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之殤以之為鑑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們來聊聊,為什麼說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我認為原因如下:

    科舉考試漫漫征途

    明經科是古代科舉科目,內容較淺,所以說三十歲人才考中明經,實在是太老了。

    五十少進士呢?是因為進士科較難,所以五十歲人考中,已經算年輕了。

    年紀輕輕大有成就

    再回答另一個問題,哪個進士最年輕?上文說了,五十考中進士算是天才了,那要比這還年輕考中進士的算不算學霸了?歷史上還真有這麼個年紀輕輕考上進士的學霸,他就是唐朝的陸贄

    陸贄,字敬輿,嘉興人,自幼聰慧好學,年僅十八即考取進士,是唐朝幾百年間最年輕的進士,唐德宗建中四年起擔任替皇帝起草文書的翰林學士。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 2 # 一葉知秋369

    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是唐朝時出現的說。主要是針對當時的科舉制度而言。

    唐代的科舉制度,主要有兩種:一、明經,二是進士。

    經,是指儒家經典,就是我們平時所熟知的“五經”(詩書禮易春秋)。“明經”,就是對某一經研究的很透徹,主要的參考書是唐初孔穎達奉召撰定的《五經正義》。既然有了規定的參考書,那麼“明經”就相對容易了。所以好好讀書的話,很年輕就可以明經。深入的說,明經,是對兩漢及南北朝原來的傳統選取官吏方式的繼承。(注意,科舉始於隋朝,實際盛於唐及以後以至於清末)考了明經的,可以做縣官之類的官員。

    進士,是唐代的重要的科舉方式。最後一關,由皇帝親自主持殿試,規格很高。重進士的人,不僅僅要通經——通達五經,而且還要詩詞歌賦、時政策論的能力。由於唐朝對個人才華的重視,所以“唐詩”冠絕。因為考試時,沒有標準的答案,所以就湧現出了各種才子,有些確實有才,但也有庸才,而如“李杜”等也空留報國之志。所以,有些人,到了五六十歲還不能中進士。我們以前學過的《范進中舉》的舉人就是進一步考進士的前提,“三蘇”一家三口中進士,更成為千古美談。

    只能粗略的介紹了。深入的分析很有很多。此題,主要考 唐代的科舉制度的主要形式,即:選取官吏的方式與之前的變化。

  • 3 # 爐邊古今暢談

    明經好考,三十才考上都是很晚的,進士不好考,五十能考上都是年輕的。古代讀書人的出路就是考進士做官,便有學而優則仕,當年唐太宗看著年年來考試的學子時,曾說,天下學子入吾彀中矣。即使難考,也有人連中三元,真可謂王者霸氣。

  • 4 # 清風輕拂

    為什麼說“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最年輕的進士是誰?

    首先讓我們來看“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這句諺語是出自《全唐詩》,“明經進士語‘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言其艱難也。”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它是說三十考取明經科是年齡比較大的了,五十考上進士科則是很年輕,意思就是明經易考,進士難得。

    明經科被推舉者須明習經學,故以“明經”為名。

    唐代的“明經”科試帖經,以通經比例決定等第。明經又分為五經、三經、二經、學究一經、三禮、三傳等,考試之法,先貼文,後口試,經問大義十條,答時務策三道。

    進士科,試三場,先雜文,次帖經,次再口試。所謂“雜文”,就是指考生當場按考題內容寫作詩、賦各一篇。

    其實這也是中國古代科舉考試的另外一個側面描寫,說起這個科舉考試,則是中國選舉人才的一個重要方法,雖然弊端多多,但其意義是在不管人出生貴賤,在考試上皆是人人平等,人盡其才。

    至於最年輕的進士嗎?據查有關資料得知是宋真宗時期的蔡伯希,他是三歲的中進士。

  • 5 # 一隻小杜鵑

    說明明經科比較容易考,而進士科比較難考,還說明人們普遍看中進士科。

    這句話是從科舉考試這個現象衍生而來的,古代人把世上的人分為:士農工商四個層次,士被列為第一等,所以人們拼命地想透過考試進入“士”的行列,“學而優則仕”,科舉考試是選拔人才的一種方式。

    科舉考試從隋唐開始的,常設科分為兩科:明經科和進士科。“明經”,顧名思義就是熟讀儒家經典,四書五經就能輕易地考取;而“進士”,不但要熟讀經典,而且而且還要關心時政,把國家治理和歷史時政有機結合起來,並用理論知識和文學經典的藝術形式把自己的思想主張表達出來,它需要較高的文學造詣和才華。

    古代從秀才考到進士,一路順風也需要12年。普天下的文人都去拼命地考進士科,很多人考很多年都名落孫山。《儒林外史》中范進直到五十歲才考中個舉人,一聽說自己中舉了,當時就高興瘋了,因為中舉就表明以後就能當官了。可見進士科之難考。

    所以,如果三十歲考中了明經就是很丟人的老明經科,而五十歲考中的進士已經是很年輕的進士了。

    進士科考中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唐朝莫宣卿17歲就考中狀元,應該是最年輕的進士了

  • 6 # 葭明通半瓶歷史

    “明經取士”人為操作的空間巨大。

    對,巨大的很的巨大。

    因為這個人為操作空間的巨大,不公平的很,非常容易造成世家大族把控地方政治,隋唐之後,也就不怎麼再用明經取士了,代之於科舉,到宋神宗也就完全廢止了。

    在漢代,“明經科”是察舉制的一種選官方法。什麼叫做察舉制呢?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為官!

    誰去舉呢?當然是地方官員了。

    什麼叫做賢良方正呢?孝順也算賢良方正的,所謂“舉孝廉”嘛!

    中國歷史上為什麼有匪夷所思的“二十四孝”?就是因為一個人只要炒作出了“孝順”的名聲,是可以直接去做官的。

    那,是不是,只要一個人孝順了,就可以做官了?

    當然不是了,上面說過了,需要地方官員舉薦他,他才有資格被中央政府考察,要麼去做官,要麼給一塊孝順的碑匾了事。

    “明經科”也是如此,一個人固然學富五車通曉儒家所有的經典了,談起話來出口成章引經據典的,完全有能力就國家政事“能言極諫”了。

    然而,沒有用,如“舉孝廉”一樣,也還是非常需要地方官員的舉薦。

    讀到這裡的聰明讀者也應該明白了,這需要深耕地方關係呀!需要父兄幾代的經營關係的。

    一句話——“明經科”拼的是爹!

    拼爹的事情,當然需要當爹的年輕富強正當年了,當然需要當爹的正在掌權有位子了。

    自然規律——年輕力強的爹自然不會有太老的兒子的!

    所以說,“三十老明經”完全成立。

    一個年輕人從四五歲開始讀書,讀上十幾二十多年年,如果他爹爹用上十幾二十多年的時間還沒有替兒子“操作”出“這個年輕人很通曉儒家經典”的名聲,那麼就證明他爹爹能力不夠厲害了,就不要去走什麼“明經科”路線了,走不通的。

    五十少進士呢?

    進士及第去當官是隋唐之後“科舉制”的選官方法。

    考科舉拼的可不是爹了,考科舉拼的是自己寒窗苦讀以及運氣,並且是一級一級的往上考,先進學很多年,而秀才,而舉人,而進士,非常浪費時間。

    除非老天賞飯吃,天生的讀書種子之外,家庭經濟還要富足,運氣還要常年累月的不是一般好。

    一句話——考試大神保佑,一個人30歲能考上舉人就是祖墳冒青煙了。

    五十歲考上進士真的不算老,多少人考一輩子連舉人也考不上呢!

    至於最年輕的進士,有些人就是命好——宋朝一個叫做程宿的年輕人僅僅18歲就中了狀元。

    筆者本人是嚴重懷疑這個事情的真實性的,因為古人的年齡準確性真的不高。

  • 7 # 老街味道

    問題:為什麼說“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哪個進士最年輕?

    前言

    五代的王定保在《唐摭言》中記載到:

    進士科始於隋大業中,盛於貞觀、永徽之際;縉神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以至歲貢常不減八九百人。其推重謂之“白衣公卿”,又曰“壹品白衫”;其艱難謂之“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

    進士和明經對比,五十歲中進士第還被認為年輕,而三十歲明經中第已經被認為年紀大了。

    讀書人有老死於文場也無法中第者, 因此趙嘏有詩云:“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

    一、宰相的遺憾

    在唐朝,即使是位及人臣的宰相,如果出身不是進士,也會被認為是一種缺憾。

    《舊唐書》中記載,唐文宗時期的宰相鄭覃不是進士出身,開成初年(836),他屢次上書要求取消進士的考試。

    覃雖精經義,不能為文。嫉進士浮華。開成初,奏禮部貢院宜罷進士科。初,紫宸對,上語及選士,覃曰:"南北朝多用文華,所以不治。士以才堪即用,何必文辭?"帝曰:"進士及第人已曾為州縣官者,方鎮奏署即可之,餘即否。"覃曰:"此科率多輕薄,不必盡用。"帝曰:"輕薄敦厚,色色有之,未必獨在進士。此科置已二百年,亦不可遽改。《舊唐書》 卷一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為什麼這個宰相要廢掉進士科呢?

    鄭覃認為,進士科考的內容,沒有什麼實際用處,什麼平平仄仄、對仗粘連,都是花架子,浮華而不實際。並舉例說,南北朝人詩文崇尚文華,所以朝代都不長遠。

    唐朝的格律詩,就是從南朝開始發源的。南朝齊梁以後詩人的格律詩數量的比重甚至多於唐朝人。陳子昂、李白當時復古,也是反對南朝與初唐的這種詩風。

    不過皇帝說,進士科是先朝的制度,已經200多年了,怎麼能夠輕易廢掉呢?

    二、進士與明經

    科舉制度據記載從隋朝大業元年(605年)開始 ,到清朝光緒31年(1905年)最後一次,經歷了1300年。

    唐朝的明經以背誦為主,進士科要考詩賦,詩是格律詩、賦是律賦,這種創作規矩較多,常常限韻、限題 。在《新唐書·選舉志上》中,介紹了科舉進士科加入詩賦的由來:

    永隆二年,考功員外郎劉思立建言,明經多抄義條,進士唯誦舊策,皆亡實才,而有司以人數充第。乃詔自今明經試帖粗十得六以上,進士試雜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後試策。

    永隆是唐高宗李治的年號,永隆2年即公元681年。考功員外郎劉思立說,如今的明經和進士大多是抄寫背誦古人經書,挑選不出真正的人才。於是加入了“通文律”的要求。

    趙翼《陔餘叢考》中說,這就是進士科開始考詩賦的開端:

    永隆二年,以劉思立言進士惟誦舊策,皆無實材,乃詔進士試雜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後試策。此進士試詩賦之始。 《陔餘叢考》

    北宋王溥認為,進士科考詩賦是從唐玄宗時期開始的:

    天寶十三載(754年)十月一日。 試四科舉人。其辭藻宏麗。問策外更試詩賦各一道。(制舉試詩賦。從此始。)《新編唐會要》

    三、進士科的詩賦之難

    進士科之所以難,是因為詩賦的創作要求比較高。這有點像詩詞大會,明經,只需要能夠背誦抄寫解析古人經典就可以了。但是進士科,要求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出一首五言六韻(也有四韻八韻等形式,以六韻較多)的格律詩來,做出的賦也同樣是駢文中比較難的律賦,大多要限韻限題。

    例如天寶四年乙酉(745),殷寅《玄元皇帝應見賀聖祚無疆詩》是一首五言八韻16句的排律,:

    應歷生週日,修詞表漢年,復茲秦嶺上,更似霍山前。昔贊神功起,今符聖祚延,已題金簡字,仍訪玉堂仙。睿祖光元始,曾孫體又玄,言因六夢接,慶葉九靈傳。北闕心超矣,南山壽固然,無由同拜慶,竊忭賀陶甄。”

    唐玄宗開元1年(714年)進士科,規定以 "風日雲野,軍國清肅"八字為韻,賦試題目叫《旗賦》:

    遐國華之容衛,諒茲旗之多工;文成日朋,影滅霜空。乍逶迤而掛霧,忽搖曳以張風;排回驚鳥,飛失斷鴻。至若混羽旗以橫野,則睹之者目駭。雜金鼓而特設,則見之者氣雄。...........◆風【東韻】爾其誓將臨邊,興師授律;擁豹騎而長往,指龍山而衝出。月陣聯雲,星旄鬥日;回五翎以革面,挫三庭而屈膝。匪旗之佐彼軍容,則何以沙場清謐?...........◆日【入聲質韻】明明我君,四海無塵。立徽號,建鴻勳;為旗削蚩尢之跡,畫蛟龍之文。信侔功於巢燧,諒比德於姜雲。...........◆雲【文韻】奄有天下,體國經野。覽茲旗之財成,故可得而言者。儼孤峙以標眾,列廣形而助寡。隨時卷舒,任用行舍。不務功以伐謀,良有足而稱也。...........◆野【上聲馬】.....後略.....

    題要寫”旗“,韻要按照”風日雲野,軍國清肅“八個韻部來押韻。

    無論是律賦、還是律詩,押韻都必須依照唐朝官方的韻書來押韻。熟悉作律詩的人知道,東、冬不同韻部。單單是押韻就夠難的。押韻與平仄不對,稱之為落韻,進士科有不少人就在押韻上栽了跟頭。

    四、最年輕的進士

    詩賦的創作因為規矩多,所以極難,而且出佳作更難,漸漸淪落成了浮華的形式,所以歐陽修在宋朝改律賦為古文(散文),錄取了蘇軾等人。王安石執政後,又取消律詩的考試。不過在漫長的歷史中,科舉依然是古代社會相對先進的人才選拔制度。

    那麼唐朝人中,最年輕的進士是多大中第的呢?

    唐德宗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大詩人白居易金榜題名,唐末五代時王定保撰《唐摭言》記載,白居易甚為得意:

    白樂天一舉及第,詩曰:“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樂天時年二十七。

    那一屆進士中,白居易27歲,卻是最年輕的進士了。

    不過,和白居易一起在洛陽養老的好友之中,有一個牛人,在21歲那年就中第了。這個人是大詩人劉禹錫(772-842),他在貞元九年(793年)及第。

    但是劉禹錫還不是這一屆中最年輕的進士。劉禹錫的好友20歲就和他同榜題名了,這個人也大名鼎鼎:柳宗元。

    更年輕的進士,是貞元九年的宰相陸贄(754年-805年), 據《新唐書 ·卷一百五十七 列傳第八十二》記載:

    陸贄,字敬輿,蘇州嘉興人。十八第進士,中博學宏辭。

    結束語

    進士科難在束手束腳的創作要求,今天學習格律詩的朋友都知道,現代人做一首格律詩並不容易。對於唐人來說,格律詩的創作是基本功,主要的原因就是進士科考試中這是必考科目。

    這種考試,還是能夠看出考生的閱讀量、創作能力、價值觀等等素質。也能夠打破階級的壁壘,為寒門子弟提供了一條向上的通路。這也是當時最好的選拔人才的方式了。

    鄭覃學問很大,做過皇帝的翰林侍講學士。但他不是進士出身,似乎也不是明經出身,而是“門蔭”出身,他的父親是唐德宗朝的宰相鄭珣瑜。

  • 8 # 歷史守望者

    古人流傳下來的許多話都是很有道理的,這道題目中說的"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也不例外。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這得從明經和進士說起。

    明經與進士即是古時候選取官員的兩種科目,同時也是古代讀書人考取的兩種功名的名稱。題中的老和少指的是人的年齡,所以此處的明經和進士指的是兩種功名。那麼為什麼會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呢?

    明經作為古代選取官員的科目起源於漢代,終於宋代,明經是明習經典的簡稱,漢武帝起獨尊儒術,所以這裡的經指的就是儒家經典。

    "三十老明經"的字面意思是說三十歲的人才考取明經,那已經算很大的年齡了。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考取明經的難度其實不是很大,尤其是相對於考取進士的難度而言。

    "五十少進士"意思也很直白,五十歲能考取進士都算年輕的,這反映的是古代考取進士的難度之大。

    明清時期雖然沒有明經這個說法,但這個時期的明經就是貢生的代名詞,貢生本身也只是比較優秀的秀才而已。

    而要考取進士則難多了,秀才需要先考過本省三年一次的鄉試成為舉人,在此基礎上再考過次年在京城舉辦的全國性的會試後成為貢士,然後才有資格參加殿試成為進士。 需要說明的是每個時期鄉試和會試的錄取率有所不同,但一般鄉試錄取率不會超過10%,而會試錄取率更低,一般在5%左右。

    這樣算下來,秀才考取進士的比例比百裡挑一還要低,所以不難想象考進士是有多難。此外,歷史上最年輕的進士應該是清代嘉慶皇帝的老師朱珪,他17歲就高中進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羹堯是雍正時期的第一將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