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實在羊哥

    冬小麥後期葉面噴肥,在小麥後期可噴施0.5-2%磷酸二氫鉀,氨基酸類,腐殖酸類,海藻酸類葉面肥,可有效提高植株抗逆性而達到增產的目的。

  • 2 # 李靈er

    一、冬小麥田土壤養分基本狀況

    冬小麥中高產地區,土壤速效氮含量40~60毫克/公斤,速效磷含量10~25毫克/公斤,土壤速效鉀含量120~150毫克/公斤,與20年前相比,土壤速效氮含量提高了20~30毫克/公斤,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了10~20毫克/公斤。但土壤有效鉀下降了20~40毫克/公斤,中、微量元素養分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二、冬小麥需肥特點

    冬小麥一生需氮、鉀多,需磷相對較少,同時需要鈣、鎂、硫等中量元素和鋅、硼、錳等微量元素。每生產100公斤小麥需吸收氮(N)2.83公斤,五氧化二磷(P2O5)1.25公斤,氧化鉀(K2O)2.92公斤。小麥一生吸收氮肥有兩個高峰期,一是年前分櫱盛期,佔總吸收量的12%~14%,另一個是拔節孕穗期,佔總吸收量的35%~40%;小麥對磷肥吸收高峰期出現在拔節揚花期,佔磷總吸收量的60%~70%;小麥對鉀的吸收在拔節前較少,一般不超過總量的10%,拔節孕穗期吸收鉀最多,可達60%~70%。

    三、冬小麥施肥的一般原則

    冬小麥施肥不要就小麥論小麥,要將冬小麥與夏玉米全年兩季統籌考慮,一般各佔50%。磷肥重點在小麥上,如土壤速效磷含量較高,磷肥可全部用於小麥,玉米不施磷肥,如土壤含有效磷較少,再適量增加磷肥投入量的同時將2/3用於小麥,1/3用於玉米;鉀肥則相反,如土壤有效鉀含量高,全部鉀肥用於玉米,如土壤速效鉀較少,則1/3用於小麥,2/3用於玉米。小麥肥料投入的一般比例為: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鉀為1∶0.7∶0.4;同時要增加有機肥和微量元素的用量。建議廣大農民多施用有機肥,施用有機肥時一定要進行發酵,以減少土傳病害。在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中,小麥要增加鋅肥和硼肥的使用,有條件的地方也可以施點錳肥,都具有較好的增產效果。

    四、冬小麥施肥量

    要做到配方施肥必須先進行取土化驗,測定土壤中養分含量,再根據小麥品種、產量水平、計算出施肥量。下面給廣大農民提供一個種麥施肥的參考數量。

    1.氮肥施用量:低產小麥(350公斤/畝,土壤有機質含量小於10克/公斤),小麥全生育期畝施純氮10~12公斤(摺合碳酸氫銨60~70公斤或尿素22~26公斤);中產田(畝產350~450公斤,土壤有機質含量大於10克/公斤小於13克/公斤),小麥全生育期畝施純氮12~14公斤(摺合碳酸氫銨70~82公斤或尿素26~30公斤);高產田(畝產450公斤以上,土壤有機質含量大於13克/公斤)畝施純氮12~13公斤(摺合碳酸氫銨70~77公斤或尿素26~28公斤),超高產麥田畝施純氮不要超過17公斤(摺合碳酸氫銨100公斤或尿素37公斤)。

    2.磷肥施用量:土壤有效磷含量小於10毫克/公斤,畝施五氧化二磷10~12公斤(摺合過磷酸鈣83~100公斤,合二銨22~26公斤);土壤有效磷含量大於10毫克/公斤小於20毫克/公斤,畝施五氧化二磷9~10公斤(摺合過磷酸鈣60~83公斤,二銨19~22公斤);土壤有效磷含量大於20毫克/公斤,畝施五氧化二磷7~9公斤(摺合過磷酸鈣60~75公斤,二銨15~19.5公斤)。

    3.鉀肥施用量:一般土壤速效鉀含量大於150毫克/公斤,低產田可以不施;土壤速效鉀含量為100~130毫克/公斤,可畝施氧化鉀2.5~5公斤(摺合氯化鉀4~8.3公斤);土壤速效鉀含量小於100毫克/公斤,可畝施氧化鉀6~9公斤(摺合氯化鉀10~15公斤)。

    4.有機肥、微肥施用量:在小麥施肥中最重要的是多施有機肥,一般畝施1500公斤以上,另外,缺鋅、缺硼的地區可每畝底施硫酸鋅1公斤、硼砂0.5公斤。

    五、冬小麥施肥比例及時間

    1.底肥與追肥的比例:在小麥施肥中,有機肥、磷肥、鉀肥、鋅肥、硼肥都可以在播種前整地時做基肥一次施入,氮肥部分做底肥、部分做追肥。一般情況,中產田氮肥總量的50%做底肥,50%做追肥;高產田40%做底肥,60%做追肥;低產田60%做底肥,40%追肥;對於沒有水澆條件、乾旱、瘠薄的土壤氮肥70%~100%做底肥。

    2.追肥時間:目前一些地方的農民還沿用以前的做法,澆返青水時施返青肥,這時追肥對於土壤瘠薄幹旱低產田,而且苗情較弱的麥田是可以的。但對於一般中高產田應將追肥時間後移到拔節期;對於土壤肥沃的高產麥田也可移到拔節後期追肥。追肥也可分為前輕後重兩次進行。

    六、肥料的選擇

    傳統的肥料如碳銨、尿素、過磷酸鈣、二銨價格便宜,但養分單一或比例不合適,在施用時,要按小麥需肥特點自己調配氮、磷、鉀,二銨雖然是氮、磷二元肥料,但做小麥底肥氮素比例偏低,還應補充氮肥。過磷酸鈣價格便宜,同時還含有鈣、硫等營養元素,但個別小廠生產的磷肥有效磷含量不穩定。目前市場上出現了一些標有尿素、二銨字樣的複合肥,應引起農民的注意。尿素含氮46%,二銨含氮18%、含五氧化二磷46%,凡達不到此含量均不是真正的尿素或二銨。鉀肥、小麥用氯化鉀即可,價格低。但對於高產區出現缺硫的地塊,如磷肥不選用過磷酸鈣時,鉀肥可選用硫酸鉀。

  • 3 # 阿陽視角

    冬小麥後期需什麼肥?

    由於生長期長達8個月之久,在不同生育期,冬小麥對營養元素的吸收數量和比例不同。因此應根據其需肥動態和肥效時期來科學確定施肥方式。

    冬小麥的一生經歷出苗、分櫱、越冬、返青、拔節、孕穗、灌漿、成熟8個階段,在不同生育期,對氮磷鉀的吸收數量和比例不同,要做到科學施肥,首先應探明小麥營養特點及需肥規律。

    越冬前,冬小麥對養分需求不多,以氮為主,約佔總養分吸收量的10%-14%,磷鉀比例均不足10%,但此時麥苗小、根系發育弱,對養分供應的敏感性較強,必須保證養分供應;越冬後,隨著氣溫的升高和小麥群體的增大,養分吸收量迅速增加,直至抽穗、開花時才緩慢下來,尤其是鉀,開花以後停止吸收。從拔節到開花期是冬小麥吸收養分的高峰期,全生育期總養分需求量55%的氮、80%的磷和90%的鉀都在這一階段。開花以後直到成熟,還需要吸收28%的氮和極少量的磷,基本上不再吸收鉀。

    一般而言,高產田小麥吸收的養分,尤其是氮,約有2/3來自於土壤。因此,提高土壤肥力是實現小麥持續高產的關鍵措施。施肥的目的,不僅是為當季作物高產提供養分,更重要的是補充當季作物生長所吸收掉的土壤養分,為下季作物高產奠定基礎。

    每生產100公斤冬小麥籽粒,約需吸收氮(N)3.1公斤、磷(P2O5)1.1公斤、鉀(K2O)3.2公斤,三者比例約為2.8∶1∶3;隨著產量水平提高,對氮磷鉀的吸收總量相應增加。

    冬小麥不同生育期營養元素吸收後在體內的積累分配,主要隨生長中心的轉移而變化。苗期吸收的氮主要用於分櫱和葉片等營養器官的建成,拔節至開花期主要用於莖稈和分化中的幼穗,開花以後則主要流向籽粒;磷的積累分配與氮基本相似,但吸收量遠小於氮,鉀向籽粒中轉移量很少,80%以上保留在秸稈。

    七大問題須避免

    總結各地冬小麥施肥現狀,可以發現7個共性問題,農民應注意避免。

    一是有機肥施用量不足。隨著農村條件的改善,農民積造農家肥的積極性降低,養殖業逐漸由農戶分散飼養轉為規模化飼養,農戶畜禽糞肥數量減少,而規模化飼養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率不高,致使有機肥施用量不足。

    二是化肥施用結構不合理。不少農戶確定化肥施肥量時不考慮土壤養分含量和小麥產量水平,盲目施肥現象較為嚴重。尤其是隨著小麥總產量的提高,化肥用量不斷增加,其中氮磷肥用量普遍過量,造成無效分櫱增加,莖稈細弱,抗倒、抗寒、抗病能力下降,常常遭受冬季凍害和春季倒春寒危害,中後期病蟲害加重,易倒伏,從而影響產量。

    三是秸稈還田不增施氮肥。秸稈還田是解決有機肥不足的有效措施,但不少農戶對該技術掌握不到位,秸稈還田後不增施氮肥。秸稈在腐爛過程中,要吸收消耗一定量的氮,如施用氮肥不足,就會出現秸稈腐爛與麥苗生長爭奪氮素而造成“黃弱苗”。

    四是施肥方式不合理。冬小麥產區部分低產田或土壤貧瘠區域存在“一炮轟”的施肥方式,即整地播種期,一次把全部化肥施入土壤,生育期不再追肥。一方面,因灌溉條件限制,肥水不協調,“一炮轟”影響肥效發揮;另一方面,冬小麥返青前需氮量不到30%,但不少地區返青期一次性施氮肥40%-50%,甚至高達70%。

    五是追肥時期不當。大部分冬麥區春季追肥在返青期進行,早春正是小麥春季分櫱和基部節間伸長的關鍵時期,追肥過早,常常會造成無效分櫱過多,麥田群體過大,莖稈細弱,基部節間過長;還會造成小麥生長中後期田間鬱閉,通風透光不良,白粉病等病害加重,導致後期易倒伏而影響小麥的產量和品質。

    六是忽略微量元素肥料施用。微量元素也是冬小麥生長髮育必需的營養元素。冬小麥缺少某種微量元素,會生長不良、造成減產。近年,隨著小麥產量的提高,土壤微量元素消耗增大,不少地塊出現了微量元素缺乏的現象,特別是不施有機肥或有機肥施用量不足的地塊較為明顯。

    七是新型肥料盲目施用。目前,市場上形形色色的新型肥料,質量參差不齊。有一部分科技含量不高且過度炒作,致使農民認識不清,在投肥方向不明、施用方法不清的情況下盲目施用,造成減產和經濟損失。

    可從5個方面積極應對存在的問題:

    一是增施有機肥,提倡有機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在冬小麥——夏玉米一年兩作區大力推廣玉米秸稈還田和小麥高留茬,研究、制定切實有效的秸稈還田操作規程。

    二是調減氮磷化肥用量,實行平衡施肥。根據土壤養分資源特徵和小麥產量水平,確定合理的氮磷肥施用量。根據土壤鉀的供應狀況有針對性地增施鉀肥。

    三是氮肥分期施用,適當進行氮肥後移。冬小麥春季追肥後移至起身拔節期,中高產田適當增加追肥比例。

    四是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高產地塊及有機肥料施用不足的地區,根據土壤調查測定結果和肥效反應,適時合理補充鋅、硼、錳等微量元素。

    五是注重葉面肥施用。部分冬麥區存在後期乾熱風氣候而影響產量的現象,結合預防乾熱風“一噴三防”,注重後期噴施葉面肥。

    科學施肥有標準

    冬小麥施肥數量、施肥方法和施肥時期,應針對不同肥力麥田,根據產量水平確定。在合理施用有機肥的基礎上,化肥(主要指氮磷鉀)施肥量可參看如下標準:

    (1)畝產500公斤以上的超高產田,畝施氮(N)14-16公斤,磷(P2O5)7-8公斤,鉀(K2O)6-8公斤;

    (2)畝產400-500公斤的高產田,畝施氮(N)12-14公斤,磷(P2O5)6-7公斤,鉀(K2O)5-6公斤;

    (3)畝產300-400公斤的中產田,畝施氮(N)10-12公斤,磷(P2O5)4-6公斤,鉀(K2O)4-6公斤;

    (4)畝產300公斤以下的低產田,畝施氮(N)8-10公斤,磷(P2O5)3-5公斤,鉀(K2O)2-4公斤。

    有機肥、磷鉀化肥以及40%-50%的氮肥做基肥,在麥田整地之前均勻撒施於地表後旋耕或翻耕,使肥料與耕層土壤充分混勻;其餘50%-60%氮肥在翌年春季冬小麥起身拔節期(3月中旬至下旬)結合澆水追施,應摟溝深施於小麥行間,然後覆土、澆水,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氮素揮發損失。高產麥田氮肥追施可分為2次,起身拔節期追施30%-40%的氮肥,另外10%-20%氮肥在抽穗、揚花期追施,這樣對增強小麥灌漿強度,進一步提高小麥產量有較好效果。

    此外,還應注重“一噴三防”,在小麥灌漿期透過葉面噴施殺菌劑、殺蟲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及葉面肥等混配液,一次噴藥達到防病、防蟲、防早衰,提高籽粒灌漿效果的目的。

    拔節期肥水可以提高成穗整齊度,增加畝穗數;可以有效減少不孕小花,提高穗粒數;能夠延緩後旗葉片和根系衰老,提高粒重;促進中上部節間伸長,有利於形成合理株型和大穗。因此,要根據苗情和墒情,適時抓好拔節期的肥水管理。

    (一)春季墒好苗壯,尚未追肥澆水的麥田,應在拔節期前後澆第一水,並隨澆水追施氮肥。拔節期肥水的時間,應掌握瘦地、弱苗宜早,肥地、壯苗宜晚的原則。追氮肥量要與底氮肥統籌考慮,畝產500公斤左右的麥田,施用純氮總量不宜超過15公斤。如冬前已施底肥純氮7公斤,春季追肥應在7--8公斤。

    (二)早春因抗旱保苗需要已經澆過返青水的,如墒情不足,也應在拔節期澆水。早春澆水未追氮肥或追氮肥不足的,應隨拔節水補足氮肥量。起身期才澆水追肥的,如追肥量充足且目前墒情較好,拔節期可以不施肥澆水。

    (三)有旺長趨勢的麥田,拔節期肥水可以推遲到旗葉露尖,甚至推遲到孕穗期,追氮量也要相應減少。

  • 4 # 牧豆人

    冬小麥一整個生長週期包括出苗、分櫱、返青、拔節、孕穗、灌漿至可以收穫這七個時期。一般我們對於冬小麥後期是指孕穗至成熟這一段時間。下面我來解答冬小麥後期需肥種類以及施肥方法。

    冬小麥孕穗期需肥

    冬小麥孕穗期是過了植株拔節期到自身抽穗之前的這段時間,它不僅要進行營養生長,生殖生長也要同時進行。這個時期施肥需要注意平衡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因此氮肥施用量要減少,氮肥施用過多就會降低作物質量,使冬小麥出現倒伏、推遲成熟等情況。此時磷鉀肥施用比例是整個生長週期中最高。由於孕穗期需肥需水量都大,一般施用速效性肥料。

    施肥同時要與澆水相結合,而且到了冬小麥後期,此時溫度適宜萬物生長,種植戶也要注意除草。可以在每次施肥之前檢查地裡面有沒有雜草,因為雜草會與冬小麥爭奪Sunny、土壤營養等資源。

    冬小麥灌漿期需肥

    冬小麥灌漿期時,把它之前所吸收的有機物以及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一起貯存在籽粒中。為了促進這一程序順利進行,我們可以施加少量的鉀肥。而這個時期,由於前期養分積累工作差不多完成,所需肥料不多。我們這個時期所需肥料的數量比較少,主要防範植株倒伏。如果後期冬小麥出現缺肥症狀,我們可以採取根外施肥方法,對冬小麥進行追肥。一般使用葉面肥來為植株補充營養。

    冬小麥成熟期基本不需要施肥,主要是孕穗期所需肥料很多,孕穗期是減少作物分櫱,提高作物產量的有關鍵決定作用的時期。

  • 5 # 辣椒小妹兒在西北

    冬小麥追肥一般以氮肥為主,追肥時間多在來年春天的返青至拔節期。小麥返青後,便進入以根、葉、櫱為生長中心的時期,當年冬小麥的產量水平對此時期氮營養供應的反應非常敏感,這也叫氮營養臨界期。此時期若氮營養不足,則會造成苗小,分櫱少,群體不夠,難獲高產。但如果追施氮肥過多,氮營養過剩,會造成葉大、櫱多,群體過大,將來必定莖長稈細,易倒伏,並且穗粒少、粒重輕,也難獲高產。

    因此,冬小麥追肥量和追肥時期應視小麥苗情而定。追施氮肥量一般約佔總施氮量的50~70%。對於肥力較好、長勢正常、群體適中的壯苗麥田,應採取促控結合,堅持“冬前促、返青控,拔節以後攻穗重”的管理原則,在拔節時期每畝追施 10公斤左右尿素;對於群體超過90萬株的旺苗田,應以控為主,儘量避免大量養分消耗在苗期,造成後期脫肥。

    冬小麥可採取深中耕斷根、鎮壓、化控等措施,以加速小分櫱死亡,控櫱蹲節,控旺促壯,追肥時期可以推遲到拔節以後,並且以磷、鉀為主,少追施氮肥;對於因底肥不足或播種過晚而導致的越冬群體50萬株以下的弱苗麥田,應以促為主,追肥越早越好,春節前追肥比春節後追肥效果更好,上凍前就可以追肥,或者一開春地溫開始回升時,結合澆返青水每畝施碳銨 30~50kg或尿素10~15kg,以利於促弱轉壯,增加有效分櫱,壯大根系,增加畝穗數,提高成穗率。對於磷鉀肥基施不足的,也可以透過追肥補充,但追施磷鉀肥也是越早越好,儘量提前到返青期,最好選用複合肥。

    冬小麥追肥怎麼施用:一般結合澆水撒施,如果有條件用施肥耬隔行串施或穴施更好,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到小麥生長後期根系吸收能力差時,葉面追肥更直接有效。噴施肥料品種和噴施濃度,要根據小麥長勢、土壤養分狀況和氣候等具體情況來確定。從灌漿初期至乳熟期進行葉面噴氮都有較好的效果。

    如果出現葉色發黃、脫肥早衰現象,可用1%-2%的尿素溶液進行葉面均勻噴灑,噴灑時間一般在晴天下午4時以後或上午9時以前,風雨天或正午不宜噴施。對缺磷麥田,可以噴施2%-4%的過磷酸鈣溶液或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缺鉀地塊,可以噴施0.2%-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對於增加粒重,促進成熟,提高抵抗乾熱風的能力效果明顯。

    小麥正常生長還需要硼、鎂、鐵、鈣、錳、硫等中微量元素,在土壤供應不足時,小麥中後期噴施相應的肥料增產效果明顯。土壤缺硼時,可用硼砂或硼酸0.1-0.2%進行葉面噴施,一般在小麥孕穗開花期噴施2- 3次。缺錳地塊,可在小麥孕穗開花期用0.05-0.1%的硫酸錳溶液進行葉面噴施2-3次。缺鉬地塊,可用0.02%-0.05%鉬酸銨溶液連噴2-3 次。小麥生長期缺鋅時,可用0.2%-0.4%硫酸鋅噴2-3次。缺鐵時可用0.2-0.6%的硫酸亞鐵溶液葉面噴施2-3次。缺銅地塊,可用0.03- 0.04%的硫酸銅溶液進行葉面噴施2-3次。缺鎂時,可用1%-2%硫酸鎂溶液噴2-3次。

  • 6 # 廣西農人阿良

    開春後冬小麥進入返青階段,接著是分櫱期至拔節期,這兩個生育期對於高產冬小麥來說都是非常關鍵的,冬小麥從返青至挑旗的這段時間為春季生長階段,一般歷時50-60天,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小麥返青後生長轉旺,吸收養分也逐漸增多,因此追施拔節孕穗肥是當務之急。春季追施拔節孕穗肥,是促進小麥苗情轉化,健壯生長的關鍵,也是保證高產穩產的重要措施。

    在春季小麥施用化肥中,應以促進小麥高產、優質、高效和資源節約為目的,根據不同型別小麥需肥規律和麥田土壤供肥狀況,在增施有機肥的基礎上,合理施用化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土壤汙染。一般高產田控氮、穩磷、增鉀、補微中產田穩氮、增磷、針對性補施鉀肥。

    從小麥的生理學角度上來講,返青到起身這個階段,小麥的植株繼續在分櫱、出葉和髮根,並且開始幼穗分化,是鞏固冬前壯苗、爭取弱苗轉壯、抑制旺苗生長最有利的時期。所以,根據不同型別的麥田,採用不同的施肥措施,是非常必要的。看苗施肥可用三個字來概括:保、促、控。

    ·保

    年前越冬時已達到“六葉一心”的、有四至五個分櫱的、畝總莖已達到八十萬左右、植株健壯、葉色正常、不發黃的一類麥田,返青後不要馬上施肥澆水,以防生長過旺,消耗過多的營養,不利於後期高產。這類麥田,應採取劃鋤、除草、防治病蟲害等措施,以保證年前有效分櫱、安全生長,有利於提高小麥成穗率,為後期小麥高產打下良好的基礎。這類麥田以“保”為主。等到小麥拔節期前後,再施肥澆水,這叫氮素後移施肥法,有利小麥高產。

    ·促

    年前種植過晚,肥力條件差,底肥不足的麥田;越冬時麥苗矮小,分櫱很少;返青時,植株弱,葉發黃,畝總莖數低於40萬以下的三類麥田;或秸稈還田沒有澆越冬水,土壤疏鬆透氣,水分蒸發強烈,土壤乾旱,麥苗出現吊根現象……類似以上情況的,要及時澆返青水,施返青肥。

    對這類麥苗選擇對路的肥料很重要!第一,不要施用或少施用有機肥料。俗話說:圈肥養地,化肥催苗。由於初春溫度低,農家肥分解緩慢,不能滿足小麥對養分的需要。第二,應施速效化學肥料,肥效快,能及時供應小麥生長髮育的需要,每畝可以施用尿素10~15公斤,澆好返青水。在此基礎上,再噴魯虹回生露葉面肥(30毫升/袋)一遍,可促發新根、抗寒、抗旱、抗病,有利於小麥弱苗轉壯苗。第三,在施肥時還應注意一些高產田塊中的弱苗,要施點偏心肥,使它們的長勢達到一致,有利於小麥增產。

    ·控

    年前播種過早,播種量過大,出現了年前旺長的小麥,由於過早封壟、葉披散、葉片過大過薄,返青後,要對它們採用以“控”為主的措施,多劃鋤,儘量不澆水,蹲一下苗,還應密切注意是否有凍害,如有凍害,應採取相應的措施。

    冬小麥在開春後進入到返青階段,隨後是分櫱期和拔節期等,在生長階段中,需要養分會更多。冬小麥開春什麼施肥最好的資訊已經為大家分享過了,大家對冬小麥進行施肥時,一定要注意施肥量的把握,小麥長勢好壞取決於肥料的給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加害與陷害有區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