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怒海歸航

    趙匡胤死於燭影斧聲,遷都之前就死了。肯定失敗啊,後續繼位的宋太宗趙光義開封府尹當了十幾年,勢力都在汴京,也不會遷都。

    朱棣永樂元年即位後五次北征蒙古,永樂七年把自己的陵寢建在北京,十四年建設紫禁城,十九年正式遷都,活著的時候就遷完了,後續的明仁宗,宣宗也在北京即位理政。

  • 2 # 一壺清茗品春秋

    同樣遷都,趙匡胤失敗,燕王成功的原因:

    首先,最大原因趙匡胤沒有朱棣活的時間長,趙匡胤從開寶九年趙匡胤提出巡視洛陽到趙匡胤去世同年十月趙匡胤去世,之間不足半年。遷都是件大事,牽涉眾多,半年時間,讓趙匡胤根本沒有時間付諸於行動。而實際情況趙匡胤遷都之議在群臣反對下胎死腹中。而朱棣遷都之議從永樂元年就開始準備,雖然這時並未明確提出遷都,但朱棣開始提升北京地位,並打通漕運,在之後幾年陸續修建北京皇宮,增加人口,最終在永樂十八年下詔遷都北京。所以,歷史沒有給趙匡胤的遷都留下太多時間,而留給朱棣充足的時間。

    其次,趙匡胤和朱棣面對的阻力不同。趙匡胤遷都之議可以說面對整朝文武的阻力,當時開封群臣大多在開封根植多年,特別是晉王趙匡義兼任開封府尹,在開封更是根深蒂固,竭力反對遷都。而明成祖朱棣因為透過靖難之役登基,在進入南京後,對建文朝大臣給予毀滅性打擊。明朝南京政治勢力能夠在永樂朝發揮影響的,已經微乎其微。而且朱棣倚仗的也是自己原有的北京班底,所以面對遷都朱棣遇到的阻力要小得多。

    第三,客觀條件不同。就洛陽與開封相比,建都洛陽確實比開封弊大於利。此時洛陽進過唐末戰亂已經破敗不堪,除了防禦交通物資都成問題。而開封經過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四朝修建,有著便捷的水陸交通,而且作為天下中樞可以臨制四海,便於順利出動軍隊,控制叛亂。就北京和南京來說,當時南京與北京都是形勝之地,朱棣考慮遷都更多出於政治考量,但是還有明朝面對邊地蒙古強大壓力,而朱元璋為了抵禦蒙古設的寧、谷而王,被朱棣都遷至內地。為了有效抵禦蒙古,朱棣決定遷都北京,以國都當敵,就當時明朝面臨形勢,無疑這是必要的,也是正確的。

  • 3 # 墉上閒人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976年),他的主要歷史功績是,結束了“安史之亂”後200餘年的諸侯割據和軍閥混戰,加強了華夏地區的統一,讓人民生活在一個穩定的社會環境,經濟得到了良好的發展。“文以治國,武以安邦”的治國之道,得到很好的貫徹執行,使宋朝文化空前繁榮。“宋詞”對中華文化的發展和傳承有著巨大影響。

    明成祖朱棣(1360----1424)也就是我們說的永樂大帝。朱棣開創了永樂盛世,曾親征蒙古,收復安南,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派鄭和“七下西洋”促進了中外文化經濟交流。命人編撰的《永樂大典》更是中華文化史上一枚瑰寶。

    在遷都上他們也有不同之處。宋太祖認為,定都汴京(今河南開封),不如西遷洛陽然後再遷長安。因為汴京位於平原地帶,地勢平緩,不易防守。黃河在此已屬地上河,經常黃水氾濫。和北方的金距離太近,金無時不在虎視眈眈。而洛陽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宋太祖是陳橋兵變時被黃袍加身做的皇帝,並沒有動一刀一槍,朝廷裡的王公大臣在經濟上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一旦遷都,必定大興土木,勞民傷財,所以大臣們都是竭力反對。因為宋太祖提倡的是以文治國,文治的核心是民主制度,既然大家都反對,他只好作罷,並在洛陽呆了兩個月才返回汴京。

    朱棣的遷都就容易多了,永樂帝原來的府邸就是在北京,他長期在北京生活,早已適應那裡的氣候環境。

    靖難時,當時都城建康(今江蘇南京)遭到嚴重破壞。當時對大明帝國最大的威脅是來自北方的蒙古。強化北京的防衛勢在必行,同樣北京地勢險要,易於防守。定都北京也完成了“天子守國門”的祖訓。

  • 4 # 碼字的蝸牛

    前言

    遷都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這裡面牽扯到許多方方面面,在中土五千年上下的歷史裡,真正做到成功遷都的,也不過七起而已。有多少的帝皇雖然動了遷都之念,可後來依舊是選擇向事實妥協。

    因此不能說宋太祖趙匡胤並未遷都成功認為不及明成祖朱棣,要知道,朱棣的親爹,朱元璋在世時,多次想要遷都,甚至派遣皇太子朱標考察了多處,可後來依舊沒辦法遷都成功,直至明成祖朱棣靖難成功後。

    明清之前的皇帝,並非是一家之言,即皇家與士大夫共天下之模式!

    一、既得利益者的反對

    秦朝大一統後,確立了中央集權郡縣制,秦殤漢承,從此中土進入一箇中央集權的封建郡國制度,彷彿間,帝王作為九五之尊就能為所欲為,其實這些想法,是錯誤的,主要是受到明清皇帝集權化所主導。

    孤家寡人的皇帝同樣需要政治盟友;漢初四侯爵,而後依託山東儒生制約權臣;唐初關隴集團,而後改科舉依託寒門。

    宋朝建立時,趙匡胤“黃袍加身”後,並沒有透過過多的皇位流血戰爭,就獲取了皇位。當時的開封城,歷經了後漢、後周幾代君王的建設,已經構建成為一個大都市,且地處平原,諸多的良田,使得勳貴們沒有必要離開京城去圈地。

    因此公元960年時,趙匡胤稱帝之後,透過一系列的封賞籠絡後周文武的心,隨後在宰相趙普的“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策略,致力於統一全國。

    直到公元976年,趙匡胤率領文武眾臣前往西京洛陽,前往父親的陵寢祭拜。抵達洛陽後,趙匡胤見洛陽宮室壯麗,非常高興,於是動了遷都洛陽的念頭。

    可當趙匡胤剛剛提出試探性的行為——於洛陽南郊祭天,此想法剛剛提出,就遭受到群臣的反對。

    為什麼群臣會反對?

    起居郎李符當時就提出了遷都八難,無非就是洛陽的基礎設施還不完善,相比較開封硬體太差,不足以支撐中央政府和大量駐軍在此辦公;其次就是隋煬帝開了大運河之後,開封作為大運河的連線點,漕運發達、運糧運兵都很便捷,無論從保障京城糧食物資供應還是出行等各方面,洛陽都不如開封;再則就是規勸趙匡胤千萬別沉迷洛陽的雄偉、華麗的宮殿。

    其實群臣難道看不清遷都的利弊?

    應該不是,趙匡胤“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統一了大部分傳統漢家之地後,唯有北漢依舊堅持,趙匡胤連續發動三次戰爭均被北漢背後的契丹擊敗,攻勢戰略被迫轉為防守戰略。

    可北漢與北宋就隔著一條黃河,若是北漢不顧一切,請求並將契丹騎兵運輸過河,那麼開封都城外的平原就成為北宋軍隊的噩夢。

    其實群臣反對,無非關乎兩個字——名與利

    遷都是一件大工程,需要大量的錢糧來修繕新的都城,同時由於唐末及之後的五代十國戰亂,洛陽(及長安)早已經破敗不堪,人民紛紛逃離。因此不僅僅需要大量的錢糧,還需要從其他地方遷移富戶,這樣的做法,肯定會導致民怨。

    北宋建國開啟了高薪養廉制度,使得早期的官員快速積累的財富,並且在開封都城購置了房屋,若是遷都,那麼那些房產、田產、莊園等不動產基本就要砸在手裡了。

    二、趙匡義的反對

    趙匡胤在群臣的反對之後,一氣之下就乾脆住在了洛陽,甚至放出聲音,先遷都洛陽,後遷都長安。

    就這樣趙匡義來到了他哥哥面前,此時的趙匡胤是這樣跟他這個弟弟說的:“吾將西遷者,非它,欲據山河之險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

    這說明了宋太祖早已經看到了冗員、冗兵的危險了,防守戰略又無險可守,最終只能以來以兵為壑,用人命去堵潛在敵人的騎兵衝鋒。可這是一副鳩藥,遲早會使得帝國最終被冗員拖累、拖垮。

    可趙匡義當時的回答是“在德不在險!”

    一聽趙光義這麼說,趙匡胤默然不語,等趙光義走後,宋太祖才對侍從說道:“晉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

    就在宋太祖趙匡胤聽從了意見返回開封都城後的5個月,“燭影斧聲”的千年秘案爆發了。

    不得不從陰謀論的方面來思考趙匡義的行為與遷都可能有關聯了。

    趙匡胤登基為帝后,一直以來都是讓他的弟弟趙匡義擔任大內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開封府尹,再加兼中書令,甚至在趙匡胤北伐時,趙匡義一直是開封的留守。

    這也就意味著,開封的皇宮之外,都是這個親王趙匡義的勢力範疇。

    再則公元976年時,宋太祖趙匡胤的兒子趙德芳,快要成年了,太子妃是來自於知河南府焦繼勳家。

    若是遷都洛陽,那麼太子趙德芳就能依靠外戚,快速掌控了整個朝局,而晉王趙匡義多年在開封都城培植的勢力,也會在遷都之後,功虧一簣、分崩離析。

    所以,當趙匡胤回到開封都城後病倒,不管是否繼續遷都、或是趙匡胤真的駕崩了,都對晉王趙匡義不利。遷都,提醒了他……

    明成祖朱棣為什麼能遷都呢?

    一、因為他是唯一一個造反成功的藩王

    當他以八百軍卒起兵“靖難”之時,天下有識之士估計都認為他只是在做困獸之鬥。在他攻入南京後,一場大屠殺是不可避免的,除了要表明自己“清君側”、誅殺“奸臣“外,更多的是需要摧毀掉建文帝培植的勢力,也需要這些人的人頭來威懾天下、以及用這些勳貴、文臣的家財來犒勞“靖難功臣”。

    所以當他挾“腥風之勢”,讓禮部尚書李至剛等人提出遷都之後,朝中誰敢反對這個獨裁者呢?

    二、朱棣的遷都並非是“一時之念”

    朱棣不可能誅殺完所有的大臣的。要知道,許多官員都是他爹朱元璋時期就已經存在的了,再則他也沒有那麼多好“蘿蔔”栽進這些“坑”裡(歷來燕王只管軍,不管民生)。

    所有南京城裡依舊有大量的建文舊臣在,這些人,遲早就是個定時炸彈,會睹物思人。事實也是,在朱棣還沒有完全到北京辦公之前,就受到過三次刺殺,其中兩次就是建文帝的舊臣“私下”出手的。

    遷都可以在心理上斷絕這些建文舊臣的念想,同時燕京作為元大都以來,皇宮規模宏偉,只需要“稍加”修繕些辦公場所,官員、士兵、庶民的住宿、生活即可。

    另外燕京,朱棣已經在那兒生活了十多年,就如禮部尚書李至剛所述的,那兒是龍興之地,是朱棣的根基。

    三、遷都可以讓軍士們有種衣錦還鄉的心態、以及不需要過多防備大明水師集團

    朱棣靖難以來,除了他的大兒子朱高熾在培養民政官員之外,朱棣的所有親信大都是將軍、將士。若是遷都燕京,那麼這些衣錦還鄉的將士們,依舊是他朱棣堅定的支持者,何人能撼動得了?

    另外,朱棣過長江時有個疑案,那就是朱棣過長江時,“以五百北軍偷襲南軍水師”竟然勝了,還逼走了盛庸及他的水師。若是此時南軍水師突然返回江面,半渡而擊,朱棣可能連活下去的機會都沒有。

    可是朱棣即位為帝后,應該也不太信任大明水師。即位第二年就派遣鄭和統領水師,並且拉整支水師到北韓、日本拉練,這裡面有沒有鄭和在借拉練時機整合軍隊,就不得而知了。

    若是遷都燕京,那麼就根本不需要防備水師,要知道,南京城外的水師力量,可不是北軍將領能完全操控的。

    四、朱棣遷都,除了花戶部的銀子外,還有鄭和的功勞在內

    《大明風華》中朱高熾一直搖頭晃腦對朱棣說,沒錢沒錢……在史實中,朱棣為了錢,不斷壓榨戶部尚書夏元吉,甚至將夏元吉打入大牢。可依舊沒辦法變出錢來。直到鄭和下西洋返航後,朱棣派朱高熾到大牢再次請回了夏元吉。

    因此只要不加稅,那些為了“名”的文臣官員們,又有什麼理由去激烈反對呢?

    總述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唐朝武德七年時期,李淵提出欲“焚長安而不都”,並派遣中書侍郎宇文士及到襄陽考察,欲遷都於此。

    造成李淵想燒掉長安城的原因就是突厥人的逼迫,這次朝議同時也是秦王李世民首次與太子李建成針鋒相對。

    李世民為什麼要反對?無他,李世民的根基及軍隊在北方,且在與突厥對戰時,李世民多是勝多。

    而明朝朱元璋時期,想遷都,作為馬上皇帝的他,擁有其他皇帝沒有的特權,可是當他看到鳳陽的百姓時,他才明白劉基所述的遷都會導致“民憤”。再則當朱標突然死去後,本來想遷都長安的計劃被迫擱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代有的火炮發射,還要使用發火繩拉發,它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