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帶娃讀書的碧眼貓
-
2 # 全職媽媽養成記
有輕鬆時刻,比如孩子都大一點了,可以在一起玩了,可能需要大人陪伴孩子的時間就會少一點。孩子之間互相學習的效率也會高一些。
孩子長大以後,大一點的孩子離開家了,還有小一點的在家陪伴父母,比起只有一個孩子大了就離開家裡,家裡沒有子女陪伴,父母更容易接受一些。
等孩子都成家立業了,可以彼此分擔家裡的責任,也會相比一個孩子的家庭輕鬆一些。
“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擔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很多時候,養老也是如此。孩子孝順,一個就夠了,孩子不孝順,就算生了十個八個,也很有可能老無所養。
以前,在中國社會,都是養兒防老。多生兒子,就多一份香火,也就多一個人養老。而現在,法律規定男女平等的享有繼承權,也一樣要承擔贍養老人的責任。
從法律上來講,老人有了更多人贍養,每個子女的的贍養擔子會輕一點。但實際上,很多家庭卻都上演了爭奪遺產、推卸養老責任的戲碼。
分遺產的時候,人人都站出來說自己有一份,說到養老的問題,又不約而同的做了縮頭烏龜,開始撇清自己。
老家一親戚,兄弟姐妹5個,父母在農村有自己的房子,但年齡大了沒法很好的照顧自己。但兄弟幾個人都不願接老人到自己家,最後商量的結果是老人還住在自己房子裡,兄弟幾個輪流給老人送飯。
寒冬臘月,北方農村屋裡沒有暖氣或火爐,比屋外更陰冷,老人床前的洗臉盆裡都結了冰,兒子們都不肯給老人供應炭火。依然也不願意把老人接到家裡去,甚是有個兒子用大勺子盛著湯來給老人送飯。
就算是在農村,4個兒子養一個老人,最起碼得給張床睡覺,給口飯吃,算不上是什麼負擔,可每個兒子依然不願意承擔。
到了老人去世之後,要瓜分老人的那間老屋和湖北的一些老物件,4個兄弟都聚齊了,連一張桌子都不肯放過。
或許,在家長看來,多一個孩子多一人分擔養老的責任,相互之間可以照應,或許每個孩子都會輕鬆。實際生活中,家庭的氛圍、觀念以及孩子之間的矛盾,常常導致一個家庭四分五裂,輕不輕鬆都未可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