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悟空解影
-
2 # 佛系安利小可愛
我覺得主角之所以是假寶玉,這與著書人有很大的關係。著書人是用此書為淚,來報償“甘露之惠”。書中的寶玉幻身頗多,倏男倏女,這也說明著書人所要償還的人並不只是一人。
《紅樓夢》中林黛玉前世為離恨天上三生石畔一顆絳珠仙草,日見枯萎之時,得神瑛侍者即後來的賈寶玉灌溉,天地靈氣而修成人體,然而僅修為女體,心中結一份難釋之情,說:“若他下世為人,我也隨他世間走一遭,將畢生眼淚還與他,以報灌溉之恩。”
以書中的某一部分來說一下著書人將要償還的人
對弘皙忠貞不渝的曹王妃
在“情中情因情感妹妹”文中,借寶玉捱打之情,實寫弘皙王妃曹氏生下龍鳳雙子之情。書中寫眾人來看寶玉,第一個是寶釵,實際就是弘皙。第二個便是黛玉來看望:寶玉從夢中驚醒,睜眼一看,不是別人,卻是林黛玉(弘皙)。寶玉(曹王妃)猶恐是夢,忙又將身子欠起來,向臉上細細一認,只見兩個眼睛腫得桃兒一般,滿面淚光——不是黛玉卻是哪個?寶玉還欲看時,怎奈下半截疼痛難忍,支援不住,便哎喲一聲,仍舊倒下,嘆了一聲,說道:“你又做什麼跑來!雖說太陽落下去,那地上的餘熱未散,走兩趟(先一趟用寶釵為替身)又要受了暑。我雖然捱了打,並不覺疼痛。我這個樣兒,只裝出來哄他們,好在外面佈散與老爺聽,其實是假的,你不可認真。”此時林黛玉雖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這等無聲之泣,氣噎喉堵更覺利害。聽寶玉這話,抽噎說道:“你從此可都改了罷!”寶玉聽說,便長嘆一聲,道:“你放心,別說這樣話,我便為這些人死了,也是情願的!”
這裡的寶玉,便是弘皙王妃曹氏的替身。看這最後一句,便是曹王妃對弘皙忠貞不渝的表述。作為補記家史重要一環,書中用大篇文章隱筆記述曹王妃:曹氏出生時父曹顒已死,幼年喪母,五歲左右進宮養育在姑祖母曹貴妃處,十三歲與弘皙訂婚,十六歲完婚,雍正末年五月間生下龍鳳雙胞子女,因雍正暴亡而遭陷害,最後蒙冤死在禁宮。
戚序本第三回末有一脂評:“補不完的是離恨天,所餘之石豈非離恨石乎?而絳珠之淚偏不因離恨而落,為惜其石而落。可見惜其石必惜其人。其人不自惜,而知己能不千方百計為之惜乎!所以絳珠之淚至死不幹,萬苦不怨。所謂‘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從這一評述來理解,說明作者為雍正不自惜,導致暴亡而痛惜;因弘時不自惜,導致授人以柄而痛惜;因曹王妃被禁管不自惜而自盡,自己卻無可奈何而痛惜。因此,黛玉之淚,至死不幹。
-
3 # 誰和蒲公英有約定
黛玉還淚,是要還給賈寶玉的,也就是絳珠仙子要還淚給神瑛侍者,至於水溶,只是伴隨著他們的一個人物而已,並不是真寶玉,因為真寶玉是甄寶玉。
一,既然說到還淚,那就得從大青石說起。
女媧補天,煉了這麼多的石頭,偏偏就剩下了一塊兒沒用,它就不感到鬱悶?
它碰見了一僧一道,向他們表達了自己的感受,於是,這兩個高人便把它變成了一塊美玉,還怕人們不識貨,又在上面刻上了幾句吉祥的話兒。
恰好,太虛幻境裡的神瑛侍者也“凡心偶炙”,要到人間去走一遭。
而他以前日夜澆灌的那株絳珠草,或者叫做絳珠仙子,因為對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情未償,所以也要藉此機會下凡,以自己的眼淚來償還神瑛侍者。
於是,那一僧一道兩個高人,便把這塊“美玉”夾帶其中,讓落到凡間的神瑛侍者——賈寶玉,在出生的時候,把它含在嘴裡了。
水溶,也就是北靜王爺,只是伴隨著他們一干人等的陪襯而已。
二,前八十回裡,在脂豔齋的批語中,是明確表示了在以後的情節中,書中的主要人物會是甄寶玉的。
甄寶玉在前八十回裡,似乎只是賈寶玉的一個影子,而真正是的情況應該是,賈寶玉才是甄寶玉的一個影子,畢竟作者一開始就說,這部書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的。
所有對賈寶玉的描寫,其實只是作者在為甄寶玉“傳影”,只是在續書的後四十回裡,沒有得到應有的體現而已,畢竟脂豔齋看來應該是看到過小說的全本的。
三,水溶在人物關係中的地位,好像更多的是來自於他的鶺鴒串。
在賈府為秦可卿出殯的時候,水溶送給了寶玉一個手串,後來,寶玉又要把它轉贈給黛玉,卻被黛玉扔到一邊去了,由此,人們就更願意把黛玉和水溶給聯絡到一起去了。
但是,重點就在於,絳珠仙子是伴隨著神瑛侍者才下凡的,是來給他還淚的,這和水溶可是沒有任何關係的。
-
4 # 末語讀書
黛玉還淚給神瑛侍者,以還當日澆灌之恩。假寶玉(這是女媧補天時丟棄的一塊頑石,求一僧一道帶它去歷凡塵)真寶玉才是神瑛侍者
-
5 # 博超簡談
《紅樓夢》第一回,作者先交代了林黛玉的前世。書中寫道: 【那僧笑道:“此事說來好笑,竟是千古未聞的罕事。只因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絳珠草一株,時有赤瑕宮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這絳珠草便得久延歲月。後來既受天地精華,復得雨露滋養,遂得脫卻草胎木質,得換人形,僅修成個女體,終日遊於離恨天外,飢則食蜜青果為膳,渴則飲灌愁海水為湯。只因尚未酬報灌溉之德,故其五內便鬱結著一段纏綿不盡之意。恰近日這神瑛侍者凡心偶熾,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歷幻緣,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掛了號。警幻亦曾問及灌溉之情未償,趁此倒可了結的。那絳珠仙子道:“他是甘 露之惠,我並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
黛玉下世是要還淚於神瑛侍者的,那麼神瑛侍者到底是甄(真)寶玉,還是賈(假)寶玉呢?還是另有解釋?我個人認為有兩種可能。
一、表面上神瑛侍者是賈寶玉,實際是甄寶玉。書中寫到,這個蠢物就是晶瑩剔透的美玉,上寫著“通靈寶玉”四個大字,也就是賈寶玉。這個美玉是“趁此機會,就將這蠢物夾帶於中,使他去經歷經歷”。順便夾帶於中的,可見黛玉還淚是還給甄寶玉的。但她認錯了人,當成了賈寶玉,因為這塊美玉是隨著“夾帶其中”的,故偷了神瑛侍者的形貌,成為賈寶玉,黛玉才認錯,以致弄假成真。黛玉第一次見賈寶玉,心想,好像哪裡見過,久別重逢似的,因為她見過甄寶玉。所以黛玉與賈寶玉沒緣分,不可能結合的。還淚是失敗的,因為還錯了人。待最後塵緣已滿,由僧道二仙點破,他們才如夢方醒。黛玉與甄寶玉註定不是愛情關係,而是報恩關係,所以他們走不到一起。黛玉愛賈寶玉註定會形成,是由報恩而日久生情形成的,但只能是單相思。寶玉不愛黛玉,寶玉對黛玉是“憐”,而不是“愛”。
二、賈寶玉與林黛玉都是絳珠仙子,也都是神瑛侍者。實際眼淚還債的主角並不是林黛玉,而是作者“賈寶玉”。
什麼才是《紅樓夢》作者所說眼淚還債的真正寓意?還的是什麼債?怎麼還的?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書中所記何事,又因何而撰是書”的答案!
將已往所賴上賴天恩、下承祖德,錦衣紈絝之時、飫甘饜美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負師兄規訓之德,已至今日一事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記,以告普天下人。雖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閨閣中本自歷歷有人,萬不可因我不肖,則一併使其泯滅也。
眼淚還債的主角,正是作者本人,脂批所謂“知眼淚還債,大都作者一人耳”、“哭成此書”。作者無材可去補蒼天,是書之本旨。
作者為何要還債?作者因為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愧則有餘、悔則無益,所以,幻形入世,寫成這“字字看來皆是血”的千古未聞之奇文。
世人都被正面所誤,怎知風月寶鑑不可正照。都說黛玉還淚,卻不知寶黛原是一體,寶黛之病,原是一病;都說黛玉還淚,諸不知《紅樓夢》中,每每黛玉未泣,寶玉先哭,真相是永遠都是兩人對泣。
“絳珠”即“血淚”,“絳珠”即“絳朱”,“絳”即是“朱”,所謂絳芸軒之絳洞花王賈寶玉也!神瑛侍者出自赤瑕宮,“赤瑕”即“紅玉”,所謂諸豔之冠怡紅公子也!
事實上,賈寶玉與林黛玉都是絳珠仙子,也都是神瑛侍者,都是“獨木難支,無力迴天”的朱明皇室之人。正因為如此,所以,警幻曾說今日今時必有絳珠妹子生魂前來遊玩,卻引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
《紅樓夢》原著中眼淚還債的真正寓意是什麼?實際是脂硯齋反覆強調的那句話“是書勿看正面為幸”!眼淚還債的真正寓意,即作者所謂“哭成此書也”!
以上存屬個人寓見,希望大家共同探討。
-
6 # 洛夏37
水溶何來真寶玉,水溶是賈寶玉的死敵,水溶是閻王爺,是死神,水溶在第四祭棚,他是朱家四叔朱棣,是燕王,是閻王
-
7 # 文學與教育
還淚應為賈寶玉,第一回已經為讀者明確:
只因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絳珠草一株,時有赤瑕宮神瑛侍者, 日以甘露灌溉,這絳珠草始得久延歲月。後來既受天地精華,復得雨露滋養,遂得脫卻草胎木質,得換人形,僅修成個女體,終日遊於離恨天外,飢則食蜜青果為膳, 渴則飲灌愁海水為湯。
只因尚未酬報灌溉之德,故其五內便鬱結著一段纏綿不盡之意。恰近日這神瑛侍者凡心偶熾,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歷幻緣,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掛了號。警幻亦曾問及,灌溉之情未償,趁此倒可了結的。
那絳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 也償還得過他了。”
這裡的神瑛侍者就是寶玉,絳珠仙草就是黛玉。
還淚是不存在水溶:
黛玉和水溶僅有一個間接的交集,寶玉扯水溶贈的手串給黛玉,結果被黛玉拒絕了,這如果從物讖的角度來說,就是林黛玉與水溶斷絕一切關係,不可能存在還淚的。在此,我們可以透過相反的例證證明,就是襲人和蔣玉涵,他們因汗巾子連線在一起。
還淚是不存在甄寶玉的:
林黛玉和甄寶玉沒有交集,她更沒有把淚還給甄寶玉的可能。
-
8 # 憶往昔青春歲月
一千個紅樓讀者就有一千種紅樓見解,這部曠世奇書,包羅永珍,甚至每看一遍都有新的領會,真是常看常新,我一個平凡人都被紅樓夢痴迷,也難怪有那麼多的紅學家畢生研究紅樓夢,多少未解之謎讓多少紅迷們為此魂牽夢繞!對於黛玉還淚是不是還給賈寶玉,個人見解,當然是還給賈寶玉,紅樓夢開頭寫的明明白白,紅樓夢》第一回中就指出,“只因西方靈河岸邊、三生石畔,有絳珠草一株,時有赤霞宮神英侍者日以甘露灌溉,這絳珠草始得久延歲月,後因此草受天地精華,又加雨露滋潤,脫卻草胎木質,修成個女兒身,只因未酬報灌溉之德,故其五內便鬱結著一段纏綿不斷之意。恰神英侍者凡心偶熾,意欲下凡。那絳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此水還他,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作者把寶玉黛玉的前世今生給讀者交待的明明白白,到後來黛玉寶玉在賈府相遇,都恍惚似曾相識,由此開啟他們感動世人的愛情,又因朝夕相處之間耳鬢廝磨,彼此相近的人生觀使他們成為精神互通是寶釵輩比不了的,然而世俗並不會為他們的愛情所左右,黛玉孤苦伶仃,無依無靠,無論從哪方面來講都得不到愛情的圓滿,最終淚盡而逝,而書中的北靜王水溶只有一個配角,只在念珠和抖蓬兩件事上略有間接的交集,眾所周知紅樓夢是未完之書,至於在八十回後的原作者的意思,才疏學淺不敢妄談!
-
9 # 春暖花開F
《紅樓夢》這部書為後世留下了許多未解之謎,也正是因為這樣,這部古典文學的最高峰才引著無數人去追尋。
黛玉的還淚人應是賈寶玉,當年黛玉是靈河岸邊的一絳株仙草,只因天氣乾旱距離水源太遠,眼看性命不保,幸遇神瑛侍者也就是賈寶玉以水灌之,仙草才能保全,於是發誓歸還這些水。這是黛玉還淚的由來,多年以後,青梗峰下來了一僧一道,遇到了女媧補天時剩下的頑石,注意這塊石頭就是神瑛侍者,僧道二人將頑石幻化成寶玉帶入紅塵,成了賈府銜玉而生的公子,這才引得情天恨海中一干人等紛紛下界,絳株仙草也在其中。勢必要歸還自己當年所承恩澤。
曹公在講完這個故事後,又寫了甄家的寶玉與之對照,這個寶玉雖非銜玉而生,確是如珠似玉,而賈府寶玉則是頑石所化,實非真玉。真應了曹公自己的話: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
林黛玉要找的是神瑛侍者,而不是真寶玉,自然是還淚於賈寶玉嘍!
回覆列表
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一株絳珠草。它因得到赤瑕宮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始得久延歲月。後來既受天地精華,又得雨露滋養,遂得脫草胎木質,換稱人形,修成個性。等到神瑛侍者要下凡,她也就決心下世為人,好把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以償還甘露之惠。
神瑛侍者投生到人間就是賈寶玉;林黛玉就是絳珠仙子。

黛玉臨別
一、“還淚”揭示真正的愛情歷程
“木石前盟”實現的方式是絳珠仙子的“還淚”,如果能用自己的一輩子終老一生去還淚,而這“眼淚”只因誤會、爭吵導致,應該也算是美滿的愛情婚姻了。但是林黛玉的“還淚”是半途夭折的愛情。

黛玉臨終
絳珠仙子自從修成女體之後就天性愁怨,“飢則食蜜青果為膳, 渴則飲灌愁海水為湯”,從而為其愛情歷程蒙上悲涼之霧。

絳珠仙子下凡為林黛玉時又被告知其愛情的短暫性:“那一年我三歲時,聽得說來了一個癩頭和尚,說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從。他又說: 既捨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時,除非從此以後總不許見哭聲,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親友之人,一概不見,方可平安了此一世。”即是說一旦見了外姓親友,就不可能平安過一生,所以“還淚”就不可能還到終老,必定會半途“淚盡而逝”。

“ 木石前盟”發展過程中,寶黛二人常常是一個在怡紅院對月長嘆,一個在瀟湘館對竹灑淚,三日惱了兩日好了,在互相試探真心中又相互誤解、介意,最終相互諒解。這是戀愛過程中都會遇到的矛盾和矛盾的化解,是愛情的一般發展過程。如寫寶黛兩人的矛盾成因: “既熟慣, 則更覺親密;既親密,則不免一時有求全之毀,不虞之隙。”寶玉不免感慨: “我也為的是我的心,你難道就知道你的心,不知道我的心不成?”“誰知你總不理我,叫我摸不著頭腦,少魂失魄,不知怎麼樣才好,就是死了,也是個屈死鬼。”

戀愛過程中用“還淚”來報恩就揭示出愛情的一般特徵:有甜蜜也有痛苦,而“金玉良緣”禁止雙方在婚姻之前有戀愛的過程,自然也不會有“求全之毀,不虞之隙”。

寶黛鬧彆扭
二、“還淚”的積極意義
絳珠仙子決定用一生的眼淚,其實就是一生的性命來還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這用性命來還的愛情,的確是無私之至,也暗合了愛情之無私;絳珠仙子傾其所有來報答,帶有殉情的色彩,不關世俗,不關物質,是對愛情的淨化,是對世俗愛情的昇華。

黛玉落淚
而且它也揭示了一個真相:這種脫離世俗功名利祿的純情,在現實生活中必然的遭遇就是不能成就美滿姻緣。即使是最初支援他們走向婚姻的賈母,也還是要把這愛情建立在“禮”的基礎之上。如果賈寶玉未來的妻子不能輔佐寶玉成就家族事業,不管是誰都會被捨棄。所以在現實社會中,兩性吸引的愛情的力量是非常脆弱的,受到的阻力是毀滅性的。曹雪芹用這種前世的“還淚”誓約,揭示男女之間真摯的愛情在塵世中必然會受到種種阻礙,不可能有美滿的結果,即癩僧所說的“美中不足”,從而反襯出現實對愛情的摧殘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