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劉一千五
-
2 # 江湖小曉生
沙丘宮在戰國時期簡直有毒啊,兩位非常優秀的君主,全都隕落在這裡。一位是大名鼎鼎的趙武靈王趙雍,還有一位則是號稱祖龍的千古第一皇帝秦始皇。
沒錯,他們去的地方是同一個沙丘宮,在今天的河北廣宗縣境內。不過這兩者是有區別的,趙武靈王之死被稱為沙丘宮變,而秦始皇去世後的政變被稱為沙丘之變。
沙丘宮變,是趙武靈王自己作死造成的。趙武靈王是個喜新厭舊的傢伙,他胡服騎射以後,壯大了趙國的力量。甚至對秦國選拔新君,他都敢指手畫腳了。
國家強盛了,那趙武靈王享受的日子也就來臨了。攤牌了,不想奮鬥了,就是這個意思。晚年他寵幸上了一個愛妃叫吳娃。
這位大姐為趙武靈王生了個兒子叫公子何,本著愛屋及烏的心態,趙武靈王自然也很寵愛自己的這個小兒子。
但是當時的太子是他的大兒子公子章,公子章的母親韓夫人當然也是貌美如花,可惜英年早逝了。在吳娃的慫恿下,這個老了就開始昏聵的趙武靈王居然把公子章給廢了,直接改立吳娃的兒子公子成為趙王何,自己擔任主父,也就是後來俗稱的太上皇。
那麼公子章是什麼表現呢?一般人遇到這種事,那非要跳腳罵人不可。可是公子章依舊十分謙恭有禮,而且依舊孝順。這讓趙武靈王心裡就特別不是滋味了。
尤其是公子章向趙王何行跪拜之禮的時候,趙武靈王覺得很難受,畢竟公子章比趙王何要大10歲,因此趙武靈王又做了一件蠢事。
他居然打算把代地封給公子章,讓他在這裡為王。這等於就是把趙國一分為二了,是個正直的大臣都不會答應,時任趙相的肥義當然也不會答應。
為此趙武靈王索性就跑到公子章那兒,哭訴自己的建議被趙王成給否決了。這是人乾的事情嗎?這分明就是在挑撥兩兄弟互相爭鬥啊!
公子成與李兌自國至,乃起四邑之兵入距難,殺公子章及田不禮,滅其黨賊而定王室。公子成為相,號安平君,李兌為司寇。公子章之敗,往走主父,主主開之,成、兌因圍主父宮。公子章死,公子成、李兌謀曰:“以章故圍主父,即解兵,吾屬夷矣。”乃遂圍主父。令宮中人“後出者夷”,宮中人悉出。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鷇而食之,三月餘而餓死沙丘宮。---《史記》
結果在沙丘這個地方,兩兄弟果然火併了。支援趙王何的肥義雖然被殺了,可是公子成帶著人馬前來相助趙王成,結果公子章無奈躲進了沙丘主父宮中。
這個時候公子成將主父宮團團圍住,將公子章誅殺以後,居然不敢把趙武靈王放出來。這是什麼騷操作?因為他們擔心趙武靈王會追究這件事,所以就把他活活困死在了沙丘宮。
可憐趙武靈王在沙丘宮中,吃光了最後一粒糧食,只能上樹掏鳥窩活命。三個月以後,趙武靈王被活活餓死。這就是挑撥兒子互相爭鬥的下場,他本來想漁翁得利重掌大權,結果玩砸了。
沙丘之變,那是趙高、李斯和胡亥密謀造成的。秦始皇,號稱祖龍,千古一帝,各種誇讚皇帝的形容詞放到他身上都不為過。可是有一點他沒做到位,那就是壽命太短了,只活了50歲。
他在一統六國以後,特喜歡出去玩。一生曾經出去玩過五次,第五次的時候玩砸了。第五次他所帶的旅遊團恰好來到了趙國故地沙丘宮。
秦始皇到了這裡後,感到一陣頭暈,沒多久就掛了。臨死前,他曾經交代後事,把皇位傳給公子扶蘇,但是這件事卻成了沙丘之變的導火索。
公子扶蘇是個不錯的繼承人,誰都會這麼覺得。但是趙高卻不這麼想,因為公子扶蘇跟趙高之間,那是有仇恨的。扶蘇一直看不起趙高這樣的人,因此一旦扶蘇登基,那麼趙高的這飯碗可就砸了。
為此趙高跑去找到了秦始皇的傻兒子胡亥商量,打算把胡亥立為皇帝。胡亥一聽,別提多高興了,可是一想到丞相李斯那張老臉,胡亥可高興不起來。
沒有李斯的支援,就算他想要做皇帝,也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趙高自然有自己的辦法,他找到李斯,簡直是開口脆啊,他問:丞相和扶蘇的關係親密,還是蒙恬和扶蘇的關係親密?
這一問算是問到了李斯的心坎上,李斯罵罵咧咧地質問道:你這宦官有屁就放,別拐彎抹角的。
於是趙高就把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李斯恍然大悟,他似乎認為胡亥是個很好忽悠的皇帝,也就答應入夥了。
丞相斯為上崩在外,恐諸公子及天下有變,乃秘之,不發喪。棺載轀涼車中,故幸宦者參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輒從轀涼車中可其奏事。獨子胡亥、趙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趙高故嘗教胡亥書及獄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與公子胡亥、丞相斯陰謀破去始皇所封書賜公子扶蘇者,而更詐為丞相斯受始皇遺詔沙丘,立子胡亥為太子。更為書賜公子扶蘇、蒙恬,數以罪,賜死。---《史記》
這三個人把秦始皇的詔書給改了,胡亥就這麼稀裡糊塗地登基做了皇帝。他做了皇帝以後,立刻賜死了扶蘇和蒙恬,又弄死了他的其他幾個兄弟,這樣一來秦始皇的嫡系兒子可就只剩下胡亥這一個了。
秦始皇是真的慘,辛辛苦苦一統六國,把江山收拾好了,自己提前駕崩了。胡亥這個癟犢子,別提多慫包了,三年時間就把秦始皇的基業給毀掉了,秦始皇要知道了,氣得能炸開驪山爬出來弄死這小子。
兩者不同之處在於,一個是主動受難,一個是被動無奈。趙武靈王在沙丘宮遇難,純粹是自己作死。他43歲禪位給兒子趙王何,這不是作死的操作嗎?46歲的時候又後悔了,想要重掌權柄。
可是他培養起來的趙王何已經有群眾基礎了,為此他就挑唆自己的大兒子公子章去反叛趙王何,這種騷操作,也就趙武靈王幹得出來。
結果可謂是玉石俱焚。趙武靈王和大兒子公子章全都被弄死了,趙王何也被權臣公子成給架空了,可以說趙武靈王的這一操作,害了他們全家老小。
秦始皇的沙丘之變就比較無奈了,因為他已經死了啊。就算有靈魂在,看著趙高他們在那兒胡作非為,秦始皇也無能為力啊。所以說秦始皇跟沙丘之變的結果,沒有多大關係,最大的關係,可能就是他死太早了。
總結:禪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為什麼很多人不相信上古時期的堯舜禹禪讓?因為後世有文字記錄的禪讓歷史,全都是一部部血淚史。
比如說趙武靈王禪讓給公子何,結果自己靠掏鳥窩過日子,最後還活活餓死了。王莽、曹丕、劉裕、楊堅、李淵、李世民等人篡位奪權,全都是靠所謂的禪讓。
唯一將禪讓權掌握在自己手裡而且結局還不錯的,應該就是乾隆皇帝了。不過他是到89歲死的時候才放了權力,要不估計也不得善終。
參考資料:《史記》
-
3 # 野草的沉思
趙武靈王和秦始皇都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帝王。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的變革,使趙國強大起來。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始建皇帝制度。這兩個人相隔85年,都死在同一個地方一河北沙丘,而且都發生了宮庭政變。宮庭政變的主要原因也相同,都是沒有處理好接班人的問題。
那麼,兩次政變有什麼不同呢?下面分別看一下。
一,趙武靈王。
趙武靈王原來立長子公子章為太子。後來他寵愛的一個妃子生了兒子公子何,他便廢黜了公子章,改立公子何為王太子。而且在公子何年紀尚小的時候,他便將王位傳給了公子何(趙惠文王),自稱為主父。這自然引起公子章不滿,便在底下私蓄力量,準備奪回王位。忠於武靈王的大臣肥義察覺了這一點,勸武靈王採取行動,但武靈王沒有上心。後來,他又可憐起公子章,想把國家一分為二,讓兩個兒子都做國王。但遲遲沒有實行。
這一年,他帶著惠文王分住在沙丘的兩個宮室裡。公子章和部下田不禮發動政變,圍攻沙丘宮。肥義為保衛武靈王犧牲。武靈王的叔叔公子成和大臣李兌帶兵救駕,殺了發動政變的一些人,安定了王室。惠文王年尚幼,公子成為丞相,李兌為司寇,二人專政。政變時,公子章逃入了武靈王的宮室。公子成和李兌率兵包圍了宮室。殺了公子章以後,公子成和李兌合計,怕武靈王出來治他們圍宮之罪,便沒有解圍。三個月後,武靈王活活餓死。
二,秦始皇。
秦始皇在世時,五次巡遊天下。第五次返程途中,他因中暑,死於沙丘行宮。死前,他給長子扶蘇留下璽書遺詔:"與喪會咸陽而葬。”
這個遺詔明確指示,讓扶蘇主持喪禮並繼帝位。
當時扶蘇遠在長城和將軍蒙恬一起戍邊。
而跟在始皇身邊的三個主要人物是,丞相李斯;始皇的小兒子胡亥;還有一個,是大宦官,中車府令趙高。
如果秦始皇在生前確立了扶蘇為太子,那麼,就不會有沙丘政變。至於秦始皇為什麼在生前沒有確立大子,大概有三個原因,一是他一直迷信自己能長生不老;二是他與長子扶蘇在政見上有分歧;三是他寵愛小兒子胡亥。因此未於生前確立太子,以至給大野心家趙高製造沙丘政變創造了條件。
趙高留下了始皇遺詔未發,先與胡亥核計,說好立胡亥為帝,以假詔令扶蘇和蒙恬死。又找來丞相李斯,將與胡亥商定的計劃告訴李斯,詢問怎麼辦。-
李斯認為應按始皇遺詔辦事。
趙高向李斯反覆陳說利害,大意是蒙恬各方面都強於李斯,如果扶蘇繼位,必以蒙恬為丞相,執掌軍政大權。你李斯必失丞相之位。從歷史上看,凡被罷相者,都沒有好下場,甚至會殃及家人子孫。胡亥也很賢惠,不如立胡亥為帝。
最終,因顧及私利,李斯聽信了趙高。
於是,趙高、李斯、胡亥三人,假造秦始皇詔書,數扶蘇、蒙恬二人的罪行,賜令二人自殺。
扶蘇賢明剛毅得民心,蒙恬百戰沙場,是秦國的柱石。此二人死,秦朝隨之滅亡。
觀察上述史實,大概可以看出兩次沙丘政變的區別。
一,趙國的政變,是武靈王活著時發生的。秦朝的政變,是在始皇死後發生的。
二,趙的政變,是由其長子公子章發動的。而秦朝的政變,是由太監趙高勾結始皇的小兒子胡亥發動的。
三,趙武靈王的丞相堅持正義,為保衛武靈王而英勇犧牲。秦始皇的丞相李斯,在關鍵時刻,以私廢公,向邪惡妥協,與狼共舞。
四,趙國沙丘政變後,又強大了若干年。秦朝政變後,一天天走下坡路,三年滅亡。
-
4 # 隨遊筆記
作為一名歷史愛好者,對自東周之後的大部分歷史都有一部分了解,東周至大秦一統之間的春秋戰國時期,誠然各國相互攻伐,百姓受苦,但其同樣是一部英雄輩出的時代。
春秋戰國時期,東周天子對各諸侯國控制力已嚴重削弱,可以說只是名義上的領袖,先有春秋五霸,打著周天子的名號東征西討,先後出現了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宋襄公五位霸主,在春秋的舞臺上留下濃厚的一筆;自趙、魏、韓三家分晉、田氏代齊,歲月正式進入了戰國時代,先後出現了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大諸侯國,此時周天子的號令已經沒有人聽從,七大諸侯國相互征伐,吳起、孫臏、龐涓、蘇秦、張儀紛紛走上前臺,為了自己的理想,奔走列國,戰國史更加激烈了起來,我們今年講的武靈王和始皇帝便是其中的主角!
趙武靈王是戰國中期趙國的君主,並且是一位非常有作為的君主,他即位之初,趙國國力不強,處於下游,時常遭到周邊各國攻打,北方遊牧民族也時常劫掠內地,可以說此時的趙國走在鋼絲上,後來武靈王看到中原各國相互征伐,無暇顧及趙國之際,果斷在趙國實行胡服騎射制度,並親自訓練士兵,使得趙國一躍成為戰國四大強國(秦齊楚趙,此時戰國初期強國魏國已沒落),並不斷攻伐北方的遊牧民族,闊地七百多里,使得趙國擴張了近一倍,徹底解決了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而天才往往非常自負,剛愎雄猜大多出現在非常有作為的君主身上,趙武靈王和秦始皇便是其中的代表,武靈王一心想殲滅諸國,一統天下,便勾勒了一個理想的制度,他在四十歲便傳位於兒子,也就是後來的趙惠文王,由惠文王管理國家,自己統領軍隊征戰,構建一個二元國家,即一個國家有兩個中心,這從根本上違背了國無二主的政治制度,也造就了後來自己的悲劇;武靈王的沙丘宮變主要是武靈王和惠文王為爭奪最高權力而發生的,最終武靈王落敗,被餓死,惠文王完全控制了趙國;武靈王的去世改變了戰國時期後來的政治格局,惠文王雖然也是一位聰慧的君主,但相比武靈王,在軍事方面差一大截,算是一位守成之君,武靈王如果還活著,會使趙國進一步擴張,或許能夠一統天下,他的死影響了的後來的戰國曆史走向,但影響有限。
秦始皇是戰國時期秦國最後一位君主,也是一統後秦國的開國之君,始皇帝少年即位,經過十多年征戰,最終消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他消除分封制度,建立郡縣制度,是歷史跨上了一個新臺階,也就是從此時起,中華民族真正開始融為一體。但始皇帝太過自信,他一生不立皇后、不立太子,才給了趙高等人課程之際,沙丘政變之後,秦國迅速走向滅亡;當秦始皇在世時,秦國運轉良好,趙高之流不敢有絲毫異動,一旦離世,秦國便無人掌控,可以說秦國的安危全部給予始皇帝一人之身,他的離世對秦國影響甚大,生前沒有確定接班人,導致身後國家分裂;如果始皇帝生前確定了良好的接班人,那麼秦國再延續上百年還是能做到的,故秦始皇沙丘政變影響巨大。
回覆列表
沙丘是個不吉祥的地方。
一,以沙丘平臺事件為準,來看沙丘事變的前因後果人物:
扶蘇,蒙恬兄弟pk趙高,李斯,胡亥。
趙武靈王,公子章,田不禮PK李兌,公子成,趙惠文君
結果1:
扶蘇,蒙恬兄弟死
趙武靈王,公子章死
結果2:
趙高,李斯,扶持胡亥當上皇帝。他們成功上臺專權。
李兌,公子成扶持趙惠文王執政,李兌,公子成專權。
結果3:
秦朝從此走向滅亡,秦二世當年陳勝吳廣起義。
趙國從此走向衰弱,秦昭王數次找趙王的麻煩。
二,秦始皇死後的沙丘事變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最後一次巡遊 在沙丘平臺這個地方,生了重病。秦始皇讓趙高寫了讓扶蘇回咸陽主持他的喪事的詔書後駕崩了。趙高串通李斯胡亥篡改了詔書的內容。內容就是賜長子扶蘇死,原因就是不孝不忠。扶蘇接到詔書後自殺。蒙恬認為不確定,被抓起來關押在陽周。扶蘇一死,政變成功。
趙武靈王消滅了中山國後,大朝信宮。看見他過去因為愛情而廢了的大兒子趙章,心生可憐。準備把趙國分裂成兩部分,再立大兒子趙章為代王,小兒子趙何做趙王。之後,他們父子三個帶領大臣們到沙丘宮吃燒烤。
他們分三處各住各的。趙章在田不禮的慫恿下,假傳趙武靈王的命令 ,要弟弟趙何到父親住的地方來。趙何的老師肥義自己先去,被趙章殺了。將軍高信保護趙何,帶領士兵把叛亂打敗。公子成和李兌知道後趕來平定叛亂。趙章失敗後跑到趙武靈王住的地方,趙武靈王接納了兒子。公子成和李兌追到趙武靈王宮中,把趙章拉出來殺了。但是,在殺趙章時包圍了趙武靈王——這無論如何都是死路一條。所以,公子成和李兌一不做二不休 ,乾脆就把趙武靈王住的沙丘宮包圍起來,什麼都不給。四十幾天後,一代英雄豪傑就餓死了。於是趙國向天下諸侯發喪。秦國送了一口氣,認為實在是太好了。
三,帝王老糊塗,給國家帶領的災難和毀滅秦始皇沒有及早地立太子,讓趙高李斯胡亥得以篡位成功,胡亥當皇帝后,殘酷壓榨天下民眾,激起天下人的反對,在三年的時間裡,他把大秦帝國推向了滅亡的深淵。
趙武靈王中年放棄大權,年幼的趙何擔不起大事,心裡可憐大兒子而大兒子有不臣之心,產生了一場叛亂,使趙國內部混亂了幾年間。雖然趙何沒有那麼蠢,但是,趙武靈王的突然去世,使趙國強大的步伐停止了。與突飛猛進的秦國形成鮮明對比。趙國的實力停止不前,讓秦國得了極大的好處。
也正是因為趙國的衰弱 才讓秦國在統一的道路上少了許多阻力。
四,事變時,主人的生死不同,結果一樣秦始皇沙丘宮事變是在秦始皇死了之後,趙高李斯胡亥等人才計劃實行的。
趙武靈王沙丘事變是在趙武靈王活著時候就發生了,而且是在他眼皮底下發生的。
秦始皇死後,無力阻止事變,這好理解;趙武靈王在沙丘事變時,為什麼不阻止?以他的強力 是阻止得了的,但是,沒有看到趙武靈王有什麼行動。連自己的兒子也保不了,所以,只有一種可能,趙武靈王沒有衛隊,沒有控制住軍隊。已經是個光棍司令了。
秦始皇的沙丘事變,是沒有預謀的,應該是一起偶發事件;趙武靈王的沙丘事變,應該是各方都有預謀的。他們已經知道會有一次趙章的叛亂,卻又無法阻止,所以,直到事情惡化時才採取措施。結果,擴大了危害國家的規模。這是趙武靈王的錯,他應該對這次事變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