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雅寶520520

    這枚原子彈的命名人叫做羅伯特賽伯,是一名美國物理學家,是1941年參加美國的“曼哈頓”計劃的科學家之一。

    1945年,“曼哈頓計劃”一共研製出三枚原子彈,分別被叫做“瘦子”、“小男孩”、還有“胖子”。根據後來賽伯自己的回憶,當時他給這三顆原子彈起名字,就是根據它們各自的設計形狀來定的。

    “瘦子” 是一種槍式鈽彈,整個彈體設計的十分瘦長,只有5.5米。賽伯他是根據當時的一部偵探小說《瘦子》來為它取名的。“瘦子”作為一顆實驗彈,在1945年的7月在美國的一處沙漠中成功爆炸。

    “胖子”就是那顆被投到長崎的原子彈,因為是鈽內爆式的,所以看起來整個彈體就顯得圓滾滾的,賽伯根據當時的一部叫做電影《馬耳他之鷹》的電影角色為他命名為“胖子”。

    “小男孩”是那枚投到廣島的原子彈,也是第一顆被用作對人類使用的原子彈。它是一枚鈾彈,所以彈體的長度只有3米,和“瘦子”比明顯是個小塊頭,所以被賽伯命名為“小男孩”。

    事實的真相就是如此,是不是覺得無聊?有創意的馬上就來了。

    在當時的美國軍隊內,流傳這這樣的一種說法。那個被叫做“瘦子”的原子彈,是為了向當時體形瘦長的羅斯福致敬,而那個叫做“胖子”原子彈當然就是向胖乎乎的丘吉爾致敬。這樣兩個“重量級”的武器就問你怕不怕?

    多年之後在美國2015年拍攝的電影《小男孩》人們找到了“小男孩”來源的靈感。故事大意是:二戰期間,有一位美國小男孩和自己父親感情很深,但不幸爸爸參軍後被日本人俘虜,小男孩十分想念父親,有一位牧師善意的欺騙他,用愛的意念完成任務之後,他的父親就會回來。小男孩相信了牧師的話,每一天都隔著大海向日本“發功”,希望戰爭早日結束。最後,日本在一枚名叫“小男孩”的原子彈爆炸後投降,小男孩的爸爸終於回家和他團聚。電影的成功取決於導演的想象力,小男孩用自己愛和信仰結束了戰爭。

    好在是美華人先於德國和日本研製出了原子彈,提早了結了這場給世界人民帶來災難,否則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 2 # 威吶解析

    中文名稱“原子彈”源自於對Atomic Bomb,直譯過來就是“原子的炸彈”,簡稱“原子彈”,專指利用原子核裂變釋放能量的核武器。不論是英文名稱還是中文名稱,“原子彈”這個名字都是從能量釋放的源頭進行的命名,即爆炸的威力來自於原子核裂變過程中由於質量損失釋放出來的能量。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時的情景

    在原子彈出現之前,人類間的戰爭所使用的武器能量來源都是化學反應中釋放的能量,不論是數百年前我們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還是目前武器、彈藥中普遍使用的黑火藥、TNT以及其他新型易爆材料等,都是在不同物質發生化學反應過程中釋放能量。原子彈的能量來自於重核裂變,典型的原子彈裂變材料主要是鈽、鈾兩種元素,比如鈾-235原子核被中子轟擊後發生裂變產生Kr和Ba以及2箇中子,而過程中會造成一定量的質量損失,這部分質量損失已能量(以及各種射線)的方式釋放出來,就成為原子彈的殺傷力來源。投放於廣島的“小男孩”原子彈

    除了原子彈外,還有一類核武器被稱為“氫彈”,“氫彈”這個名稱也是源自制造材料,聚變元素氘是氫的同位素,翻譯成“氫彈”也合乎邏輯。氫彈泛指利用核聚變反應制造的武器。與原子彈相比,單位質量輕核(主要是氘)聚變過程中造成的質量損失更多,因此,聚變彈的威力也比原子彈要大。氫彈的一般結構

    不論是原子彈還是氫彈,都是能夠造成大規模殺傷的武器,也是目前各大國戰略威懾所倚仗的重器。當前全球核武器數量超過14000枚,足以毀滅地球上的生物好幾輪,但願原子彈、氫彈永遠不要再出現在人類之間的互相殘殺之中。但願核武器不再出現於人類之間的戰爭

  • 3 # 網上資陽

    在戰爭中,敵對的雙方總想要給敵人以致命的打擊來獲得勝利,隨著戰爭的不斷髮展也有越來越多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被應用到戰爭之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西斯侵略者對世界上的一些國家採取了侵略的行動讓愛好和平的群眾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戰爭的後期軍事大國美國在日本投放了原子彈武器,造成了大面積的傷亡也加速了二戰的結束。美華人一直都有給起外號的習慣,同樣這次投放的原子彈也有自己的名字,比如說投向長崎的原子彈就叫做“胖子”,實際上“胖子”這個名字並不是隨意,而是有著一定的代表性,知道內情的人卻並不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80歲男,肝癌中期,有做手術的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