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體創運動康復
-
2 # 兒童骨科醫生邱俏峰
感謝邀請跟腱斷裂小腿後方的腓腸肌和比目魚肌腱向下合併成為一粗而十分堅強的肌腱,稱為跟腱
跟腱是足踝後部人體最強大的肌腱,能承受很大的張力,除個別疾病和特殊的動作外,在日常生活中很難發生斷裂。跟腱斷裂,顧名思義,是跟腱組織的斷裂。臨床上常見的跟腱自發性斷裂一般發生在單側肢體。這種斷裂可以在跟腱跟骨連線部,也可以在跟腱肌腹連線處或是跟腱組織本身。
跟腱功能跟腱的功能是負責踝關節的蹠屈,對於行走等日常生活得動作的完成起重要的作用。跟腱斷裂發生的高危人群是學生運動員和演員,近年群眾體育的廣泛開展和運動水平的不斷提高,跟腱斷裂的發病率逐年提高。除少數跟腱原位外傷導致的開放性跟腱斷裂外,大部分跟腱斷裂是由間接外力引發。部分跟腱斷裂的患者在發生跟腱斷裂前都有跟腱相關的慢性疾病。跟腱斷裂亦高發於僅於閒暇日或休息日進行較大運動量體育活動的人。
引起跟腱斷裂的原因。1、直接外力:導致跟腱開放性或閉合性斷裂。70%以上的自發性斷裂在運動時發生,患者多在進行羽毛球、籃球、足球、網球等球類運動或跑步等田徑運動。2、間接外力:導致的自發性斷裂最常發生於30歲~50歲之間的運動人群,此外,50歲以上的非運動人群及女性也是好發人群。如果有一側肢體發生過跟腱斷裂,發生另一側跟腱斷裂的機率可以增加18倍以上。自發性斷裂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先天性膠原異常、風溼免疫類疾病、激素水平異常、年齡增大後跟腱血供減少、運動過度導致的跟腱退變、可能導致跟腱發生自發性斷裂。
如何預防跟腱斷裂1、在運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以便將身體的興奮點調節到最適宜的狀態2、運動中需要注意加強保護和自我保護:踝關節處事用護套;增加運動量必須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3,根據自身的體重、年齡、健康狀況等身體條件選擇合適的體育鍛煉專案。避免激烈運動,可以適當快走,簡單運動
治療方面一般跟腱的治療,也是根據損傷的程度來治療,分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保守治療,一般情況下要打石膏、休息、制動,肢體抬高,做屈膝位的一些制動促進跟腱癒合。現在對跟腱損傷治療,都是透過微創治療,小切口,大概1-2cm,然後進行修復。跟腱手術,微創治療的優勢包括切口短、癒合快、疤痕小,能儘早的恢復行走。
康復方面一般情況下跟腱損傷以後1個月,都可以建議病人進行正常的行走,但是早期要進行護具的保護。跟腱斷裂經過手術修復以後都能夠恢復正常。只是跟腱斷裂恢復的時間比較長,大概要1年左右。但是很多運動員很難在恢復原先的狀態,因此很多跟腱斷裂運動員基本提早選擇退役! -
3 # 醫療小民工
跟腱是人體最強壯的肌腱,起於小腿三頭肌,止於根骨結節後面中點,長約15cm,在運動方面提供我們跑動,跳躍的能力,每天步行也需要它強力的推動。
跟腱斷裂常常發生於跟腱跟骨止點近端5-7cm處,這種情況常發生於只在週末進行高強度鍛鍊的中年男性,我們常常稱之為“週末戰士”。跟腱斷裂最常見的主訴就是感覺後面被人踢了一腳,回頭看卻沒人。對於青壯年患者來說,如果跟腱鍛鍊,我們建議最好行手術治療。
手術固然重要,術後康復鍛鍊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術後要儘可能進行正規、系統的康復,以最大限度促進術後足踝功能的恢復,根據我們的經驗,術後是可以恢復到競技水平的,但前提是要有科學、正確的康復做後盾。
第一階段:保護、癒合期(術後0-3周)
1、手術當天:在跟腱重建後,我們一般會管型石膏使足踝蹠屈30度,在麻醉消退後,開始活動足趾,如疼痛不明顯,可嘗試收縮股四頭肌。
2、 術後1天:活動足趾,用力緩慢,儘可能大範圍的活動足趾,可以15分鐘/組,1組/小時。對於促進迴圈、消退腫脹,防止深靜脈血栓具有重要意義。
股四頭肌等長練習;即大腿肌肉繃緊及放鬆,可以100次/日。
3、 術後2天開始:可扶拐患肢不著地行走,僅限於必要的上廁所。
開始嘗試抬腿:腿抬高至足跟離15cm,然後屏住肌肉,10次/組,2-3組/日。
側抬腿練習:30次/組,組間休息30s,4-6組連續,2-3次練習/日;後抬腿練習,俯臥位,患腿伸直向後抬起至足尖離床面5cm為1次,30次/組,組間休息30s,4-6組/日。
根據損失及手術特點,石膏一般需佩戴3-4周,固定期間只能進行上述練習。
中期-活動度及肌力練習期(4-12周)
1、術後4周:可以去除石膏,開始踝關節活動度練習:主動屈伸踝關節,即緩慢、用力、最大限度的繃腳尖和勾腳尖(疼痛忍受範圍內),10-15分/次,2次/日。練習前熱水泡腳20-30分鐘,以提高組織溫度改善延展性,加強練習效果。
開始膝關節屈曲練習,主動伸曲膝關節,逐漸增大角度。
2、術後5周:滾筒練習:選一實心圓筒(酒瓶、易拉罐等)反覆練習不超過5分鐘。練習前可熱水泡腳15分鐘,以提高組織溫度改善延展性,加強練習效果,泡腳後,坐於椅子上,屈膝,患腳踏在圓筒上踩住圓筒來回滾動,逐漸加大活動度,每日1次。 或以硬紙板剪成鞋後跟大小,墊在鞋後跟約3cm左右,開始扶拐行走,每隔2-3天撤掉一層紙板,2-3周內撤完,過度穿平底鞋行走。
3、術後第8周,開始被動跟腱牽拉練習:患肢屈膝位,用雙手握住患側腳掌,以輕柔力量向內牽拉,1-2分鐘/次,間隔5s,3-5次/組,1-2組/天,這種牽拉感要在承受範圍內。
後期:12周後
1、強化牽拉跟腱:患肢屈膝,抬起腳掌,身體前傾,靠體重下壓以牽拉跟腱,注意一定要控制好力度,避免過分牽拉。
2、固定腳踏車練習:由無負荷至輕負荷、跟腱處不得有明顯牽拉感,20分/次,1-2次/日,開始練習時,腳踏車腳踏要置於足弓以後,不可以腳掌發力。
3、三個月後可以開始慢走,5-6個月開始提鍾練習,雙腳提鍾逐漸過渡到單腳提鍾(不少於術後5月)
提鍾練習:用腳尖站立,包括雙足分立與肩同寬,足尖正向前,外八字站立,內八字站立,以練習不同肌肉及肌肉的不同部分。2分/次,休息5秒,10次/組,注意不可感到跟腱牽拉感。
根據自身練習情況逐漸快走——慢跑——快跑-跳。
10-12個月可以開始恢復對抗性運動。
回覆列表
術後第一階段(0-2周)
- 注意事項:
使用護具保持蹠屈20-30°
在腋拐或助行器的幫助下,無負重
保持傷口乾燥
注意傷口感染情況
- 目標:
保護修補的跟腱
傷口癒合
- 運動訓練:
1、迴圈運動
防止長時間佩戴支具導致小腿淤血,腳趾需要用力屈曲和開啟,從而幫助促進下肢血液迴圈。
2、股四頭肌收縮
- 仰臥位,可在膕窩處墊一毛巾卷,股四頭肌發力將腳跟抬離床面;
- 發力保持5秒,重複5-10次。
3、直抬腿
- 仰臥位,先收縮股四頭肌,保持膝蓋伸直的姿勢,往上抬高下肢;
- 抬高5釐米,保持5秒,重複5-10次。
4、蚌式開合
- 側臥位,屈髖屈膝,收緊核心,保持頭部、軀幹和骨盆處於同一直線上;
- 在保持骨盆中立位下,將膝蓋儘量開啟;
- 15個一組,重複2-3組。
術後第二階段(3-6周)- 注意事項:
術後2-3周:護具固定保持在蹠屈20°、穿戴護具在腋拐或助行器幫助下用足尖著地、穿戴護具睡覺;
術後3-4周:護具固定保持在蹠屈10°、穿戴護具在腋拐或助行器幫助下用足尖著地、穿戴護具睡覺;
術後4-6周:如果沒有不適,可以穿戴護具保持踝關節正中位、穿戴護具在腋拐或助行器的輔助下,在可忍受範圍內將重心轉移到患側、穿戴護具睡覺。
- 目標:
穿戴護具,在腋拐或助行器幫助下,在疼痛可以忍受的範圍內,儘量恢復正常步態
保護修補的跟腱
主動背屈到中立位
- 運動訓練:
1、活動度訓練
- 術後2-4周進行被動的蹠屈、背屈(注意只能到中立位)、內翻、外翻;
- 術後4-6周進行輕柔主動的背屈,感受到跟腱輕微的拉伸感;
- 主動進行踝關節蹠屈、內翻和外翻。
2、等長收縮
- 進行背屈、蹠屈、內翻和外翻的等長抗阻訓練,注意背屈角度不要超過0°;
- 等長抗阻練習為患者自己做動作,但是他人給予相反的阻力,感受肌肉發力但還是不產生動作;
- 可以先保持5S,重複10次,先進行1組,然後根據情況增加組數或時間。注意一定要在無痛範圍內進行鍛鍊。
術後第三階段(6-8周)- 注意事項:
逐漸脫掉護具:在平地上短距離行走時,可以在網球鞋內墊1-2英寸的鞋墊,然後逐漸在第八週取掉;
避免對肌腱造成過度的壓力(不要在矢狀面上較大的活動、過度被動的背屈和撞擊活動。
- 目標:
不用佩戴護具或鞋墊在平地上正常的步態;
患側單腿站立能維持10秒;
主動活動度為背屈5°到蹠屈40°之間。
- 運動訓練:
1、主動關節活動
- 踝關節主動背屈、蹠屈、內翻和外翻,注意背屈角度不要超過5°(同上)。
2、彈力帶抗阻
- 使用彈力帶抗阻做背屈、蹠屈、內翻和外翻動作;
- 注意背屈角度不要超過5°、從最大角度回到中立位時,要抵抗彈力帶的拉力緩慢回位,肌肉離心控制;
- 15個一組,重複2-3組。
3、小腿三頭肌拉伸
拉伸腓腸肌:
- 雙手扶牆,兩側腳前後弓步站立,患側在後,腳尖朝前方;
- 健側膝關節逐漸靠近牆面,注意患側足跟不要離開地面,感受到小腿後側肌群拉伸後保持30秒,重複3-4次。
拉伸比目魚肌:
- 雙手扶牆,兩側腳前後弓步站立,患側在後,患側膝關節屈曲45°,腳尖朝前方;
- 健側膝關節逐漸靠近牆面,注意患側足跟不要離開地面,感受到小腿後側肌群拉伸後保持30秒,重複3-4次。
4、平衡訓練
- 可以從兩側腳分開站立開始,然後進階為雙側腳站在平衡軟墊上,最後進階為患側單腿站立;
- 站立儘量維持1分鐘,重複3-5次。
術後第四階段(8-12周)- 注意事項:
避免運動後腫脹
- 目標:
任何運動都無疼痛
- 運動訓練:
1、繼續重複上面的動作
可以根據情況增加肌力訓練的組數、單腿站立可以從穩定的平面平衡墊。
2、提蹱
- 雙手可以扶牆給予輔助,踮腳尖將足跟抬離地面,然後緩慢的將足跟放下;
- 12-15個一組,重複2-3組,可以根據情況加減訓練量(注意訓練一定要在無痛範圍內進行)。
術後第五階段(四個月後)- 注意事項:
避免運動後腫脹
- 目標:
任何運動都無疼痛
- 運動訓練:
1、單腿提蹱
- 雙側前足站在臺階邊緣,雙手扶牆給予保護;
- 先將足跟抬離地面,然後將重心轉移到患側,足跟緩慢地放下;
- 15個一組,重複3組。隨著練習逐漸減少上抬過程健側地幫助,最後轉換為單腿提蹱。
2、BOSU球站立
- 可以先從雙側BOSU球站立開始,保持1分鐘;
- 等熟練後,再換成單腿站立保持1分鐘,重複3-5次。