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全峰山
-
2 # 舍知堂
文學創作中的藝術發現
文學創作是一種腦力勞動,或者說是一項精神生產活動,而縱觀上下五千年文化史,文學或者說是文學作品對人類文化發展起著毋庸置疑的推動與促進作用。
說到這裡,很多人也會說文學創作屬於天分,需要靈感。但專業的作家或者是藝術家大多知曉,文學創作能否寫出優秀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寫作時的藝術發現。藝術發現對文學創作起到很強的指導意義,甚至是決定文學作品高下優劣的關鍵所在。
為何這麼說呢?任何一種藝術勞動,都有它的規律與過程,就像農民耕田種地一樣,得先耕田再播種,然後間苗,再經過鋤草、打藥等田間管理,才能讓莊稼開花結果,獲得豐收。
文學的創作也有它的規律與步驟,大致要經歷三個過程,即:發生階段、構思過程與物化階段。
其中,發生階段,又是最基礎最重要的一環,它包含三個方面,即:材料儲備、藝術發現、創作動機。所謂大廈起於壘土,這個“發生階段”,又被稱作是文學創作的開端和內在機制。
那麼文學材料源自哪裡?當然是社會生活。正如樓主所說魯迅筆下的祥林嫂,孔乙己,趙太爺等等這些存在於現實世界中社會生活中的人物。 這些人物作家寫出來,現實生活中的人或許會對號入座,但是魯迅先生寫的時候絕對不是現實生活中什麼樣就寫成什麼樣。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作為觀念形態的文藝作品,都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人類頭腦中的反映的產物。
這也是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作家,藝術家要紮根人民,深入生活,人民生活中本來存在著文學藝術原料的礦藏,這是自形態的東西,是粗糙的東西,但也是最生動、最豐富、最基本的東西;是一切文學藝術
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好了,關於這個過程就先說這麼多,下面說一下藝術發現。
所謂藝術發現,放在文學創作這個層面來說,就是作家在動筆寫作之前,會被內在積累的材料所引發,並與當前要寫的主題,因了某種“關注”而形成的心理趨向、優勢,及興奮中心相聯絡,突然靈光一閃,向外在事物、事件、現象的投射。
簡單來說也就是作家們常說的,來了靈感,以至於一直冥思苦想的精神狀態,由於靈光乍現、豁然開朗,從常見的事物中發現了潛藏著的生活或者是社會現象。
魯迅作品中藝術發現的重要意義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阿Q正傳》大都讀過,正如樓主所說,阿Q精神或者說是阿Q現象,是人類延續至今依然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形象。“阿Q精神”這種面對問題時的自我安慰,自我麻醉的的精神勝利法,成為阿Q的主要特徵,至少在中國,“阿Q精神"已經成了眾多人的口頭禪,用來形容某些人和他們的行為。這也充分證明了魯迅在文學創作中藝術發現的深遠意義。
而祥林嫂這個悲劇性的人物,乍看好像時代的產物,時代的悲劇,實際上仔細想來則不然。她也曾經是一個反抗者,在行為上也為衝破封建禮教而改嫁,但是小人物的掙扎最終抗不過上層階級,魯四老爺和他的太太們。
悲劇還在於和他同樣被統治的下層人物,包括和她同命運的柳媽、沖茶的短工等一般群眾,沒有任何一個人對她表示同情,更沒有任何一個人表現出對如此荒謬的封建禮教的憤怒,有的只是冷漠,甚至是冷嘲。這種現象和荒謬放在今天也比比皆是。
孔乙己們在今天的社會中也能找出太多的原型。魯迅先生生前在與人談論到自己的作品時,曾經說過,孔乙己是他創造的最喜歡的人物。
魯迅先生以第一人稱“我‘’,寫孔乙己生活的社會環境,通篇以一貧一冨,一站一坐,一裡一外兩種型別對比著寫,而惟有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例外,這也暗示了孔乙己的悲慘結局。
至於趙四爺和趙四爺家的狗,透過刻畫人物反映的社會現象就更明顯了,趙四爺們固然可恨,但是狗仗人勢的趙四爺家的狗們,放在今天也同樣可恨。
這也正是為什麼我們今天重讀魯迅作品,依然覺得他所寫的這些人物在當今社會能找到大批原型的原因,這就是文學作品的魅力,藝術發現的魅力。
-
3 # wangyizuog
魯迅文學作品所表現的問題,都是許多文人政客批評的中碼的問題,也是街頭巷議的許多司空見慣的問題。它都是進行了文學創作,放到了更廣闊的國家和社會的歷史背景中予以批判揭露和鞭打。y以自己的偉大的文學思維,創作了一個個鮮明生動的形象和人物藉以,揭露整個中國社會的矛盾和中國社會的出路。
-
4 # 言者青青
魯迅的作品是文學作品,但與發現有關係,那麼,魯迅作品是一種發現?還是文學創作呢?這個問題的實質還是個文學創作問題。文學作品只有在生活中發現和認識社會中的人和事,才能創作出優質文學作品,魯迅就是一位善於觀察發現人和事的文學前輩。
魯迅
一、“發現”是文學創作環節之一。對於社會所發生的人和事這是客觀存在的。從社會中善於發現,這是為下一步思考所發現的問題備用的,是文學創作首要環節。
例如,提問者所提出的祥林嫂、孔乙己、趙太爺等這些人物,都是在當時社會中的人物,只不過魯迅善於發現,從這幾個人物身上發現了比別人更深刻的認識,然後,對這幾個人物進行了高於生活的再創作及文學創作。
文學創作需要素材,包括社會的人和事。這些人和事都是從社會生活中來的,從社會生活中發現的。
社會是個萬花筒,什麼人和事都有。有好人,壞人,好事和壞事,還有其他的談不上什麼好人與壞人。但是,這些人和事都能反映社會的真實性,給人以提示,如何面對現實,面對社會所發生的人和事。那麼,這個“萬花筒”就是作者從社會中發現的人和事,這些人和事就是素材。
發現並有了素材,這僅僅是文學創作的第一步。接下來就是選擇,思考從素材中選擇那些可用的具有典型意義的素材。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文學創作是從生活中來,而高於生活的解讀。
只有對自己所發現的素材考慮好,才能準確地表達作者的創作意圖。確定主題、人物,情節,結構等等這些環節,最後才能動筆寫作。
文學
二、文學創作是文學作品的生產過程。文學創作是作者從社會中發現的人和事,經過梳理和思考及藝術加工,為生產文學作品第一道工序。文學作品生產過程,就是文學創作的過程。文學作品中的人和事,都是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是經過作者文學創作而獲得的。
例如,我們所閱讀的《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和《紅樓夢》,這裡面的人物,我們都能從書中找到那個社會的人和事的影子,但這些人和事都經過了作者發現與思考的文學創作程式,然後,成為文學作品即產品了,
三、“發現”與文學創作關係。透過以上分析,我們基本知道了“發現”與文學創作關係。發現不是文學創作,但屬於文學創作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可以這樣說,沒有發現就沒有文學創作,就不可能生產出文學作品。
事實證明:“發現”是文學創作的程式之一,文學創作必須要經過發現這道程式。不過,發現卻不能單純地稱之為文學創作。這兩者的關係是:文學創作必須要經過發現這一環節。
祥林嫂
總之,魯迅的作品是經過文學創作(其中包括髮現)而生產的文學作品即產品。“發現”在文學創作之中,是文學創作過程中的一個環節。 -
5 # 白雲3498
魯訊是民國手裡的作家,有關魯訊的作品教課書上人人領略過精華。
魯訊發表的作品很多,其中有《一件小事》屬小說創作。《一件小事》中車伕形象塑造的非常好,七八十年以後的今天乃有社會現實意義。
車伕人力車掛倒了行人,好不顧忌的往警察局走去,處力車禍。
魯訊是作家,文學家,他的作品屬文學文字。
-
6 # 從北方從日出之地飛來
文學作品,本身就是一種發現。即便是為娛樂創作的文學作品,也是成“發現”於胸,而後創作此發現於物。道生之,德蓄之,勢成之,厚積而薄發。生的以德積,厚積。薄發於勢,勢成之。勢成之,以物形之。所謂文學創作,也就在物形之這一塊。選用合適、恰當的表現形式,把這個自己不由一笑的娛樂有趣的東西表現出來,便是物形之。所以,有所發現而後才有創作。同娛樂文學相比,魯迅只不過是發現社會問題,而不是令人開心的好笑事而已。魯迅發現社會問題而創作的小說就很多,比如《祥林嫂》、《駱駝祥子》、《孔乙己》、《阿Q正傳》等等。但更多的是雜文,比如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以腳報國,等等。
-
7 # 農民雜品家
論魯迅的貢獻和華人的價值觀升級,
魯迅的貢獻,大家有個詞,是罵功一流,俺感覺對也不對。
論華人的價值觀,俺感覺魯迅的貢獻是精神刻度或矣精神標尺,
何為價值觀?中國古代就是服從皇權和自我閹割與葬送,這種閹割與葬送在歷史上是深刻的,
這種深刻尤其清末及民國內憂外患,強加的不止血刃刀浴,,
論魯迅的貢獻和華人價值觀的升級,俺感覺新中國成立後有個鮮明的改進,
一,打到地主和富豪,這種打地主和富豪,在中國古代是不可想象的,因為地主和富豪還有官僚,應該是高於廣大普通民眾的,
這種打是一種以魯迅精神刻度為借鑑而升盈的,
二,人人都是國家的主人,這種人人俺感覺文革也有好的曉彈,那就是似乎人人都想著出人頭地(當然太過了,),另外俺感覺馬雲老師最棒,還有更多更多像餘秀華老師,和很多先天殘障的以及其它的不足,
努力就有收穫,不依聽天由命!
敬行者無疆,一起拼搏
-
8 # 使用者8995045819461希
魯迅的作品,是對當時社會的發現。在發現的基礎上,用特殊的寫作方式,把當時的社會形勢,表現出來。文學因素和政論因素有肌的結合起來。這就是魯迅雜文的產生。
阿q精神是全人類普遍存在的,這是魯迅發現的。祥林嫂、孔乙己、趙太爺這些並非只是文學形象,而是真實存在於我們的世界。比如有些人給別人做了一件事,或幫了一次忙,就把這個事兒喋喋不休的說一次,再一次。一些女性就這男人的一個錯,一次又一次的說,一次又一次的說,每次吵架都翻出來翻炒翻炒,這些人和祥林嫂又有什麼區別?趙太爺更是從古至今都存在,你也配姓趙?那麼魯迅的作品到底是一種發現還是一種文學創作呢?
回覆列表
魯迅的作品既是一種發現,也是文學創作。因為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現實主義的開創者,所以他的作品就具有了以下特點:
①魯迅對舊中國的面貌、尤其是鴉片戰爭後期、辛亥革命的教訓、國民的現實狀況等等,作了詳盡的調查、研究、觀察。也就是說,他到社會生活中累積了大量的生活素材,汲取了民生民怨中的典型,所以才創造出活生生的阿Q、祥林嫂、孔乙己等,這何嘗不是一種″發現″呢!
②魯迅把″發現″得來的素材,用現實主義的基本創作要求,按照生活本身的樣子來反映生活,按照歷史的真實面貌來描寫歷史。所以,當我們看到魯迅的作品時,就會顯現出舊中國種種醜陋的面貌,就能看到帝國主義列強對舊中國的蹂躪,就能看到舊中國的農村,就能看到……
③魯迅的作品具有真實的藝朮生命力。從表面看,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到內在本質都是真實可見,但從″細節描繪″中就會發現,作品中有作者客觀、冷靜、精雕、細刻的藝朮描繪。因此,我們會發現魯迅在作品中的″吶喊呼救、喚醒民眾、愛國祐民、反帝反封建″的犀利刀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