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無量影視

    比如說維基上英式幽默的頁面舉出的主要特點:

    喜好嘲諷、喜好自貶,尤其是要冷嘲(deadpan,指說的時候面無表情、能繃著臉自己不笑出來)——這對於我們華人來說應該是非常熟悉的,傳統相聲裡滿滿的都是這樣的例子,尤其是“說笑話的人自己不宜笑”這一點,馬三立老先生就非常有代表性。而自貶這一點,把我們對於中國男足的態度拿出來,也就足以和英華人一比,至於兩華人民把這種自貶具體還應用到其它哪些方面,這有個各自的喜好問題,比如說英華人能黑皇室,我們就黑不到,這是客觀條件所限。

    不重情,而且沒有禁區,但若說的太直白就會覺得粗鄙——這點我也不覺得中國有欠缺,翻翻《笑林廣記》裡能看到非常多用現在的話說“沒有節操”的笑話。但我們在社會禁忌這一點上還是很有底線的,這可能和我們的近代史缺乏身為世界霸權的經歷有關,因為經歷過很多屈辱,有太多的仇恨和不甘,沒有辦法像曾經全球日不落、二戰時本土也未被侵佔過的英國那樣,能夠輕看很多東西。

  • 2 # 沙雕笑長

    個人平時看得很樂呵,但如果碰巧調侃到自己比較在乎的事情(如前段時間惠特妮休斯頓逝世),就感覺玩笑有點過了。建立人有個觀點我倒是很贊同:沒有人是高貴到不能被調侃的。

  • 3 # 使用者4402068565005543

    比較享受的是打破禁忌——“什麼你不讓我開這種玩笑?我就開我就開!”這型別的快感;因為這些笑話都需要一定的國外風俗文化涉獵及智商高度的要求,不同於網路上那些“冷笑話”之流,目前比較喜歡和粉絲們一起享受智商上的優越感

  • 4 # 無名Sam

    英華人喜歡吐槽,自黑,當然也喜歡黑其他人,但你是記得住“英倫紳士”還是“英國流氓”?答案顯而易見。

    英華人的吐槽習慣讓他們總是表現得“賤賤的”,但這種“賤”在有文化有修養的人身上會被拿捏得恰到好處,讓人感覺到他的幽默;但並不是所有英華人都是英倫紳士,畢竟學校不會滿足所有人學習,總有的人會拿捏不住尺度開出大家討厭的玩笑,比如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等等十分低俗的玩笑。

    總而言之,“英式沒品笑話”的好壞取決於說出它的人,好笑就是好笑,低俗就是低俗,與人有關,與笑話無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價值?價值的來源是什麼?;價值(市場經濟中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