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學史使人明智

    張良是秦末漢初時期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是漢高祖劉邦的謀臣之一。張良、韓信、蕭何被後人譽為漢初三傑。漢高祖劉邦曾評價張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後世人們也因為他的機智和韜略,尊稱其為謀聖。

    劉邦建立漢朝以後,對開國功臣十分忌憚,生怕他們功高震主推翻自己的統治。於是很多功臣的下場都十分悲慘,如韓信死於呂后之手。然而張良卻得以善終,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有人說張良懂得急流勇退,他在封侯之初,便向劉邦表示,他將不問世事,一心求道成仙,這才保住了性命。

    也有人說,張良之所以能得善終,是因為他的身體已經十分虛弱,加上當時劉邦的皇位已經穩固,張良這才逃過一劫,最後得以善終。

    還有人說,是因為張良的高智商和高情商幫了他大忙。曾有傳說,張良還在默默無聞之時無意中遇到了一位仙風道骨的老者,老者曾贈與他一部書,並對他說:“這是一部奇書,只要掌握其中的要領,就可以成為帝王的老師。我預料你十年後將大有前途,好自為之吧小夥子。”張良問後老者是誰,老者只對他說,我乃谷城山下的一塊黃石,別忘了十三年後來見我。從此以後,張良苦心研習兵法,果然被劉邦重用,成就了一番偉業。黃石老者贈書的故事到底是真是假,沒人知道。張良卻假戲真做的弄來了一塊黃石,並以此證明自己所言,句句屬實。這塊石頭的出現為張良披上了一層神聖的外衣。對於這個天助的神人,誰還敢加以迫害呢?於是張良得以善終。

  • 2 # 野草的沉思

    首先說明,劉邦並沒有殺遍開國功臣。

    計劉邦殺的功臣有,臧荼,韓信,彭越,黥布,陳豨,韓王信,盧綰等。這裡除盧綰是劉邦的少年朋友外,其餘數人,都和劉邦關係比較遠。他們都是因謀反或涉嫌謀反被劉邦殺掉的。

    和劉邦關係比較親近的功臣,很少被殺。他們有,蕭何,張良,陳平,曹參,樊噲,周勃。夏侯嬰,灌嬰等等

    張良是劉邦的第一謀士。漢朝建立以後,劉邦有一次在南宮酒宴上,與眾臣談論楚漢相爭漢勝利的原因,說自己的成功主要在於用人,他特別提出蕭何,張良,韓信三人予以讚揚。說張良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居漢初三傑之首。

    那麼,張良究竟有什麼特殊的表現呢?

    一,鴻門宴助劉邦脫險。

    劉邦先入關中,派兵守函谷關。項羽破關而入,怒劉邦,設鴻門宴欲殺劉邦。這次劉邦是十分危險的。多虧張良透過項伯向項羽說情,劉邦才逃過一劫。

    二,勸劉備重用韓信、彭越、黥布三人。

    彭城之戰,劉邦大敗於項羽。至下邑,問計於張良。張良說,"九江王英布,楚梟將,與項王有矛盾;彭越與齊王田榮反於梁地,此二人可急使。而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託大事,能獨當一面。大王欲捐地使將,捐於此三人,則楚可破也。"一一卒破楚者,此三人之力也。

    三,反對分封六國諸侯。

    劉邦兵困滎陽,問計於酈食其。酈食其要劉邦刻印,分封原六國後裔為諸侯。

    劉邦又問於張良。張良斷然反對,說,如果這樣做,漢的事業就徹底完了。張良舉出了八條理由,其中最重要的是第八條。張良說:"天下游士離其親戚,棄墳墓,去故舊,從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今復六國,立韓、魏、燕、趙、齊、楚之後,天下游士各歸事其主,從其親戚,反其故舊親戚,陛下與誰取天下乎?"大王如果分封諸侯,將士就會離去,那打天下就無人可用了。漢王聽後,大罵了酈食其一頓,把刻好的分封諸侯的印都銷燬了。

    這件事與上面重用韓信三人的事,在楚漢相爭過程中,至關重要,佔有決定性的意義。是真正的大政方策,顯示了張良的不同凡響的高超的智慧。

    在中國古代的皇帝中,劉邦也是殺功臣比較多的一個。樊噲是他的小舅子,立軍功無數。後來,有人說樊噲的壞話,他立刻要陳平等去殺樊噲。是陳平相機行事,樊噲才保住了一條命。丞相蕭何也曾被他關進監獄,大臣說情,他才放過了蕭何。

    漢朝建立,張良居功至偉,能得善終,最根本的一條,是張良居功不傲,能激流勇退,明哲保身。

    封功臣時,劉邦認為張良功勞很大,讓他自己在齊地選擇三萬戶為食邑。張良說:"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於是,劉邦封張良為留侯。

    天下安定以後,張良便不再過問政治,跟著山中的一個名叫赤松子的隱士學習辟穀之事,就是不吃穀物和肉類,以便使身體輕便。劉邦死後,呂后感念張良幫她保往了兒子的太子之位的恩德,強令他吃飯,他才又勉強正常進食。

    張良壽終正寢。兒子張不疑襲代他的侯爵。

    象張良這樣的人,真可以說是大智慧者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公孫瓚有難時,劉備為什麼不回去助戰?他們可是同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