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斯坦因

    二戰時期,日本的輕武器可以用“量少質庸”這個詞來形容。意思是生產數量有限,效能比較平庸。

    武器效能還湊活

    38式步槍,口徑 6 .5 毫米 、初速 762 米/秒、有效射程 400 米、最大射程 3000 米 、槍全長 1 .28 米 、全重 3 .9 公斤 、彈倉容彈5發,配備單刃偏鋒尖形刺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軍隊最主要、最基本的武器(中國俗稱為“三八大蓋”)。就綜合性能而言,三八式與二戰期間其他國家的栓動步槍相比並不遜色多少(如英國李恩菲爾德式4型、蘇聯莫辛-納甘、德國毛瑟Kar 98k步槍、美國春田步槍),甚至有些指標方面還更為優越。

    南部十四式手槍,是以南部麒次郎1904年研製、1915年裝備日軍“南部”4型手槍的基礎上研製的。於1925年(大正十四年)列為日本軍隊制式武器,是二戰前和二戰中日本軍隊制式手槍,從將軍到士官都有裝備,也是日軍中配備和使用最多的手槍。日本設計南部十四年式手槍時打算的是集眾家之所長,但卻落得個“邯鄲學步”,可靠性差、故障率高;完全無法與同時期其他國家的軍用手槍比。

    大正十一年式6.5mm輕機槍(歪把子)是日本在大正十一年,即1922年,定型並裝備部隊的一款班用輕機槍,是日本研製的第一型制式輕機槍。該槍使用的是和三八大蓋相同的6.5*50mm有阪步槍彈;由5發/彈橋或30發/彈鬥供彈;理論射速500發/分;實際射速120發/分;有效射程600米;重量10.2公斤。與捷克ZB-26、蘇聯傑格佳廖夫式輕機槍等輕機槍相比,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在技術諸元上並無多大劣勢 ,明顯不足之處在於易出故障,裝彈較為費力。

    92式重機槍是日本軍隊在二戰中最有名的重機槍,以哈奇開斯機槍為藍圖,推出了此槍,該槍身和槍管佈滿散熱片,使用精度更高的7.7mm槍彈,射速每分鐘500發,戰場上威力極大。其效能和美國勃朗寧M1917機槍、蘇聯戈留諾夫式重機槍相差無幾。不過54 .4 公斤的戰鬥全重實在是太重了。

    就武器效能來看,除了手槍,日軍其餘輕武器效能與他國相比不先進,但是也沒有落後太多。

    日本武器生產能力低下

    二戰中,日軍輕武器就效能來說,還算是湊活,不過在生產的數量上與其他主要參戰國相比就要差了一大塊。就拿最基礎的輕武器步槍來說,美國生產了1233萬支步槍,數量生產了1213.9萬支步槍,英國生產了245.7萬支步槍,德國生產了1032.7萬支步槍;而日本則生產了356.9萬支步槍。美、蘇、德三個主要參戰國在步槍產量方面對日本構成壓倒優勢。而英國雖然步槍產量不如日本,但那是英國將主要生產力量投入到技術兵器中的緣故,二戰中英國生產了近3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而日本只生產了不到5000兩坦克和自行火炮。

    而造成日本當時武器生產能力如此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1.工業基礎薄弱。當時日本雖然是亞洲最發達的國家 ,是世界列強之一 ,但由於日本工業化的時間比較短暫,所以日本的工業基礎很薄弱。像與軍工生產密切相關的鋼鐵工業和機械製造。鋼鐵工業尚不能滿足戰時的全部需求,缺額必須仰仗進口 。機械製造業內部的發展也不平衡,每年必須輸入大量機器。而在高精尖的電子器材和光學儀器領域,日本的技術水準和生產能力都比較低下。同時重要的原料如鐵礦石、石油、煤炭、橡膠、棉花等 ,不是完全沒有便只有極少量的供給,而這對工業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很多工業門類因原料不足,沒有得到充分發展 。

    2.海軍擠佔資源。日本是一個島國,海軍對日本比陸軍有著更重要的價值 。因此日本歷來側重艦艇建設 ,明治維新以來未曾有過絲毫的鬆懈。到二戰開始時,日本海軍以將其艦艇總噸位擴充套件至100多萬噸 ,躍居世界第3位。在此過程中,日本耗費了鉅額資源,這對於並不富裕的日本來說,是一筆很沉重的負擔。為此,日本不得不割捨部分陸軍的建設資源,來填補海軍的“窟窿”。而這嚴重的阻礙了日本陸軍武器裝備的研發和生產能力的發展。

    3.唯意志論。在日本陸軍建設的指導思想中, 瀰漫著濃厚的唯意志論傾向。漠視已經發生變化的世界軍事潮流 ,錯誤估價構成戰鬥力的諸因素, 過分抬高人的精神、體能的作用 ,相應貶低科學技術和物質力量的效能 。輕視武器裝備的威力 ,堅持先前的白刃萬能主義, 把步兵作為戰鬥力的核心。這一思想貫穿了日本陸軍建設的始終, 對日本陸軍軍工生產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 2 # 花木童說史

    二戰日軍的輕武器跟美、蘇、德等一流國家比是沒有優勢的,那我們來看看日軍的都有哪些主力輕武器 。

    大正十四年式手槍,主要裝備給各級軍官,這槍效能非常差,八路軍都看不上。由於槍套看起來像烏龜殼子,所以中國老百姓都叫它王八盒子。王八盒子口徑為8mm,全長230mm,槍重0.91kg,有效射程為50米。

    明治三十八年式步槍,俗稱“三八大蓋”。加上刺刀比中正式步槍長,彌補了日本人個頭不高的缺點,在白刃戰中優勢明顯。三八大蓋口徑6.5mm,全長1280mm,有效射程600米。

    大正十一式輕機槍,俗稱“歪把子”。該槍全長1100mm,射程600米, 射速每分鐘500發,精度高,缺點是威力小,綜合性能不佳,抗日戰爭後期逐步被96式輕機槍替代。

    九二式重機槍,九二式重機槍口徑7.7mm,使用30發子彈板進行供彈,射速每分鐘只有200多發,全重63kg,很笨重。

    九七式迫擊炮,也就是常說的“小鋼炮”。射速每分鐘20分,射程達2850米。優點是:射速快、威力大、重量輕、便於攜帶,易於操作。

    八九式50mm重擲彈筒,體積小,發射筒長254毫米,只有4公斤重,優點是:便於攜帶,易於操作,可發射手榴彈、燃燒彈等多種彈體,爆炸半徑大概10米。

    九七式手榴彈是日本在侵華戰爭中使用最多一種手榴彈,由於九七式手榴彈形狀像中國的香瓜,所以被華人稱為“香瓜手雷”。

  • 3 # 北國江南722

    近年來網路上流行一種觀點,就是二戰日軍裝備的輕武器不如國軍,諸如,三八式步槍不如中正式,打不死人了,最多穿個洞,養幾天就好了……歪把子輕機槍不如捷克式,九二式重機槍更不如民二四水冷式,擲彈筒不如國軍迫擊炮啦等等,這種觀點非但誤導民眾,更是對抗日將士的不敬,既然我們的輕武器全面壓倒日軍,抗日戰爭還要打得如此艱苦卓絕嗎?

    是的,日軍是二戰中少有的用栓動步槍打滿全場的軍隊,但並不等於落後,技術決定戰術,日軍武器的配置和日本戰略資源匱乏完全配套的。奈何戰爭拼的是綜合國力,日本在大規模長時間戰爭中始終無法掙脫的夢魘和死穴——國小民寡、資源貧乏、工業基礎薄弱,所以它必須用栓動步槍,二戰中日本所有的武器包括日軍的輕武器,在武器裝備效能發揮上,都值得被稱道,而且不是一款而是多款。比如看上去簡單粗糙的三八大蓋,歪把子機槍等等,日軍輕武器和他們的重武器一樣,在二戰時間都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之一。

    在整個二戰期間,日本步兵部隊的戰鬥中,無論是大小戰鬥,步兵部隊最常用的就是擲彈筒和歪把子機槍。89式擲彈筒的射程正好處於漢陽造步槍的射程之外,這就是日軍的精明之處。利用擲彈筒可以對對方陣地進行有效的火力壓制,國軍沒有多少重武器,國軍輕重機槍只要一開火,日軍擲彈筒或步兵炮就會立馬壓制,讓我們始終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

    美軍武器的自動化程度比日軍高得多,在二戰期間,美軍已經開始使用衝鋒槍和半自動步槍。但是對於日軍使用的擲彈筒,美軍部隊也很頭疼。因為這種武器正好處於美軍輕重火力的空白區,在太平洋島嶼爭奪中,日軍利用自己的這一優勢,搞得美軍疲於應付,所以武器的系統配套,戰術的簡便有效,有時候比武器本身更為重要。

    我曾經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提到過,志願軍主力39軍,在入朝初期,後勤部門為了統一保障進行了部隊之間的武器調配,39軍的日式步槍被調出,換成美械裝備,但被調走三八式步槍的戰士都有牴觸情緒。

  • 4 # 國平軍史

    自日本開啟國門,開始建立近代軍隊時,海軍師從英國皇家海軍,陸軍則先師從法國陸軍,再學習德國陸軍,至於陸軍的武器裝備,事實上依然停留在一戰的水平上,二戰時沒有裝備美德蘇已運用於陸戰的半自動步槍,百式衝鋒槍擁有量極少,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網路上許多文章都提到了日本資源緊缺這點,所以才不大量裝備消耗彈藥極大的衝鋒槍,說日本非常窮,用不上衝鋒槍等。

    此說有一定道理,但卻沒有說到點子上,日本海軍裝備非常先進,包括其戰鬥力都在英國皇軍海軍之上,全殲以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領銜的強大的遠東艦隊,就是最好的實戰證明。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養得起10艘航空母艦、12艘戰列艦、20艘重型巡洋艦、17艘輕型巡洋艦,以及130艘驅逐艦等主力艦艇的海軍強國,怎麼會消耗不起衝鋒槍子彈呢,所以說日本非常窮,用不上衝鋒槍之說純屬扯淡,經不起認真推敲。

    二戰日軍陸軍步槍輕武器落後的最主要原因,還是與日本軍方高層的戰略眼光缺失有關聯,無原則地以衝鋒槍消耗彈藥太多,不如一發一中精準射擊的步槍有效,極力阻擾衝鋒槍的研發和裝備。

    太平洋戰場,殘酷的奪島戰役中,日本陸軍主力野戰師團步兵手中5發栓動的三八式和九九式步槍,由於火力稀薄,打不過美海軍陸戰隊手中的卡賓槍、衝鋒槍和半自動步槍等自動槍械。

    守島的野戰師團長強烈要求軍部配發衝鋒槍時,軍部那幫陸軍出身對步槍情有獨鍾的老朽們,依然要求百式衝鋒槍裝上刺刀,便於刺刀見紅拼刺刀,裝上兩腳架可以當輕機槍使用,莫名其妙地要求裝上1500米的標尺,衝鋒槍才多少有效射程。

    所以日本軍工好不容易整出來的百式衝鋒槍,就成了二戰時最奇葩的一把衝鋒槍,且裝備數量非常有限,大部分軍部都捨不得用,存放在軍火庫內,準備抗美軍登陸日本本土時,再拿出來使用,因此,百式衝鋒槍大都成了美軍的成利品,真正發放到日本陸軍步兵手中的,尚不足一萬把,對於數百萬陸軍來說,百式衝鋒槍聊勝於無,對戰局毫無影響。

    綜上,二戰時期,日本陸軍步兵槍械水平依然停留在一戰的水平上,但對付東南亞農業國落後的軍隊時綽綽有餘,一旦碰上火炮洗地、戰機轟炸、步兵手中都是自動槍械狂噴子彈的美軍時,日本步兵槍械的落後就暴露無遺。

    器不如人,被動挨打,板載衝鋒也無濟於事的野戰部隊強烈要求裝備衝鋒槍和半自動步槍時,已經來不及了,日本陸軍稀薄的火力,終被現代化的美軍按在地上徹底摩擦。

    二戰時,日本在繳獲美製M-1加蘭得半自動步槍基礎上研發的四式半自動步槍,僅生產了250支而已,還未裝備部隊時,戰爭就已經結束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手機其他系列什麼時候能上機械模擬鍵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