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真正鱷魚不哭
-
2 # 昨天即歷史
公元200年官渡大戰開始,公元208年赤壁大戰爆發。那麼公元201一206年包括曹操在內各路軍閥基本上都在自己的地盤上專注內政,討伐小股軍事勢力。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幾大地方勢力似乎客觀上都在為即將到來的、定型三國鼎立局面的赤壁大戰作準備。
公元200年官渡之戰後的第二年,袁紹憂憤而死。曹操率軍乘勝攻殺袁紹兒子袁譚、外甥高幹,全部佔有了原來袁紹的地盤。除曹操外,當時較大的地方勢力還有孫權、劉備、劉表、劉璋。
首先說孫權,公元200年,孫策逝世,孫權上位,張昭、周瑜等江東重臣全力輔佐孫權,孫權繼位不久,萬事待舉,因此其主要政策是“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先圖自保,再圖進取天下。因此,公元201一206年,孫權主要是在招賢納士,經略江東。期間於203年西伐黃祖,取得水戰勝利,205年討伐上饒地區,分為建平縣。
其次說劉備, 官渡之戰時,劉備依附袁紹,袁軍戰敗後,他投靠荊州劉表,公元201年至208年,劉備任新野縣令,與關羽、張飛一起在新野練兵,積蓄力量,以圖東山再起。
第三說劉表,在諸侯爭戰中始終持中立態度,此時也一樣,公元201年派兵攻取西鄂城,同年,接納劉玄德,卻不重用,命其屯紮新野,作為自己的北部屏障。臨近晚年,也沒妥善處理好接班人問題,公元208年,劉表亡。
第四,劉璋為人懦弱,劉璋殺張魯母弟後,雙方結仇,攻代不斷。在曹孟德眼裡,"劉璋雖系漢室,乃守戶之犬耳,何足為英雄!"偏安益州,翻不起大浪。
總之,公元201至206年,各派軍閥身處決定各自命運的赤壁大戰前夜,都在全力經略擴充套件各自地盤,積蓄力量。
-
3 # V度
那時候有野心的諸侯都沒有閒著。
孫權
建安五年(200年),孫策被許貢門客行刺而去世,臨終前命孫權接替其位。孫權當年虛歲十九歲,被東漢朝廷冊拜為討房將軍,兼領會稽太守,駐守吳郡。孫策剛剛統一江東沒有多久,地方士民及賓旅寄寓之士仍存異心,因此孫權最初掌管江東時,局勢動盪不安。廬江太守李術更是公開反叛,宗室內部廬陵太守孫輔通敵曹操、孫晨企圖奪權,丹陽太守孫栩和宗室重臣孫河遭到殺害,豫章、會稽等地數萬山越也伺機作亂。孫權以張昭為師傅,以周瑜、程普等舊臣,統御諸將。先率軍消滅李術,得其部眾三萬人;阻止宗室動亂;又滅山越六千,收編萬餘。他又廣招賢才,聘求名士,諸葛瑾、魯肅、嚴峻、步騭、徐盛、顧雅、顧邵等人被招至磨下,安定了地方大族及賓旅寄寓之士之心,穩定了江南局勢。建安八年至建安十三年(203年-208年),孫權三伐黃祖,最終將其擊殺,吞併江夏郡大部。
劉備
建安六年(201年),曹操在官渡之戰中打敗袁紹,於是決定親自討伐劉備,劉備自汝南往投劉表。劉表親自到郊外迎接劉備,待以上賓之禮,並讓劉備屯於新野。劉備的抵荊,使得荊州豪傑都前往歸附,這也引起了劉表的猜疑,同時暗裡提防劉備。建安七年(202年),劉表命劉備帶軍北上,到葉縣,夏侯驚、于禁、李典率軍抵擋。劉備偽退,設下伏兵,李典覺得有詐乃勸之,夏侯驚不聽,被劉備打敗,幸好李典及時趕來,劉備軍力過少,知道相持下去佔不到便宜,於是退軍。劉備在荊州數年,自覺老之將至而功業未建,遂有“牌肉之嘆”。劉備曾向劉表提出趁曹操進攻烏恆時偷襲許都的建議,但劉表沒有采納。207年三顧茅廬。
袁紹
漢獻帝建安六年(201年)四月,袁紹於平丘渡河,意圖襲取陳留郡,再由陳留攻取許昌,欲擊敗曹操。曹操一度欲趁袁紹新敗南攻劉表,謀士苟或準確判斷了袁紹軍的意圖,為免袁紹死灰復燃,於是建議曹操乘官渡之勢主動北上迎擊,遂破袁紹倉亭軍。建安七年(202年)6月28日,病故。
暫時就說說這三個出名的人物。 -
4 # 浪飄
你好!
落破的袁氏家族
公元201年
“倉亭之戰”,袁紹被曹操大敗。
從此北方霸主袁紹一蹶不振!
公元202年
袁紹發病,死於建安。
審配等矯袁紹遺命,奉袁尚為嗣;
袁譚、袁尚為了爭權奪利而相攻“袁家之爭”爆發
公元203年
“袁家內亂”曹操趁機攻打鄴城。
公元205年
袁家三兄弟,袁熙、袁尚、袁譚 ,先後被曹操攻破,
袁譚被殺,袁尚與二兄袁熙逃亡遼西烏桓 。
此時北方之地曹操勢力最大
一代梟雄----曹操
公元201年
曹操倉亭之戰再破袁紹。
公元202年
袁紹病死,袁紹的兩個兒子袁譚、袁尚不和,
發生火拼。袁譚不敵袁尚,向曹操乞降。
公元204年
曹操乘袁尚出兵攻打袁譚之機,進軍圍攻鄴城,
袁尚逃奔中山,曹操破鄴。
曹操把自己的據點北遷到了冀州鄴城。
公元205年
曹操又以負約為名,攻滅袁譚,冀、青二州平定。
同年,黑山軍首領張燕率領其部眾十餘萬人投降曹操。
公元206年
曹操攻滅高幹,平定幷州。
有借無還---劉備
公元200年正月
劉備殺徐州刺史車胄,背叛曹操, 策應袁紹。
公元201年
曹操親自討伐劉備,劉備往投劉表。
劉表親自到郊外迎接劉備,劉備駐紮新野。
公元202年
劉表命劉備帶軍北上,
到葉縣,夏侯惇、于禁、李典率軍抵擋,
劉備軍力過少,知道相持下去佔不到便宜,於是退軍。
公元206年
劉表妻子蔡夫人聯合蔡瑁欲殺劉備,
劉備“馬躍檀溪”。
臨危授命---孫權
公元200年
孫權當年虛歲十九歲,接替孫策其位 。
地方士民存異心,局勢動盪不安。
公元203年
孫權才平定多處起義
公元203年-208年
孫權三次進攻江夏郡, 最終擊殺黃祖, 吞併江夏郡大部。
單騎定荊州---劉表
公元201-203年
劉表在忙於抵擋張津的用兵
公元203年
張津被部下殺害。 劉表為染指交州,便旋即派遣屬下 ,賴恭出任交州刺史,
希望搶先在朝廷任命官員前佔有交州。
謙虛下士---士燮(xiè)
公元203年
曹操控制下的朝廷就賜予士燮有璽印,
士燮為綏南中郎將,總督交州七郡, 兼任交趾太守。
溫仁之主---劉璋
公元200年
統下的趙韙發動叛亂, 蜀地多處響應,幸得劉焉之前收容荊州、
三輔流民建立的“東州兵”拼力死戰 。
公元202年
劉璋平定趙韙,殺趙韙於江州。
一教之主---張魯
這段時間事件不詳
知其劉璋與張魯有仇; 劉璋以張魯不順從他的調遣為由, 盡殺張魯全家。
張魯襲取巴郡太守 , 於是割據於漢中,以五斗米道教化人民。
西涼霸主---馬騰
公元202年
袁尚欲與馬騰、韓遂聯合,與曹操打
馬騰假裝答應了他,後來反水幫助曹軍。
被曹操表拜馬騰為徵南將軍。
公元205年
曹操派張既徵集馬騰等人擊敗了高幹、張晟軍,
斬殺了反叛的張琰、衛固等人。
恃遠不服--公孫康
公元204年
公孫度去世,公孫康繼任遼東太守
公元205年
袁譚被曹操擊破後,曹操派張遼安撫海濱一帶,
張遼擊破了公孫度所置的營州刺史柳毅,
公孫康失去了其父經營多年的東萊諸縣。
回覆列表
遼東公孫康宅在襄平裝孫子。
河北袁紹建安七年死(202年),其子袁譚袁尚爭位撕逼,先後被曹操消滅;其外甥高幹盤踞幷州一度降曹,後又叛,被消滅。
盤距幷州山區的黃巾餘部黑山張燕降曹。
關中馬騰韓遂諸部混戰。
益州劉璋與漢中張魯撕逼。
交趾士燮窩在嶺南不動彈。
江東孫權跟荊州劉表撕逼。
喪家之犬劉備逃到荊州給劉表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