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豆豆3人行

    大武口明帶稱“打磑口”,意為“打鑿石磨的山口”。其地理位置重要,古人曾有“求久按之計,須選修打磑口”之說。1943年,民國寧夏省建設廳長李翰園至此,看到“打磑口學堂”,認為名稱不雅,遂改名為大武口,意為武士們在這裡打過仗。

      1943年時,大武口原屬平羅縣第四鄉。

      1949年寧夏解放後屬平羅縣第一鄉。

      1955年,撤區並鄉,屬大武口鄉。

      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稱大武口公社。

      1961年,大武口公社劃小,仍稱大武口公社。

      1962年9月,平羅縣在石炭井組建了包括大武口溝口在內的大武口鎮,駐石炭井。

      1968年,大武口鎮駐地遷到大武口,石炭井設立石炭井街道辦事處,為鎮裡派出機構。

      1970年10月,撤銷石炭井街道辦事處,將石炭井從大武口劃出,設定為石嘴山市石炭井區。

      1972年,銀北地區成立,大武口鎮為銀北地區機關所在地。

      1973年,大武口鎮升格為大武口區。

      1975年11月,銀北地區撤銷,石嘴山市駐地遷至大武口區。

      大武口區轄人民路、朝陽、長城、長勝等4個街道和大武口鄉1鄉。

  • 2 # 戰鬥大黃蜂

    大武口,明代被稱為“打磑口”,指今大武口溝,意為“打鑿石磨的山口”。[3]

    “打磑口”,最早見於明弘治《寧夏新志》。到清同治二年五月(1863年7月)的文獻中,首次出現“達武口”地名。後來又出現過“大磑口”。在此後的文獻資料中,“打磑口”、“達武口”等名稱混用

  • 3 # 歷史的寵兒

    大武口區成立於1973年6月,是因煤而立、因工而興的老工業城市,是寧夏工業重鎮石嘴山市黨政機關所在地,也是寧夏城市化率較高的城市區之一。也就說明朝的時候並沒有這個名字。

    大武口很早之前就有人類活動的跡象,在明朝大武口,明代被稱為“打磑口”,指今大武口溝,意為“打鑿石磨的山口”。“打磑口”,最早見於明弘治《寧夏新志》。宣統元年(1909年),打磑口堡已有居民96戶,385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專業課程作業,課程很多,還要準備考研,時間不夠,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