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吾常醉

    我們這邊的公園裡經常能看到許多人圍作一團對山歌。有一次我出於好奇去聽了一會兒,發現他們唱的山歌雖然平白如話,但都是七字一句,四句一段,跟唐詩的七絕非常對應。於是我便試著用山歌的調子來唱唐詩。嘿,你別說,還真有那麼點意思。接下來我又想:是不是在古代,唐詩就是這麼唱的?中國的詩詞原來都是用來唱的,是什麼時候走上了只念不唱的歧路的呢?還被文人拿去當文字組合遊戲,和格調高雅的蒙面巾!

  • 2 # 高紫駿

    很多。但是除了本地人,別人聽不懂,看不懂,也是白搭。

    好在近年不斷有些文化老人,酒後茶餘收拾整理,編輯了一些方言俗語俚語,有興趣可以查閱,地方政府也大力鼓勵獎勵此舉。這當然也是精神文明的一種。我相信別處也大同小異。

    嘸眼野雞一一天照應。

    洋鹼水洗頭一一越洗越細。

    ……等等,有很多。

    奇書《金瓶梅》裡有很多俚語俗語,年代久遠,至今無解,惹得無數專家學者,考據來考據去,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沒有定論。

    其實不用本地,就是我出生的小鄉村,語言發達(出過三十幾位教授級),人才薈萃,就有很多本村的俚語俗語:蛤蜊鬍子鬼車塘。老德芹亂雞。老國慶發糖……除本村人,沒人知道啥意思。少小離家老大還,老鄉見老鄉,誰隨口說了,會相互哈哈大笑。

  • 3 # 收復故土

    我們那裡有:三月怕初一,四月怕初七,三一四七都不怕,就怕四月十二下……今年八月十五星一星,來年正月十六雪打燈

  • 4 # 銀小耳

    重慶城,8D魔幻;重慶話,妙趣橫生。重慶火鍋兒,麻辣鮮香;重慶言子兒,活色生香。重慶人肖戰也教那英說重慶話哩!

    一個字

    哈(傻)、 決(罵) 、 梭(走) 、切(去) 、嘿(很)、麻(騙) 、 拽(了不起)、黑(嚇)

    兩個字

    裝莽(裝蒜) 、啥子、爪子(什麼)、嫩個(這麼)、打望(看美女)、安逸、巴適(舒服)、撇脫(爽快、乾淨)、醒豁(清醒、醒悟)、毛(māo)煞(脾氣暴或厲害)、記倒(記得)、要得(好)、對頭(對)、洗白(完了、沒了)、勒裡(這裡)、背(bèi)時(倒黴)、寶器(活寶、傻子)、哈兒(傻子)、掃(sào)皮(掃面子)、造孽(可憐)、鬥(dòu)是(就是)、燈晃(亂逛)、理麻(收拾)

    三個字

    驚抓抓(大驚小怪)、飛叉叉(很野的)、煩造造(很髒)、曠兮兮(很糊塗)、霧獨獨(冷不防)、念棟棟(dóng)(粘稠的)、瓜兮兮(傻傻的)

    搭巴壁(厚著臉皮佔人便宜)、莫搞豪(別搗亂)、哈哈兒(馬上)、夾色子(結巴的人)、搭飛白(搭訕)

    四個字

    說個剷剷(說了白說)、看個剷剷(啥也看不到或別看了)、吃個剷剷(啥也吃不到或別吃了)、妖精妖怪(裝怪)、擺龍門陣(閒聊)、一般拉撒(一般)、假巴意思(假裝)、仙人闆闆(罵人時有祖宗之意)、妖不倒臺(不得了)、霸道慘了(很厲害)

    人物

    老漢兒(爸爸)、娃兒(孩子)、男娃兒(男孩)、女娃兒(女孩)、姑娘兒(女兒、女孩),妹兒(姑娘)、孃孃(阿姨)、堂客、婆娘(老婆)

    身體

    腦殼(腦袋)、瞎孔(胳肢窩)、手倒管兒(手肘)、手杆兒(手臂)、腳杆兒(腿)、腰桿兒(腰)、手指拇兒(手指)、腳指拇兒(腳指)、指甲殼兒(指甲蓋)、籮兜(屁股)、客西頭兒(膝蓋)

    小動物

    偷油婆(蟑螂)、爪(zuǎ)母兒、丁丁貓兒(蜻蜓)、格蚤(跳蚤)、灶雞兒(蛐蛐)、簷老鼠兒(蝙蝠)、渠算兒(蚯蚓)、缺塊兒(青蛙)、丁阿子(知了)、雀雀兒(鳥)

    歇後語

    解放碑的鐘——不擺了

    豐都城拉二胡——鬼扯

    較場口的旗杆子——光棍一條

    王母娘娘的柺杖——天棒

    兩斤花椒炒二兩肉——肉麻

    火葬場撒花椒——麻鬼

    鍾馗打飽嗝——肚子頭有鬼

    黃桷樹下扭秧歌——陰倒拽

    想去重慶耍的,想找重慶美女兒的,可以先把重慶言子兒操練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做披薩皮可以全部用低筋粉做嗎?口感有什麼影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