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良的日常

    1、速度V(m/S)v=S/t ; S : 路程 ; t : 時間(聲速340m / s 光速3×108 m /s

    2、重力G(N)G=mg; m : 質量 ; g : 9.8N/kg或者10N/kg

    3、密度ρ(kg/m3)ρ=m/Vm: 質量 ;V : 體積

    4、合力F合(N)方向相同: F合=F1+F2 ;方向相反 :F合=F1—F2方向相反時,F1>F2

    5、浮力F浮(N)F浮=G物—G視 ; G視 : 物體在液體的重力

    浮力F浮(N)F浮=G物; 此公式只適用物體漂浮或懸浮

    浮力F浮(N)F浮=G排=m排g=ρ液gV排 ; G排 : 排開液體的重力 ; m排 : 排開液體的質量 ; ρ液 : 液體的密度 ; V排 : 排開液體的體積(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6、壓強p(Pa)P=F/S; F : 壓力/S : 受力面積(適用於固、液、氣;1標準大氣壓 = 76 cmHg柱 = 1.01×105 Pa = 10.3 m水柱)

    液體壓強p(Pa)P=ρgh; ρ : 液體的密度h : 深度(從液麵到所求點的豎直距離)

    7、槓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 ; F1 : 動力 ; L1 : 動力臂 ; F2 : 阻力 ; L2 : 阻力臂

    8、定滑輪F=G物,S=h; F : 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 : 物體的重力,S :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h : 物體升高的距離

    動滑輪F=(G物+G輪)/2 ; S=2h ; G物 : 物體的重力 ; G輪 : 動滑輪的重力

    滑輪組F=(G物+G輪)/n ; S=nh ; n : 承擔物重的段數

    S = nh (υF = nυG) 理想滑輪組,忽略輪軸間的摩擦

    8、功W=FS=Pt; 1J = 1Nm = 1Ws

    9、功率P=W/t=F*v(勻速直線); 1KW=10^3W,1MW=10^3KW

    10、有用功W有用 = G h(豎直提升)= F S(水平移動)= W總 – W額 =ηW總

    額外功 W額 = W總 – W有 = G動 h(忽略輪軸間摩擦)= f L(斜面)總功W總= W有用+ W額 = F S = W有用 / η

    11、機械功W(J)W=FS; F : 力 ; S : 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 有用功 : W有 ; 總功 : W總 ; W有=G物*h ; W總=Fs ; 適用滑輪組豎直放置時機械效率η=W有/W總×100%

    12、機械效率η= W有用 / W總=G /(n F)= G物 /(G物 + G動); 定義式適用於動滑輪、滑輪組

    13、熱量Q(J)Q=cm△t; c : 物質的比熱容m : 質量;△t : 溫度的變化值

    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Q(J)Q=mq ; m : 質量,q : 熱值

    14、串聯電路 ;電流I(A)I=I1=I2=……電流處處相等;

    電壓U(V)U=U1+U2+……串聯電路起分壓作用;

    電阻R(Ω)R=R1+R2+……

    15、並聯電路;電流I(A)I=I1+I2+……幹路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分流)

    電壓U(V)U=U1=U2=……

    電阻1/R(Ω)=1/R1+1/R2

    16、歐姆定律I=U/R(適用於純電阻電路)

    17、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壓成正比,與電阻成反比

    電流定義式I=Q/t;I : 電流強度,單位是安培 A;q : 電荷量,單位是庫侖 C;t : 時間

    18、焦耳定律 Q=I2Rt適用於所有電路的電熱計算

    19、電功定義式—W=UIt=Pt(普適)匯出式—W=I2Rt;(串)W=(U2/R)t;(並) (1)使用公式時,各物理量通常都採用國際單位。(2)對於物理量的定義式還需其物理意義。(3)注意公式的適用範圍(4)會靈活對基本公式進行變形20、電功率定義式——P=W/ t=UI (普適)匯出式——P=I2R;(串) P=U2/R;(並)

    七、研究物理的科學方法:

    1、控制變數法:該方法是研究某一物理量(或某一物理性質)與哪些因素有關時所採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控制其他各項因素都不變,只改變某一因素,從而得到這一因素是怎樣影響這一物理量的。

    2、類比法:把某些抽象,不好理解的感念類比為形象容易理解的概念,如:把電流類比為水流,電壓類為水壓;聲波類比為水波;3、轉換法:某些看不見摸不著的事物,不好直接研究,就透過其表現出來的現象來間接研究它叫轉換法,如:研究電流的大小轉換為研究它所表現出來的熱效應的大小;研究分子的運動轉換為研究擴散現象;眼看不見的磁場轉換為它所產生的力的作用來認識它。4、等效法:某些看不見摸不著的事物,不好直接研究,就透過其表現出來的現象來間接研究它叫轉換法,如:研究電流的大小轉換為研究它所表現出來的熱效應的大小;研究分子的運動轉換為研究擴散現象;眼看不見的磁場轉換為它所產生的力的作用來認識它。如用可以總電阻代替各個分電阻(根據對電流的阻礙效果相同)、用合力代替各個分力(根據力的作用效果相同)5、建模法:用實際不存在的形象描述客觀存在的物質叫假想模型法,如:用光線來描述光的穿傳播規律;用假想液片法來推導液體壓公式:用磁感線表示磁場的分佈特點等。6、比較法:如對串、並聯電路特點的比較、對電動機和發電機進行比較等。7、理想實驗法:在實驗的基礎上盡心合理的猜想和假設進一步推理的科學方法,如:牛頓第一定律在實驗的基礎上進行大膽的猜想假設而推理出來的定律;人民認識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賀也是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經過推理而得出的結論。如牛頓第一定律。8、分類法:如物體可分為固、液、氣;觸電的形式可分為單線觸電和雙線觸電等。9、影象法:如晶體的熔化、凝固影象;導體的電壓和電流影象;運動物體的路程和時間影象。10、逆向思維法: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的磁場之後,法拉第思考——既然能“電生磁”,那麼,反過來能不能:“磁聲電”?這是一種逆向思維法。

    八、物理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普通高中,學習氣氛不好,整天很多人都在玩,我該如何不受影響專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