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據記載由和氏璧製成,為什麼下落飄忽不定?
8
回覆列表
  • 1 # 至簡歷史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確曾令人琢刻過一枚皇帝玉璽,稱之為"天子璽"。據史書記載,此璽用陝西藍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鈕(一說龍魚鳳鳥鈕),玉璽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

    真正的傳國璽流向何處?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人認為,後唐李從珂之後,傳國玉璽就已經失蹤,之後的都是偽造的。也有人認為,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破汴梁,徽欽二帝被掠走,"傳國璽"也被大金國掠走,隨後便銷聲匿跡。還有人認為,傳國璽是明滅元時,被元將帶到漠北了。

    傳說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時,風浪驟起,所乘之舟行將覆沒。始皇拋傳國玉璽於湖中,祀神鎮浪,方得平安過湖。8年後,秦始皇的某位使者出行至華陰平舒道時,有人持玉璽站在道中,對秦始皇的這位使者說:“請將此璽還給祖龍(秦始皇)。"言畢不見蹤影,傳國玉璽復歸於秦。

    這個傳說,其實不很靠譜,據史料記載,秦始皇當時沉江的是一塊玉佩,不是傳國玉璽。

    秦末戰亂,劉邦率兵先入咸陽。秦亡國之君子嬰將"天子璽"獻給劉邦。劉邦建漢登基,佩此傳國玉璽,號稱"漢傳國璽"。此後玉璽珍藏在長樂宮,成為皇權象徵。

    西漢末,王莽篡權,皇帝劉嬰年僅兩歲,玉璽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陽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璽,遭太后怒斥。太后怒中擲玉璽於地時,玉璽被摔掉一角,後以金補之,從此留下瑕痕。

    王莽敗後,玉璽幾經轉手,最終落到漢光武帝劉秀手裡,並傳於東漢諸帝。

    東漢末,十常侍作亂,少帝倉皇出逃,來不及帶走玉璽,返宮後發現玉璽失蹤。到"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時,孫堅部下在洛陽城南甄宮井中打撈出一宮女屍體,從她頸下錦囊中發現"傳國玉璽",孫堅私自收起玉璽,並未拿出。不料孫堅軍中有人將此事告知袁紹,袁紹聞之,立即扣押孫堅之妻,逼孫堅交出玉璽。後來袁紹兄弟敗死,"傳國玉璽"復歸漢獻帝。

    三國鼎立時,玉璽屬魏,三國一統,玉璽歸晉。西晉末年,北方陷入朝代更迭頻繁、動盪不安的時代。"傳國玉璽"被不停地爭來奪去。

    晉懷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玉璽歸前趙劉聰。東晉咸和四年(公元329年),後趙石勒滅前趙,得玉璽;後趙大將冉閔殺石鑑自立,復奪玉璽。此階段還出現了幾方"私刻"的玉璽,包括東晉朝廷自刻印、西燕慕容永刻璽、姚秦玉璽等。到南朝梁武帝時,降將侯景反叛,劫得傳國玉璽。不久侯景敗死,玉璽被投入棲霞寺井中,經寺僧將璽撈出收存,後獻給陳武帝。

    隋唐時,"傳國玉璽"仍為統治者至寶。五代朱溫受禪代唐後,玉璽又遭厄運,後唐廢帝李從珂被契丹擊敗,持玉璽登樓自焚,玉璽至此下落不明。

    郭威建後周後,遍尋傳國璽不著,無奈鐫"皇帝神寶"等印璽兩方,一直傳至北宋。

    北宋哲宗時,有一個農夫在耕田時發現了傳國璽,送至朝廷。經十三位大學士依據前朝記載多方考證,認定這就是始皇帝所制傳國璽。但是朝野也有一些有識之士懷疑它的真偽。

    宋紹聖三年(1096年),咸陽人段義稱修房舍時從地下掘得的"色綠如藍,溫潤而澤""背螭鈕五盤"的玉印,經翰林學士蔡京等13名官員"考證",認定是"真秦制傳國璽"的玉印。然而,據後世人考證,這是蔡京等人為欺騙皇帝而玩的把戲。

    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戶縣毛志學在泥河裡得玉璽,由陝西巡撫熊羽中呈獻孝宗皇帝。相傳元末由元順帝帶入沙漠的傳國璽,曾被後金太宗皇太極訪得,皇太極因而改國號"金"為"清"。

    但清初故宮藏玉璽39方,其中被稱為傳國璽者,卻被乾隆皇帝看作贗品,可見傳國璽的真真假假實難確定。

  • 2 # 蔡駿

    相傳秦始皇得到和氏璧之後,琢璧為璽,命宰相李斯以蟲鳥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作為傳國玉璽。自此,和氏璧升格為國璽,也開始了它一生最為顛沛流離的生活。

    從秦王嬴政制造玉璽到秦二世而亡,僅僅只有十五年。秦末,農民起義揭竿而起,劉邦率先攻入咸陽,秦朝末代皇帝子嬰投降劉邦,將傳國玉璽獻給劉邦。劉邦開創漢朝,御璽成為“漢傳國寶”。

    西漢末年,外戚大臣王莽篡位,他曾派弟弟王舜向親姑姑漢孝元太后王政君索要傳國玉璽,末代皇太后大怒,將玉璽砸在地上,玉璽因此崩壞一角。後來用黃金鑲補,但還是留下瑕痕。天下至寶,留此瑕疵,成了後世鑑別真偽的依據。

    十六年後,王莽敗亡,玉璽輾轉到東漢光武帝劉秀手中。漢末天下大亂,十八諸侯討董卓,江東英雄孫堅攻入洛陽,井中撈出一個宮女屍體,在項下硃紅小匣內取出玉璽——經過袁術之手,最後歸屬曹操。西晉五胡十六國,玉璽從司馬氏到劉聰到石勒到冉閔再到慕容氏,最後回到東晉司馬氏,歷經宋齊梁陳四朝。

    人們把南朝視為正統,北朝視為蠻夷,也有這傳國玉璽的因素。就像日本皇室象徵帝王正統信物的“三神器”,中國就是這方和氏璧傳國玉璽的圖章。

    隨後是隋朝滅陳得到玉璽,接著便是大唐盛世——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則天、唐玄宗李隆基……他們都親手觸控使用過這塊圖章。

    唐朝滅亡至五代,石敬瑭引狼入室,契丹大軍至洛陽,後唐廢帝李從珂與太后、皇后攜傳國玉璽登玄武樓自焚,傳國玉璽在大火中消失,就此成為千古之謎。

    自和氏璧始,傳至五代十國,計一千六百餘年。後周帝王遍尋玉璽不得,只能自己刻了方“皇帝神寶”的印璽。據說和氏璧在北宋末年出土,傳到蔡京手裡被鑑定為真品,但在靖康之變中,隨徽欽二帝被金人擄走。從金到元末,朱元璋打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元順帝北遁大漠,帶走了傳國玉璽,從此再無下落……

    這塊圖章在古代代表著至高無上的皇權,誰能得到它,誰就是真命天子。歷朝歷代的君主,為了爭奪這枚印章,不知道殺了多少人流了多少血……而如今,它存在的那個時代早已老去,和氏璧的真身亦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銷聲匿跡,只留下它們身上曾經喧囂的故事。

    和氏璧的流浪史可以說是中國歷史的一個線索,是歷史重要的組成部分。引用《鎮墓獸》中的一句話作結:“華人不是沒有信仰的民族,歷史就是我們的信仰。三千年前的殷墟的甲骨文開始,我們的歷史從未中斷,五德始終,週而復始,生生不息……猶如這方和氏璧的傳國玉璽。世界各個民族皆有可能滅亡,唯獨我們華人不會滅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鼓勵自己的英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