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狼君歷史
-
2 # 當代曹植
1939年,德軍總兵力230萬人。
1940年,德軍總兵力為350萬人。
1941年,德國總兵力720萬人。其中空軍170萬人,海軍64萬人。
1942年德軍總兵力達到810萬。
1943年12月1日,由於德國總動員,德軍總人數達到巔峰,為1000萬人,德國青壯年男性,幾乎都是軍人。
1944年,由於戰事不利,德軍總兵力降為700萬。
1945年初,德軍兵力只剩400萬,多為各個戰場敗退下來的潰兵,其中不少還是娃娃兵,可見德國兵員枯竭。
-
3 # 大國布衣
在二戰三大軸心國中,德國總兵力最多,陸軍、空軍最強。日本總兵力居次,海軍最強。義大利最為平庸,而且其主要戰場還在北非。德國早在二戰爆發前,便是歐洲的老牌工業大國,而且人口也高居歐洲前列,這也使得在整個二戰德國可以源源不斷的向前線輸送兵源。
二戰期間德國有多少人口?難以想象在歐洲竟然僅次於蘇聯,總人口達到驚人的8000多萬。
1939年二戰全面爆發時,歐洲人口最多的國家毫無疑問是蘇聯,蘇聯所有的加盟共和華人口加起來,超過了1.6億,同時期,英華人口是4700萬,法華人口4100萬。德華人口是多少?在歐洲僅次於蘇聯,接近於英國、法華人口相加總和。
根據《魏瑪共和國時期的德國》一書中所列舉的準確資料,1933年時期,德國本土人口6603萬人,德國奧地利合併時期,奧地利人口有近700萬,加上以德意志民族為主的蘇臺德地區有300萬人,薩爾區75萬人,生活在波蘭的200多萬日耳曼人,羅馬尼亞90萬、義大利20萬、阿爾薩斯150萬。總計二戰爆發前,德國總人口達到驚人的8000多萬,在整個歐洲僅次於蘇聯,接近於英國、法華人口總和。
二戰期間德國能動員多少兵力?居然有1700萬
德國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德意志帝國)的慘敗之後,由於凡爾賽條約的限制,德國軍力被限制壓縮,只保留了10萬的陸軍守衛領土,空軍和海軍力量都被強制解散,重型裝備為零。但德國作為歐洲老牌資本主義工業強國,一戰的失敗並沒有導致其工業體系被摧毀,反而在希特勒上臺之後得到迅速恢復。隨著納粹思想在德國深入人心,希特勒終於可以毫無顧忌的在國內擴充軍隊、抓緊製造武器為對外侵略做準備。德意志第三帝國於1938年吞併奧利地,此舉並沒有在國際社會引起太多的注意,嚐到侵略甜頭的德國,又於1939年9月1日集中強大的兵力,在大批飛機、坦克的配合下,對波蘭發動了突然襲擊。波蘭軍隊無力反抗,很快便宣告覆亡,同年,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至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前,德國透過“閃電戰”橫掃歐洲大陸,多數歐洲國家宣告淪陷,其控制的領土面積達到了904萬平方公里,人口1.17億。總兵力達724萬,此時的德國,無論陸軍、空軍和海軍,在歐洲都可謂是頭號軍事強國。陸軍方面,裝備有輕重型坦克5639輛、火炮與迫擊炮6萬餘門,陸軍兵力約500萬。空軍方面擁有各型號飛機一萬多架,共168萬兵力。海軍方面擁有艦艇217艘,海軍兵力為40.4萬。另外,還有約15萬的黨衛軍
隨著蘇德戰爭爆發,納粹德國將重點放在東線戰場,軍隊依然在不斷的擴充,除了從德國本土源源不斷的輸送軍隊,希特勒還在僕從國、附庸國大規模徵兵,五年的蘇德戰爭,德國共損失近1200萬人,其中死亡人數為380萬,傷病被俘的超過800萬。
在所有軸心國,德國可動員的總兵力是最多的,達到了1700萬,佔全國總人口的21.5%,同時期日本動員的最大兵力為970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12.8%。義大利最少,約300萬。可見,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就是靠著這數量眾多的軍隊人數,來達到全方位的對同盟國的壓制,基本上,德國16歲以上的青壯年全部被派到了前線。
-
4 # 薩沙
二戰期間,在1935年至1945年間德軍總數接近1820萬人。
早在1939年,德國閃擊波蘭時,就動員了56個師,160萬兵力,及坦克2700輛、火炮和迫擊炮10000門、戰機1300架;
而在1940年法蘭西戰役開如直到佔領法國時,德國總共動員了141個師,320萬兵力(另外還有70萬義大利軍隊,參戰總兵力近400萬),並有坦克2445輛、火炮7378門和作戰飛機5446架。
希特勒曾在入侵蘇聯時宣稱,在前線有550萬,後勤150萬人
顯然,從入侵蘇聯時的700萬距離1820萬,仍然有很大區別。
經戰爭動員後部隊擴充到670萬,後來戰爭消耗中徵召的700萬補充兵員.
二戰中,德軍共有超過600萬名士兵受傷、1,100萬人成為戰俘。
其中,以德軍身份作戰的德華人和其他國籍人士就有大約553.3萬人陣亡、因傷去世、受俘期間就去世或失蹤。其中包括了21萬5000名在德佔期間被德軍徵召的蘇聯平民。
德軍在二戰裡共530萬的傷亡數字中,有超過80%的傷亡數字是發生於戰爭的最後兩年中。這些損失中大約有75%是在德蘇戰爭(270萬人)以及在1945年1月至2月的戰爭最後階段中(120萬人)造成的。
這個數字是很驚人的。
當時德國總人口只有6700多萬(包括蘇臺德地區)所以說當時德國符合徵兵條件的成年男性(緊急動員後的徵兵年齡是15至67歲)只有2400萬人。
-
5 # 咖哩咖哩醬
第二次世界大戰於1939年9月爆發時,德國陸軍共有109個師和1個旅,共有422萬人,其中包括85個步兵師,3個山地師,1個騎兵師和8個機動師。 。還有1個機動旅,7個裝甲師和5個其他型別的師。在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前夕,德國軍隊(包括黨衛軍)擁有154個野戰步兵師,21個裝甲師,13個機動師,4個輕裝師,6個山師和9個警衛。該師共有207個師,總兵力395萬,其中15萬是黨衛軍。其中包括所有裝甲師和機動師以及120個頭等野戰步兵師。二等步兵師主要裝備有被俘獲的武器,缺少重型武器和機動車輛,基本上被部署在西線,作為防禦。只有兩項任務部署在東線。此外,德國還擁有一支120萬人的後備軍,其中84萬屬於補充部隊和軍區,15萬傷病人員和25萬其他人員。按照這種方式計算,德國地面部隊的總兵力約為515萬。德國裝甲部隊的實力達到了空前的高度,至少在表面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有21個裝甲師和13個機動師,以及5個獨立的坦克營,11個突擊炮營和5個突擊炮兵連。除了儲備第二線裝備外,總共還有5262輛坦克和377挺突擊炮。如果加上扣押的3000多輛坦克,德國裝甲戰車的數量將超過8500。德國大炮也一樣大。陸軍的野戰炮兵,步兵炮,迫擊炮和反坦克炮的總數高達43,000。此外,它還擁有16,000枚高射炮和數百枚150毫米6筒火箭彈。德國空軍的高峰時期是在英國空戰之前。在英國空戰之後,德國空軍的力量受到嚴重打擊。從波蘭戰役到Barbarossa行動,德國空軍和訓練事故已經損失了11,000架飛機。 6,700架飛機是無法挽回的損失,但是德國空軍仍然是一支強大的戰鬥部隊。在蘇德戰爭前夕,德國空軍被分為五個航空隊和一個獨立的空軍。戰鬥部隊擁有4882架飛機。如果增加訓練飛機和輔助飛機,德國空軍的飛機總數將超過10,000架。在1941年6月,僅統計數字就顯示德國野戰軍有380萬,瓦芬-SS有15萬,後備軍有120萬,空軍有168萬,海軍有40萬,外國軍隊有2萬,總兵力725萬。
-
6 # 一花一竹一石
看幾組資料,1940年德國軍隊在西線發動閃電戰時,擁有3034架飛機、2580輛坦克、10000門大炮和4000輛卡車。但在法國崩潰以後的五年,美國生產出了296,429架軍用飛機、102,351輛坦克、自行火炮、372,431門大炮、2,459,645輛卡車、87,620艘各種軍艦、5,425艘貨船,以及不計其數的炸彈、輕武器和彈藥。
福特車輛製造廠的柳樹場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車間。車間裡有一條裝配線長達半英里,每小時可以生產一架30噸重的轟炸機。
亨利·凱澤1942年收購了加利福尼亞州和俄勒岡州的造船廠,在那兒革新技術,用預製構件和裝配的方法,大規模生產船隻,成功地將一艘萬噸級自由輪的平均生產時間從200多天減為40天。
到了1942年9月,也就是戰爭爆發後的第十個月,他創造了世界紀錄:1萬噸的自由輪安裝龍骨24天后就下水了。那個時候,他在大西洋上已經造了100艘輪船。
到了1944年,美國每個星期都有一艘護航航空母艦下水,甚至17天內就可以建造出整條貨船。
在1945年的頭212天,他們造出了247艘這樣的貨船,一天不只完成一艘。
當時美國的報紙上畫了一幅漫畫:兩個工人要去吃午飯,吃午飯之前,倆人商量道,離吃飯還有一點兒時間,咱要不要再造一艘自由輪?
1940年年底,丘吉爾寫給羅斯福一封親筆信。信中丘吉爾說:“英國軍用物資十分短缺,又沒錢採購補充,國庫存款只有20億美元。”
在這個世界上,美國是最大的工業國家,連希特勒都在美國大選結束兩天後公開談到美國的產值,說用天文數字也不能充分表示,所以我們在這個領域不打算出面競爭。
丘吉爾在信的最後問美國總統,能否在憲法許可的範圍內想個辦法,防止英國繼續沉淪。羅斯福總統足足想了兩天,向國會提交了著名的《租借法案》。
10月1日,美蘇兩國外交官簽署了租借議定書,此後蘇聯貨輪開始冒著艱難萬險,長途跋涉來往於美蘇之間,運回美國給蘇聯提供的大量戰爭物資。
1943年年底,在德黑蘭會議上,蘇聯領袖斯大林舉杯祝酒說:“為美國的生產乾杯,沒有美國的生產,這場戰爭就會失敗。”
順便再說一下那三個軸心國……
偷襲珍珠港後美國國會幾乎全票通過了對日本宣戰的提案,美華人群情激昂僅僅只限於針對日本,珍珠港的罪行總不能歸咎於納粹德國。
儘管國會議員們都像打了雞血一樣激動,要求對日宣戰,但是如果要求對德日同時宣戰,國會大概不會同意。
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希特勒這時候幫了盟國的大忙。
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援引《三國公約》要求德國對美宣戰。當時穩居世界法西斯黑幫老大地位的希特勒可以根本不搭理法西斯東京分舵的要求,因為《三國公約》規定:只有日本本土遭受攻擊,德意兩國才有援助的義務。希特勒即便是對日本的要求置之不理,日本也毫無辦法。
希特勒手下的一幫參謀紛紛勸阻他道,咱們樹敵已經夠多了,不要再加上美國了。但希特勒這時已喪失了理智,他居然說,如果我們不站在日本一邊,《三國公約》在政治上就失效了。
從12月8日到11日,柏林整整進行了四天的激辯,東京惶惶不安,苦等結果,最後希特勒終於決定對美宣戰。
他直言,宣戰的真正動機是為了進行報復,同時為東京小弟出頭。
希特勒認為,德軍之所以在俄羅斯草原上受到挫折,全是因為美國給俄羅斯提供了大量武器。再加上美國驅逐艦在大西洋上頻繁對德國進行挑釁,使得元首忍無可忍。
希特勒說,德美交戰早已成為事實,所以他宣佈:德國與美國處於交戰狀態。
墨索里尼這時候已經淪為希特勒十足的小跟班,隨即響應老大對美國宣戰。
事後出任美國國務卿的艾奇遜寫道:“由於敵人愚蠢到了極點,終於幫我們解決了種種困難,解除了重重疑慮,使中國人民團結起來,走上了為國家利益不得不走的漫長而艱苦的道路。”
-
7 # 戰略論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爆發時,德國陸軍總計擁有109個師又1個旅,422萬人,包括85個步兵師、3個山地師、1個騎兵師、8個摩托化師和1個摩托化旅、7個裝甲師以及5個其他型別師。
到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前夕,德國陸軍(包括黨衛軍)擁有154個野戰步兵師、21個裝甲師、13個摩托化師、4個輕裝師、6個山地師以及9個警衛師,總計207個師,總兵力395萬人,其中黨衛軍15萬人。其中擔負進攻作戰的是所有的裝甲師和摩托化師以及120個一流的野戰步兵師,二流的步兵師主要裝備繳獲的武器,缺乏重武器和機動車輛,基本上都部署在西線擔任防禦的任務,只有2個部署在了東線。除此之外,德國還擁有120萬人的後備軍,這其中84萬人屬於補充單位和軍區,15萬傷病員,還有25萬其他人員。這樣算下來,德軍地面部隊的總兵力在515萬人左右。
德軍的裝甲部隊實力達到了空前的高度,至少在表面上是這樣,21個裝甲師和13個摩托化師以及5個獨立坦克營、11個突擊炮營、5個突擊炮連的現役裝備再加上儲備的二線裝備總計擁有坦克5262輛、突擊炮377 輛。如果再加上繳獲的3000餘輛坦克,德軍的裝甲戰車數量將超過8500輛。德軍的炮兵同樣規模龐大,陸軍裝備的野戰炮、步兵炮、迫擊炮以及反坦克炮總數高達4.3萬門,此外還擁有高射炮1.6萬門以及150毫米的6管火箭炮幾百門。
德國空軍的巔峰時期是不列顛空戰之前,不列顛空戰後德國空軍的實力遭到嚴重的打擊,從波蘭戰役到巴巴羅薩行動之間,德國空軍連同訓練事故在內已經損失了1.1萬架飛機,其中6700架是不可恢復性損失,但是德國空軍仍舊是一支強大的作戰力量。蘇德戰爭前夕,德國空軍編為5個航空隊和1個獨立的航空軍,作戰單位擁有4882架飛機,如果加上訓練飛機和補充飛機等,德國空軍的飛機總數將達到10000架以上。
1941年6月僅從人數來統計的話,德國野戰陸軍有380萬人,武裝黨衛軍有15萬人,後備陸軍有120萬人,空軍有168萬人,海軍有40萬人,外籍軍隊有2萬人,總兵力達到725萬人。
-
8 # 血色黃昏的黃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1935年至1945年期間,總共有大約1800多萬德國士兵服役。
戰後,德國政府軍事搜尋服務機構Deutsche Dienststelle(WASt)負責為戰爭中遇難或失蹤的德國軍人家屬提供資訊。他們保留了超過1800萬在戰爭中服役的人員檔案。
二戰時期德國軍隊基本由志願者和應徵者兩大類組成。希特勒公開宣佈重新組建武裝部隊計劃後僅僅17個月,德國陸軍就達到了36個師,完成了預計目標。
1937年秋天,德國又組建了兩個軍團。1938年3月,“德奧合併”之後(3月12日德國吞併奧地利),又組建了四支部隊,其中包括奧地利的五個師。
這位金髮碧眼名叫Werner Goldberg的在德國國防軍招募海報中被稱為“理想的德國士兵”。當發現他擁有半個猶太血統後被開除。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之前,德國國防軍極力保持純粹的德軍力量,因此,少數民族,如捷克斯洛伐克等不準服兵役。
1941年,隨著開闢蘇聯戰場,納粹立場發生了變化。黨衛軍開始徵集歐洲被佔領國中立國家的新兵:荷蘭和挪威的日耳曼人主要被招募進黨衛隊,而“非日耳曼人”則被招入國防軍。實際有很多“非日耳曼人”是強制徵集入伍的。
斯大林格勒戰役失敗後,德國國防軍還大量徵集蘇聯人,如:高加索穆斯林軍團,土耳其斯坦軍團,克里米亞韃靼人,烏克蘭人、俄羅斯人,哥薩克人以及其他願意與蘇聯作戰。
希特勒擴張期間,德國陸軍依舊延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概念,將德國陸軍和德國空軍整合為一體化聯合作戰部。結合“圍剿”和“殲滅”等戰術,這種新型打法就是德軍著名的“閃電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之初,德軍依靠這種戰術取得了不少勝利。
德國應徵者在檢查身體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德軍傷亡人數
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軍事傷亡統計資料這方面有很多差異。根據德國曆史學家魯迪格·奧弗曼斯最近的一項研究表示,德軍的死亡人數為530萬(包括失蹤的),其中有來自1937年德國境外的奧地利和中東歐的900,000人,高於德國最高司令部最初報告的人數。
冷戰期間,有人聲稱蘇聯秘密關押了100多萬德國戰俘。1945年4月30日,西方盟國在所有戰場(北非以及義大利等)上俘虜的德國戰俘總數超過3,150,000,戰爭結束後,在歐洲西北部數量上升至7,614,790。
1945年4月,16天高峰期每天就抓獲59,000名德國士兵。
德軍自由阿拉伯軍團的非洲士兵
1936年到1945年期間德軍組織結構
Oberkommando der Wehrmacht——德國國防軍最高統帥部(OKW);
Oberkommando des Heeres——德國陸軍最高司令部(OKH);
Oberkommando der Marine——德國海軍最高司令部(OKM);
Oberkommando der Luftwaffe——德國空軍最高司令部(OKL);
Waffen-SS——德國武裝黨衛軍,從屬KommandostabReichsführer-SS的海因裡希希姆萊。兵力達900,000人,其中包括志願和徵集。
Abwehr(阿勃維爾)——德軍情報機構。
1938年6月開始,德國海軍上將威廉·卡納里斯為該機構主管。1945年4月9日,威廉·卡納里斯因為反對納粹,在戰爭結束前幾周在Flossenbürg集中營被處決。卡納里斯的兩個主要下屬歐文·馮·拉豪森和漢斯·貝恩德·吉塞維烏斯在戰爭中倖存下來,並在紐倫堡審判期間證實卡納里斯勇於反對希特勒。
德國國防軍最高統帥部(OKW)實際上就相當於希特勒的下屬總參謀部一樣。不過隨著戰爭不斷升級,OKW的指揮權也不斷加強。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680445718362063117/
-
9 # 銳度何老師
二戰時期的德軍、蘇軍、美軍的總兵力都是一千多萬。
一個國家的軍隊是由能打的軍隊+不能打的軍隊組成的。尤其是在大規模戰爭期間,“不能打的軍隊”這部分人數非常龐大。能打的部隊,就是我們常見的衝鋒陷陣的部隊,跟敵人展開殊死搏鬥。但他們並不是軍隊的全部。
戰爭期間,前方有部隊在打仗,後方也有很多人要為他們服務,譬如送信的郵遞員大爺、拍電報的大媽、維持後方秩序的憲兵、警察、為軍隊送物資的司機,修理裝備的電工、給這些人做飯的廚子以及軍隊派到各個工廠的聯絡人員......為了提高效率,需要對這些人員進行整合,需要統一管理。而想統一管理,也得給他們一個軍隊的編制,這才能納入軍隊管理的許可權範圍。這些人數量龐大,就構成了那部分不能打的部隊。
二戰德軍最頂峰時期,德國總兵力達到了1400多萬,但是,其中作戰部隊是780多萬。
這780萬的部隊,德國從中拿出500多萬去打蘇聯,剩下的200多萬分布在法國、義大利、北非和德國老家。
再剩下的就是將近700萬不能打的後勤部隊。
就像有人問二戰末期,德國還有700多萬的部隊,為什麼選擇了投降,而沒有進行誓死抵抗。因為這700多萬的部隊是由司機、廚子、郵遞員組成的。二戰中德軍陣亡人數就將近500萬人,算上受傷的,他精銳、能打仗的作戰部隊,已經在戰爭中消耗乾淨了。
美軍在海外奮戰的部隊有300多萬,但它的本土也還有800多萬的軍人。本土的這800萬,是為海外的300萬做後勤和準備支援的。蘇聯在二戰末期總兵力也有1200萬。但能打的就是前方的500萬人,後方的700萬是維持秩序,搞後勤的大爺大媽。滅掉德國以後蘇聯還得打日本,而它打日本並沒有用後方的幾百萬部隊,而是把前方,在德國的部隊不遠萬里的又調到遠東,因為他後方的那幾百萬部隊打不了仗。
所以說各國的總兵力,一千多萬,其實都是唬人的。
德國最頂峰時期的作戰兵力780萬,但正常來講,他二戰前期以及中後期,也就是絕大部分時期裡,作戰兵力也就是500多萬,600多萬。蘇聯人口眾多,軍隊數量也多,他總兵力達到了2900萬。但由於不斷的被德軍圍殲,動不動就被消滅100萬,再去掉後勤人員,他真正的作戰部隊,也基本上維持在500多萬、600多萬左右。
美軍在海外作戰的部隊300多萬,如果戰事吃緊,他也可以再派出來200多萬、300多萬的部隊進行支援。總的作戰兵力也能達到500多萬、600萬。
看看,咱這大案牘術是不是也出來了?
以二戰時期的人類社會生產力,一個工業大國,他能維持的作戰部隊數量,700萬是頂峰,正常的數量是500萬-600萬。
-
10 # 與狼共舞說歷史
據不完全統計,從1935年德國防衛軍改名為“德國國防軍”正式擴充套件軍備到1945年納粹德國戰敗投降這10年時間裡,德國軍隊總數達到了可怕的2253萬人次,這還並非是完整數字,恐怖之處、可想而知。
上千的德國國防軍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根據《凡爾賽和約》的條例,戰敗國德國嚴格意義上並不能擁有大規模軍隊和武器。但是由於歐洲各國對德國不同意義上的鬆懈,以及各國對德華人民的嚴苛要求,致使納粹黨人希特勒乘虛而入,以日耳曼民族情結為根本對德華人大力煽動,德國的軍事發展也達到了一個空前的的規模。
希特勒上臺之後,幾年時間內建立起了一支以陸軍為核心,海軍、空軍為輔的現代化軍隊,武裝力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頂峰。其中單單在1944年,德國軍隊總人數就是1200萬,其中800萬屬於陸軍。
第一個就是臭名昭著的人口政策——“生命之泉”,又叫“生育農場”。這是由德國納粹政府支援並提供的一個人口生育計劃,當時的希特勒認為,德國的日耳曼民族是全人類中最為優秀的民族,而純種日耳曼人基因的人更是流淌著最高貴的血液。所以他制定這個計劃,讓大量的婦女成為生育機器,生下數量眾多的“雅利安嬰兒”來供應源源不斷的為德國兩線戰場的軍隊需求。
第二點則是希特勒巧妙的運用了一戰過後德國民眾的反抗情緒和憤怒心態,從而使得德華人對於參軍一事格外重視,並踴躍參加。德國女性也積極投身於“生命農場”計劃之中,為德國軍隊提供新生力量。
根據統計,到整個二戰結束之後,德國國防軍總共死亡553萬餘人,被俘虜1100萬,受傷600萬。直到今天,或許我們也很難想象德國那麼一丁點大的地方,竟然前後製造瞭如此規模的龐大軍隊,給全世界帶來一場空前的災難。
-
11 # 無拘無束的聰哥
本國是1700多萬人加上附庸國就是2000多萬,不得不說德軍確實很強大,換上任何一個小國度不敢正面叫板,否則結果可想而知,雖說最終失敗了,但是話說回來雙拳難敵四手啊,一個人再厲害也扛不住群毆啊,失敗是必然的,不過從側面讓人見識了德軍的戰鬥力和凝聚力,也不枉從歷史來一回了。
回覆列表
二戰德國軍隊的總兵力,是在不斷地變化之中,因為部隊在作戰,就會不斷的損失軍隊,也會不斷地有新兵加入到軍隊之中,而且部隊也會做相應的擴編。現在的德國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人口有八千多萬,和二戰時期的德華人口相差不多。
但是現在德國的兵力卻與二戰時期德國的兵力無法比較,雖然德國只有八千多萬的人口,但德國動員的兵力總數1700萬。這個數字是非常龐大的,對於只有八千多萬人口的納粹德國而言,這已經是人口所能承受的極限了。
但由於二戰期間,每個國家的總兵力都在快速的變化之中,所以只能大概的估算出兵力總數。所以也只能估算出德國的總參戰人數,但是對於具體的兵力變化,還無法準確的獲得,但從德國進行的作戰計劃中,可以略窺一二。
歐洲二戰的起點,1939年德國閃擊波蘭,共計投入了44個師,包括29個步兵師,7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4個摩步師,以及1939架飛機,2800輛坦克,共計88.6萬人,再加上預備隊的兵力,軍隊數量則達到62個師,總人數超過150萬人。
德國轉入西線作戰時,即1940年發動的法蘭西戰役,德國共計動員了157個師,其中有92個師被部署在前線直接參加戰鬥,包含十個裝甲師。作戰部隊和預備部隊部署了約27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約7,500門火炮以及5638架各型飛機,總動員兵力超過300萬人。
而到了1941年對蘇進攻的巴巴羅薩作戰計劃,德國方面共計動員了約550萬部隊,其中德國直接投入的兵力達到了320萬人以上。德國的進攻部隊分為三個集團軍群,共計達到了143個師的兵力,約5000架作戰飛機,4300輛坦克以及47000門火炮。
再透過德國軍隊的編制簡單瞭解一下德國的兵力情況。
德國黨衛軍裝甲師編制,一個師的總人數約在一萬三千人到一萬五千人之間,下轄一個師指揮部,一個裝甲團,兩個裝甲擲彈兵團,一個裝甲擲彈兵團,一個裝甲炮兵團,並配有師屬偵察營、反坦克營、防空營、工兵營、通訊營、火箭炮營和維修營各一個。
德國裝甲師編制,一個師的總人數在一萬兩千人左右,下轄一個師指揮部,一個裝甲團,一個裝甲擲彈旅,兩個摩步營,一個炮兵團,並配有師直屬摩托化偵察營、重型摩步連、機械化步兵營、裝甲工兵營、裝甲通訊營、衛生營以及軍需處和供應處各一個。
德國裝甲擲彈兵師編制,一個師的總人數在一萬六千人左右,下轄一個師指揮部,兩個裝甲擲彈團,一個裝甲營,一個炮兵團,並配有師直屬摩托化偵察營、機械化步兵營、摩托化工兵營、摩托化通訊營、衛生營以及軍需處和供應處各一個。
德國步兵師編制,一個師的總人數在一萬六千人左右,下轄一個師指揮部,三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並配有師直屬偵察營、摩托化支援連、摩步營、工兵營、通訊營、衛生營、新兵營、獸醫連、摩托化憲兵連、摩托化郵局以及軍需處和供應處各一個。
從中可見德國的軍隊規模,在德國東西線同時作戰的高潮階段,德國兵力超過1000萬。到德國戰敗宣佈投降時,不算已經被俘的德軍,德軍包括武裝的平民在內,仍有約500萬兵力,但不少於300萬的作戰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