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執古論今
-
2 # 大別山之鷹
同樣是由齊桓公主導的兩次軍事形動,討伐山戎與攻打楚國有著本質的不同,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攻擊物件的文明程度不同:山戎屬北戎集團,本在中原以西,後輾轉遷徒今河北北部、遼寧面部、內蒙東南部。山戎雖然成功地控制了孤竹、令支、無終等諸國,勢力一度非常強盛,成為燕國在北方的心腹之患,但就實質而言它尚屬於由遊牧民族走向農耕文化的過渡階段,尚未完全進入文明社會。有研究認為,孤竹當為商朝屬國,燕立於北方的目的就是扼控商朝殘餘勢力,因此山戎及其所控諸國與周王室無依附關係,其與姬姓諸候國始終屬於對立國。地處南方江漢流域的楚國,雖發跡於南蠻之地,但其先祖自中原輾轉而至,與中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且早在周成王之時即與周建立了緊密聯絡,故在周成王時得以授封,以異姓附庸身份歸附於周。經過歷代先君的開拓與積累,楚華人已將南蠻文化與中原文化融為一體,創造了燦爛多姿的楚文化,以強盛之姿進入文明社會。
攻擊物件的實力不同:山戎雖然已經成為燕國的心頭之患,實力較強,但與楚國相比,仍然是小巫見大巫。山戎的控制區域僅侷限於今河北北部、遼寧西部、內蒙東南部,但楚國已經基本上控制了江漢流域的核心地帶,其勢力範圍已經波及淮河上游、汝水流域等地,連老牌姬姓諸侯國家隨、鄭、蔡等國也已經唯其馬首是瞻。而且在時叛時服,時服時叛的歷史程序中,楚國不斷壯大自已,於周桓王之時僭越稱王,成為江漢流域實際上的霸主。
戰爭的出發點不同。攻伐山戎是應燕國之請而增援,由增援變成主導。山戎攻燕在前,齊救燕伐山戎在後。這種攻伐戰屬被動性出兵作戰。南下攻打楚國則屬於主動而為,其目的是扼制楚國的上升勢頭,剪除楚國對中原地帶姬姓諸候國家的壓力和威懾。
出兵的規模不同:北上討伐山戎,齊桓公麾下僅有齊、燕兩國聯軍。但南下伐楚時,齊桓公則組建了齊、宋、陳、衛、魯、許、曹、邾等八國聯軍,規模空前,陣容龐大。
戰略戰術不同;北伐山戎屬面對面作戰,直接交兵,甚至舉兵遠征,深入到了山戎的核心控制區域。南下伐楚雖然表面上氣勢兇兇,規模宏大,但刻意避免了正面衝突,主要打出依附於楚國的蔡國,破蔡後乘兵於楚國邊境示威,目的是以打促談,重點在和談。
最後的結果不同:面對齊、燕聯軍的打擊,山戎難以抵抗,不僅兵敗如山倒,被迫吐出之前所搶佔的燕國地盤,而且還被齊燕驅逐到了大漠之外,與其聯盟的令支、孤竹等國也順帶被滅,其地盤都被齊桓公作為戰利品送給了燕國。僅此一戰即永久解除了山戎對燕國的威脅。從此,山戎便淡出歷史舞臺,逐漸銷聲匿跡。但八國聯軍伐楚時,楚國雖然表面上認輸,允諾開始對周貢賦納物,但否認了其先祖應對周昭王溺亡事件負責的指責,實際上雙方對了個平手,除曾依附於楚的蔡國受到了重創,於楚國的經濟、軍事實力未有任何損傷。所謂的召陵之盟只在短時間內對楚的擴張起到了一定的扼制作用,長遠看則沒有多大影響。蜇伏一段時間後,楚國將再次強勁姿態出現在逐鹿中原的戰場。
回覆列表
我的答案:齊桓公無論是北伐山戎,還是南下伐楚,都是建立在他“尊王攘夷”的稱霸策略基礎上的行動,為的就是行王命,也是周王室權力下移,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體現。不同的是,齊國伐山戎,是源於燕國求救下的臨時起意。而南下伐楚,則是齊桓公蓄謀已久的打壓行為。
齊桓公的稱霸理念周王室東遷之後,已經無力撐起天下共主的名分。各諸侯國無視周天子,雖然有禮制的制約,卻依然相互攻伐、戰事不斷。這時候迫切需要一個諸侯王,能代替周王室監管天下,恢復秩序。齊桓公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依靠管仲的輔佐,打著“尊王攘夷”的旗幟,崛起成為春秋第一個霸主。
尊王與挾天子以令諸侯不同,雖然都是打著天子的名號,但齊桓公與曹操有本質上的差異,他是真的尊重周天子。依靠齊國不斷壯大的軍政實力,管理天下秩序,這點孔子也是很認同的。
夷狄與華夏的分界線並不是固定的,隨著歷史不斷向前,許多曾經的夷狄都因為長期與中原文化社會交融,變成華夏的一部分。不過在齊桓公時期,楚國是蠻夷,山戎也是蠻夷。
北伐山戎——解燕國之圍的突發事件事件發生在公元前664年的一個冬天,山戎大舉南下,進攻燕國。燕國從立國到被秦所滅,幾乎一直是個弱國。面對山戎來襲,燕華人慌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向齊國求救。
無論是出於霸主的責任心,還是鞏固地位的私心,齊桓公決定北上救燕。春秋的習慣不是單幹,每次發動戰爭前要申明道義,緊接著尋找夥伴。齊桓公找了魯國,魯國本來答應的挺好,最後卻反悔了。無奈之下,齊國自己興師北上。
過程自然很艱辛,畢竟是北上,進入夷狄之境。首先路就很難走,第二年春天戰爭才結束,估計大部分時間都耗在行軍了。燕莊公一把鼻涕一把淚,對齊桓公感恩戴德,親自送他南下回國。不知不覺燕莊公進入了齊國境內,這個行為放在現在也許沒什麼,但在春秋時期是不符合禮儀的。齊桓公很大氣,直接將燕莊公腳下的土地送給了燕國。
齊桓公既顯示出了霸主風範,又免除了燕莊公失禮的尷尬,一舉兩得。
綜上來看,齊國伐山戎,只是一個意外事件,並不在齊桓公的戰略計劃之內。
南下伐楚——蓄謀已久的行動齊桓公時期,楚國在華夏諸國眼中,還是個不知禮儀的蠻夷。楚國攻打隨國,隨國國君質問楚國:憑什麼打我?楚國的迴應很從容:“我是蠻夷,打你怎麼樣,管得著麼?”所以說,中原的禮儀和諸侯國的自覺性,並不能限制楚國。
楚國如果能安靜地呆在南方蠻夷之地,中原各國也就不會在意了。可楚國偏偏不老實,先後吞併了鄧、息等中原小國。這就侵犯了齊桓公的利益,別忘了他的稱霸旗號是“尊王攘夷”。楚國作為蠻夷,大肆擴張土地,進攻華,齊桓公不夏要面子麼?
所以,齊桓公不可能坐視楚國瞎嘚瑟。攻打楚國是早晚的事,只是差個時機。
這個時機很快就來了,只不過讓一個女子成了背鍋俠。齊桓公與蔡姬划著小舟,在江中嬉戲,結果蔡姬太貪玩,不斷搖晃船身,齊桓公屢勸不聽。上岸之後,就將蔡姬趕回了蔡國。本來也是個小事,結果蔡侯竟將蔡姬改嫁了。
齊桓公一怒之下,聯合諸國攻佔了蔡國。其實,齊桓公沒那麼小氣,蔡國也不是他真正的目標。他的目標是楚國,因而攻佔蔡國後並沒有離開,而是準備南下伐楚。
伐楚軍隊,浩浩蕩蕩駐紮在召陵。楚國再牛,也不敢輕視,連忙派使者前來求和。征伐只是一種政治手段,春秋初期不像戰國,能用會盟解決的問題儘量不會訴諸武力。齊國先是指責了楚國的種種罪狀,楚國也表現出以死相抗的決心,最終雙方各讓一步。說這麼多,其實都是場面話,齊桓公的想法很簡單,你楚國服軟就行,在我當霸主期間老實點。
緊接著,齊楚會盟達成協議。齊國率領各諸侯國,退出蔡國。
小結無論是伐山戎,還是伐楚國,都是齊桓公尊王攘夷的稱霸意識決定的。二者的差別在於,一個是霸主責任下的突發事件,一個是稱霸策略下得戰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