高等等。

    5、思維混亂,文字敘述缺乏完整性、條理性和簡潔性,出現“會而不對”、“對而不全”、“全而不準”的現象。

    二、主觀題失分的原因

    1、直接原因。答題技巧和文字表達能力方面的缺陷。

    2、根本原因。知識結構的欠缺。

    三、規範化答題的一般步驟

    第一步:審設問

    1、明確知識範圍:

    知識類別:經濟學、哲學、政治學

    知識形態:微觀、中觀、宏觀

    2、明確問題指向:

    單一型: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

    複合型:談認識、作分析

    3、明確設問主體:

    經濟學:政府、企業、個人等

    政治學:國家、政黨、公民等

    第二步:審材料

    1、讀材料時既要把握材料中的顯性資訊,又要把握材料中的隱性資訊。

    2、迴歸教材,試題雖然千變萬化, 但都離不開用教材的內容來解答。讀題時 , 必須判明答題要用到教材中的哪幾課、哪幾節、哪幾框的內容。這樣就縮小了思考的範圍。

    3、根據題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組織某方面的知識,做到有的放矢,不可眉毛鬍子一把抓。

    第三步:呼叫知識

    1、依據關鍵詞,直接呼叫(關鍵詞本身是學科基本概念,則直接呼叫)

    2、把握知識聯絡,聯絡呼叫(依據關鍵詞,透過演繹、推導,找到可用知識)

    3、概括具體資訊,歸納呼叫(關鍵詞比較具體,與學科理論不能直接對應"則先歸納再呼叫)

    4、依據設問,有效呼叫(知識呼叫要根據設問的要求,有的放矢地呼叫,反對盲目堆砌和過度引申)

    第四步:確定答題思路

    1、確定大邏輯:要點之間的邏輯,包括有幾個要點,要點之間如何排列;

    2、確定小邏輯:要點自身的邏輯,即要點如何展開,包括有幾個關鍵詞,如何排列。

    第五步:寫答案

    (我把它稱之為書寫答案的“四個現代化”)

    1、層次分明,要點序號化——反對不分段落層次的“一塊板”

    2、表述準確,語言學科化——反對使用文學化、生活化語言

    3、邏輯嚴密,表述簡潔化——反對語句冗長、畫蛇添足

    4、字跡工整,卷面美觀化——反對字跡潦草、錯字連篇

    (特別提示:突出關鍵詞,突出得分點)

    總之,要想提高主觀題的得分率,答案必須做到“外在美”與“內在美”的統一。“外在美”就是表述清晰整潔、層次分明、格式規範、美觀大方;“內在美”就是政治術語表述準確、完整、嚴謹、思路清晰、符合邏輯,做到知識性與邏輯性、思想性的統一。

  • 2 # 泠之硬筆書法講堂

    如何提升時政得分能力?

    我來回答:多看看新聞和報紙,你那麼聰明,思維那麼敏捷,結合自己的觀點,靈感可謂一洩千里

    時政題一直是困擾我們政治成績上檔次、過重點線的最大羈絆,我縣政治高考成績與市、省相比,選擇題一直有優勢,但主觀題劣勢明顯。除了一些客觀原因(諸如大城市小孩的綜合素質要高、閱歷要強、見識要廣等)外,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在如何提高考生時政題得分的研究上面一直是練習毫無章法的,指導非常盲目,沒有真正進行過系統、深入的探討,儘管各校有過這個方面的探索,但那都是零碎的、孤立的、淺層次的、低效的和粗放式的。 政治主觀題是最能反映考生的政治素養的,政治小論文競賽、社會實踐報告的撰寫、研究性學習課題報告等都是政治學科特有的,如果說學政治還有點什麼用處的話,除了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的教育外,提高學生理論素養、分析思維等思辨能力以及論文的寫作能力等都是學政治的附加值。所以,一個真正政治成績好的學生,在社會上是有很強的分析思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

    所以,高考時政題的難度一直沒有降,要求一直非常高,學生特別是剛進入高三的學生對主觀題普遍感到無所適從,覺得主觀題太難了,得分太低。 時政題能力透過培訓和教育是可以提高的,它不是先天就具備的,也不是臨時抱佛腳就能應付的,高三現在這個時期是提高主觀題最重要的時期,第一輪複習,正是學生時政題能力提高的形成和初步提高的特殊時期,一方面學生有第一次接觸大量的高考題的機會,這為提高時政題得分提供了前提條件,另一方面,進入第一輪複習,選擇題能力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基礎,學生把注意力和思考方向開始轉移到時政題上。 研究時政題,把提高時政題得分能力作為一個重要的課題來做應當是所有高中學校的共識。如何研究時政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或角度著手。

    一.透過研究高考題來提高考生的時政題得分能力

    政治時政題得分能力,實際上是就是透過訓練使考生儘可能具備高考題所要求的幾種能力,越接近高考題的能力要求,得分就越高。高考題的能力要求和學生的得分能力是內容和形式的關係。

    研究高考題,主要是研究高考題設問的規律、研究高考題的命題走向,研究高考題的結構、難度等特點、研究高考題的考查的知識分佈規律,研究高考題取材的特點和範圍,研究高考題的命題時間、地點和人員,研究高考題的政治功能等。

    二.透過研究考綱和新課標來提高考生的時政題得分能力

    學生之間是有個體差異的,他們的智力、體力和心理是不平衡的,不同學生應該採取不同的辦法,因材施教、分類教學是能普遍提高學生的時政題得分能力的關鍵。

    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不同,能力提高的程度不同,就應該採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從學生實際出發,有的放矢,方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得分能力。

    建立臺帳制度就是提高學生時政題得分能力的一個辦法。臺帳,是記錄並描述學生的知識、能力、思維水平的現狀和變化軌跡的一個資料庫,臺帳的重要性不僅在在於記錄,更在於客觀、科學和具體的分析。

    三.透過研究學生的認識能力、水平和認識規律來提高考生的時政題得分能力

    認識方法和思維規律是一門科學,誰掌握了這個規律,誰就在答時政題能力上掌握了先機。

    比如,記憶學這一門是研究再現與遺忘規律的,如果對這些規律掌握了的話,考生就會提高知識的記憶水平,從而有答時政題上更能得分。又比如,閱讀也是語文學科的一項基本技能,學生如果有較強的閱讀能力,那麼在讀材料的速度和質量上就能又快又準地把材料和題目讀懂,就能真正明確命題人的意圖,就能要求題目的全部要求,就能充分挖掘材料中隱含的資訊,從而為準確答題打下了基礎。

    認識規律還包括很多,如:分析與綜合相結合的方法、逆向思維和創新思維、演繹與歸納方法、一般和個別相結合方法等。這些思維方法的掌握,能幫助學生認清事物的本質,全面分析事物,能按一定的邏輯和條理來論證和探討事物,能真正地解決問題。

    四.透過研究高效課堂來提高考生的時政題得分能力

    提高學生的時政題得分能力也要講究效率。時政題得分能力提高除了透過課外輔導外,主要渠道是透過課堂教學實現的。所以,必須提高試卷評講課的效率來實現學生時政題得分能力的最大化。

    試卷評講課最忌的是一講到底,理論和實際相脫離。所以,一定要在課堂上體現自主、合作和探究,充分調動學生,充分依靠學生,廣泛開展討論,讓學生體驗到時政題提高的過程,品嚐到有效提高時政題能力的那份喜悅。以學導教,先學後教,這一理念在試卷評講課上就是要做到讓學生參與試卷的命題、講題、評題、析題和思題;老師在課堂上主要是起引導、點撥和釋疑的作用。

    理論和實際的相脫離,主要是講課時,一定要充分蒐集掌握學生的答題情況,真正從學生的答題實際出發,從學生存在的問題出發,從實現增分的目的出發,從提高學生的得分能力出發。

    五.透過研究學生閱卷的失分和答題規範來提高考生的時政題得分能力

    時政題得分能力的提高除了知識和能力本身因素外,還有一個答卷和閱卷技術層面的因素。答題不規範,從而會影響到掃描的效果,左右閱卷人的情緒,導致時政題無謂的失分。

    答題的規範問題包括資訊填表塗是否規範、字跡的大小、筆的選擇、區域內答題、卷面的整潔、答題卡的是否缺損、書寫速度的快慢、時間的掌握、步驟的得分、字數的多少等。一定要聽從閱卷人的反饋建議,一定要根據網上閱卷的特點來規範你的答題習慣,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六.透過研究有效訓練來提高考生的時政題得分能力

    怎樣使我們的時政題訓練做到有效?首先要保證試題質量,選題要避免低階、無效、偏怪、難度值過大或過易的試題出現,這樣既浪費時間又誤導學生;其次要做到試題適合教學實際,不是拿到試題就給學生,要進行充分的挑選,有些試題已訓練多次還在給學生用,有些試題所涉及的考點超綱越本,這都要淘汰;第三,練習時要注意限制時間,定時訓練,象考試一樣練習,讓練習成為考試。第四,練後要及時評改,要講透,要給時間學生反思,要不斷地回頭望,要舉一反三。

    七.透過研究政治學科題型及要求來提高考生時政題的得分能力

    政治考試常見的時政題題型有多種:圖表類、體現類、原因類、意義類、啟示類、措施類、認識類、探究類、論述類、作用類、分析類等。每種題型各有一定的具體要求,答題的格式和步驟是不同的,語言表達的方式是有區別的,如果能夠把握各種題型的特點,再利用所學的知識來答題,就能夠有效提高時政題的得分。

    時政題得分能力提高是一個綜合和系統工程,要求我們多維度多渠道地研究、挖掘考生這方面的能力,目前我們在題型研究和考點分析方面做得比較好,但在其他方面有待提高,我們要根據學生實際,找到我們在時政題能力提高的“短板”,採取有效的針對措施,是能夠實現我們提高時政題得分能力這一目標的。

    政治試卷中主觀題部分比重最高,對政治成績影響最大.如何提高該部分的答題水平是每一個學生最關心的問題,這就需要從基礎知識、時政熱點、高考真題和規範答題等多個角度進行深入分析、整合積累,不斷提高答題準確率,不斷提升政治學科素養和得分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朋友最近想買長安歐尚的科尚,有人知道這車嗎?能不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