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溪先生
-
2 # 跟著鬧
可以這麼做,但是不建議。
4S店和保險公司會以各種理由和藉口跟你扯皮,耽誤時間和精力不說,可能你還會因此生氣,影響工作和生活。實際現在車險市場基本透明,退完重新保也不會節省多少錢,有這個時間可能都已經差價賺回來了。
-
3 # 絕世大表哥
全款買車是可以退保險的,但是有個前提,就是你買車的時候沒有交續保押金在店裡,或者店裡沒有承諾給你贈送專案,比如保養什麼的,不然你退掉保險以後4S店會以你違約為由拒絕退續保押金和贈送專案。
退保的具體流程是車輛手續全部辦完撥打所投保的保險公司官方熱線,話務員接通以後提出退出保險的請求,按照話務員要求提供身份資訊和車輛資訊等一系列問題就可以了,不是很複雜,所退的費用會扣除已經產生的費用,這個費用是按天收取的,比如你買完保險一個星期了,在第七天退保的時候保險公司會扣除7天的費用,包括退保當天的費用也會扣除,然後從當天24點開始車輛就不再享受保險業務。
-
4 # 笑笑大江湖
交強險不能退保,因為交強險購買時就立刻生效,沒有交強險車輛是不允許上路的。商業險則可以退保,如果已經生效,退保保費=保費*(保單剩餘有效天數/保單總有效天數)。假如尚未生效,退保扣除20元的工本費就可以了。如果商業險已經生效,並且某一險種已經出現,則該險種不能退保。例如王先生的車輛損壞,保險公司按照車損險給王先生賠付了相應的金額,期間還使用了不計免賠險的功用,那麼此時車損險以及不計免賠險都是不能退保的,其餘尚未出險的險種還能退保。
可以是可以,但是不一定退的完,車商一般會給你籤保險不退,雖然保險規定15天可無理由退保,你可以私下找保險公司退,可是不一定退的完。
真實案例:車商給你分三個公司買車險,商業險一個公司,乘坐險一個公司,盜搶險一個公司(而且是3年,給你說買一年送兩年)。那商業險那家可以退,乘坐和盜搶這兩家一般是代理公司那你是退不了的。
現在車商都不好過,因為市場原因,單靠賣車根本沒什麼賺,如果完不成廠商銷售任務還拿不到廠商的返利和其他宣傳等營銷補貼。
車商的利潤一部分來自分期手續費,一部分來自金融返利,一部分來自保險返利。大頭是分期手續費和保險返利。如果保險不在店裡買,而且又是全款購車,車商是不會賣車給你的。
全款客戶,某種情況下銷售是真的會被罰錢的。貸款買車,廠商一般會有部分或全額的利息補貼,這樣看來貸款還是很划算的,可是,車商會以貸款為由收取手續費,這個費用全部進入的是車商的口袋,因為銀行或金融公司的車貸利息是由廠商付部分或者全部,所以銀行或金融公司不存在什麼利息優不優惠的問題,只是本來由你給的利息廠商為了增加銷量給你給了。但是經銷商收手續費這種行為又違背了廠商補貼利息的初衷,但是鑑於經銷商的利潤稀薄,廠商也是沒有辦法。就如之前的賓士車主坐引擎蓋事件。像賓士這種售價堅挺的品牌,對經銷商的控制權還很到位的,因為車價上已經能夠保障經銷商的利潤。所以賓士通過這個事件要求所有經銷商停止收取車貸手續費。但是其他因市場原因不能保障車價和單車利潤的品牌,廠商對經銷商收取客戶手續費也是沒有辦法的。品牌力薄弱的經銷商一般手續費收取的較低1千2千3千都可能,一般3千起。品牌強勢的經銷商一般按貸款金額的百分百收取手續費,貸款金額的5到8的點不等,而且大多設有下限最低收取多少錢。一些品牌更硬的經銷商,除了收取手續費之外,還會巧立名目收取其他費用,比如我當地的奧迪4S店,除了收取7到8個點(最低5千)的手續費外,還要收取6千的GPS費(可能確實會給你安裝個幾十百把塊錢的GPS,少數非銀行的金融公司會強制要求安裝GPS,注意是少數),那這個GPS也就是為了合理收取費用的一個明目而已。
車貸返利是由於現在車貸業務間相互競爭的產物。當經銷商可以選擇多個金融渠道辦理客戶的車貸時,由於行業內市場競爭,導致受理車貸的銀行和金融公司對經銷商進行返利來爭奪或維持客戶佔有率。所以有可能(也確實)導致車商給你聯絡辦理的車貸銀行或金融公司不是對你來說利息最低的公司,而是對他們返點最高的公司。而很多客戶根本不知道還有其他銀行或公司作為車貸選擇。至於車貸的返利不是太高,一般10萬貸款返利在2個點左右,不會超出太高。
保險現在無論你是全款還是貸款經銷商應該都會要求首年在他那兒買,部分品牌強勢的經銷商還會要求客戶交兩年的保險購買保證金確實客戶第二年第三年都在店上買。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買車,銷售算的保險越來越高了,一個10萬左右的車,保險費算到9千都是常有的事。因為保險公司對經銷商的返利達到了4到6成。幾乎一半的保險費用全部又回到了經銷商口袋。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些行業潛規則呢,其實說白了還不是市場所逼。當別家的車價報價比你成本都還低時,除了盈利首先要活下去。一個店每月租金,電費,人工費用,營銷宣傳費用,庫存壓資,運營銀行貸款。這些每個月都是很大的開銷,每個月買多少輛車才夠成本?可能賣幾個車的總價還不夠抵一個月的成本。所以車商這也是被市場逼出來。10萬去買理財產品的收益,10萬放貸的收益,10萬壓在車上店面上人工上的收益,其實開銷大需要次部分利潤來支撐。各行都不易,相互體諒,還價留餘地也許會換來些許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