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流雲藝朵
-
2 # 斌峰11
“生僻”也許是很少外流之意吧,我藏了一手民間流傳抄本,裡面抄錄的都是一些雜或有名或無名氏的詩詞。在這裡分享《氣》詩讓大家酌閱:
氣志英雄似虎班
剛強不諱硬如山
溫柔動作修身路
強暴行為治命關
猛勇即觀就是見
縱容細想有何難
勸君效學張公義
萬事由人禍不侵。
-
3 # 滿身花影“曾因醉酒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民國,郁達夫《釣臺題壁》。
“全家都在風聲裡,九月衣裳未剪裁”,清代,黃景仁《都門秋思》四首中第三首。
-
4 # 文字的二三事
北周庾信的《重別周尚書》:陽關萬里道,不見一人歸。唯有河邊雁,秋來南向飛。
距離陽關有萬里之遙,見不到一個人返歸。唯有河邊的大雁,秋天到來時紛紛向南飛。
唐末詞人韋莊的《應天長·綠槐陰裡黃鶯語》:綠槐陰裡黃鶯語,深院無人春晝午。畫簾垂,金鳳舞,寂寞繡屏香一炷。碧天雲,無定處,空有夢魂來去。夜夜綠窗風雨,斷腸君信否?碧綠的槐樹陰裡黃鶯在啼叫,春日正午時分幽深的庭院中空無一人。畫簾低垂,簾上繪製的金鳳凰在春風的吹拂下來回地晃動,繡屏後方唯有一支香獨自散發出縷縷青煙。碧空中的雲,漂浮不定,只有在夢境裡看它來來去去。夜夜窗外非風即雨,斷腸的心情你能否理解?
唐末詞人韋莊的《應天長·別來半歲音書絕》:別來半歲音書絕,一寸離腸千萬結。難相見,易相別,又是玉樓花似雪。暗相思,無處說,惆悵夜來煙月。想得此時情切,淚沾紅袖黦。自從離別後,半年來音信全無,一寸離腸鬱結著萬千愁情。難以相見,易於相別,又是一年玉樓前的梨花潔白似雪。
暗暗地相思,無處傾訴,朦朧的夜月下愁情滿懷。相思之情此時最為真切,淚水沾溼了紅色的衣袖。
唐末黃巢的《題菊花》: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栽種滿院的菊花在颯颯的西風中獨自盛開,寒冷的天氣很難使菊花的香味擴散開來,更不用說招引蝴蝶了。哪年我若成為青帝,一定要告訴菊花和桃花一道盛開。
-
5 # 茶文薈萃
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詞:“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可我卻更喜歡它的上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它將辛棄疾的細膩表現的淋漓盡致,缺很少有人知道它,也體現出非同一般的婉約柔美,在其中可看出詞人歷經飽受滄桑的人生領悟以及詞人與生俱來的豁達與豪情。
最妙之處莫過於,發現那人的一瞬間“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竟有種悲喜莫名的感激銘篆,詞人如此本領,將上片的燈、月、煙火、笙笛、社舞、交織成的元夕歡騰,那和下片的惹人眼花繚亂的一隊隊的麗人群女,交織在一起,只為襯托那一人。
-
6 # 和風曉旭
雨打蓮蓬人空瘦,幾點花落幾點水皺。倒影半明半漣漪,淚滴亂入,凌亂了眉頭。
流年似水水東流,看慣歲月看不盡春秋。人間豈無少白頭,筆鋒未落,朦朧了眼眸。
回覆列表
你好!來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分幾方面來說吧!
是不是生僻和喜歡是因人而異的
是不是生僻,是不是喜歡,我想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這是因人而異的事情。因為,每個人和每個人瞭解的知識不一樣,你覺得陌生的,在別人那裡是他的興趣或專業,他非常熟悉;你覺得熟悉的,別人也可能從沒有聽說過。
人跟人興趣點也會不一樣,所以一首詩詞是不是喜歡,每個人可能有自己的看法。
儘管如此,推薦一下我喜歡的兩首詩。
元稹《離思》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元稹的這首七言絕句,詩雖然短小,卻含蓄而堅決地表達了詩歌所描寫的主人公對相愛之人濃烈的思念與一往情深。詩人寫道:滄海的浩渺我曾經領略,別處的水波再不能入我眼;巫山的雲霞令我陶醉啊,別處的一朵朵再繁複絢爛,也不能讓我多看;我也曾經在萬花從中走過,可是卻懶得回頭看一下啊,那正是因為我淳樸執著的心和曾經與你的相知相遇。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是寫友情的高手,《贈汪倫》廣為人知,這一首同樣寫出了深厚的友情。
先看題目。“左遷”,古人尚右,“左遷”是貶官的意思。王昌齡被貶為龍標尉,李白表達了對友人的不捨之情。詩歌先寫景來烘托氣氛,穿暖花開的時候,卻聽到了友人你被貶官到異地。我是多麼為你擔心,不捨你遠去,就把我的依依之情寄予明月,陪伴你一直到那遙遠的地方。
供你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