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地理科堂

    要說中國歷史上寫詩最好的,要屬李白、杜甫等人,但要是說誰寫的詩最多,有這麼一個人,即使是詩仙、詩聖也望塵莫及。

      這個人就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乾隆皇帝。  乾隆一生究竟寫了多少詩?因其寫過太多,無法給出準確答案。一說39340首,一說43000首。總之,大概在四萬餘首左右。  乾隆的詩產量比史上高產詩人之亞軍陸游的詩歌總量高出許多來,所以說,乾隆皇帝是當之無愧的寫詩高產冠軍,且遙遙領先於亞軍。  《全唐詩》裡所有詩人的詩加起來,也沒有乾隆皇帝一個人寫得多。也就是說,唐代近三百年的文化,被乾隆一個人給頂了!  四萬多首!這是個什麼概念?要知道,乾隆總計活了八十九年,在位六十年,就以他狂寫詩六十年計算的話,那麼,六十年一共是21900天,也就是說他只活了21900天,卻寫詩41800首,平均一天要寫兩首詩。  一天只寫兩首詩,不多,不多可難能可貴的是,乾隆能夠堅持六十年如一日,風雨無阻,晝夜不息,把這項工作堅持下去,真是太難得了。  如此驚人的產量,使乾隆不僅是中國歷史上寫詩最多的人,而且是全世界古往今來寫詩最多的人,也真難為乾隆他老人家。  一生寫了這麼多詩,卻沒有一首被後人記住或傳誦,任何版本的中國詩歌史,也從來就沒有人把這位寫詩最多的皇帝列入其中,說來也算是一個奇蹟。  乾隆有時一天寫幾十首詩,見什麼寫什麼,他曾說:“每天閒下來後,有時練字,有時作畫,作詩是最經常的,每天一定要作幾首。”  這樣看來,他能成為寫詩最多的皇帝也就不足為奇了。不過寫詩雖多,詩的水平卻無法與唐詩中的精華相比,很少有能打動人心的佳作。  乾隆寫了如此多的詩,對一個日理萬機的帝王來說,是絕對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必須有槍手代勞,可能還不止一位。其中,就有一位是蟄居蘇州,名聞江南的文人沈德潛。  有一年冬天,乾隆和沈德潛等一大幫人一塊兒去西湖遊玩,正好下雪了,雪花迎風飛舞,催生寫詩靈感。  “大詩人”乾隆皇帝情不自禁,詩興大發,便開口吟詩:“一片一片又一片,”大家聽了紛紛叫好,都說皇上出手不凡,語驚天下!一番無原則的奉承,聽得乾隆很開心,於是他繼續吟道:“三片四片五六片………”這下,大家可就有點不知所措了:就這“詩”,小孩子一天也可以寫好多句啊。  但誰也不敢說真話,繼續好評如潮地敷衍這個喜歡附庸風雅的主子。乾隆皇帝一鼓作氣,又來一句:“七片八片九十片……”這句一出,大家傻眼了,難情這位爺是在數數呀?莫非還會來句“百片千片萬萬片”?這能叫詩嗎?  乾隆皇帝呢,寫到這裡沒詞了,半天沉思不語。就在這冷場的關鍵時刻,沈德潛挺身而出來幫助完成這個半拉子工程,只見他上前一步跪下來,說:“皇上的詩寫得太好了,請讓臣下狗尾續貂。”正在尷尬的乾隆當然准奏。  於是,沈德潛接上:“飛入梅花都不見。”平心而論,這個掃尾工程完成得很漂亮,一下子提升了全詩的品位。  於是乎,“高宗擊節稱善,且以貂裘賜之。”自然,這首詩的版權也就屬於乾隆皇帝了。  除了沈德潛外,紀曉嵐也曾幫助乾隆皇帝寫過詩。  有一次,乾隆皇帝帶著紀曉嵐微服出宮,在一家酒樓喝酒時,看到有一家迎娶新娘。  乾隆詩興萌發,於是吟道:“樓下鑼鼓響叮咚,新娘羞坐花轎中。今日洞房花燭夜……”吟到這裡,又卡殼了。  他只好求助於紀曉嵐說:“愛卿來接,接得好,朕有賞!”於是紀大才子接道:“玉簪剔破海棠紅。”  “好,不錯!”聖心大悅。於是,乾隆又“完成”了一首詩作。 南來北往是西東,看得浮生總是空。天也空來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  大地本來無寸土,人生勞碌一場空。日也空來月也空,來來往往不留蹤。  日月晨昏常運轉,人亡千載永無蹤。山也空來水也空,隨緣變化體無窮。  青山綠水依然在,為人一死不相逢。田也空來地也空,換了多少主人翁。  世間多少窮後富,也有多少富後窮。金也空來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  萬兩黃金拿不去,為他一世受牢籠。生也空來死也空,生死如同一夢中。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 2 # 大峰上雨

    先謝謝大家欣賞!說詩詞首先要知道什麼是詩詞?人生怎樣出詩詞?簡單說詩詞是人生情感的文字集中爆發,也就是說人生不一般情感不一般才能出不一般的詩詞,因為那些詩詞就是你的人生經歷。再簡單點,詩詞是情感悟出來的,不是筆墨寫出來的。看看歷史上的詩詞大家,哪個不是人生曲折,上下沉浮的驚天地泣鬼神呀?換句話說:詩人沒有生活就沒有真正的詩詞;乾隆皇帝從一開始就順利,到晚年更是安享,哪裡能出不一般的情感事件呀?大的情感波動都沒有?還能悟出非一般的詩詞?可能嗎?這些問題還是問題嗎?

  • 3 # 253014358

    乾隆一生呼風喚雨,春風得意,見花賦花,遇柳歌柳。他從未和別人產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鳴。他的詩從沒打動別人的心。

  • 4 # 52娛樂圈的那些屁事兒

    很多人會好奇,我讀了那麼多年書也沒看到乾隆有一首詩出現在課本中啊,要說李白杜甫,我還相信,乾隆,不好意思,真沒聽說過。嗯嗯……這個問題應該很多人都會比較納悶,乾隆竟然一生作詩4萬首???我表示大大的不相信,不相信!!!仔細看了《還珠格格》的人就知道,在《還珠格格》中,乾隆的確是一個很惜才很愛才很有才的人,和紫薇詩詞歌賦,無所不能。乾隆一共寫下了四萬三千多首詩,平均下來,每年可是寫了四百多首。數量之龐大可以趕上一本《全唐詩》,李白、杜甫加上王維三個人所寫的詩都比不上他。 但是,乾隆所寫的詩,只有數量沒有質量。不管是在當時,還是在現在,乾隆的詩篇與品味都得不到人們的認可。和劉邦朱元璋等其他皇帝相比, 乾隆所作詩篇不僅沒有膾炙人口,甚至是連韻律都不對。 其實,和乾隆生活的背景有關,爺爺和父親已經為他創立了一個太平的天下,缺乏一個豐富、接近生活的成長環境,因此他所瞭解的民間生活較少。他生於宮闈之中,又是在婦人手中呵護著長大,自然是沒有朱元璋和劉邦那般接近生活的見識,寫不出令人產生感觸的詩篇。青雅鐘錶表示,乾隆皇帝一生作詩四萬首,在文學史上沒有留下任何地位,實在是悲哀呀。上海青雅鐘錶,中國領先進口機械鐘錶零售集團

  • 5 # 農村妞說事兒

    乾隆寫了大概43630首詩,平均每天一首多,全唐詩一共收錄了四萬八,他一個人快比人家兩千多人還牛叉了。但是乾隆詩的數量和質量都是有水分的。他自己說的“雖有所著作,或出詞臣之手,真贗各半”。

    乾隆的詩有一部分是手下人寫好,他籤個名;有一部分是自己寫好,給別人潤色的;還有很多質量不咋的。

    話說一個皇帝,忙著上朝,後宮,時不時的到江南遊玩,哪有那麼多時間去寫詩。

    小妞找了一些後期他寫的詩,非常有特點;

    填不上字了,就用虛詞墊字;

    忘詞了,就自己編個典故填上。

    前日採茶我不喜,率緣供覽官經理; 今日採茶我愛觀,吳民生計勤自然。羲之稱書聖,諸體無不有。 齊梁作者無,李唐推顏柳。北坍南漲嗟燒草,水佔田區竟變桑。

    乾隆的詩有點像打油詩,缺少打磨,要知道除了天才外,詩歌是需要慢慢推敲的,當然也可能是沒天分。

    乾隆前期有本詩集《樂善堂全集》,裡面的部分詩還可以,在清朝幾個皇帝間排中等。

  • 6 # 孫博士侃歷史

      宋代偉大詩人陸游一生寫下了9000多首詩,人送外號“萬詩翁”,在公元1736年前,這似乎是一個永遠難以打破的記錄,直到這個人登上了大清皇帝的寶座,他就是愛新覺羅·弘曆,即清高宗乾隆皇帝,江湖人稱“詩霸”(類似麥霸的含義)。

      乾隆一生作詩40000餘首,而清初期編纂的《全唐詩》一書,收錄的唐朝詩歌也不過4萬2千多首,可見乾隆詩歌產量之大。而這些詩歌大多作於乾隆登基之後,大約64年的時間,共2萬3千個日夜,如此算來,乾隆大概每天都要寫將近兩首詩啊,李白杜甫等人實在望塵莫及。

      

      那麼乾隆作詩的水平真有真麼高嗎?顯然不是。

      一個很有名的典故,大致能反映出乾隆詩歌的寫法。

      一天,乾隆皇帝帶著大臣們去遊園,正好天降大雪,頓時乾隆皇帝的詩興大發,開口吟道:一片一片又一片。群臣一聽,紛紛叫好,一番奉承讓皇帝龍心大悅,乾隆皇帝再接再厲:三片四片五六片。頓時群臣都沉默了,小孩子都能寫出來,卻都不敢介面。接著,乾隆皇帝說了第三句:七片八片九十片。這一下子讓群臣都傻眼了,高難度,誰都不敢介面。

      

      這個時候的乾隆皇帝也是騎虎南下了,一群人頓時冷場,都在苦思!一名叫沈德潛的大臣挺身而出,稱讚皇帝的詩句做得很好,同時提出請皇帝允許狗尾續貂,併為皇帝接上了第四句:飛入梅花都不見。

      而乾隆的詩歌也大多是如此編纂出來的。其中如沈德潛、紀曉嵐這樣專為乾隆擦屁股的文人比比皆是,而如和珅之類的寵臣再為乾隆搖旗吶喊,別說一天兩首詩,就算十首二十首,那都不是事兒!

      

      大文學家錢鍾書老先生曾在《談藝錄》中評價乾隆的詩歌:“清高宗亦以文為詩,語助拖沓,令人作嘔。”想來,這也是四萬多首詩歌少有流傳的原因吧。不知,若乾隆皇帝泉下有知,看著自己的四萬多首詩歌是否會有點尷尬。

  • 7 # 競網張貼

    首先我們要弄清一個誤區,現代人一提作詩,好象是很高範兒的事情。實際上對於古人來講,尤其對於一位文人,作詩是很正常的事情,就象現代人寫篇作文一樣。因為古人從小接受的教育中,詩文學習是一項基礎的修養。

    而恰恰是帝王,作詩的能力才會有可能弱於文人學士,尤其是開國帝王。因為他們往往沒什麼文化。

    但是像乾隆這樣從小便受儒家文化教育的東宮皇儲,會寫詩並不奇怪。

    之所以他作詩多,和他的性格有關。

    乾隆是一位很有性情的帝王,也喜歡張揚與賣弄。加之被眾多諂臣環繞,他並不能真切地意識到自己詩文的水平到底怎樣。在眾人的恭維聲中,難免動輒就不分場合,便率而成詩。

    對於古詩來講,有很多古人從垂髫少兒便開始讀詩、背詩,但真正懂得欣賞詩歌,能領悟其中的情懷,是要在積累了很多人生經歷之後。

    所以,背詩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只能算一種最基本的素養積累,這些文化素材真正對他們有用,併成為滋養他們心靈的資糧,是要在他們懂得欣賞,可以聞辭而喜,聽詠而泣之後。

    作詩就更難了,單憑辭藻和格律規矩成幾個句子,古人都會,但真正能被稱之為詩人的就鳳毛麟角了。

    古人一定不乏很多喜歡賣弄的文人或巨賈,寫了不少缺油少鹽的詩,但根本無法留傳下來。之所以乾隆的這麼多詩無一遺漏地留給了後人,只不過是因他特殊的身份罷了。

    想到最近《中華詩詞大會》上的一道題,問到中國古代帝王所寫的詩,要是我的話,也會像彭敏那樣,首先想到曹操。因為作為一代梟雄,他在詩歌方面的成就太大了,建安七子,我認為其他六人無法望其項背。

    但如果嚴謹地想想,他實際不是帝王,如果嚴謹地按帝王講,我的印象中,就只剩下兩位在詩文上能提一筆的了。首推劉邦,僅有一首《大風歌》,卻讓無數後世文人心旌激盪,把他認作心目中的明君聖主。再就是唐宣宗李忱,一首《瀑布聯句》,我一直認為足以把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甩出幾萬裡。古代帝王的佳作,除了上面這三人,我真想不出第四位了。

    我一直認為,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瑰寶的詩詞,給我們帶來的文化滋養是多重的。

    我們可以透過閱讀、欣賞,去捕捉作者的心境和感悟,與他作一次遠隔百年千年的心靈交流,作他時光兩隔的知音。

    我們也可以僅僅陶醉在優美的詞句中嗟嘆流連。

    但如果說到提筆作詩,則要嚴重的多了。那絕不是僅憑知道一些格律規矩,積累一些詞句那麼簡單。

    其實,你覺得《大風歌》或是《短歌行》中的文詞華麗嗎?《詩經》中又有幾首作品的詞語完美無缺。

    詩人能寫出佳作的本質在於情懷,在於他對世間萬事萬物萬態的精微感悟,那樣其詩作才能感動讀者。沒有這種素質的人,雖然也能用詩這種體裁成文,即便象乾隆那樣有詩留給後世,卻很難得到讀者的青睞。

    乾隆爺這位長壽帝王,在位一定每有詩作問世,便獲得群臣跪贊。但畢竟人類歷史長河漫漫,後世的人,又有幾個會像他在位時那樣,憑他帝王的身份再給他面子。所以他那幾萬首詩作被人冷落也就沒有什麼可奇怪的了。

  • 8 # 南極小博士

    乾隆一生作詩四萬首,為什麼乾隆的詩沒有名呢?乾隆在世的時候乾隆的詩非常有名,乾隆去逝以後就沒有名了。乾隆寫的詩跟本不入流怎樣流芳百世,乾隆聰明厲害不假,可乾隆不會寫詩也是真的,不會寫詩他才寫下那麼多詩,如果真的會寫詩那他的詩就不會多了。乾隆說了一兩句不是詩的話,下面的文武大臣們馬上就拍馬屁,萬歲爺真厲害,真是出口成章,這就是乾隆的詩了。還有的是乾隆說了一兩句別人替他續完整的,這也成了乾隆的詩了,你說向這種詩那會有生命力?純粹就是狗屁不通的作品。作品不在多兒在精,乾隆也不是神仙,他怎麼可能一生寫出四萬首詩了。乾隆皇帝一生好大喜功,在他晚年的時候封自己是十全老人,天下那有十全十美的人呢?就是皇帝也做不到,乾隆四萬首狗屁詩後人誰願意看他的詩?只有沒文化的傻子喜歡他的詩,這種讓人哭笑不得的作品早就失傳了。

  • 9 # 怪譚先生

    乾隆四萬首的詩為什麼在文學史上沒有立足之地,先看看詩仙李太白寫過多少首詩,據瞭解李白創作了大量的詩,現收錄在《李白全集》中有一千多首;號稱詩聖的杜甫杜工部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詩魔之稱的香山居士白居易寫了三千八百多首詩。再看詩佛王維現存四百零四首詩,詩鬼現存二百二十三首,那麼估計最多都不太可能破萬;詩狂之賀知章今存的只有二十首詩。那麼這些詩人現存的詩加起來也沒有破萬,在數量上市遠遠比不上乾隆皇帝的,卻個個都是名留文史的大詩人。這說明了詩能不能在文史記下一筆,不在於數量,而是由詩的質量決定的。歷史上只寫過一首或幾首的,卻也名留文史的很多,比如西楚霸王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寥寥幾筆,慷慨悲壯,氣勢自然,絕不是嬌作拼湊能寫成的。再看黃巢的一首《題菊花》:

    颯颯西風滿院載,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字淺韻足而意味深,像這樣的還有許多,那麼乾隆的詩到底寫的怎麼樣呢?在看他的詩之前先看一首七律:

    持螯更喜桂陰涼,潑醋擂姜興欲狂。

    饕餮王孫應有酒,橫行公子竟無腸。 臍間積冷讒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想必喜歡《紅樓夢》的紅迷們看出來了,對,這就是《紅樓夢》裡賈寶玉寫的一首螃蟹詠。先翻譯幾個詞,持螯,也就是拿著蟹鉗吃螃蟹;潑醋擂姜,就是潑灑些醋搗爛生薑,拌著吃;饕餮王孫,貪吃的自己;橫行公子,指螃蟹,又稱無腸公子;坡仙,指蘇軾。一整首下來全是“大白話”,不僅沒有意味,而且不知道要表達什麼,就是“無情”,詩如果沒有“志”,沒有“情”,其實就不能算是像樣的詩了。所以在《紅樓夢》中號稱詩魂的黛玉怎麼評價,她笑道:“這樣的詩,要一百首也有。”,當然賈寶玉也有好詩好句,但是這首卻是像在應付拼湊,就是人們常說的“打油”。再看幾首乾隆的詩,《觀採茶作歌》:

    前日採茶我不喜,率緣供覽官經理。

    今日採茶我愛觀,吳民生計勤自然。

    等等

    還有一首《盧溝曉月》:

    茅店寒雞咿喔鳴,曙光斜漢欲參橫。

    半鉤留照三秋淡,一蝀分波夾鏡明。

    入定衲憎心共印,懷程客子影猶驚。

    邇來每踏溝西道,觸景那忘黯爾情。

    如果細細品讀起來,真的是越品越淡,越沒有滋味,就像錢鍾書在《談藝錄》中對乾隆的詩評道:“清高宗亦以文為詩,語助拖沓,令人作嘔”。這如同當今很多人寫詩寫成了口語,也不在少數,而且內容毫無意義,用當下的話說挺“無聊”的,若用黛玉的話說:“這樣的詩,四萬首也是有的。”於是,四萬首不就有了麼。那乾隆為什麼寫這麼多詩,沒有多大提升呢,我這或許就是他讓喜歡和珅的緣故吧。

  • 10 # 科學幻想號

    不論文字是讚美、還是批判一些現象,都服務於人們的心靈,表達出人間的真實細膩的思想,才能使讀者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之後才能感染大眾、產生共鳴。

    乾隆身居高位,政務繁忙,很少真正走出京城深入民間,瞭解民情。大自然中驚險奇絕的景色他也是看不到的,這就缺少了創作的素材。

    文學作品的生命力在於,傳達生命的感悟和體驗,寄託人們的情感、認知、價值判斷,乾隆身處太平盛世,沒有遭受大挫折,缺乏多樣的人生閱歷,一生呼風喚雨,不曾深入體悟人生的種種滋味,無法產生獨到的理解和感知。

    乾隆的周圍全是一片阿諛奉承之人,寫的不好,也無人敢批判,其中如沈德潛、紀曉嵐、和珅這樣的寵臣專為乾隆吹捧誇耀、搖旗吶喊,因此乾隆沾沾自喜,自己根本不知道寫的好不好。

    乾隆的詩有一部分自己只寫了一兩句,後面是別人補充的,有一部分是手下人寫好,他籤個名;有一部分是自己寫好,給別人潤色的,所以他的詩更像打油詩,缺少推敲打磨,更像我們現在的發朋友圈一樣。

    另外,乾隆是皇帝,詩人這個稱號在皇帝這個職稱面前就顯得無足輕重了,就像武則天,沒人會談論他的美貌,而是談論他的政治才能。

  • 11 # 綰綰

    乾隆得詩瞭解不多,至於有沒有流傳流傳了多少不得而之。倒是聽過關於乾隆得一則故事:

    有一年春天,乾隆帶著大學士紀曉嵐一干臣子離京出遊,來到泰山。一路上,君臣作詩答對,興致盎然。一行人上得山來,見路邊桃紅柳綠,景色宜人,大家心情也愈來愈好。乾隆看著路邊石頭,貌似無心,隨口說道:“泰山石稀爛挺硬”。紀曉嵐知道乾隆又在出對,止步向北眺望,迅即作答:“黃河水翻滾冰涼”。乾隆會心一笑,群臣暗自佩服。 前行來到一座寺院,乾隆看著佛像,口中念道:“三尊大佛,坐象,坐虎,坐蓮花”;紀曉嵐又應聲對出:“一個狀元,攀龍,攀鳳,攀丹桂”。乾隆笑道:“紀愛卿夫子自道也。”大臣們也連聲附和,叫好不迭。這時,紀曉嵐見寺院邊有一小樓,小樓僅高兩層,門楣之上鐫有“地樓”二字,便對乾隆說:“萬歲,臣得一上聯,請我主指教:‘地樓上起樓,樓上無地’。”乾隆覺出這聯有些難度,微皺雙眉,略一沉吟,眼睛掃過院中水井,立即喜上眉梢,對曰:“天井中掘井,井中有天”。群臣又是一片驚歎讚美之聲。

  • 12 # 通古博今農民工

    乾隆的對立面是漢族人和人民大眾?他寫多少詩也不會歌頌奴隸。並且,他們當政其間製造了大量令人毛骨悚然的"文字獄″。例如,沈天甫呂中"反詩″案?汪景棋《西征隨筆》案?輸林徐俊吟詩案………?不但殺人滅l口,而且扒墳戳尺………?

  • 13 # 行在路上8

    答:乾隆算得上是中國歷史上寫詩最多的皇帝了。一生根據清《御製詩集》中統計,共寫出了42613首詩。不得不說,當年一個皇帝公務繁忙,批奏摺處國事,又是高齡,能寫出這麼多卻是不容易,也算是對詩酷愛和有雅緻了,也是高產大家了。但熱情過人,才情不深,詩的質量還是不行。比如《詠雪》:“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萬片無數片,”前三句張口就來,第四句有點卡殼,這時候宰相劉墉及時圓場,道出點睛之筆:飛入梅花總不見。當然也有一倆首是不錯的。但總體來說評價是不高的。眾人的眼睛是雪亮的,文化是有尊嚴需流傳和傳承的,時間是最好的 評判。所以說乾隆皇帝的詩不能流傳至今、千古難忘也不足為怪了。不過乾隆在愛好學習藝術方面還是值得推崇的,他在書法繪畫等方面還是有所貢獻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券商股會爆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