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童童讀史

    《水滸傳》裡王倫有生活原型,作者設計這個形象,用意在於從反面來襯托宋江等梁山好漢仗義與豪爽氣概。

    01 王倫的生活原型

    王倫作為梁山的開山鼻祖,屬第一代領導人,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他因為心胸狹窄、妒賢嫉能被林沖火併而“名垂千古”。他的生活原型是誰呢?

    資料記載,宋代歷史上有兩個叫王倫的人:

    一個見《宋史》《金史》本傳,是河北大名莘縣人,高官子孫,官三代,屢屢作奸犯科,倖免治罪;曾數次出使金國請和。時間和豪俠活動跟水滸人物不悖,但因其出使過金國,此人與梁山泊王倫風馬牛不相及無疑。

    第二個身為宋仁宗時虎翼軍,後“下海”成為江洋大盜。宋代歐陽修《論沂州軍賊王倫事宜札子》記載,“其王倫仍衣黃杉。據其所為,豈是常賊”。

    宋《鐵圍山叢談》《宋史·仁宗本紀》《三朝北盟會編》《東都事略》《續資治通鑑長編》等書中都有“大盜王倫”活動的記載。雖然時間早於梁山起義幾十年,但今學者多認為這個沂州起義的他,就是《水滸傳》中王倫原型。

    02 作者設計王倫這個形象用意何在

    《水滸傳》第八十二回宋江全夥受招安時,對王倫的歷史功績有過評價:“自王倫開創山寨以來,此後晁天王上山建業,如此興旺。”

    但王倫在我們心目中的認知,不是他的“豐功偉績”,而是他的心胸狹窄和妒賢嫉能,他的性格與英雄好漢的江湖義氣似乎相差甚遠。作者安排王倫這種形象,作為反面典型來襯托對比其他梁山好漢的豪爽俠義。

    03 結論

    王倫的原型起義失敗,王倫也命運不佳,雖考中秀才,但再往上考就屢屢敗北,只落得個“白衣秀士”的稱號,最後竟至梁山落草,佔山為王。又因心地狹窄、嫉賢妒能,終被林沖火併,讓其梁山宏願付之東流。

  • 2 # 東笙

    王倫一般被認為是心胸狹窄的典型,後世常用來比喻各種嫉賢妒能、求賢若渴、但又是沒有胸懷的人。笑裡藏刀,妒忌才能,十分的虛假,是一個不能一起患難的人,曾經想過迫害林沖,想保住地位,驅離晁蓋等人。

  • 3 # 暮登天子堂

    我是杭州刺史,我來回答。

    首先能夠肯定的是王倫絕對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其思想光輝影響深遠。其內容是講述北宋時期政治黑暗,以宋江為首的各路 英雄聚義梁山泊展開的一場起義,最後以招安結束。其中描寫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更是各具特色,“及時雨”宋 江、“豹子頭”林沖、“智多星”吳用等等眾多形象色彩鮮明,然而在眾多英雄的光輝籠罩下我們往往忽略了不少極 具特色的小人物,這其中就包括“白衣秀士”王倫。他的出場時間較短,篇幅也不長,最後死在林沖的刀下。王倫的 死雖然看上去是偶然實際上卻是一種必然。

    一、主觀原因

    王倫悲劇的主觀原因主要表現在他性格中的弱點:他的自卑、他的嫉賢妒能以及他的膽小,正是這些把他一 步步推向毀滅。

    自卑:王倫在《水滸傳》中的性格刻畫可謂是飽滿而多重的。在第十一回裡借柴進的口描述梁山泊時說:“山東 濟州管下一個水鄉,地名梁山泊……如今有三個好漢,在那裡紮寨。為頭的喚做白衣秀士王倫……那三個好漢,聚集 著七八百小嘍羅,打家劫舍;多有做下彌天大罪的人,都投奔那裡躲災避難,他都收留在彼。”①這句話從側面道出了王 倫在一開始領導梁山泊的時候是打算招賢納士,願意收留有彌天大罪的人的,但是當他遇見柴進舉薦來的林沖的時 候卻因為他性格中的自卑而不願接納林沖,他一直對自己是個不及第的秀才耿耿於懷,又想自己沒有十分本事,怕 林沖這樣一個武功高強的京師禁軍教頭“占強”,所以想要拿“爭奈小寨糧食缺少”恐怕誤了林沖這樣的藉口來搪塞 了之,後礙於杜遷、朱貴的勸說才不得不以入夥需拿“投名狀”來刁難他,意欲讓林沖知難而退。林沖無奈只能下山取 路過樑山泊的人的人頭,遇見了楊志,王倫見楊志是一個有本事的英雄便想著讓楊志留下來牽制林沖,但此時的楊 志沒有同意加入,王倫只好讓林沖留下來坐了第四把交椅。類似的場景在晁蓋、吳用、公孫勝、劉唐、阮氏三兄弟等人 上山投靠他時又歷史重演,但這次他就沒有那麼幸運,最終被林沖割下了首級,落得如此悲慘下場,實屬悲哀。

    嫉賢妒能:自卑的直接表現就是嫉賢妒能。王倫給林沖三天時間下山取過路的人頭入夥,在等了兩天之後林 衝依然沒有完成任務,此時的王倫見到林沖,心中已經有了幾分把握料定林沖不能入夥,這裡作者用了一個字盡 顯王倫當時的心情——“笑”,這一笑就暴露了他嫉賢妒能的小人心境,他的心已經放下了一半,還剩下最後一天。 如果林沖還不能取一人頭那隻能投別處去,那麼他也就順理成章地掃除了這塊絆腳石。但是他的如意算盤打錯 了。楊志出現後他的種種做法,一步步把本是來誠心投靠他的林沖逼成了最後火併自己的敵人。梁山泊在這個用 人之際本應該納賢任能來逐漸充實自己,擴充實力,但凡王倫能有容人之量,他也不會有這樣的下場。

    膽小:王倫的性格弱點還有一點就是膽小怕事。他雖說是佔山為王,打著劫富濟貧的旗號,卻不敢真正地和朝 廷作對,在晁蓋等人劫了生辰綱之後投奔王倫,並向他訴說了事情的原委時,王倫的表現是“駭然了半晌”連話都 不得說了,可見他當時的緊張與害怕,生怕因晁蓋等人驚動官府自己受到牽連,破壞了他的享樂大計。如此看來, 王倫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反對宋朝統治,在第十五回中,阮氏兄弟就曾說過,“如今泊子裡,新有一夥強人佔了,不 容打魚”,可見梁山泊與周圍漁民的關係,如果是真正意義上的農民起義就應該團結人民群眾,而不是倚強凌弱。

    王倫的個人能力我們已經大概瞭解,水泊梁山在初期的時候王倫還是可以領導的,但是想要梁山發展王倫是 斷無這種領導能力的。如果王倫在這個時候顧全大局退位讓賢,他還是可以繼續呆在梁山或許還會受到極好的待 遇。“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人貴在有自知之明,審時度勢,選擇適合自己的位置,才能在這亂世中保得周全。

    二、客觀原因

    1.時代原因

    北宋時期,政治黑暗,農民起義層出不窮,像王倫一樣佔山為王的數不勝數,《水滸傳》裡就寫了不少,如二龍山、白虎山、牛頭山、少華山等等,但是這種反對統治者 的形式是有弊病的,雖然有反抗精神、有革命意識,但 是農民階級自身是具有侷限性的,他們不能認清社會 的基本矛盾,往往在反抗初期熱情高漲,隨著時間推 移,逐漸冷卻就開始縱情享樂,最終幾乎都會被統治者 消滅。但是這一情況在開始反抗統治者的初期是必不 可少的環節,可以說沒有他們實踐的經驗教訓,也就沒 有後來成功的起義。而王倫正是處於這樣一種農民起 義層出不窮的大環境下,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 他們沒有經驗可以借鑑,只能靠著自己一步一步地向 前走,這也就導致了王倫的悲劇。其實我們可以這樣理 解,表面看殺王倫的是林沖,其實並不是,真正殺了王倫 的其實是這北宋亂世,就算這次林沖不殺他,以後也會 有人因為他“是個落第腐儒,胸中又沒文學,怎做得山寨 之主”而殺了他,這一幕是無論如何也避免不了的。

    2.利益集團的衝突

    王倫悲劇的另一個客觀原因就是以晁蓋為代表的 外來集團和以王倫為代表的梁山集團之間的較量,晁 蓋七人其實就是一個利益集團,他們在洗劫生辰綱之 後無處藏身最終來到梁山,如果梁山收留他們還好,如 若不然,那麼這兩個集團之間就會產生矛盾。晁蓋集團 出來之時吳用就已經看出王倫不會收留他們,他更看 出林沖這位京師禁軍教頭早有顧眄之心,那麼他自然 順水推舟地用計策讓林沖心中對王倫的怒火再次點 燃,吳用越是說怕壞了林沖與王倫的兄弟感情,如若不 留便投奔他處,林沖就越會站在他們這一陣營,而最終 晁蓋集團就會借林沖之手殺了王倫,最終獲得梁山領 導權。可以說,這兩個集團的衝突,集中表現就是梁山 的領導權。對於王倫來說,梁山領導權本就可有可無, 作為一個胸無大志的落第秀才,他需要的可能更多的 是可以享樂的地位,而不一定是高高在上的絕對領導 權。而對於晁蓋集團來說,江湖逃難、後有追兵、有家難 歸,梁山泊可以說是他們走投無路之際唯一的安身立 命之所,在王倫不願接納他們的時候,梁山泊以及梁山 領導權必須是屬於他們的。

    3.強者為王的江湖規則

    強者為王、弱肉強食歷來都是在江湖中生存的默 認規則,王倫雖然並沒有想加害誰,在林沖、晁蓋等人 投奔之初都熱情相待,贈與他們盤纏委婉地拒絕他們, 但是他的這種做法在江湖中人眼裡是不仁義的,也就 是說是違反江湖道義的,而且在他們眼裡王倫就是弱 者,膽小怕事、嫉賢妒能,他們在王倫身上看不到一點 作為領導者應有的素質,那麼此時作為強者的他們理 所當然地就會站出來,為了道義打敗弱者,而後也就有 了火併王倫這一幕。但是我們仔細分析,王倫就真的該 死嗎?雖然梁山泊和周邊漁民相處不愉快,無非都是“小打小鬧”,畢竟還沒有像蔣門神那般窮兇極惡。他的 自卑、他的嫉賢妒能、他的膽小怕事、他的目光短淺都 罪不至死,但最終他還是被殺的原因就跟這弱肉強食 的江湖規則脫不了關係了!

    4.情節發展需要

    王倫之死,是故事情節發展的必然,《水滸傳》寫到 這裡林沖、晁蓋等人紛紛落草,投奔梁山,為了引出後 面宋江等人的梁山聚義,故事情節只能有兩個發展方 向:一個是王倫拒絕晁蓋等人入夥,最後被林沖火併, 晁蓋掌握梁山領導權;另一個是王倫接受晁蓋等人的 入夥申請,開門接納英雄,但是以王倫的性格即便做出 了這種抉擇,他的第一把交椅也不會坐的安穩,時刻擔 心沒有十分本事的自己被林沖晁蓋等人奪去領導權, 落第書生的本性最終還是會把他逼入絕境,他還是躲 不過一死。

    王倫也並不是一無是處的,就拿選擇了梁山泊這 個易守難攻的絕佳的地理位置來看,他還是有一定的 遠見的,他白手起家,漸漸地壯大為七八百人的隊伍, 而且基礎設施建設得很牢固,各處有關卡、暗哨,行跡 不易暴露,隊伍旗號整齊,號令分明,加強山寨周圍的 設防,在山寨對面設客棧,打聽過往商人,接待四方好 漢;山寨裡面設有三座大關;水泊裡又是戰艦往來,深 藏不露,真是個“陷人去處”。正是這樣齊全的設定才讓 官府的人不太敢接近,當初何濤領著官兵在追捕晁蓋 等人時在水泊一帶遭到阮氏兄弟的伏擊,傷亡慘重,最 後何濤也被“捆做粽子也似”割下了兩個耳朵,放上岸 去,可想而知官兵也拿梁山泊沒辦法。王倫在建設梁 山上還是有一定貢獻的,但相較於宋江他沒有容人之 量,不能選賢任能,不能籠絡民心,這也就是為什麼宋 江可以讓梁山眾多好漢一心追隨的原因。而這,正是王 倫的悲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文徵明的小楷和簪花小楷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