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格物書畫

    一、《神農本草經》

    《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託名“神農”所作,實成書於漢代,是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是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全書分三卷,載藥365種,以三品分類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簡練古樸,成為中藥理論精髓。

    《神農本草經》記載了365種藥物的療效,多數真實可靠,至今仍是臨床常用藥;它提出了辨證用藥的思想,所論藥物適應病症能達170多種,對用藥劑量、時間等都有具體規定,這也對中藥學起到了奠基作用。

    二、《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

    《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

    《黃帝內經》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

    三、《傷寒雜病論》

    《傷寒雜病論》 是中國傳統醫學著作之一,作者是張仲景,至今是中國中醫院校開設的主要基礎課程之一。《傷寒雜病論》系統地分析了傷寒的原因、症狀、發展階段和處理方法,創造性地確立了對傷寒病的“六經分類”的辨證施治原則,奠定了理、法、方、藥的理論基礎。

    公元3世紀初,張仲景博覽群書,廣採眾方,凝聚畢生心血,寫就《傷寒雜病論》一書。中醫所說的傷寒實際上是一切外感病的總稱,它包括瘟疫這種傳染病。該書成書約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紙張尚未大量使用,印刷術還沒有發明的年代,這本書很可能寫在竹簡上。

    四、《難經》

    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又稱,是中醫現存較早的經典著作。關於《難經》的作者與成書年代歷來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認為其成書不晚於東漢,內容可能與秦越人(扁鵲)有一定關係。

    《難經》之“難”字,有“問難”或“疑難”之義。全書共八十一難,採用問答方式,探討和論述了中醫的一些理論問題,內容包括脈診、經絡、臟腑、陰陽、病因、病機、營衛、腧穴、針刺、病證等方面。

    五、《脈經》

    脈學著作,西晉·王叔和撰於公元3世紀,10卷。集漢以前脈學之大成,選錄《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及扁鵲、華佗等有關脈學之論說,闡析脈理、脈法,結合臨床實際,詳辨脈象及其主病。

    《脈經》系中國現存較早的脈學專書,首次系統歸納了24種脈象,對其性狀作出具體描述,初步肯定了有關三部脈的定位診斷,為後世脈學發展奠定基礎,並有指導臨床實踐之意義。同時《脈經》還儲存了大量古代中醫文獻資料。

    六、《諸病源候論》

    證候學專著。又名《諸病源候總論》、《巢氏病源》,50卷。隋巢元方等撰於大業六年(610年)。為中國第一部論述各種疾病病因、病機和證候之專著。

    全書分67門、1720候。卷1~27論內科諸病;卷28~30論五官科諸病;卷31~36論外傷科諸病;卷37~44論婦產科諸病;卷45~50論小兒科疾病。此書繼《內經》、《難經》、仲景著作之後,使中醫理論更為豐富。於病因方面尤多創見,使中醫病因學說趨於系統、全面。

    如對傳染性疾病之認識,就明確指出“感其乖戾之氣而發病”。又如山區多“癭”病乃其民“飲沙水”之故;嶺南“瘴氣”系“雜毒因暖而生”等等。亦明顯超出前人見解。於病理及病證方面之論述亦較精審,超越古人。

    如消渴病每多發癰癤或水腫,這正是對糖尿病併發面板病及泌尿系統感染之最早描述。其對水腫一病,分述至詳。於婦科則經產帶下、妊娠、無子等類;外科則詳述癰疽疔腫諸瘡之理,證候及預防等;於創傷外科,則記載有難度較大之腸吻合及血管結紮術等。

    在證候分類學上亦有較大發展,其別類分門系統而有條理,且徵引典籍甚富,如《漢書·藝文志》與《隋書·經籍志》所載近300種、5300多卷醫書賴此書而儲存。為研究隋以前醫學成就重要文獻。

  • 2 # 暴走慈溪

    自人類誕生以來,便一直受到瘟疫的威脅,而且一旦瘟疫爆發,將給人類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比如歐洲中世紀的“黑死病( 鼠疫)”,總計奪走了超過2500萬人的性命;再比如讓璀璨的瑪雅文明毀於一旦的“天花”。總之,各種各樣的瘟疫名目有很多,且都讓人類蒙受了巨大損失。而中國,也是沒能逃過瘟疫的魔爪,不過聰明勤勞的華人,從沒有屈服過這個“魔鬼”,在先秦時期,就已經有人剖析過瘟疫發生的原因和對抗的方法,詳細記載於《呂氏春秋·季春紀》、《黃帝內經》、《素問·本能病》等著作中,但當時的記載都比較簡略,而在之後的時間裡,又有無數的醫生學者們不斷為研究怎麼治療瘟疫而努力,取得了不菲的成績。

    如東晉時期葛洪世稱小仙翁,曾受封為關內侯,後隱居羅浮山煉丹。著有《肘後方》,書中最早記載一些傳染病如天花、恙蟲病症及診治,書中認為“傷寒、時行、溫疫,三名同一種。……其年歲中有癘氣兼挾鬼毒相注,名為溫病。”並立“治瘴氣疫癘溫毒諸方”一章,記載了闢瘟疫藥幹散、老君神明白散、度瘴散、闢溫病散等治療、預防溫疫的方劑。其中“天行發斑瘡”是全世界最早有關天花的記載。

    明代吳瑭的《溫病條辨》一書,他的這部書,是祖國治療溫熱病較有系統的一部溫病學著作,對後世影響很大。他還著有《吳鞠通醫案》等著作,使溫病學更加完整和系統化;後世在劃分中醫“四大經典”的時候,有一種劃法,就是將吳氏的《溫病條辨》與漢代的《黃帝內經》、《傷寒論》和《神農本草經》並列為中醫必讀的“四大經典”。他所推薦的治療瘟疫後期症狀的安宮牛黃丸、至寶丹、紫雪丹現在仍然在臨床使用,稱為治療瘟疫的三寶。

    清代著名醫學家葉桂醫術高超,尤其以治療瘟疫見長,所著的《溫熱論》,為中國溫病學說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和辨證的基礎;而且還首先提出“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的論點,概括了溫病的發展和傳變的途徑,成為認識外感溫病的總綱。

    還有個人物不得不提,便是明末的吳又可,其所著《溫疫論》是中醫溫病學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標誌性著作,是中醫理論原創思維與臨證實用新法的傑出體現。吳又可在《溫疫論》中創立了“戾氣”病因學說,強調溫疫與傷寒完全不同,明確指出“夫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溼,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創立了表裡九傳辨證論治思維模式,創制了達原飲等治療溫疫的有效方劑。對後世溫病學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 3 # 獨步天下zz

    《瘟疫論》、《黃帝內經》、《傷寒論》、《諸病源候論》、《幹金方》、《外臺秘要》等著名醫著中都有防治傳染病的經驗的記載

  • 4 # 冷雨似箭

    古代預防傳染病、瘟疫的書籍最典型與著名的是明末清初吳有性著《瘟疫論》:《瘟疫論》闡發疫病流行的特點、治療的方法應當與張仲景著巜傷寒論》有所不同,因傳染病與瘟疫與“傷寒”是有根本區別的。《瘟疫論》病學將傳染病與瘟疫從傷寒獨立出,從而糾正了前人的錯誤,並補充了前人在理論上的空白,使傳染病與瘟病的治療擺脫了巜傷寒論》的束縛,最後才建立起來了中醫《傳染病學》。《瘟疫論》在傳染病的病源、病因以及免疫性、流行性的大量論述都十分科學。尤其在巜細菌學》出現之前,《瘟疫論》提出:“夫瘟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溼,乃氣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這種異氣即“戾氣”。這種學說是十分先進的。《瘟疫論》對瘟疫的免疫性的論述是十分令人敬佩。書中說:“至於無形之氣,偏中於動物者,如牛瘟、羊瘟、雞瘟、鴨溫,豈但人疫而已哉?然牛病而羊不病,雞病而鴨不病,人病而禽獸不病,究其所傷不同,因其氣各異。”理論上闡述的很絕妙。

    《瘟疫論》還提出了傳染病的傳染途徑是“有天受,有傳染”。“天受”就是空氣傳染,“傳染”就是接觸傳染。所以書中註明“凡人口鼻通於天氣”,“呼吸之間,外邪因而乘之”。《瘟疫論》認為傳染病流行形式可以是大流行,也可以是散發的。這就是《瘟疫論》的理論和經驗。

  • 5 # 小賈讀書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

    孫思邈,《千金方》

    葛洪《肘後備急方》

    巢元方《諸病源候論》、

    吳又可《溫疫論》

    徐春甫《古今醫統大全》

    吳鞠通《溫病條辨》

    王孟英《溫熱經緯》

  • 6 # ICecream

    主要有《傷寒論》《黃帝內經》《本草綱目》《黃帝內經素問》等

    一、歷史上大疫流行時期,也是名醫輩出的年代。如東漢時期的張仲景以治療“傷寒”病著名,其中醫經典著作《傷寒論》論述了對多種傳染性疾病不同時期的治療方法,不但書中的方藥沿用至今,其靈活多變的辯證施治方法奠定了中醫臨床實踐的基石。張仲景因此被稱為“醫聖”,日本漢方醫的經方派至今還用張仲景的原方治療病毒性肝炎等傳染病。

    二、中國古代醫家在2000多年的醫學專著《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疾病預防原則,既在未發病之前“治療”疾病,這種未病先防的治療方法已被現代醫學證明是最有效的預防傳染病的方法。

    三、明代人已十分講究飲水衛生,李時珍《本草綱目》專門有一個水部,其中說:“凡井水有遠從地脈來者為上,有從近處江湖滲來者次之,其城市近溝渠汙水雜入者成鹼,用須煮滾。”這種對水質量的判斷和分級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元代醫家還建議保持口腔清潔,指出“凡清旦刷牙不如夜刷牙,齒疾不生”。

    四、普及疾病知識加強醫學教育是預防瘟疫的重要環節,各朝各代都十分重視。兩千多年前成書的《黃帝內經素問》以對話的形式講述了很多預防疾病的常識和方法。唐朝的太醫院相當於國立醫院,設有醫學、針灸、按摩等學科,另外還有地方的醫學教育機構培養醫生和防疫人員。當時還把瘟疫的預防知識和簡單的藥方刻錄在石板上,放置於病坊、村坊和路邊,以示民眾,供緊急情況時使用。南宋時期中國創辦了最早的官立醫科學校,培養各科醫生。

  • 7 # 驚豔桃花江

    《黃帝內經》對傳染病的流行、特徵與防疫治療多均有論述。

    一、關於傳染病的流行

    《黃帝內經》之《素問·本能病》篇說:“厥陰不退位,即大風早舉,時雨不降,溼令不化,民病溫疫”。這裡的“溫疫”即我們現在所說的傳染病,其出現與氣候異常有關,如大風、乾旱少雨、時令失調等。

    又《黃帝內經》之《六元正紀大論》:“已亥之紀也……終之氣,畏火司令,陽乃大化,蟄蟲出見,流水不冰,地氣大發,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溫厲。”

    2019年己亥年,正是終之氣起於小雪,歷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止於立春日。終之氣,太陽寒水克少陽陽火,流水不冰,地氣大發,天氣應寒反暖,故溫疫乃生。

    二、關於傳染病的特徵

    《黃帝內經》之《素問·刺法論》中說道:“五疫之至,皆向染易”。描述了瘟疫的傳染性特徵。

    三、關於傳染病的防疫與治療

    首先,《黃帝內經》提出了防治瘟疫的方法:“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避其毒氣。”

    這句話對我們防範傳染性疾病非常重要,瘟疫雖然可怕,但只要提升人體免疫力,瘟疫病毒就不能攻破人體防線。孟子曾說過,“善養浩然之氣”,養正氣的好處就是“邪不可幹”(病邪不能侵犯)。

    其次,“避其毒氣”,就是要避免接觸傳染源。比如新型冠狀病毒透過飛沫傳播,鍾南山院士也說普通口罩也能降低傳染機率,所以人群密集場所佩戴口罩是“避其毒氣”的基礎方法之一。如遇到重大疫情,有效隔離患者和疑似病例也是切斷傳染源“避其毒氣”的有效方法。

  • 8 # 中醫內科Doctor張

    現代傳染病,古代的瘟疫

    中國古代已知的瘟疫種類很多如:天花、鼠疫、白喉、猩紅熱、霍亂、斑疹傷寒、傷寒、肺病、麻瘋、瘧疾、吸血蟲病。

    《說文》提出“疫,民皆疾也。”把凡能傳染的病通為“疫”。“瘟”則是烈性傳染病,可以在禽畜動物與人之間相互感染。特別烈性的瘟病可以朝發夕死。所以中國古代把傳染病、流行病通稱為“瘟疫”。

    享有盛譽的溫病四大家

    清代的瘟疫研究到達中國古代的巔峰,湧現了一批溫病學大家,他們分別是:

    葉桂(1667~1746):字天士,他善於吸收其他醫家的理論與經驗,擅長治療時疫與痧痘,著作有《溫熱論》等。薛雪(1681~1770):字生白,擅長治溼熱病,撰有《溼熱條辨》一卷。是溼熱病專篇進行論的第一人。吳瑭(約1785~1836):字鞠通,於四十歲寫成《溫病條辨》。他首先提出九種溫病,創立三焦辨證,總結溫病治療原則,有效方劑及危險階段的藥物使用,醫界仍有將三焦辨證和衛氣營血辯證結合運用的主張。王士雄(1808~1868):字孟英,著有《霍亂論》《溫熱經緯》等。《溫熱經緯》一書中將溫病分為新感和伏氣兩大類,並就其病源、症候及診治等進行闡述。

  • 9 # 中學數學深度研究

    人類社會的生存發展,一直是在同疾病等自然災害博弈中延伸的。在我們今天大規模展開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之際,不僅又讓人想起了十多年前的“非典”疫情防治。也不禁聯想古代在科技不發達的情況下,人們是如何抗擊瘟疫的。

    瘟疫學鼻祖吳又可,被歷史遺忘的國醫大師,專業書《瘟疫論》

    遠的不說,距離我們幾百年前的明末,就有一位防治傳染疾病的優秀專家,他所創立的瘟疫防治學說,曾領先西方世界200年,對後世瘟病學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前幾年上映的電影《大明劫》,演員馮遠征在片中主演了這位醫學專家。

    他的名字叫吳又可(吳有性),江蘇吳縣東山人。很可惜,這樣一位濟世名醫,卻死於清兵刀下。

    1644年清軍趁吳三桂反叛揮師入關,攝政王多爾袞為鞏固統治頒佈“剃髮令”。生於江南的吳又可堅持氣節,拒絕“剃髮易服”而被處死,妻子攜子投河殉情。

    一代傳染病防治專家無辜枉死,不能不說是對人類的一個損失。

    吳又可從年輕時就開始行醫天下,在瘟疫(傳染病)防治方面頗有成就。

    明朝崇禎後期,饑荒肆虐、瘟疫流行,李自成張獻忠接竿造反,全國陷入天災人禍的混亂中。崇禎十五年(1642年),全國瘟疫蔓延。南北直隸、山東、浙江等地大疫,五六月間益盛。“一巷百餘家,無一家僅免,一門數十口,無一僅存者”。

    各地醫病郎中普遍用治療外感病的方法,或用治療傷寒的方法治療,或妄用峻攻祛邪之劑予以治療,均無效果,致使病情不斷髮展,各地枉死者不可勝數。

    吳又可不顧危險,親自到災區考察疫情,積累第一手資料,決心探明究竟。他追尋病源,潛心研究,依據畢生的治疫經驗和體會,撰寫出全新的《瘟疫論》一書,大膽提出“癘氣”致病之學說,不僅開中國傳染病學研究之先河。也在世界醫治傳染病學上成為偉大創舉,因此贏得後世廣泛尊重。吳有性強調,溫疫的特點:非風非寒,非暑非溼,非六淫之邪外侵,而是由於天地間存在有一種異氣感人而至,與傷寒病絕然不同。

    不論從病因、病機到診斷、治療均有區別,必須與傷寒病分開另論。

    吳又可堅定認為,癘氣是雜氣中之一,每年都存在。癘氣的存在盛衰多少,與地區、四時與歲運有關。感受疫癘之氣之後,可使老少俱病。今天看來,吳又可所說的“癘氣”,無疑就是“病毒”。

    吳又可詳細分析了瘟疫侵犯途徑、傳染方式和流行特點。他確定,溫疫癘氣侵犯人體的途徑,當是從口鼻而入。其侵犯部位既不在表,也不在裡,而是由口鼻侵入,停留在半表半里之間,此處稱為膜原。

    吳又可所說的膜原,是說明溫疫之邪在人體之內,有著外可連於表,內可入於裡的特點。他指出,溫疫之病所以用治外感病的方法治療不得痊癒,就是因為此病邪的部位不同於一般外感病的在表或在裡,而是在於半表半里的膜原,這個部位是一般藥物所不能到達的。由於其既連表又連裡,癘氣盛時,則可出表或入裡,這時才可根據癘氣潰散的趨勢,因勢利導予以治療。

    吳又可將溫疫病的傳變從表裡兩大方面進行總結,歸納出九種傳變方式,稱為“九傳”。即:但表不裡、表而再表,但裡不表、裡而再裡、表裡分傳、表裡分傳再分傳、表勝於裡、裡勝於表、先表后里、先裡後表。他的見解,從病因學方面將溫疫與一般外感病區別開來,並與傷寒病加以區分。突破了六氣致病的傳統觀點,提出了新的傳染病病原觀點。

    吳又可這些在幾百年前提出的獨到見解,已被現代醫學、微生物學所證實。瘟疫侵襲人類,人類從古至今同瘟疫的鬥爭也一直沒有停止過。從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便有“疾疫”“疾年”等文字記錄。

    兩漢時期是古代對瘟疫記錄最多的時期。東漢時期暴發的“毒言”是漢代在熱帶地區流行的透過唾液傳播的一種面板性傳染病。吳又可作為明代醫生,在《瘟疫論》書中所列瘟疫病種與東漢時期有所區別。他列出的有發頤、大頭瘟、蝦膜瘟、瓜瓤瘟、疙瘩瘟,以及瘧疾、痢疾等急性傳染病。

    進而明確告訴世人,這些病都不是六淫之邪所致,而是四時不正之氣所為,其症狀與傷寒相似而實際迥異。

    吳又可所著《瘟疫論》,作為中國第一部治療傳染病的專著,給後世的貢獻和影響是巨大的。直至今天,中國中醫應用吳又可溫病學說的理、法、方、藥,治療一些傳染病,如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感冒、麻疹、猩紅熱、痢疾等,仍十分有效。

    在《溫疫論》的論述裡,我們已經發了現如今依然通用的許多防止瘟疫的手段。

    例如,《溫疫論》中說倘若本氣充滿,癘氣就不易傳進來。所以只要人的免疫力強,能夠正常的通風呼吸,保持空氣流通,就不易感染上疾病;又如吳又可指出癘氣是從口鼻進入人體的,不像傷寒那樣從毫竅進來,所以相對更容易防範,只要帶好口罩、護目鏡等,不與重患者接觸就不易受感染。

    此外,保持溫飽、放寬心態、注意清潔都有益於防止瘟疫的侵襲。根據《溫疫論》的斷定,瘟疫並不是逆四時正氣才生的病,而是遭受外界癘氣才引發的,所以遠離人群,儘量不出門,不與人接觸,從源頭上切斷癘氣的傳染源顯得至關重要。在瘟疫盛行的時候,務必要做好隔離工作,從源頭上遏制住傳播的勢頭。

    古代涉及點瘟疫類的醫書

    中國古代醫家在2000多年的醫學專著《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疾病預防原則,既在未發病之前“治療”疾病,這種未病先防的治療方法已被現代醫學證明是最有效的預防傳染病的方法。

    東漢醫聖張仲景,著有《傷寒論》是辨證治療瘟疫的先驅。以治療“傷寒”病著名,其中醫經典著作《傷寒論》論述了對多種傳染性疾病不同時期的治療方法,不但書中的方藥沿用至今,其靈活多變的辨證施治方法奠定了中醫臨床實踐的基石。

    中醫百科全書《醫宗金鑑》記載了接種人痘的詳細理論和方法,此書傳到日本後對人痘預防天花的普及起了重要作用。

    明·陶宗儀《輟耕錄》卷二十九:“骨咄犀,蛇角也,其性至毒,而能解毒,蓋以毒攻毒也。”

    在東漢王充的《論衡》和《黃帝內經》中都有提到”以毒攻毒“療法,方法是透過特殊的渠道主動感染一定數量的病毒,使得人的體內免疫系統作出反應,產生抗體,從而避免感染病毒或者被病毒侵害。

    站在今人的角度去審慎以毒攻毒,我們會發現它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並且符合現代化的基本免疫原理。因為在正常人的體內都有用於預防外在病毒的免疫系統。雖然人生來並不具備某些病毒的抗體,但透過主動的感染病原體或者被滅活的病原體,我們會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從而達到免疫的效果。

    ‌‌中華民族在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多次的瘟疫,在最近的1300多年裡,有記載的瘟疫,‌‌大約就有700多次‌‌,有天花‌‌,傷寒‌‌,麻疹‌‌,瘧疾,百日咳‌‌,鼠疫等等。‌‌無論這些大大小小的瘟疫曾經有多肆虐,但我們每次都能化險為夷,轉危為安,並且能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辦法,凸顯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

    參考文獻

    水煮人物,一位被歷史遺忘的國醫大師,瘟疫學鼻祖吳又可

  • 10 # 久哥解讀國學經典

    1.《黃帝內經》——醫之始祖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也是第一部冠以中華民族先祖“黃帝”之名的傳世鉅著,它成編於戰國時期,是中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藥物學的醫學鉅著。

    《黃帝內經》為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首(其餘三者為《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它總結了春秋至戰國時期的醫療經驗和學術理論,並吸收了秦漢以前有關天文學、歷算學、生物學、地理學、人類學、心理學,運用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論,對人體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與預防,做了比較全面的闡述,確立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成為中國醫藥學發展的理論基礎和源泉。

    《黃帝內經》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藥物治療學說”、“經絡治療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說”、“運氣學”等學說。從整體觀上來論述醫學,呈現了自然——生物——心理——社會“整體醫學模式”,其醫學理論是建立在中國古代道家理論的基礎之上的,反映了中國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2.《難經》——最早的問答醫學著作

    《難經》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又稱《八十一難》,是中醫現存較早的經典著作之一。成書約為戰國時期,傳說為戰國時期秦越人(扁鵲)所作。

    《難經》之“難”字,有“問難”或“疑難”之義。全書共八十一難,以問答解釋疑難的形式編撰而成,全書所述以基礎理論為主,還分析了一些病證,內容包括脈診、經絡、臟腑、陰陽、病因、病機、營衛、腧穴、針刺、病證等方面。其中一至二十二難為脈學,二十三至二十九難為經絡,三十至四十七難為臟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難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難為針法。

    3.《神農本草經》——最早的中藥學著作

    《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作為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約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秦漢時期眾多醫學家蒐集、總結、整理當時藥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中國中醫藥的第一次系統總結。其中規定的大部分中藥學理論和配伍規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藥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是中醫藥藥物學理論發展的源頭,數千年來成為中藥理論精髓。

    其集結成書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論,或謂成於秦漢時期,或謂成於戰國時期。原書早佚,現行本為後世從歷代本草書中集輯的。在李時珍出版《本草綱目》之前,該書一直是被看作是最權威的醫書。

    《神農本草經》全書分三卷,文字簡練古樸,載藥365種,當中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46種。以三品分類法,分上、中、下三品,稱為“三品分類法”,以應“天地人”三才。上品一百二十種,無毒。大多屬於滋補強壯之品,如人參、甘草、地黃、大棗等,可以久服。中品一百二十種,無毒或有毒,其中有的能補虛扶弱,如百合、當歸、龍眼、鹿茸等;有的能祛邪抗病,如黃連、麻黃、白芷、黃芩等。下品一百二十五種,有毒者多,能祛邪破積,如大黃、烏頭、甘遂、巴豆等,不可久服。這是中國藥物學最早分類法,為歷代沿用。

    4《傷寒雜病論》——開創“辨證論治”時代的鉅著

    《傷寒雜病論》為漢代“醫聖”張仲景著,成書約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傷寒雜病論》是集秦漢以來醫藥理論之大成,在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古典醫著之一,也是中國第一部臨床治療學方面的鉅著。歷代醫家對之推崇備至,是後世業醫者必修的經典著作,至今仍是中國中醫院校開設的主要基礎課程之一。

    中醫所說的傷寒實際上是一切外感病的總稱,它包括瘟疫這種傳染病。《傷寒雜病論》系統地分析了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症狀,根據病邪入侵經絡、臟腑的深淺程度,患者體質的強弱,正氣的盛衰,以及病勢的進退緩急和有無宿疾(其它舊病)等情況,創造性地確立了中醫對傷寒病的“六經分類”(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八綱辨證”(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的辨證施治原則——以“六經”來分析歸納疾病在發展過程中的演變和轉歸,以“八綱”以來辨別疾病的屬性、病位、邪正消長和病態表現。從而奠定了理、法、方、藥的理論基礎。

    “辨證論治”不僅為診療一切外感熱病提出了綱領性的法則,同時也給中醫臨床各科找出了診療的規律,成為指導後世醫家臨床實踐的基本準繩。在這部著作中,張仲景還創造了三個世界第一:首次記載了人工呼吸、藥物灌腸和膽道蛔蟲治療方法。

    《傷寒雜病論》成書近2000年,一直被公認為中國醫學方書的鼻祖,譽為辨證論治最有影響的臨床經典著作。書中所列藥方,後世醫家按法施用,不少已經現代科學證實。歷史上曾有四五百位學者對其理論方藥進行探索,留下了近千種專著、專論,從而形成了中醫學術史上甚為輝煌獨特的傷寒學派。據統計,截至2002年,光是為研究《傷寒雜病論》而出版的書就近2000種。2003年非典期間,該書和張仲景便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這在西醫是不可想像的。

    《傷寒雜病論》不僅成為中國曆代醫家必讀之書,而且還廣泛流傳到海外,如日本、北韓、越南、蒙古等國。在日本,歷史上曾有專宗張仲景的古方派,直到今天,日本一些著名中藥製藥工廠如小太郎、內田、盛劑堂等製藥公司出品的中成藥(浸出劑)中,傷寒方也佔60%以上。

    5.《脈經》——首部脈學專著

    《脈經》全書共十卷,九十七篇,為西晉太醫王叔和編撰。這是中國醫學史上現存第一部有關脈學的專書,是公元三世紀以前中國有關脈學知識的一次總結。

    《脈經》開宗明義指出“脈理精微,其體難辯”,“在心易了,指下唯明”,《脈經》正是針對這些難點來進行編撰總結的。《脈經》雖然是一部綜合前代脈學成就的著作,但由於它篇幅簡練、集中,便於學習,在中國醫學發展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國內外影響極大。如唐代太醫署就把它做為必修課程,日本古代醫學仿唐制,當然也不例外。該書著成後,就陸續傳到中國西藏地區,對藏醫學的相關學科起著重大的影響。後來透過西藏,中國脈學又傳入印度,並輾轉傳入阿拉伯國家,對西歐脈學的發展也有所影響。如:古波斯(伊朗)由拉·阿·阿爾哈姆丹(1247~1318)編寫的一部波斯文的醫學百科全書《伊兒汗的中國科學寶藏》(十三世紀~十四世紀初)一書中,就有王叔和的名字,其中脈學方面的內容也與《脈經》相似。中世紀阿拉伯醫聖阿維森納(980~1037)的《醫典》中有關脈學的內容,也多大同小異,可見《脈經》在國內外醫學發展史上影響之深遠。

    6.《針灸甲乙經》——最早的針灸學專著

    《針灸甲乙經》,又稱《黃帝甲乙經》、《黃帝三部針經》、《黃帝針灸甲乙經》。西晉·皇甫謐撰,12卷,128篇,成書於公元282年。

    前六卷論述基礎理論,依次敘述人體的生理功能,包括五臟六腑、營衛氣血、精神魂魄、精氣津液及肢體五官與臟腑功能的關係等;其次是人體經脈、經筋等經絡系統的迴圈路線、骨度腸度及腸胃所受;再次是人體俞穴,依身體部位分部敘述其位置,主治,書中計敘述俞穴348個(其中單穴49個;雙穴299個)而不是如其所說的365穴,這些穴位是按頭、面、項、胸、腹、臂、股等部位排列的;很便於尋檢。每一穴均有針刺的深度、灸灼的壯數,再次敘述診法、重點介紹脈診的內容。尤其是三部九候;其後介紹針道,針灸禁忌,包括禁穴;最後介紹了病理及生理方面的一些問題,並以陰陽五行學說為綱進行闡釋。

    後六卷記錄各種疾病的臨床治療,包括病因、病機、症狀、診斷、取穴、治法和預後等。依次介紹內科(包括傷寒熱病、中風、雜病)、五官科、婦科、兒科等病症的針灸治療,其中內科共43篇,有外感六淫、內傷七情、五臟病、六腑病、經脈病及五官病等,外科有三篇,主要論述癰疽,至於婦科及兒科,各有一篇各論述20種及10種該科病症。

    《針灸甲乙經》採用分部和按經分類法,釐定了腧穴,詳述了各部穴位的適應證和禁忌、針刺深度與灸的壯數,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理論聯絡實際的針灸學專著,對於中國針灸學的發展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宋、金、元、明、清重要針灸學著作基本上都是在本書的基礎上的發揮;中、朝、日之教學均規定為教授學生的必修課。國外早已有本書英譯本,對國外針灸學的發展也有重要的影響。

    7.《肘後備急方》——傳染病學史專著

    本書原名《肘後救卒》,計三卷,東晉葛洪所著。今本《肘後備急方》共八卷,其內容主要是一些常見的病證的簡便療法,包括內服方劑、外用、推拿按摩、灸法、正骨等一些十分實用的內容。《肘後備急方》一書,對古代幾種傳染病作了細緻的描述,在世界傳染病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這部書包含很多寶貴的醫學史料實用方劑方法,紀錄有不少醫學史上的重要發明發現,對今天的醫療實踐也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比如:以“青蒿素”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屠呦呦,就是根據此書:以青蒿治療瘧疾“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並強調要生服其汁的記載,來進行青蒿素的分離研究,而產生出現代抗瘧史上的一大重要發現。

    葛洪在書中描繪“虜瘡”(即天花)、射工(血吸蟲病)、沙蝨(恙蟲病)、馬鼻疽、“猘犬所咬毒”(狂犬病)等多種傳染病和治療方略。其中對於“狂犬病”提出治療方法計約二十種,其中有“仍殺咬犬,取腦傅之,便不復發”之法:此法的寶貴之處在於以狂犬的腦組織來敷貼傷口以預防狂犬病之發作,是免疫治療的思想萌芽和“以毒攻毒”醫學思想,也符合現代免疫治療的基本原理,具有重要的醫學史價值。

    《肘後備急方》的治療思想,與正統的“辯證論治”的思想不相協調,因而後世“正統”醫家不不夠重視。然而,正是這些簡便易得的治療方法、方劑中含有的寶貴精華,在1000多年後還換髮著它的魅力。

  • 11 # 史事探秘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

    孫思邈《千金方》

    葛洪《肘後備急方》

    巢元方《諸病源候論》

    吳又可《溫疫論》

    徐春甫《古今醫統大全》

    吳鞠通《溫病條辨》

    王孟英《溫熱經緯》

  • 12 # 竹溪梅花

    古代講預防傳染病的書大家比較熟悉的有吳有性的《溫疫論》,吳瑭的《溫病條辯》。其實蘇東坡在任杭州知府時也發生過瘟疫,蘇東坡親自寫了方子為百姓治病,據說很有效。稍後金國有一位名醫叫李東恆,他創立《脾胃論》,《內外傷辯惑論》他創制了“普濟消毒飲”治大頭瘟,把處方張貼在各個路口,救人無數。在金哀宗開興元年(公元1232年)蒙古軍圍困汴梁(開封)達三月之久,解圍後,城內患病者十有八九,當時醫者以原有傷寒外感治之,屢屢無效。李東恆認為,這些疾病並非傷寒,“大抵在圍城中,飲食不節及勞役所傷,不待言而知。由其朝飢暮飽,起居不時,寒溫失所,動經三兩月,胃氣虧之久矣,一旦飽食太過,感而傷人,而又調治失宜,其死也無疑矣。因此著《內外傷辯惑論》並創制“補中益氣湯”及四時加減用藥法,活人無數。

  • 13 # 3956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古之講唯有“氣、血、營、衛”充盈,脾胃健康,百病不侵!!!!!!就是西醫所謂的人體免疫力!!!!預防為主,治療為輔輔!!!!!!!世間沒有最好的能預防疾病的書與藥!!!!人與自然環境和諧,生活好,運動(練武術丶氣功、養身養性)都是提高機體獲得免疫力的途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