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明瞭143766845
-
2 # 光的影子ty
謠言七:日系車節能、省油還安全,開個幾百年幾億萬公里螺絲都不用換,保值率還高!不買日本車的都是不懂車的傻冒。
日託是一種神奇的生物,最擅長把黑的說成白的,不斷重新整理著人類的智商和道德下限。
日本車節能省油是事實,但是不是日託說的採用了黑科技?當然不是,無非就是“車輕+窄輪胎”,代價就是安全隱患,和犧牲駕駛的操縱感。日系車上高速會飄,這是公認的,而且出車禍,撞的最慘的就是日系車。
針對自己偷工減料,日託丟擲“輕量化”的說辭。但輕量化,是在保證效能的前提下,採用新材料實現的。可日本車呢?新材料的採用量沒覺得比人家高呀。就好比,同樣的錢,以前買五斤白菜,現在換成一斤牛肉,價格差不多。但你非說日本的白菜好,能當牛肉賣,就只能蒙傻子了。
再說安全,安全不單是人身安全,還包括財產安全。那些所謂的安全測試,都只關心人身安全,不包括財產安全。但小老百姓開車,特大事故很少發生,可輕微碰撞小擦掛時時有。結果人家屁事沒有照樣跑,你就撞的稀巴爛直接報廢,你還覺得你賺了?
日本的精細化管理,其中就要求,在產品經濟壽命裡,質量優秀,既可以塑造產品形象,又可以節省維保費。但經濟壽命一過,馬上老化淘汰,好逼迫消費者二次消費。所以日本車,質保期是一個坎,經濟壽命是一個坎。根本不可能像日託吹的好到天上去。在歐美國家,開了幾十年的老爺車,全是歐美品牌。除了日託嘴裡,誰見過上了十年的日本車?
也許因為日本車愛採用淘汰技術,總被噴。現在日託又開始宣傳技術先進了,甚至無恥地宣稱“渦輪增壓是日本人發明的”,真好意思。渦輪增壓是瑞士人發明,通用最早用在汽車上,薩博大規模推廣……跟你日本人有半毛錢關係。
我一直很奇怪,日託造的這些謠,他們自己信嗎?
-
3 # 優信車生活
謠言一:雞蛋不能用玻璃水洗
“如果有人用雞蛋襲擊你的前風擋玻璃,請你千萬不要啟動前雨刮的噴水功能。因為雞蛋在摻水後將呈現白色,阻擋視線率高達92.5%,你將被迫停在路邊而成為劫匪的囊中物。”
這個謠言也只能騙騙沒洗過碗的朋友了。雞蛋打在玻璃上,如果只用雨刮器刮肯定是越刮越模糊的,但是加上玻璃水清洗後會效果好很多,完全可以做到迅速清理乾淨。
謠言二:車內放過的水不能喝
“千萬不要喝留放在汽車裡的瓶裝飲料!車子在太陽下暴曬後,車內溫度很高,會使瓶中的有害物質釋放,直接飲用會危害健康。”
其實只要你的飲料是正規廠家生產的,當飲料瓶在溫度小於120℃時,是不會揮發和釋放化學物質的,汽車內顯然達不到如此溫度。當然,開封過的飲料要及時飲用,長時間放置肯定要丟棄的。
謠言三:擋住車牌小圓點不會被拍照
“把車牌第一個字母后頭的小圓點去掉,電子眼缺少了對焦點,就拍不清你車牌照號碼了!”
事實上,電子眼的對焦原理與手機的人臉識別是差不多的,即使你戴上口罩,相機還是會識別出你的人臉。同樣的電子眼也不會以某個特殊的點作為對焦點,車牌照中間的點只是一個間隔符號罷了。另外,塗改車牌照屬於違法行為,萬一被眼尖的交警看出,又是一番波折。
謠言四:停車不能一掛到P擋
“停車時不能直接掛到P檔熄火,這樣會嚴重損壞變速箱。”
其實這樣說有些危言聳聽,大家都知道變速箱是透過液壓進行換擋的。如果從D擋直接快速切入P擋,此時換擋機構裡油管還是處於D擋的壓力狀態,但是遠遠達不到損壞變速箱的水平。
最好的停車方法是:踩剎車,先掛N擋(卸一卸油壓),松腳剎,拉手剎,熄火,再進P擋。但其實直接掛P擋也沒有多大的損害。
謠言五:日系車安全性差
“日系車的鐵皮薄、車重輕、有的還沒有防撞鋼樑,安全性肯定不如德系車和美系車。”
咱們不是為日系車翻案哈,可實際上,汽車安全與否更主要看車身鋼樑的設計。不僅要對車內人員做到足夠的支撐和保護,還要具備一定的吸能作用。表面鐵皮的厚度,對於輕度的剮蹭還有一定的抵禦作用,但對於中高速的碰撞,並不會有明顯的保護效果。
現在越來越多人都認識到,車重和鋼板厚度並不是評價一款車是否安全的根本引數。近年來,歐美車系也加入了輕量化的大軍,類似的聲音也越來越少了。
謠言六:汽車空調溫度越低油耗越高
家用空調大家都知道,溫度越低越耗電,所以空調越冷油耗越高的說法也發也就被大眾認可。
但事實並非如此,汽車空調壓縮機分為定量空調泵和變數空調泵。一般家用轎車多用定量泵,其汽車空調泵的排量是額定的,也就是功率是額定的,只要開啟空調製冷空調壓縮機就會以額定功率的運轉。
如果你的車子是變數空調泵,把溫度調低是可以節省一些燃油的。但一般的車輛,不論怎麼調節溫度高低,其實只是調節風門大小,並不能影響多少油耗。
謠言七:日系可靠性高 保養費用低
日系可靠性高這個其實是相對於德系、美系而言,在過去的中國車市和海外市場,日系也一直靠著這兩個優勢贏得消費者的信任。
但是在近幾年高壓力的競爭下,很多日系產品因價格過高顯得競爭力不足,於是在國內進行了大力的成本壓縮。不少日系車也開始向德系車靠攏,徹底本土化,設計出很多低成本、低價車型。這也使得後期保養費用大幅上升,加上部分非日系車企最近開始對售後服務和備件價格下調,讓日系在後期維護保養的優勢也被進一步削弱。
老鐵雙擊666!關注小優,向小優提問~~小優是你的貼心小夥伴~
-
4 # 馬頭人車庫
汽車圈存在很多謊言,很容易被準車主們忽略了,而這些謊言相信很多人都矇在鼓裡。現在就為大家一一揭曉
真皮座椅≠真皮國內購買的頂配車型基本會配真皮座椅,但此真皮非彼“真皮”。所謂的真皮絕大部分是人造皮革,真正的動物真皮價格昂貴,20萬以下的車用的基本是PU革,主要成分是聚氨酯。雖然動物真皮經過加工手感質地柔軟,乘坐舒適性極佳,但在塑形方面真皮不及人造皮好,出於成本考慮和耐用性要求,人造真皮被普遍使用在汽車上便可理解了。
自動駕駛≠自動就目前而言自動駕駛技術並不能實現“自動駕駛”,部分車企聲稱自己的自動駕駛技術已達到level3級別,其實應用在實際的場景中還未能達到真正的自動駕駛。原因:1、智慧演算法不夠高階2、物聯網技術未完全普及,時間誤差非常大,安全性、穩定性不夠好。而ACC自適應巡航,僅屬於低端的駕駛輔助技術。
防爆胎≠防爆防爆胎其實稱呼為缺氣保用輪胎,英文名RSC。意思就是汽車被扎到時,還是會漏氣,但能以中低速行駛,相比普通輪胎其實安全性高,原因是輪胎加厚了胎壁的厚度,在扎破漏氣時還能行駛,因此才有人說是防爆胎,其實並非防爆。
三缸機≠一定省油現在很多車企熱衷使用三缸發動機,大家認為三缸發動機省油,如果省油直接用四缸發動機降低排量足夠。有些三缸發動機排量不算低,其實使用四缸同排量的發動機更好,為何還需要多此一舉?實際三缸發動機在調教上,動力足,並不省油,三缸發動機不代表汽車就省油,羊毛出自羊身上。廠家為何用三缸機,你細品。
雙邊排氣管≠全部排氣一些車喜歡用雙邊對稱式排氣管,而實際上有部分排氣管是不排廢氣的,僅是裝飾作用,增加尾部美觀性。
全險≠全賠汽車即使買全險的也不一定全賠,如酒駕、無證駕駛、車輛在維修期間被破壞、是不會得到賠償的,還有所謂的撞到第三者,假如不小心撞到家人也是不賠的,家人不屬於第三者賠償範圍之內,因此大家在注意看保險條款時的詳細說明,以及做到文明駕車、安全駕駛才是重要的。
總之,以上汽車圈謊言相信大家都瞭解了,買車時別被矇騙了!
-
5 # 九龍真一
在我認識車以來這麼多年有經過很多關於車的一些事情,當自己真正接觸車的時候才發現很多的傳言,都不實。下面我也來講幾個,聽到了一些不實的傳言。
第一、手動擋2000轉換擋。
當我們在駕校學車的時候,教練會告訴我們換擋的轉速是在2000轉左右。
其實這主要看你手動變速箱的最大扭矩輸出範圍是多少,因為老普桑的最大扭矩輸出是3000轉,所以在2000轉換擋也就發揮了他2/3的扭矩。而有了高轉速發動機的車最大扭距輸出是在4000轉。你在2000轉換擋的時候,只達到他最大扭矩輸出的一半。如果這輛車的扭矩不是非常大的話,那加速起來會相對比較費力。
第二,自動擋點火前要先掛入N檔再點火。
網上有人說,說自動擋在點火之前先要掛入N檔,點完火以後再掛入D或R檔,為的是不讓變速箱有一個反衝擊。
我們自動擋的掛檔順序是,P、R、N、D。其實在我們從p檔掛入d檔的時候,雖然先經過R檔。但是R檔到D檔先經過N檔。也就是說你從停車檔掛入前進檔的時候,已經經過了空擋,所以說對變速箱這個反衝擊應該是不存在。
第三,機油級別越高越稀越好
曾經有人在修理廠保養車子的時候,修理廠的老闆一個勁的推銷高價的好機油。說任何車子只要用了這種機油都會變得更省油更快。
其實車輛的機油選擇在保養手冊上有明確的說明,並不一定用很好的機油,對車子就是好事。比如說一些低檔的車型,你給他用很好的機油,反而會造成機油損耗,因為它的發動機精密度沒有那麼高。而一些好車因為發動機精密度比較高,所以必須選擇比較稀的好機油。
第四,車子5000公里保養一次。
我們在去保養的時候,很多4s店會跟我們說,車輛每5000公里,要記得來保養一次,否則會對發動機造成一定的損傷。
其實真正的半合成機油保養週期是半年或7500公里,以先到為主。而全合成機油的保養週期則為一年或1萬公里,以先到為主。而礦物油的保養週期則是在三個月或5000公里,先到為主。
第五,車子越慢越省油
之前有很多人我車子要開慢一點,因為慢一點省油些。
事實就是每輛車有一個最適合自己的經濟速度,這個速度不一定很慢,因為每臺發動機的最佳執行工況不一樣。
第六,渦輪增壓車熄火前要怠速一會
以前的老司機會跟我們說帶渦輪增壓的車,熄火之前一定要讓它怠速以後,讓渦輪有個充分的冷卻。
現在的渦輪增壓車型都有自迴圈系統,你在熄火以後,他還是會繼續給渦輪進行降溫,所以不用擔心一熄火渦輪就會出問題。
第七,排量越大越耗油
在買車的時候很多人會跟我們說,排量小一點的車,這樣的話能省很多油錢。
事實就是,很多小排量車型的油耗反而比大排量油耗要高,因為車輛講究一個推重比。推重比在合理的範圍以內的時候,跑起來會很輕鬆也很省油。以前的ExcelleGT1.6自然吸氣身邊的人百公里都能開出9~10個油。而我的2.5ATENZA百公里有8~9個油。
身邊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我們只有去自己實踐出真正的結論。
-
6 # 看車訊
機油新增劑能防止燒機油
請記住新增劑標榜的諸如治理燒機油、恢復缸壓等功能純屬無稽之談。燒機油和缺缸壓都是氣門、缸筒等機械件的配合間隙變大導致,要修復只能靠機械調整,一瓶新增劑肯定是不起作用的。我們平時保養用的機油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基礎油和新增劑,其中基礎油佔95%左右,新增劑佔5%左右,都已近按照合適的比例調配好。
新車一定要拉高速磨合很多人說新車磨合要去“拉高速”的,其實這是很多人的誤區。拉高速並不是要讓新車跑多遠,而是磨合期的末期需讓個檔位都高轉速行駛一段時間。如果你真的讓愛車跑長途,發動機連續高強度的工作會對核心機件造成磨損,影響車的使用壽命。
後備箱放的水不能喝目前市場用來裝飲用水的塑膠瓶,90%以上都是採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做成的,而PET中一般不新增增塑劑這種物質,這是由PET的製作工藝決定的。這種有機材料的溫度穩定性雖然不能和金屬瓶相比,但是在溫度小於120℃時,PET材料是十分安全的。不會釋放有害物質。
遮住車牌小圓點可令電子眼失效然而實踐證明,遮蔽、剷掉小圓點,對逃避處罰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且,遮蔽小圓點和貼上光碟、修改數字、磨損車牌一樣,都屬於故意遮擋車牌號的違法行為,按規定應記12分罰款200元。
渦輪增壓動力更強、更省油動力表現上知識各人各喜歡的差別,一個來的快點、一個比較含蓄,但是結果相差不大。渦輪增壓省油,其實這是個偽命題!省油不光是要看渦輪增壓,還要綜合車重、路況、駕駛習慣以及與變速箱的匹配等因素,而且,渦輪增壓從來就不是為了省油而存在的!
鋼板越厚越安全我們評價一輛車的安全性時,我們總是習慣性的從外觀入手,關注表皮的用料夠不夠硬,厚度如何等等。但影響車輛安全性的核心部件其實是車架,而它則被隱藏在表皮的內部,通常我們根本看不到它。所以,是時候改變車皮薄就不安全的,因為安全或不安全,與表面材質的關係幾乎為零。
舒適性配置越多越好現在不少人買車很多關注的都是這些,舒適性配置幾乎成了硬性標準,卻對影響到今後用車的主被動安全配置不是很在意。正是基於這種消費心理,很多合資車企推出的產品就是各種畸形,舒適性配置高、安全性配置低成了有中國特色的汽車配置潮流
-
7 # 汽車鑑賞館
汽車的發展極大的便利了我們的生活,對於普通人來說,買車的時候會遇到各種選擇,有些甚至是誤導人的謠言,今天館長就來帶大家分析一下,都有哪些汽車圈的謠言需要我們警惕。
1、車門越厚重越安全。早期汽車工業發展不夠完善,汽車鋼板、漆面都比較厚,因此在很多人的固有思維裡,鋼板厚、關門聲音厚重就成為了安全的代名詞。每次接待客戶的時候,總有些自以為是的老司機用力關門,美其名曰測試汽車的安全性。如果關門聲音就能知道汽車安全與否,那麼多汽車工程師早就該下崗了。
2、泡沫保險槓。網路上有很多日黑粉經常拿日系車的泡沫保險槓來說事,其實在汽車行業,普通家用轎車的泡沫保險槓非常普遍,包括我們熟知的德系汽車都有采用。汽車前面最外部是塑膠外殼,往裡是泡沫,再往裡面才是金屬保險槓,這種設計是為了在發生碰撞的時候最大限度的保護行人的安全,而並非是純粹的偷工減料。每一輛量產車型都有嚴格的路試,有各種測評機構,不可能沒有安全保障。
3、歐洲人更喜歡開手動擋。很多人說歐洲作為汽車工業的發源地,人家很多人開的都是手動擋,所以手動擋肯定是好的。其實呢?難道自動擋不比手動擋更方便、更智慧嗎?歐洲有錢人開的不是自動擋嗎?歐美髮達國家對於汽車沒有明確的報廢標準,只要能夠正常上路行駛就可以一直開,因此很多人還開著多年前的老車,手動擋很常見。其次,無論在歐洲還是在中國,自動擋都要比手動擋更貴,作為普通民眾,為了省錢買個手動擋合情合理。
4、高速更省油。開高速更省油嗎?館長親測,高速並不省油,甚至比一般路況還要費油。正常情況下,汽車保持在勻速60—80KM/H是最省油的,超過或者低於這個速度,油耗都會增加,所以,我們在市區高架或者鄉村道路上會更省油。一般來說,SUV因為車身寬大、風阻係數較大,這種情況會更加明顯。
5、日系車不安全。曾幾何時,日系車成了不安全的代名詞,網路上也流傳著很多日系車撞不過腳踏車的圖片,成了日黑粉們強有力的證據。但是我們統計一下高速(汽車高速行駛狀態下)事故,你會發現日系車的事故死亡率其實並不高,甚至比歐美車還略低,這是為什麼呢?館長也曾經不止一次的說過,這是因為日本人和歐美人的造車理念是不同的,從而導致了完全兩種風格,但是日系並非真的不安全,只是行人保護方面做的更完善一些。
6、買全險。買全險是最讓人頭疼的一個話題,每次有朋友諮詢我汽車該怎麼買保險,我都不止一遍的提醒:千萬別說買全險,多花冤枉錢不說,很多都用不到,還顯得你非常不專業。
其實作為汽車人,很少有人說全險這個名詞,一般都是針對不懂行的客戶說的,提高促單率。一輛十來萬的車,全險一萬塊錢也不夠。買些最基本,最常用的險種就可以了。有些人開車十幾二十年了,也沒遇到過全險中的很多附加險種,完全沒有必要。
-
8 # 天和Auto
「車圈謠言」比較多的有這樣幾點-真實情況往往顛覆認知
閒言少敘:謠言指沒有事實依據而憑空捏造的結論,廣泛流傳於對其專業領域缺少理論知識,但有善於偏聽偏信的業餘者。
在汽車領域的中謠言大多是“老司機”,或者是選擇錯誤車輛而遇到問題,然而就是不願意承認並且還想讓其他消費者選擇同樣的車輛,以達到心理平衡的不健康心態而催生的一些結論。在車圈謠言中有些符合這一評價,有些則是戲謔成分比較多的內容,下文分為兩類概述十條。
善於出發點·五條1:空調溫度調低會節油。這種說法對於大部分汽車而言都是錯誤的,因其裝備的冷空調壓縮機是「定排量型」,不論溫度調整為多少,壓縮機都會以恆定功率損耗發動機的扭矩;只有少數使用可變排量壓縮機的車輛會受到設定溫度的影響,但達到設定後可以降低執行功率,所以即使溫度調整低也能夠更節油。
2:防爆輪胎能防止爆胎。這種說法也是錯誤的,因為這種輪胎的學名叫做RSC洩氣保用輪胎,能夠做到的極限程度是漏氣後,以80km/h的最高車速短距離行駛。安全性確實高於普通的充氣子午線輪胎,但真的承受較大程度的衝擊而導致側壁結構破損的話,爆胎後也會非常危險,所以這種輪胎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有價值。
3:空擋滑行能夠省油。這種說法絕對是錯誤的,從2001.09月開始,所有量產汽車都要使用電噴系統;這是種透過為燃油增壓的系統系統,噴油嘴由電磁閥控制閉合,關閉時蓄壓、開啟後噴油。汽車帶檔滑行時發動機是透過傳動系被帶動“被動運轉”,此時沒有執行負荷,發動機可以不噴油運轉,電噴可以做到不噴油。空擋滑行發動機回到怠速狀態,反而要持續噴油。
4:汽油標號越高越好。對於普通家用而言並不是這樣,即使是建議燃油標號有92/95兩個標準的車輛也沒有意義選擇高標號;因為發動機能使用低標號汽油,區別只是NVH的細微差異,其次是汽油麵對對於續航里程的影響。但是標號的差異對里程的提升效果微乎其微,而兩個標號的差價可以多加註的92號汽油,對於里程的提升效果會更好。
5:汽油少了會損壞汽油泵。這是沒有道路的說法,汽油泵的本質是個電動機,電機的定子轉子本就不接觸,執行中產生的熱能是極低的,何談磨損?同時油泵的吸油口在油箱的最低位,只要油箱裡還有燃油(車輛沒有熄火),那麼油泵就始終可以吸出燃油實現散熱;而即使在燃油耗盡後也不用擔心,因為熄火後油泵就會斷電,空轉一點點又有什麼關係?
惡意出發點·五條1:汽車整備質量不影響安全性,對嗎?
對於50萬及更高級別的車輛而言,這種說法有點一定的參考價值;因為這些車會使用大量的高強度鋁合金打造底盤的基礎結構,車身確實會比普通鋼材底盤輕一些。但是這種鋁合金採用的普通強度標準也要四萬以上一噸,可以說中端及以下等級的車輛都是沒有條件去使用的。
因為車輛的實際製造成本平均不到指導價的一半,其中包括髮動機、變速箱、轉向機、懸架系統與基礎配置的成本,還有可能使用如此昂貴的材料去為車身進行輕量化嗎?很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只是一些鋼材縮水車輛找的藉口而已,優秀的代步汽車不會很輕。
2:三缸發動機可以做到不抖動,因為有平衡軸。
顯然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平衡軸技術不單純用於三缸機,四缸機使用單或雙平衡軸技術的量產機型有很多,柴油發動機也會使用;甚至連單缸摩托的發動機都會使用,然而在這些機器中除了直列四缸感受挺好以外,≤3缸哪個不抖呢?
要知道三缸機的點火做功順序或為1-3-2,或為1-2-3,做功產生的作用力交替出現並作用於機體,發動機總會想蹺蹺板一樣的搖擺。新車時能夠透過機腳膠一定程度的減振,怠速共振不會很明顯,但等上幾年機腳膠老化之後,怠速振動就會非常明顯了。
3:無級變速器換擋非常平順,是完美的變速箱。
這樣的評價已經是屢見不鮮了,然而基本都是以日系車企為首的營銷的結果,因為只有日系汽車善於為車輛使用這種低端的變速箱。CVT的換擋是依靠錐輪鋼帶的角度變化,傳動基礎是滾動摩擦;兩者之間無法離合,減速時很容易出現發動機的拖拽,低速時拖拽力會消失,結果是會出現兩次頓挫。
其次依靠摩擦傳動則必然存在磨損,無級變速器的使用壽命很短;而且還會因冷啟動變速箱油流動性差(無法有效潤滑),低溫啟動必須原地熱車,但其他車輛都不需要了。高頻率大扭矩輸出又會出現高溫保護,所以這種機型除了製造成本低以外並無其他優點。
4:乾式雙離合可以有足夠長的使用壽命,最起碼不差。
以大眾汽車為首,菲克JEEP、榮威MG大通奇瑞等品牌的汽車使用者會有這種想法,似乎也恨不得所有人都去選擇這種與CVT相比都不算理想的工業垃圾;然而沒有任何潤滑和散熱系統的離合器,有高頻率半聯動的特點,長時間的滑動摩擦如何能控制磨損與溫度呢?
唯一的方式就是把這種機器當做半自動變速箱使用,在擁堵道路時用手動模式升降檔可以減少半聯動的頻率;但是選擇了自動擋汽車卻要當做“自動離合器”的手動擋使用,是不是有些尷尬了呢?相同預算總能選擇到沒有問題的溼式雙離合,所以乾式雙離合沒有選擇的理由。
5:自然吸氣發動機比渦輪增壓節油,對嗎?
很顯然這是反智的說法。相同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與渦輪增壓發動機對比,扭矩可以會低一倍;而扭矩與轉速相乘再除以常數的結果是功率,相同轉速輸出的功率越高則加速能力越強,車速也會越快。想要節油就得以中低轉速輸出大扭矩,以低轉速(低頻率噴油)才能控制耗油量。
那麼中低轉速扭矩很差的自然吸氣發動機當然會比較費油,因為要達到增壓機相同的動力只能拉昇轉速。可以確定的說,同款汽車使用增壓機的版本油耗總會更低,當然也會有動力更強而形成偏激進的駕駛風格,所以實際差距不是很大——但問題在於人而不是車。
總結:汽車圈裡的謠言還有很多,比如不原地熱車會傷車,然而這是淘汰幾乎20年的化油器汽車的使用方式;其次還有AT變速箱一定平順,白色汽車安全等級高,貼膜可以阻擋紅外線等等,這些說法或為不夠精準、或為營銷的結果。
所以如果真的喜歡汽車,關注點應當在於各大總成的機械特點與執行原理,以及各項配置的功能的多角度解讀。盲目的下定論往往都會錯,缺乏謹慎的態度總是會變成這樣。
天和MCN授權釋出
-
9 # 木子車圈
汽車圈裡經常能聽到哪些謠言?
1、首先我能想到的一個謠言就是,新車最好的磨合方法就是拉高速。之前在4S店上班時,就會經常性的聽到部分車主問維修師傅,自己是不是需要到高速上跑幾圈,因為他聽說新車是有磨合期的,然後自己所瞭解的圈子都是在說拉高速能有效的起到磨合作用。
其實這種方法是錯誤的,現在的機械加工工藝真的已經很高了,珩磨技術已經能把缸壁打磨的極為光滑,甚至已經有了鐳射珩這種磨法。
2、停車時不能直接掛到P檔熄火,這樣會嚴重損壞變速箱。一段時間網上會突然傳出一條新聞,然後所有人就像跟風一樣去做,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其實我們的汽車沒有那麼的嬌氣,
3、必須按保養手冊的要求做保養,不然車會壞,機油的效能並不是剛加進去就是最好的,它的效能好壞是呈一個曲線的,按全合成的來說,機油的潤滑和清潔效能最頂峰的時候,是在7000-8000公里的時候。我想可能是某個剛剛買車的不知道怎麼保養自己的車,然後問4S,4S店就說按保養手冊來保養,結果一傳十,十傳百,變成了不按上面的來,車就會壞,變相的讓4S店又多賺比錢。
4、渦輪增壓動力更強、更省油,同排量比較,1.4T或者1.6T小功率渦輪不會比1.4和1.6的自然吸氣更省油,尤其在市區行駛的實際油耗,往往會大於同功率自吸發動機,夏天開空調的工況下更明顯。同排量比較,自吸的油耗一定更低。
5、配置越多越好,越舒適,不少人買車很重視天窗、真皮座椅、N個喇叭這些舒適性配置,要是再沒氙氣大燈、全尺寸備胎,這款車那簡直就是不能看了,舒適性配置幾乎成了硬性標準,不過真正買回家後卻發現很多配置,其實都是多餘的,自己用都可能用不到,白白的浪費錢。安全配置關係生命安全才是需要關注的,真皮、天窗那真不是必需品。
-
10 # 小周聊車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對於現在的中國家庭來說,已經不算是稀有物件了,稍微努力幾年,都可以擁有一輛可以遮風擋雨的四個輪。
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汽車在個人資產裡面的比重還是相對較高的,選車與用車的時候,會格外小心翼翼。
如今的網路資訊時代,人們獲取資訊的渠道越來越多,不能避免地會接收到許多錯誤的資訊,出於“愛車心切”的心態,會被相關言之灼灼的資訊誤導。
1.方向盤“打死”傷車
這個說法從我認識汽車時就聽說了,對於十多年前生產的汽車來說,是正確的,那時的汽車大多是液壓轉向系統或者沒有助力的機械轉向。
先說說液壓轉向,操作方向盤向一個方向轉向越多,液壓系統承受壓力就越大,經常性地“打死”方向盤,會造成轉向液壓系統漏油,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轉向助力缺失,覺得方向盤越來越重。
而機械轉向,只有在古董級的“東風”卡車上存在了(PS:遙想當年我學B照的時候就是練的這種車,原地打方向需要使出吃奶的勁),打死方向對轉向球頭有較大損傷。
科技一直在進步,不合理的東西必然會遭到市場的淘汰,如今汽車都配備的電子助力轉向,廠家設定了限位器,不存在對轉向助力系統的損傷了,“打死”方向盤傷車的實際影響,可能也就是對輪胎的磨損多那麼一丟丟,可以忽略不計了。
2.汽車重量越重開起來越穩
這個“謠言”看起來是挺有道理的,在平直的道路上,車身姿態由於重力的影響,確實越重越穩。
但是主機廠為了平衡成本與燃油經濟性的考慮,不可能將家用車製造得過於笨重,反而在高階車上,為了降低車身重量,使用昂貴的碳纖維和大量鋁合金零部件。
目前市場上主流家用車的重量大多在1.2噸--1.8噸左右,同等級的SUV會比轎車重200KG的樣子。
按照以上說法,應該是SUV開起來更穩當一些,可是事實上轎車的穩定性是優於SUV的。
但是在車輛過彎或者變道的時候,車重越重,受到離心力就越大,這時就要考驗廠家對懸掛調校的功底了,如果懸掛防側傾的能力不夠,輪胎的抓地力也一般,這種車開起來就會感覺很沒有信心,會覺得很飄。
所以車越重開起來越穩這個說法是不成立的,而且車重與油耗是成正比的,對車輛的加速效能成反比。
以上就是本次跟大家分享的汽車“謠言”,希望大家不要被“謠言”所累。
-
11 # 粗獷漢子少年心
觀點:隨著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的日益日漸成熟,開過幾輛車的我們也都慢慢變成老司機了,關於汽車的謠言以後只會越來越少。
1,“買一個排量低一點的可以更省油。”
隨著內燃機技術的日漸進步,各種提高汽車功率和扭距的技術手段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和推廣。比如控制節氣門技術和渦輪增壓技術。在這些新技術的應用之下,汽車油耗的高低已經不是單純由發動機的基礎排量決定的了。
2、“中國產汽車已經在各個方面壓倒了合資或進口汽車的品質。”
不可否認,近幾年中國產品牌汽車在品質上的突飛猛進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們的中國產汽車幾乎用了十幾二十年的時間就已經完成了國外汽車品牌的百年技術進步。中國產汽車似乎已經成為品質高,價格便宜,顏值高的好選擇。但其實除了在外觀設計,配置花樣和車型新概念的推廣上中國產品牌獨樹一尺之外,在汽車的核心科技領域,比如動力系統的效率可靠性以及使用者口碑方面,而是或者進口汽車品牌還是能夠形成對中國產品牌的競爭優勢。這一點的真實性無需多言,大家只要看看二手車市場最受歡迎的車是中國產汽車還是合資汽車便可知曉。
3、“相比10萬元的家用轎車,我更傾向於20萬元的中級車,因為那些車比較有面子。”
汽車工業發展的今天,中國的汽車市場已經趨於飽和。汽車的代步屬性已經慢慢取代了汽車的財富標榜性質。別說20萬元的中型車或者緊湊級SUV有什麼面子了。即使是百萬豪車,在我們臨沂市,哪怕是小縣城裡面都比比皆是。
4、“燃油車馬上就會消失,電動車才是我們買車的主要選擇。”
目前為止,國際主流的汽車大品牌沒有一個完全取消了對於品牌內燃機的研發工作。混動車或者電動車目前來說僅僅是作為燃油汽車的一個補充產品,並未取得市場銷量的主導地位。而且我大膽預言。在汽車動力電池技術受取得了重大突破性成果之前。燃油車依然會伴隨我們走過漫長的用車歷程。
-
12 # 車輪浩蕩
汽車圈裡最大的謠言就是月度銷售資料和細分市場佔有率。這些指標由於標準不一,歸口不一,所以很多主機廠就可以自行發揮了。
以我們常見的某某車型月度銷售資料來看,你知道這個銷售是批發給經銷商還是賣給個人的資料,是開發票的資料還是上保險的資料,雖然在年度範圍內基本是準確的,但是到月度資料就有很多操作空間了。
至於車型細分市場就更多空間了,標準實在太多,除了傳統的轎車,SUV,MPV和商用車等劃分外,又有按照價格區間,品牌性質,車型級別等等五花八門的分類法,導致的結果是很多車型都可以說自己是某某細分市場的領先者!
以後看到某某車型宣傳自己銷量環比大幅增加,某某細分市場領先,除非是大家熟悉的,例如哈弗,Sylphy這種,其餘的聽聽就罷了,別太當真!
回覆列表
第一,這車車皮薄,不安全。對於大多數轎車和城市SUV而言,基本都採用承載式車身。其安全性是透過車身整體架構的鋼度來保證的。再輔以五花八門的主動安全以及被動安全配置。盡最大努力來為你的行車,保駕護航。跟所謂的車皮厚薄真沒什麼關係。
第二,天窗,大燈清洗,發動機啟停等,都是雞肋配置。講真,所有的汽車配置都有用(不包括自己新增的裝飾和配置,下文有述),在某些特定的情況,環境之下還有大作用。天窗或許成為你最快的逃生通道;大燈清洗在道路泥濘的夜晚,真能為你擦亮車眼;當你避開堵車高峰時段,使用發動機啟停功能,環保又節能,很好啊。所以沒有雞肋的配置,只有和你用車環境,用車需求,購車預算,是否匹配的那款車型。
第三,高標號的油動力更好,對發動機更好。從90號汽油到98號汽油,都是清潔能源。標號不同,僅僅是實際汽油抗暴性與標準汽油的抗暴性的比值不同。發動機壓縮比應與標號匹配。說明書讓你加多少號油,你就加多少號,別自作主張。反而耽誤了發動機。
第四,貼膜,加個方向盤套,儀表盤放瓶香水等,是新車的必備之選。我想說,這些都可以不需要,至少是非必要之需。貼膜,說是隔熱,擋紫外線。貼膜"水"之深,深得你難以想象。是不是貼到了真的隔熱,擋紫外線的膜很難說。關鍵是再好的膜,透光率也在75%以內。想想,光透進車窗,給打了個75折,多影響安全性啊。至於方向盤套和香水,千萬別買。方向盤套一定會影響到手的握感,最關鍵時刻,需要你猛拉幾下方向的時候,可能你就差那麼0.001秒。儀表盤上放香水,純粹就是一個隨時啟動的飛彈。傷的就是你。至於你香水的品質,我暫不評價。
第五,因為我喜歡自駕遊,所以我選擇了SUV。由於市場的青睞,SUV溢價高,所以近年SUV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可選擇面確實很廣。但對於絕大多數城市SUV而言,轎車能透過的路段,它肯定能透過。轎車不能透過的路段,它也很可能不能透過。如果你不是極限越野愛好者,轎車和SUV都能滿足你自駕遊的願望。而且,你還獲得相對低的價格購車,相對實惠的養護成本支出,更平穩的駕乘體驗,更靈活的操控。
第六,帶"T"的車和自吸車之間非要分一個孰優孰劣。首先要承認,渦輪增壓技術運用於汽車發動機,一定是汽車科技的進步。排量沒有增加的前提下,帶來了更好的動力效果。但是,自吸成熟可靠的技術,大排量自吸發動機帶來的駕駛體驗-----動力的線性輸出,後勁延綿不絕。那不是渦輪增壓發動機可比擬的。所以,二者各有優劣,切不可一葉障目,以偏概全。
第七,日系車省油,但不安全。德系做工紮實,但價格稍貴。美系車大,但油耗高,小毛病多。其實,這些在汽車圈內由來已久的言論,並不是那麼可靠。早期這些國家的進口車,或者早期的合資車,在汽車工業起步不久的華人面前,留下了這麼些根深蒂固的印象。由此幾代人口口相傳,把這些車系打上了固定的標籤。我不否認,這樣的認識,在早期還是有一定的可信度。但隨著汽車工業日新月異的發展。日系車裡,也有常年霸佔安全性測試前列位置的汽車,德系車的新技術運用最快,最多,推動了汽車工業的發展,但可靠性也面臨一些挑戰。美系車在輕量化上下了功夫,變速器不斷升級調教,油老虎的帽子真心可以摘掉了。
沒有完美的汽車,如同沒有完美的人。喜歡的車,多瞭解一下,聽聽真實車友的聲音,結合自己最本真的用車需求,量力而行,買自己心儀的車。千萬不要用固定的思維,有色的眼光去看待汽車。任何一系的汽車,都有好車,也有需要改進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